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未来农业发展(6篇)

栏目:实用范文

未来农业发展篇1

关键词:WTO多哈谈判;中国农业补贴;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2--0080--05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必要的保护和补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出现了增速放缓的现象,对农业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农产品在国际贸易领域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地位。国际农业贸易很长时间以来一直作为特例游离于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管理和约束之外。WTO多哈回合谈判一直举步维艰的重要问题是农业问题,尤其是农业补贴问题。各国农业贸易保护制度大行其道,这些保护政策不仅严重扭曲了国际农产品贸易,也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成员日益困惑。多哈回合的未果,关键就在农业补贴问题上各成员意见不能达成一致,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会产生持续的不良影响,进而会威胁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一、WTO多哈谈判未果对中国农业补贴制度的影响

(一)WTO多哈谈判未果主要争议焦点

农业补贴作为补贴的一类,当然应该受到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的调整。但鉴于农产品贸易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特殊地位,WTO之后制定了专门针对农产品贸易的规则――《农业协议》。WTO《农业协议》为国际农产品贸易确立了新的规则,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突破,第一次将在GATT体制下享有特权的农产品贸易纳入多边纪律的有效约束之内,并在WTO框架中,与《纺织品与服装协议》一起成为仅有的以具体产品或产业命名的协议。WTO将农产品贸易在GATT时期事实上的特殊地位转化为制度上的特殊地位,并通过特殊的规则体系加以规范,使GATT体制下缺乏透明度和确定胜在制度上难以控制处于一种不明不白的灰色状态的农产品贸易有了制度设定的活动范围,开始从混乱走向有序。相对于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艰难旅程,《农业协议》代表的只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端,其主要意义在于制度创新,而非农业保护水平的实际削减程度。

基于农业问题的重要程度,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一度将农业问题列为谈判重点,农业问题也因此被誉为多哈回合的“发动机”。在香港部长级会议上,农业问题也自然成为无可厚非的“主角”。香港宣言规定,分三层削减农业综合支持总量最终约束水平和总体削减扭曲贸易的国内支持。不过,措辞过于模棱两可,缺乏操作性。香港宣言第一次在取消非关税壁垒问题上采取了实际行动,标志着新的一轮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开始,但是其成果还是相当有限,并没有对现行的农产品贸易格局有多大改变。

农业补贴是农业谈判中分歧极大的一个议题,主张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国家要求加大对农业补贴的规制力度,而农业保护程度很高的国家则希望大致维持现状。导致2008年多哈回合谈判未果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和印度在农产品特殊保障机制方面的分歧。多哈回合谈判历经7年仍无法取得突破,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拒绝取消农业补贴,不肯向发展中成员开放农产品市场。尽管多哈回合谈判力求削减农业补贴,但美国国会2008年5月通过的新农业法案反而扩大了未来几年对农作物种植者的补贴,这使得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在08年7月21日开始的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上成为众矢之的,并最终导致多哈回合谈判未果。它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特别是在世界经济下行、通胀严重、金融危机的情况下,给脆弱的多边贸易体系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农产品特殊保障机制,是指发展中成员可在农产品进口激增的情况下,采取提高关税等特殊保障措施以保护本国农业免受冲击。以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成员希望能放宽动用这一机制的底线,以保护本国相对脆弱的农业生产,维护粮食安全,但遭到了美国的反对。而在棉花贸易问题上,美国一方面不愿大幅削减扭曲国际贸易的巨额农业补贴,另一方面却要求发展中成员取消棉花关税。这是多哈回合历经7年谈判后延期的原因之一。

(二)WTO多哈谈判未果对中国的影响

农业补贴自多哈回合谈判启动之初就被列为焦点内容,虽然各成员方愿意坐下来谈判,但是由于出发点和利益归宿不同,使得在削减农业补贴金额、降低农产品关税、取消出口补贴等问题上未能达成协议。2008年多哈回合的未果,对世界经济本身的发展会产生极大的打击,主要表现为:错失的机会――由一个广泛的多边谈判机制才能使市场开放、规则加强所带来的利益全面实现,政治和经济利益交换的最大化;体制的扭曲――市场扭曲进一步扩大、双边主义的扩张和争端解决机制的滥用。WTO本身应当是世界公平贸易的裁判所,但却成了少数国家利益分配和博弈的角斗场,在自己利益需要时,极力利用WTO,在与自已的利益相冲突时,立即抛而舍之。但无论如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能成为看客。

多哈回合本身应当优先考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农业谈判的成功是有利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但美国和欧盟却在削减农产品关税和农业补贴问题上互相指责,毫不让步,都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最终导致多哈回合谈判破裂。金融危机或将导致贸易自由化进程放缓,即便各国能不再新增贸易壁垒,但要降低现有壁垒的难度无疑将会加大。事实上,2007年以来,贸易保护主义在多个国家有抬头的迹象。加上WTO谈判未果,目前,印尼、俄罗斯、巴西和阿根廷等都已明确上调了部分进口产品关税。这些对中国都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农产品卖难显现、价格下行,农民工返乡增加,经济增长放缓、矛盾增多,中国“三农”正面临严峻挑战。WTO多哈回合的未果,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会产生持续的不良影响,进而会威胁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我国农产品贸易和农业发展,甚至会面临严峻的考验。

