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年轻人旅游市场分析(收集3篇)

栏目:实用范文

年轻人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篇1

关键词:;旅游业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1)旅游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澳葡政府自1961年将澳门定位旅游区以后,已逐渐把旅游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2000年-2003年,税在直接税收中所占比重为从76.02%逐渐上升到85.08%,而税在澳门政府全部公众收入中的比重由36.81%上升到74.92%。可以说,旅游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对维持政府运作和公众投资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业带动带动其它相关产业发展,尤其是提高了旅游业中的旅游资源的知名度。

业加大了公共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规模,促进澳门城市建设的发展。几百年的殖民地历史,使澳门成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区域,拥有宝贵的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澳门这些宝贵且颇具潜力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是随着业的发展和带动而逐步被游人认识、欣赏和喜爱的,并开始成为旅游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到澳门旅游观光,提高其它旅游资源的知名度。

2劣势分析

(1)澳门旅游发展的太快,使当地的物价上涨,旅游产品价格上涨,人们购买减少。

澳门特区政府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澳门旅游物价指数为126.68,较去年同季度上升9.91%。因此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减少了。国际旅游产业的实例提供的事实显示,当一个地区的入境旅客数字飞速上升并达到一定数字时,必然会拉起当地市场的需求,导致物价飙升,从而直接影响本地居民的生活成本。

(2)对澳门本地的人力资源产生负面的影响。

目前,从事旅游及与之相关行业的人员,约占澳门就业人口的三分之一。赌权开放5年以来,澳门共有约2万人从事业,占总11万劳动人口的18%。打开近来的澳门报纸,常常会看到“招聘荷官,月薪1.8万元”的全版广告。广告登出之后,外马上出现长长的应征人龙,里面有初中生也有大学毕业生;而报纸的另一角是招聘警察、教师的启事,月薪8000元,却很少人应招。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区锦新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此外,区锦新还担心,现在很多年轻人中学没毕业就去赚快钱,而过分膨胀,随时饱和,届时当荷官的年轻人便会失业,但他们除了派牌还有其他工作技能吗?假如澳门门的年轻人全被高薪吸引到工作,再没有人当教师、警察、医生,下一代澳门人的素质会怎样?澳门经济过于依赖赌业,一旦发生不可预料的事物,将会影响澳门的整个经济,当今世界的发展,经济是决定因索,这样的投资会有很大的风险。过分发展赌业,只会令这个城市的人,民风民俗将被破坏过分发展业,不仪影响了澳门人的生活质量,更威胁着澳门人的传统生活方式,令这个城市的人眼里只有钱。澳门淳朴、有人情味的世风将会一去不复返,眼里只有钱,人口素质有可能倒退,由于业对员工文化要求不高,但待遇却很好,澳门打工一族的平均工资为5700元,而业的平均工资却多出一倍,达1.12万澳门元。这使很多年轻人不重视学习,中学没毕业就去赚快钱。这对于澳门提高文化素质,增强整体竞争力有着巨大的影响。随着外资队伍的扩大,澳门人很可能会陷于被别人“统治”的状况。这样以来城市的人力资源的质量和素质就可能下降。

3机遇分析

(1)中国开放与广东快速发展,对澳门旅游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力。

澳门由于地域狭小,人口密度大、资源有限,单纯在澳门开发旅游资源受到一定限制。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内地居民的旅游概念已从国内发展到国际旅游,尤其2003年中央政府实行“自由行”政策,使受多年封闭限制的内地居民,对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澳门有一种神奇感,再加上内地与澳门的语言障碍小、路程近、所用路费远远低于到其他国家旅游,因此内地居民有一种到澳门旅游的强烈愿望。

(2)澳门具有良好的生活环境。

澳门那种带有南欧色彩的悠闲生活方式,常常是对过惯紧张生活的香港居民周末休闲的最好去处;澳门与台湾相距较近,近年来,台湾的旅游增长速度很快,因台湾旅游免签证可停留20天这将吸引更多台湾游客以澳门为跳板进人内地。澳门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有一种神秘的面纱,为一睹这个欧亚混体的南国小城多彩多姿的风貌,每年有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为澳门带来滚滚而来的外汇收入,澳门这一切令人遐思和津津乐道的特色和情景,是其发展旅游业的绝好资源。

