一大早就看到了书友群里一大堆的消息。那是昨晚自己没有继续留意的。
打开一看,果然还是连续的推荐课程的各种话术。
最近两位老师都好像在赶业绩一样,齐齐的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做着宣传。
对于她们的勤快,我是真的有衷地钦佩,这也是为什么她们会成功的一个原因。
不过她们两个,一个执教时间要长,整个规模要大的多;而另一个也是这近几年刚刚摸索出来的模式。
要是没有对比的话,只会一个劲地被他们的话术直接套路,也许早早就买了不少的课程。
其实并不是课程不好,相反的,如果你真的能够认真地跟的课,效果肯定是有的,也有可能就是立竿见影。
这里的区别其实就是你自己的内驱力,你自己的动力。最为关键的还是在于你自身。
毕竟再有名的老师,再贵的课程,如果你只是听了放一边,没有去练习跟进的话,也不会有多大的效果。
宣传的时候,他们总说会一直地鞭策你,事实,当有一定的人数的时候,他们也只关注那些积极的人,对于懈怠的人,也只是催一催,他们也没有具体的办法,谁也没有办法叫醒一个想装睡的人。
所以,最为关键还是个人的内驱力。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指,如果学习书本知识而不思考,就会不辨真伪,更不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如果只是苦思冥想却不认真读书,就会孤陋寡闻,才疏学浅,更不能做到博见约取,标新立异。
孔子的这两句话阐明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学习与思考是人们在获取知识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思维活动。只学习不思考不行,只思考不学习也不行。只有将二者正确地结合起来,才算真正懂得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这里所说的学习,主要指从书本上汲取间接经验。古今中外,凡成大学问者,无一不是博览群书,读破万卷的。人非生而知之,只有不断学习前人的经验、成果,充实自己的头脑,才能进一步有所发现,有所创造。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完成资本论这一巨着,曾在大英博物馆潜心研究,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可见认真读书是成才所不可缺少的。要勤于学习,必须博览熟记,持之以恒。鲁迅先生说: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另外,学习还要持之以恒,要“戒怠荒,戒无恒,戒躁急,戒泛杂”,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然而,学习本身并非目的,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才是真正的目的。为此,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认真的思考,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知识的有机联系。如果学到的东西不经头脑加工,就好比吃下的食物未经口腔咀嚼、肠胃消化,即便是美味佳肴,也不会被身体吸取一样,非但无益,反而有害。法国作家伏尔泰对此有着十分精辟的论述,他说:“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可见善于思考是多么重要!
要善于思考,需要有蜜蜂酿蜜的精神。每一克甜美的蜂蜜不知凝聚了那小生命的多少的心血。思考也需要我们下苦功夫,以“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去钻研,切不可不懂装懂,浅尝辄止。
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升华。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思考才能深入;在思考的前提下学习,学习才有效果。同时对所学的知识必须结合实际反复运用,知识才能巩固,技能才可纯熟,这就是我们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
愿我们大家都能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去勇敢地攀登科学知识之颠。
从前,有两个小孩。一个小孩叫汤明,一个叫汤母。他们是一对双胞胎。
汤母是一个非常勤奋而且还很爱学习的人,他没次考试都得第一。饿汤明就大大的不同了。他是一个坏小孩,他整天不学习,而且还去泡网吧,每次都的到数第一。。
他们的父母非常难过快要期中考试了。汤母就每天晚上看书看到12点。而汤明整天打游戏。他们的父母就跟汤明说:“快期中考试了,你要学学哥哥。”汤明说:“考不好就考不好呗!考不好又不能当饭吃。”他们两个孩子还是跟以前一样,一个得第一,一个得倒数第一。他们的父母就打了汤明一巴掌。汤母看到汤明那样就说:“你一定要勤奋学习呀!”汤明就思考了一个晚上。他决定要学哥哥那样勤奋学习。
从此以后汤明就学他哥哥那样勤奋学习。每年都是学习优秀。他们的父母就十分开心!
小朋友你们要向汤明一样知错就改成为一个非常勤奋,而且爱学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