二、WTO多哈谈判未果形势下各国农业补贴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WTO多哈回合谈判未果,对农业进行补贴是大多数发达国家农业政策的核心,国内支持水平不会发生实质性的削减。在农业谈判的三大领域一国内支持、出口补贴、市场准人中,《农业协定》对国内支持的削减作用比起市场准人的扩大以及取消出口补贴来说要微弱得多。

未来农业发展篇2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4-2023)》明确提出,要实现十提出的发展目标,基础在农业,关键在农民,难点在农村。需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经济稳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需要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确保人均收入倍增目标实现,为农民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提供物质基础;需要强化政策、科技和体制支撑,加强信息对中国农业生产、消费和贸易的引领能力,提高中国农业发展的预见性和国际竞争力,为有效化解农业风险和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提供有效途径。

2014年4月下旬,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首届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4-2023)》,这是中国在农业展望领域首次主动发声,随着现代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信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将日益显著。

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未来挑战

“百年目标”的实现,对中国农业的支撑要求将进一步提高。未来一段时期,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市场体系、持续性的农业支持政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将为中国农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中国也面临人口数量增长、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农业不确定风险增大、成本刚性上涨和要素投入报酬递减等挑战。

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实施的同时,劳动力供给压力加大。党的“十六大”报告将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一战略部署,标志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将推动资本、技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将把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重点转移到农村,让广大农民平等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同时,也将面临未来人口总量持续增加的压力,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与农业多功能性的矛盾加大。

自2011年起,中国劳动力人口(15-64岁)增速开始低于总人口增长速度,预计未来10年劳动力人口增长会进一步放缓,2025年前后中国劳动力人口可能达到峰值,趋减的农业劳动力需要养活的人口在不断增加。

支持性农业政策持续实施的同时,农业生产成本刚性上涨。持续的支持政策将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004年以来,中国农业支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初步建立了以“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等四大补贴为主相对完善的强农惠农政策。在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与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也都明确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政策重点。

目前,中国农业生产者补贴仍处于世界较低水平,未来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国仍会继续实施和加强必要的农业补贴政策,农业也将进入高成本时代,劳动力和资源性产品等要素成本刚性上涨,农业比较效益的下降必将影响到农民生产积极性。

市场化程度高度发达的同时,农业不确定性风险增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从目前的市场化进程来看,预计未来10年中国市场化程度将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中国与世界农产品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影响不断深化。

与此同时,中国农业不确定性风险增大,包括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就市场风险而言,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开放,小农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更加突出,市场风险更加凸显,使得我国农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加大。未来国内市场与国际农业间的政策缓冲区将会大大减弱,国外农产品与国际资本对我国农业发展带来的冲击将会显著加大。

农业科技进步的同时,要素投入报酬递减。农业科技创新将为中国农业提供持续发展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显著提升,2013年达到55.2%,有力支撑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未来10年,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将进一步得到加强,动植物育种技术、耕地质量保育与地力提升技术、生物节水技术、农业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数字农业与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信息监测与装备技术等创新突破,将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但中国农业也面临着要素投入报酬递减的限制。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建设主要依靠大量资源投入来促进农业增长。目前,我国每年用于农业的化肥施用量5800多万吨、农药使用量180多万吨、劳动力投入量2.5亿多个,平均每亩化肥施用量32公斤、农药使用量近1公斤、劳动力投入量0.14个,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边际报酬理论,在投入要素超过一定限度后,投入对单产提高的效率也会降低。未来10年,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来推动农业增产的空间将十分有限。

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党的十提出了“四化同步”的发展战略,将信息化建设提到了空前的历史高度。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的融合日渐深入。未来10年,农业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信息分析模拟技术等研究与应用将取得重要突破,尤其是农业信息监测预警技术的发展成熟,将大幅提升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与管理能力,以及中国农业展望的国际影响力。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带来了耕地面积的下降,未来耕地减少趋势不可逆转。农业用水量占全社会用水量的70%以上,用水效率低于发达国家,未来农业灌溉用水缺口依然较大。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与化肥、农药的过度施用,使得水土流失、耕地沙化、土壤污染等变得突出。未来10年,我国耕地资源减少压力较大,水资源短缺将进一步显现,农业生产用水缺口将加剧,中国农业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约束将会更加显现。

未来10年农业发展走势

农业展望,是应用现有信息判别未来农业走势的技术工作。《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4-2023)》报告了粮食、油料、棉花、糖料、肉类、禽蛋、奶类、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展望分析结果。