4挑战分析

(1)旅游的脆弱性。

旅游是一个脆弱的行业,这是它的弊端,当遇到自然灾害,如海啸、暴雨、洪水、台风。假如一旦严重频繁发生时,旅游者为了考虑自己的自身安全不来澳门,澳门的财政将会受到损失,人们整天待在家里不出来,银行里的收入天天在减少,物品的供给不足,物价还要上涨,人们面临着失业没饭吃,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澳门。中国大陆政府不得不拿出很多钱来帮助澳门,需要时间重建。即便建好后,国外或大陆的旅游者还是会恐慌,一时很难消除,澳门没有了旅游,便不得不转变自己的财政来源,怎么转变。也许在转变中各地区将会赶上澳门,超越澳门,澳门将不再是一个发达城市。

(2)澳门遭全球金融海啸重创。

2008年12月,澳门研究学会会长、澳门理工学院教授曾忠禄指出:“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业也会在一段时间内面临增速放缓。”他还说:“尤其是,美国拉斯维加斯以及大西洋城等美国产业直接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因此短期内澳门业也会走下坡路。”其中金沙集团旗下的资产包括拉斯韦加斯大道上的威尼斯人,在澳门,金沙集团拥有威尼斯人(澳门)股份有限公司的近九成股份。11月下旬,金沙集团宣布暂停投资“金光大道”项目第五、六期工程,遣散至少9000外劳,涉及澳门建筑工人2000人。近日该集团因财政理由,实行要员工放无薪假的变相减薪,得到特区政府同意,涉及员工6000多人。

5结论

在今后发展中澳门旅游需要采取积极拓展客源市场,挖掘文化内涵,努力使现代化、娱乐化、趣味化、智力化等对策提升澳门形象和地位,人们了解不能盲目的否定澳门旅游,旅游的正常发展需要政府良好的引导和管理,对于未来的旅游业的发展不能单靠,还需发展其它旅游项目才能持续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年轻人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篇2

关键词:沈阳;乡村旅游;品牌定位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262-02

品牌定位是从企业的角度来选择消费者,目标市场的细分与选择是从消费者的角度让消费者对企业及产品有一个清晰的认同与选择,从而使其对企业及产品有一个深刻的记忆。每一个乡村旅游地都吸引着核心价值观与其相同的游客,确保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的主张[1]。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定位是根据乡村旅游的竞争状况和产品优势,确定其在旅游业中的竞争优势,根据乡村旅游者的需要和动机进行品牌定位,并通过其品牌形象设计,使消费者能选择其旅游产品[2]。沈阳市乡村旅游品牌定位既要迎合并引领市场需求,又要基于沈阳市的资源基础和文化内涵,彰显沈阳市乡村特色。

一、沈阳市乡村旅游目标市场需求分析

研究通过实地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借助SPSS软件,确定主要目标市场,并对不同目标市场的需求特征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沈阳市发展乡村旅游应以“年龄是中老年”、“收入为中低等”、“职业为公司职员和工人”的市场群体为主,以无收入的学生群体为辅。两市场群体的需求特征如下:对于“公司职员和工人”市场群体,他们的出游动机要为“健身休闲、放松心情”和“品尝美食”,喜欢“田园风光型”和“民俗风情型”乡村旅游产品,出游时多选择“家庭游”和“伙伴游”,日人均消费在“200元左右”,停留时间在两天以内。因此,在沈阳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中,要满足游客对乡村美好的自然景观向往的需求,使游客的思想从平时繁重的工作和城市的喧嚣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在贴近大自然的同时感到轻松惬意。同时,由于家庭市场与伙伴市场是乡村旅游市场的重心,多数游客把乡村游作为联络亲情、增进友情的一个手段,在品牌建设中要注重营造亲情和友情氛围。对于“学生”市场群体,他们的旅游动机为“扩大知识视野”和“品尝乡村美食”,最喜欢的景点类型是民俗风情型,其次为特色餐饮型、农事体验型,这主要是因为生活经历影响,城市学生由于从小在城市内长大,缺少对农村的认知,因此该群体对乡村各种事物和各种农事活动充满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参与农事活动的愿望强烈[3]。停留时间为三天、一天,日人均旅游消费为100元左右。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群体可分为两类,一是中小学生群体,一类是高中生和大学生群体。中小学生一般是由教师、家长带领,停留时间为一天。高中生、大学生一般是与同学、朋友结伴自由行,停留时间倾向为三天。同时,由于学生群体在经济上存在依赖性,所以旅游花费偏低。

二、沈阳市乡村旅游资源条件分析

沈阳市现存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截至2013年,沈阳市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两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企业两家,农家乐400余家。从旅游项目和活动类型看,沈阳市乡村旅游呈三种发展模式:一是观光型,它主要是以观赏农村自然田园风光、现代“三高”农业园区、传统民居和民俗节庆活动为主题,如沈阳三农博览园;二是参与型,它主要是采摘旅游、购物旅游和务农旅游,如苏家屯杨城寨采摘;三是度假型,它主要是到观光农园或农家“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休闲度假娱乐旅游,如苏家屯区马耳山旅游区。有差异才有竞争力,所以沈阳乡村旅游地在树立自己的品牌时,首先就要搞清楚自己的差异,只有将特色、文化、历史等相互融合统一才能找到该旅游地的独特差异,进行差异化的定位。沈阳市乡村旅游资源既有传统的农耕文化鲜明的特色又兼有历史的沉淀和新农民的新风尚。乡野风光、满族文化、关东民俗、二人转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个性。通过提炼沈阳乡村旅游鲜明的旅游形象,增加文化含量,提高乡村旅游品牌的文化价值,丰富现代农业文化。淡化与周边省市地理文化环境雷同的共性特征,加深人们对沈阳乡村旅游的识别度、新鲜感和形象感,成为可识别和可能选择的旅游地,增强品牌的吸引力。

三、沈阳市乡村旅游竞争者的条件分析

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多为近程旅游,故省内城市居民是沈阳市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沈阳市地处沈阳经济区中心,沈阳到经济区其他城市交通便捷,这对于沈阳市发展乡村旅游来讲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它方便省内其他城市居民来沈阳旅游;另一方面也方便沈阳市内居民到省内其他乡村旅游地旅游。截至2013年,辽宁省拥有全国旅游强县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4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6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企业13家,县、涉农区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40家。辽宁省内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好的是丹东、大连、本溪(见表1),他们有着众多的知名乡村旅游地,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这些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加剧了区域市场竞争,有可能分散沈阳市乡村旅游客源。考虑到距离远近对游客的影响,本溪、丹东是沈阳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最大竞争对手,大连次之。沈阳市乡村旅游资源与这三个地区相比没有太大的特色差异。基于此,沈阳市要赢得竞争优势吸引游客,必须靠产品的“质量”取胜,抓住游客的需求中心,从产品设计到旅游服务,时刻注意游客需求。

四、沈阳市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定位

基于对沈阳市乡村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的调查分析,沈阳市乡村旅游从大品牌的角度定位为“休闲天籁乐,美丽沈阳村”,该定位凸显其沈阳乡野风光的自然、美丽,让游客觉得这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远离工作烦扰、回归自然”的好去处。在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宣传上,将东北民俗、满族风情、二人转和大秧歌等地方文脉作为宣传要素,提升沈阳乡村旅游竞争力,对外宣传口号为“观满族风情,赏田园风光,尝农家美食,唱东北二人转,舞东北大秧歌,轻松悠闲乐逍遥”。宣传口号中“观满族风情,赏田园风光,尝农家美食,唱东北二人转,舞东北大秧歌”体现了沈阳的地方文脉特征,强调了文化内涵;宣传口号中“轻松悠闲乐逍遥”,抓住了目标市场的心理需求特征,适应了人们回归自然的生理需求。该宣传口号的提出对沈阳市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能起到有效的助推,让游客更深切地感知沈阳市乡村旅游形象,提升沈阳市乡村旅游品牌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甘振中.乡村旅游企业目标市场定位[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8.

年轻人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篇3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市场;包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青年学生旅游也正形成潮流。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研究及市场调查,目前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包头市五所高校在校大学生旅游偏好做了较详尽的调查分析,希望通过了解这颇具潜力的旅游客源市场的特点,为这一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奠定基础,从而推动包头旅游业的发展。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研究以包头市五所高校(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包头师范学院、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本、专科学生为对象。调查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包头市四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获取了第一手资料。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15份,回收310份,回收率为98%,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为97%。从调查对象的分布考察,本次调查涵盖范围较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客观反映当前包头市高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的总特征。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包头市大学生旅游态度及出游频率分析

在回收的300份问卷中,表示“非常喜欢”旅游的学生占44.35%,回答“喜欢”的学生仅占37.10%,“一般”的学生占16.13%,“不喜欢”的学生仅占1.61%。在回答“平均每年出游的频率”时,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21.77%学生旅游频率每年在零次。“一次以下”的占样本总数的38.71%,选择“二次”的占样本总数的16.94%。三次及三次以上的占22.58%。

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对旅游持有非常肯定的态度,认为旅游能够丰富大学生活,增长见识。但仍有一部分学生难以实现出游愿望,出游愿望与出游次数明显的不协调。