总体而言,未来10年中国农业将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消费增长速度略快于生产增速,但中国人的饭碗将仍然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能够满足202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农产品需求,为21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未来10年,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将继续稳中有升。粮食、食糖和蔬菜产量将稳健增长,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0.5%-0.7%;水产品、水果、畜禽产品和油料产量仍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3%-3.0%;奶类产量将以3.5%的年均增长率成为主要农产品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产品。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的稳步增加,将继续为保障世界粮食和食物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三大主粮将保持较高自给率。稻谷产大于销的态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预计至2023年,库存消费比将创历史新高,达72.3%;小麦产量年均增幅略低于过去10年,但自给率仍稳定在98%左右;玉米为三大主粮中增长最快的产品,产量年均增幅为1.3%,在饲用和工业消费快速增长的推动下,玉米仍将保持较高自给率。总体上看,三大主粮生产能够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产量增加主要来自单产水平提高。规模增加和单产提高是过去一段时期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较快增长的原因。未来10年,受资源条件、环境政策、比较效益等诸多因素制约,种(养)规模的增速将明显放缓。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相似,未来10年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将主要通过提高单产得以实现,即集中体现为生产率的提高。与2013年相比,预计到2023年稻谷单产每亩将提高23公斤左右,小麦提高17公斤左右,玉米提高30公斤左右。

消费增长速度略高于生产增速。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未来10年中国主要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将呈现刚性增长。水产品、奶制品、玉米、食糖、水果和饲料消费将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均超过2%;小麦、稻谷、棉花、肉类和蔬菜消费增长较为稳健,年均增长率均低于1.9%。与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增速相比,消费需求增长普遍略高,且增长主要来源于国内消费需求的增加。

工业消费和饲用消费增幅较大。未来10年,主要农产品消费需求中食用消费平稳增长,工业(加工)消费和饲用消费增幅较大。预计到2023年,稻谷、小麦饲用消费比重均将超过13%,玉米饲用消费比重接近60%;小麦工业消费比重接近12%,玉米工业消费比重超过34%;肉类、奶类、蛋类、蔬菜等鲜活农产品和食糖的加工消费也将明显提高,猪肉和蔬菜超过23%,奶制品超过43%,食糖达到66%。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饲料消费也会稳步增长,主要表现为配合饲料的增加。

农产品进口贸易仍将活跃。由于供需缺口的长期存在,一些农产品的进口贸易仍将保持增长。到2023年,玉米进口量预计将达到1200万吨;大豆进口量预计为7300多万吨,增长速度明显放缓,食用植物油进口将减至400万吨左右;食糖进口将增加到400万吨左右,食糖自给率降至75%;肉类进口预计达到240万吨左右,展望期间增长40%左右;奶类进口预计达到1310万吨(折鲜),奶粉进口比重将超过57%。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有效调节产需存在缺口的主要农产品将成为新的特点。

未来农业发展篇3

关键词:节水灌溉;农业;泽州县

1泽州县基本情况

泽州县地处河南和山西的交界处,南与济源、沁阳、博爱、焦作交界,北与高平、界碑岭相邻,东连陵川,西接沁水。总面积约2023km2,其中,耕地、粮田面积分别占73.6、57.27万亩,而有效灌溉面积约占15.36万亩。全县共包括17个乡,辖行政村634个,自然村1136个,总人口约53.1万,农村人口占35.4万。泽州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量分布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增,山区较平原和丘陵更多,南部多于北中部。

2泽州县节水灌溉现状

2.1水资源总量泽州县河流纵横,主要包括沁河、丹河流域,前者支流主要包括长河、龙湾河、白水河、范河、犁川河等;后者支流包括东丹河、巴公河及东大河,干流多为南北流向,支流多为东西流向。泽州县水资源总量约3.54亿m3,其中,地下水资源总量约2.54亿m3,川径流量3.37亿m3,其中,重复资源约占2.37亿m3,可开发水资源1.11亿m3。

2.2节水灌溉技术

2.2.1渠道防渗防渗材料主要采用的是混凝土、砌石及复合土工膜等。根据《渠道防渗技术规范》,结合泽州县灌区具体情况,采用了砌石防渗及混凝土防渗等技术。渠道防渗技术有效减少了灌溉过程中水的损失,极大提高了渠道水的利用系数,在农业节水灌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2.2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在灌溉时采用低压管道能够有效减少蒸发及渗漏损失,因此,此技术也是泽州县农业节水灌溉的主要推广技术,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及泽州县具体情况,重点对管件、连接及机泵进行了选择。通过将管网首部枢纽设置于同管道埋深相平齐,将机井房建设为半地下式,不仅减少了水头的损失,还降低了年运行费用。

2.2.3灌水技术漫灌是最常见的传统灌溉方式,为了得到节水的目的,必须对灌水方式进行改进。根据泽州县具体情况,主要应用的是喷灌、微灌等灌水技术。喷灌不仅省水省工,而且不受地形限制,占耕地少,灌水较均匀。泽州县重点对半固定及全移动管道式喷灌技术进行了推广和应用。微灌通过管道同灌水器相连,将植物所需水分以小流量均匀输送至根部,因而节水效率最高。但由于其投资较高,因而主要应用与果树、花卉及温室蔬菜的种植中。

2.3节水灌溉水平泽州县灌溉设施共1387眼,有效灌溉面积可达15.36万亩。其中,任庄水库中型灌区1处,有效灌溉面积1.19万亩;机电井334眼,有效灌溉面积6.28万亩;小型机灌站135座,有效灌溉面积4.09万亩;小型水利工程917处,有效灌溉面积3.8万亩,其中,清水池630处,有效灌溉面积0.61万亩;一小型水库9座,小二型水库22座,有效灌溉面积1.14万亩;塘坝19座,有效灌溉面积0.3万亩;小型引水闸248处,有效灌溉面积1.75万亩。节水达标面积10.67万亩,其中渠灌0.3万亩,管道输水2.7万亩、喷灌7.3万亩,微灌溉0.37万亩。

2.4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

2.4.1灌溉设施使用率低

2.4.2农业结构有待调整

2.4.3管理体制不到位,缺乏参与式用水协会

2.4.4农民节水意识薄弱有些丰水区农民对于节水灌溉不以为然,认为喷灌水少,习惯大水漫灌;全县普遍缺乏节水灌溉试验站,无法科学指导大家造时灌溉,以实现增产增收。

3泽州县农业节水灌溉的未来发展方向

3.1发展思路根据泽州县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水利灌溉的需求情况,同时,充分考虑到各种气候变化、季节因素等对节水灌溉的影响,加快水利设施建设,不断扩大节水灌溉的规模和面积,逐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产能力的逐步提高。

3.2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6.66万亩,节水达标面积达到14.77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十二五”期间净增水地1.3万亩,其中雨水积蓄补灌面积0.8万亩,改善水地6.6万亩,净增节水面积3.4万亩;到2022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7.76万亩,节水达标面积达到15.86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8。

3.3发展方向根据全县节水灌溉现状,划分重点建设区域,进一步加快节水灌溉管理机制的改革,单村单水源工程和跨村一水多用工程应区分管理,后者应设站专人管理,落实编制。

3.4节水灌溉对策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将“五小水利”列入投资工程项目范围内;优先恢复群众积极性高、水源稳定的小型水利项目,确保农业结构调产到哪儿,水利工程就建设在哪儿;对水源单一,跨村规模较大的灌区,应在建设的过程中兼顾管理,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并列入县财政预算经费范围内;进一步加大惠农利农政策,对亩次浇地面积进行相应的补贴,以尽量减少广大农民的农业生产成本。

未来农业发展篇4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正在加速推进。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综合产能跨越新台阶。201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1791亿斤,比2003年增产3177亿斤,连续9年增产,连续6年超万亿斤。农业生产成功打破了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此消彼长的传统格局,棉、油、糖、水果、水产、畜产品也全面发展、稳定增长,较好地满足了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农产品需求。

第二,现代生产要素比例大幅提高。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以年均1%的速度增长,2011年达到52%,我国农业增长方式已由土地、劳动力和物质要素推动为主进入以科技推动为主的阶段。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先进设施与装备技术等高技术对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不断显现。目前,我国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良种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0%左右。2010年,我国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首次突破50%大关(52%),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人畜力作业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设施蔬菜产量占蔬菜总产量的25%,设施水产品产量约占水产品总产量的15%,靠天吃饭的局面逐步得到改善。农田水利建设也取得明显进展。“十一五”期间,全国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00多万亩,累计有效灌溉面积达9.05亿亩,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5。

第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混合型、多样化的农业经营模式以及多元化的农业经营主体正在出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增长。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截至2012年底,全国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68.9万户,同比增长32%,出资总额1.1万亿元,增长52%。合作社广泛分布在种植、畜牧、农机、渔业、林业等各个领域,在维护农民基本权利、增强农业竞争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农业产业化组织。目前,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已达28.4万个,成为我国农业生产、农产品市场供应的重要力量。通过自建、与农户共建高标准原料基地,各类产业化组织辐射带动了全国40%以上的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基地规模占农业生产总规模的60%以上。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多元化、社会化的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不断涌现。

第四,农产品需求结构明显转变。从大结构上看,食品消费日益多元化,饲料用粮需求快速增长,工业用途日益扩张。在食品消费上,口粮需求减少而肉蛋奶消费增加。随着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口粮消费量一般会经历由减少到稳定的过程。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整体上高于农村居民,其人均口粮消费已趋于稳定,而农村居民人均口粮消费正大幅减少。1990-2000年,城镇居民家庭每年人均购买粮食由130公斤减少到80公斤左右,2000-2011年,一直在80公斤左右波动;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粮食1990-2000年变化不大,但2000-2011年,就从250公斤减少到170公斤,降幅32%。与此同时,肉蛋奶城乡居民人均消费量都大幅提高。2000-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肉蛋奶消费量增长26%,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量增长40%。低脂肪、高蛋白、营养丰富的牛羊肉、水产品占食物消费的比例日益增大。畜产品和水产品消费量持续上升导致饲料粮的需求大幅增加。在工业用途上,由于生物能源的发展,农产品尤其淀粉类、糖类作物与能源相挂钩,使得需求格局变得更为复杂。还有日益发展的其他粮食深加工、面向全球市场的纺织工业等。农业生产已经不是纯粹地满足本国居民基本吃穿需求的问题了。