(二)包头市大学生旅游空间分析

旅游目的地选择作为知识密集的群体,大学生对旅游目的地的资源优势和文化积淀较为重视。调查显示,包头在校大学生,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倾向于亲近大自然的海滨沙滩(52.42%)、名山大川(56.45%),及富于人文历史底蕴的名胜古迹(47.58%);对于与所在地包头有较大差异性的江南古镇(37.10%)及园林景观(40.32%)有一定的热情,这说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压力较大,因而渴望在大自然中休闲、放松;而对于主题公园(25%),现代都市(13.71%)这类代人工斧凿的旅游项目及相对熟悉的草原沙漠风情(23.39)兴趣较小。亲近自然是大学生选择目的地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包头市大学生旅游时间分析

大学生的闲暇时间比较多,有足够的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为其旅游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调查显示,大学生旅游较多集中在寒暑假(占33.87%),其次为“五一”或“十一”长假(占33.06%)。由于寒暑假及“五一”或“十一”长假的时间比较集中,学生出游的时间较为宽裕。而对于本地游及区内游,周末或传统节假日去游玩即可满足需求;从旅游的时间机会来看,包头大学生的旅游市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可充分开发。

表1包头市大学生出游时间统计表

(四)包头市大学生旅游消费分析

超过89.52%的学生选择费用来自家长,其他来源为选择费用来自勤工俭学占8.06%、奖学金占4.03%、助学金占4.03%和2.42%其他来源。

在出游接受的价格范围这项调查中,选择50元以下的学生占8.87%,选择50~100元学生占33.06%,选择100~200元的学生占28.23%,选择200~300元的占20.97%,仅有8.06%的学生认可在300元之上。

(五)包头市大学生出游方式分析

在出游方式上,70.16%的学生选择和朋友结伴,选择与家人出游及自助游的分别占32.26%和31.45%。选择其他出游方式占0.81%。大学生出游具有明显的群体性,更希望与同龄人沟通,并要求摆脱家长束缚,进行独立的社会活动而大部分学生不喜欢随团旅游,一是因为受经济条件所限,二是因为旅行社提供的旅游产品在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上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针对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的旅游项目极少。

(六)包头市大学生对于本地旅游资源认知及偏好分析

1.认知分析

对于包头及其周边景点的了解程度问卷调查显示,50.81%的大学生曾今游览过赛罕塔拉公园;29.03%的大学生去过南海公园;15.32%的大学生去过梅力更;12.90%的大学生去过成吉思汗陵;10.48%的大学生去过希拉穆仁草原或白云鄂博草原;9.68%的大学生去过五当召或美岱召;8.06%的大学生去过转龙藏;7.26%的大学生去过响沙湾(见图1)。

图1大学生对包头及其周边旅游资源认知图

2.偏好分析

在回答问卷中“若以高校为平台,与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为大学生提供旅游产品,你更倾向包头及其周边那类形的产品”时,58.87%的大学生选择了山水休闲游;40.32%的大学生选择了带有探险、野外生存性质的露营游;21.77%的大学生选择了宗教文化游;20.97%的大学生选择了沙漠体验游;19.35%的大学生选择了包头城市景观游;8.06%的大学生选择了工业观光游;另有5.65%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类型(见图2)。

图2大学生对包头及其周边旅游资源偏好图

大学生对于包头市周边的旅游资源大学生的认知程度较高,因此周边的一些传统的山水风光景区景点,如梅力更、南海、九峰山、响沙湾还可开辟一些相关的探险路线和野外生存基地,打造了一系列适合旅游、度假、休闲、探险的景区景点。对于人文景观如宗教文化,工业旅游等参与性旅游较小的旅游产品类型,大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兴趣,未来有一定的拓宽空间和潜力。

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追求新鲜、刺激易于接受新事物,而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所以,整体呈现出旅游动机较强、闲暇时间较多和潜力巨大等特点。同时,由于大学生这个群体的消费能力有限,存在旅游动机和出游次数的矛盾。所以无论包头旅游企业还是政府来讲,都应该对这个市场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大学生的旅游需求和消费特点相对应,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才能使更多的包头学子参与到旅游当中来。

参考文献:

[1]张金层.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分析—基于长沙市部分学校的调查分析[j].学理论,2009,(14).

[2]蔡靖芳,范雪蓉.泉州市高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与市场开发[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9,(1).

  • 上一篇:想象作文300字(收集3篇)
  • 下一篇:公共关系学的认识(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