第五,国内外市场联系更紧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来,我国严格履行承诺,农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目前,我国农产品关税税率已降至15%,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关税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黄箱补贴严格控制在农业生产总值的8.5%以内。与此同时,我国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我国农业已迈入“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共同发展阶段。2010年,我国农林牧副渔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流量分别达到26.12亿美元和5.3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21.0%和30.8%。同时,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贸易额由2001年的269.7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219.9亿美元,年均增幅16.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进出口的体量优势使我国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中的份额越来越重,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世界农业生产和贸易格局。

第六,农业发展制度框架日趋完善。这十年,我们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理论不断升华,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持续推进。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0年锁定“三农”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社会主义新农村、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科技投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先后成为“一号文件”关键词,农业发展束缚正不断被破除。2012年,中央财政支农力度再次加大,达到12286.6亿元,同比增长17%,是2007年的3倍左右。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四补贴”的总规模达到1628亿元,同比增长15.8%。同时,保障农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平等就业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不断得到完善。

未来十年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未来十年,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中等发达国家的关键十年,也是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协同推进的重要十年。这十年,人口结构、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形势乃至需求格局、市场机制等诸多方面将出现持续发生变化或出现新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农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人口结构持续变化使得保证粮食安全的政策导向确定更为复杂

人口结构变化使得食品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城镇化与老龄化同时发展,将使粮食安全的政策导向更为复杂。一是城乡人口格局变化持续改变总体消费结构。预计到2023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由目前的52%提高到60%左右。届时中国将拥有8.7亿城镇人口和5.8亿农村人口,与2011年末的人口结构相比,将新增1.8亿城镇人口,减少1.2亿农村人口。从以往经验看,城镇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明显高于农村居民,而口粮消费大大低于农村居民。可以预见,未来十年我国的直接口粮需求将会下降,而饲料类需求将会有较大增加。二是人口老龄化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均食品消费量。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正在加剧,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资料,2001-2022年是我国快速老龄化的阶段,从2022年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并预计到2023年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7亿,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当。城镇化、老龄化的影响一正一负,有总量的影响,更有结构的改变,作用机理复杂,效果不易把握,这将使粮食安全政策导向的确定更为复杂。

(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促使农产品质量与数量安全面临两难困境

“吃得饱”已经不是问题,“吃得好、吃得安全”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未来十年这种情况将更为突出。我们长期强调的粮食安全,关注的是数量安全,保证人民有饭吃,但对质量安全关注相对不足。数量安全对自然资源高度依赖,但资源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农产品的质量。比如2011年曝光的南方部分地区大米镉超标(即“镉大米”)事件,其主要原因是多年来采矿、冶炼、制革等工业的快速发展,造成工矿企业周边和河流灌溉区域的土壤严重污染所致。根据国家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的监测,我国耕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按照有关规定,其中的大部分土地就应该转产,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但不言而喻会对数量安全带来威胁。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在资源约束下,数量安全高度依赖科技水平的提高,但农业科技是把双刃剑,产量的提高往往会降低质量安全水平,同样,提高农产品质量往往也要以降低农产品产量为代价。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少用甚至不用化学投入品被认为是比较安全的食品,其实某种程度上是以牺牲产量来保证的。如何妥善处理好农产品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之间的关系,满足人民对安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是农业部门亟待解决的首要“两难”问题。

(三)全面开放的国际贸易格局可能会进一步冲击国内农产品市场

随着农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上农业丰歉、能源价格变动、投机资本炒作、货币汇率波动等,对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自2004年我国首次出现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以来,逆差规模不断扩大,逆差额由2004年的46.4亿美元扩大到2011年的337.8亿美元。农产品贸易逆差逐渐呈现出常态化趋势,并且有可能进一步加剧。我国进出口体量大,略有风吹草动,就会影响国际市场行情。一些国际依存度较高的产品,其价格走势往往只能被动地随着国际市场行情起伏。大豆最为明显,其进口依存度2011-2012年度已经达到83%。2007-2012年,某些重要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就是这种格局的直接反映。未来十年,国际农产品价格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将越来越明显地通过贸易的价格传导机制影响到国内的农产品供给。

(四)耕地水资源日趋紧张制约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

一是耕地资源。近年来,我国着力构建的耕地保护新格局成效初现,耕地锐减势头得到遏制。未来十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一步推进,每年仍将占用大量建设用地,随着人口持续增长,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仍将继续下降。另外,农业耕地质量的维持也面临考验。我国现有耕地中70%是中低产田,生产能力大于每亩粮食产量1000公斤的耕地仅占6.1%。这些年“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造成了耕地“占优补劣”现象严重。据农业部测算,近10年全国耕地“占优补劣”导致粮食生产能力至少减少120亿公斤。另据农业部近期对全国107个部级耕地质量监测点数据的分析,近10年多我国基础地力贡献率下降了5%,耕地肥力下降,化肥依赖性增强。由于土地资源的无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耕地质量加速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每年因风蚀导致土壤损失的肥力折合化肥2.7亿吨,相当于全国农用化肥产量的数倍。2011年底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9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2%。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影响。二是水资源。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除此之外我国农业生产还面临着水质恶化、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低的困境。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废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2011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807亿吨,比2010年增加15亿吨,水体污染、富营养化等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另外,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是一个突出问题。与此相应的是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的问题,这已成为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

未来十年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性特征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未来十年我国农业发展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供需总量平衡但结构性短缺渐成常态,农业综合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农业现代化有望取得长足进步,经营主体专业化、组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可持续发展机制逐渐健全,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

(一)供需总量平衡,结构性短缺渐成常态

从需求变化看,食品需求结构性调整将日益明显,口粮需求总量稳中有降,果蔬需求稳中有升,油料需求趋于平稳,肉蛋奶需求总量稳步上升,肉蛋奶需求增加将持续带来饲料需求的扩张;工业上,非食品类的纺织及农产品深加工发展逐步形成了部分农产品大进大出的格局,以世界市场为目标的工业需求旺盛。从供给层面看,过去十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粮食实现九连增,果蔬棉糖以及畜产品产量产能都有了较大提高,较好地满足了快速增长的工业化、城镇化需求。其中,农业技术进步、政策支持以及物质投入的增加是增长的主要源泉。未来十年,尽管农业生产在耕地面积、耕地质量、水资源、气候变化等方面受到越来越明显的制约,但可以预计,农业技术进步、政策上对农业生态的重视以及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产出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得到较为有效的保障。随着对粮食安全认识的深化,综合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将得到有效提高,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将更为从容。所以,从供需格局看,未来十年,我国可能出现的格局是:供需总量平衡,粮食确保自给,进口日趋多元,结构性短缺渐成常态。这种结构性短缺是相对于包括加工在内的总需求而言的,是一种在粮食安全可控的范围内产生的结构性短缺。

(二)农业生产阶段性的高成本、高价格不可避免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人工、土地成本,化肥农药、机械作业的生产费用均呈现不可逆的上升趋势,我国农业跨入了“高成本”时代。以粮食生产为例,2007年,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平均每亩成本481.06元,2011年则高达791.16元,5年增长45%,年平均增长9%。物资与服务费用5年增长49%,其中种子、机械作业分别达到68%和81%;人工成本增幅达77%,雇工工价的涨幅更高达121%。未来十年,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土地、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的价格也将进一步上升。在生产力发展速度赶不上成本变化的时期,单位农产品的成本不断走高不可避免。与此同时,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也不可避免。过去几年,农产品价格波动较为频繁,与经济发展景气程度的相关性显著提高,但总体上的上升趋势相当明显。这与成本上升的总体趋势是匹配的。当然,从单位产品成本和价格的角度看,如果农业科技进步使得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大幅提高,可能高成本、高价格的格局会有所变化。

(三)专业化、组织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逐渐成形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由留守的老人、妇女支撑着农业生产。这种方式对农业经营者来说是无奈之举,对提升农业生产力极为不利。“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而且,面对市场竞争,一家一户小规模的经营也因为缺乏市场谈判能力经常处于极其弱势的地位。这些年,农村社会化服务不断发展,种田大户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由种田能手、大户或村干部等领办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逐渐发展起来,企业加农户的协作方式也不断走向成熟。最近一个时期,中央不断发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强烈信号。党的十报告、201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农业组织化程度、专业化水平以及社会化服务能力将不断提升,新型的、多元的农业经营体系将逐渐引领农业走向现代化。

(四)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全面提高

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是农业专业分工发展的必然和必需。随着农业专业化、组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也将更为深入。在农业社会化服务问题上,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作用,加快构建公益与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公益性社会服务原来“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在过去十年得到较大改观,乡镇或区域性的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在一定程度得到提升。未来十年,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将持续推进,基层水利、林业、防汛抗旱、气象等多领域的公益将不断加强。另外,作为新生事物的农业经营组织将得到蓬勃发展,现在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主要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涉农企业等。这些经营组织既可以提供经营,也可以通过机制创新参与公益(比如政府订购、定向委托等)。还有专家大院、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庄稼医院、专业服务公司加合作社加农户等多种社会化服务模式在不断创新、发展,信息化的发展也有望不断地消除农业社会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尴尬。有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全面支撑,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可以更加稳健。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并重

过去十年,是食品安全问题暴露最多最集中的时期,也是举国上下对食品安全问题最为关切的时期。因为生活好了,所以更需要关注吃得好、吃得健康,这是民之所望、执政之所向。食品安全之所以出现问题,在于市场治理机制建设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在于快速的发展使得一些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急功近利,忽视了长远与可持续。新一轮的机构改革剑指多龙治水的格局,已经在制度建设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接下去就是在制度建设上做足文章、做好文章,未来十年,食品安全上的制度建设有望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上存在的问题,为人民吃得好、吃得健康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

(六)可持续发展机制进一步健全

可持续发展与美丽中国、美丽农村逐步成为全社会共识,未来十年,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建必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建设节水型农业、鼓励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种养结合和生态养殖、发展生物肥料和生物防虫技术会成为未来的重点。在综合生产能力构建上,保证耕地资源是首要的。在确保基本农田基础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会进一步加强,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构建长效的维护运营机制等问题有望逐步解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在于种什么,而在于确保有地可种,有好地可种。此外,农业关键生产技术的研发、储备和推广应用也会进一步加强。

(七)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

在新的粮食安全观指引下,未来十年在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问题上我们可能会更加从容。根据底线思维,我们要保证国内口粮自给,但在饲料用粮、工业用粮问题上,我们进口一些不是问题,尤其在大进大出的一些加工领域,用国外的原料加工,再出口,这也是好事。即便看待农产品进出口顺差或逆差,也得更深一层地看顺在哪里,逆在哪里,而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看见顺差就是好事,逆差就是问题。如果更全面地把农产品进出口和相关工业品进出口结合起来看,可能就是另一种结论。还有,比如汇率,人民币升值导致进口品便宜了、出口的贵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我国的进出口格局,在这种情况下多进一些不涉及根本的农产品也不是坏事,需要防范的是对农民生产的冲击。对外农业合作思路也有望有进一步发展,比如与南美、非洲、东南亚的农业合作,提升当地的生产能力,对世界供给总量也是贡献,增加了总供给,在一定程度上也间接缓和了国内的供给压力,合作未必要直接为我所用。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可能在操作上更加游刃有余。另外,在使用国际期货套期保值问题上,适应国际市场游戏规则的能力应能进一步增强,化被动为主动。

政策建议

面对未来十年我国的农业发展形势的变化,应对各种已知未知的困难和挑战,在政策方向上,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准备。

(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面对农产品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短缺”渐成常态的格局和趋势,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隐患和风险高度警醒,也要有充分的战略智慧,妥善应对风险和挑战。

第一,调整粮食安全的范围和评价方法。现在的粮食功能日趋多元,粮食既可以作为基本口粮,也可以作为饲料、用于榨油,也可以通过深加工服务于能源、医药等领域。如果把粮食安全简单归结为确保粮食自给率,就容易因为工业用粮、饲料用粮、植物油用粮(大豆)的扩张引发粮食安全问题的不必要担忧。我国本已有限且日趋紧张的耕地、水资源已经绷得很紧,如果因为粮食功能的拓展泛泛强调粮食自给,容易造成供给结构失衡,并过度使用地力。对于以工业生产为目的的粮食,比如能源、医药等非食品类粮食深加工所需玉米,不宜纳入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考虑范畴;对于以榨油为目的的大豆,不应纳入粮食范畴,对大豆统计,应明确区分食品用大豆和榨油用大豆两类;对于以饲料为目的的粮食,如饲用玉米等,也不应笼统地用粮食安全的理念来看待。

第二,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基础上,大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和水利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继续推进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突破资源环境和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的约束。

第三,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机制。虽然近年来农业补贴力度不断加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离WTO允许的补贴上限还有不小空间。要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不断扩大农业补贴规模、完善补贴机制,使之成为发展农业的有效政策工具。

第四,不断理顺农产品价格。要根据农业生产成本上升情况,通过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运用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和储备调节机制等措施,保持农产品市场价格稳步提高、并快于成本上升的幅度,让农民种粮务农获得合理利润。

(二)把农业可持续发展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第一,要把保证耕地资源放在首要位置,确保基本农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用好用足各项相关政策,加快建设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各种水利工程;抓紧编制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整合资金,连片推进,确保8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如期实现;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调动多方力量,打通“最后一公里”,并构建长效的维护运营机制。

第二,积极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生产技术。要着重鼓励建设节水型农业,鼓励使用有机肥料,鼓励种养结合和生态养殖,发展生物肥料和生物防虫技术。着力解决化肥、农药和农膜的过度使用给土壤和水资源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三,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加大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力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统筹安排新的退耕还林任务。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试点工作。增加湿地保护投入,继续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加快农村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

(三)把农业现代化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更好结合在一起

今后一段时间,农民收入至少应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并力争超过,只有这样才能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得到缓解。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要从战略上采取综合措施,营造有利的环境条件,不断开辟就业门路,拓宽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是其中最重要一环。

一方面,要把握农业现代化发展给提高农民农业经营收入提供的良好契机。种一亩粮食,一年也就挣几百元;种一亩设施蔬菜或食用菌,一年纯收益可以几千元、几万元。现在很多地方通过发展设施农业致富的已不在少数。在养殖业方面,推进适度规模的家庭养殖场也可以有效促进增收。如果一户能够养20-30头猪,10-20头牛,经营得当,收益并不比打工差。在粮食主产区,如果每家能种十几亩粮食,再有一两亩大棚或温室,不去打工也不用闲下来,收入也很可观。还有城郊的观光农业、山区的特色农业、有机农业等等,还有很多潜力可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民有机会通过改造经营模式挖掘增收潜力,有机会通过农业现代化进程富裕起来,相关政府部门要为农民把握农业现代化带来的致富机会创造条件,做好服务。改造传统经营模式,农民一缺资金二缺技术三缺营销,解决这三大问题是农业工作的重点。另一方面,要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扩大非农就业增收空间。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推动农村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业,壮大农村社会化服务产业,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创造条件。

(四)持续推动农业发展的改革和创新

首先,深入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要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一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不得搞强迫命令,确保不损害农民权益、不改变土地用途、不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强化信息沟通、政策咨询、合同签订、价格评估等流转服务。二是努力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引导农户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定专门计划,对符合条件的中高等学校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务农创业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三是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发展农民合作社,切实提高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安排部分财政投资项目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引导国家补助项目形成的资产移交合作社管护,指导合作社建立健全项目资产管护机制。完善合作社税收优惠政策,把合作社纳入国民经济统计并作为单独纳税主体列入税务登记,做好合作社发票领用等工作。引导农民合作社以产品和产业为纽带开展合作与联合,积极探索合作社联社登记管理办法。

其次,深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监管出安全。随着我国生产力落后状况的不断改善和社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针对食品安全监管需要和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要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理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建立严格的、适度集中的监管制度,加大综合协调力度,完善从农田到餐桌多部门协调的分工机制。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过程环境监测,严格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检测室(站)建设,补助检验检测费用。健全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体系,加大监管机构建设投入,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健全县、乡两级监管机构,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条件。强化农业行政执法,完善执法体系,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彰显司法威慑作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技术支撑,完善监测体系和监测制度,防范风险和危害,完善标准体系,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监管水平。

未来农业发展篇5

今年6月3日在西安召开的“G20”农业部长会议公告指出:“我们认识到放眼长远的重要性和以可持续的方式推动全球农业的必要性。”我们认为中国现代农业可持续方式的变革将突显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源资本化

农业因为太多地涉及国计民生,所以农业是基础。以往,因为是基础,所以对农业索取太多,甚至酷似掠夺。土地可以低价征用,高价拍卖;农业劳动力可以廉价使用,还要赖薪;农产品生产者对农产品无权定价―有非农产品的生产者都可以“叫价'唯有农产品价格历来受控制干涉太多,而贱价伤农)。传统观念认为,因为农业生产资料都是资源,可以随意索取。随着改革开放之舟驶向远洋深海,人们的撕思想变得更阔更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成方‘资本”的观念越来越被认可和落实,资源型农业向资本型农业的转型成为必然。

一是中国加入“rro”后,中国农业的国际化道路越走越阔,中国农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将愈来愈频繁,外资的利用也就越来越多。中国农业要在市场中维护自身的利益,必然不断地提高农业资源资本化的程度。

二是随着农村土地使用权的物权法律意义的强化,农村土地资本化利用也会强化。据2015年1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农业部官员此前透露:截至2014年6月底,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3.8亿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总面积的28.8%,其中流入企业的家庭承包耕地面积为3864.7万亩,占到了10%以上,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社会各行各业对农业的投资增量快速增长,农业资源越来越显得紧张稀缺。根据上述同源信息披露: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各行业明星企业均积极涌入农业市场。联想、京东、阿里巴巴、恒大等大企业陆续投资农业。2014年末,政府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奠定了农业耕地规模化流转和资本化经营的政策基础。

三是随着国家的“城镇化”战略和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化,“农民市民化”迅速实现。未来的农民不再是社会身份的限定,农民则是一种职业。原来的农村劳动力的“草民价格”将成为历史,它同城镇劳动力一样,成为一种经济资本。将来的农民由两种人组成:农业企业主和农业工人。他们的劳动价格会以资本的形式计入产品成本。

二、经营组织化

中国农业的家庭经营模式不是现代农业改革的最终目的,这种经营方式不太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必须要走规模经营和企业经营之路。中国农业传统的经营模式(剔除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经营)是家庭经营,在封建经济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土地和劳动力只能沦为资源而没有话语权;农民种田不计成本,不搞成本核算,土地和劳动力的价值在农产品的生产中,其成本可以被忽略不计。在中国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所有商品的生产者都有产品的定价权,只有农民没有(因为农产品最贴近国计民生,国家对其价格还有一定的管制权;同时,因为农业的分散经营,农民“叫价”的声音高不起来)。在国家改革开放的今天,在世界科技信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家庭经营这种经营模式之路将越来越窄。农地流转集中现象越来越突出。农业规模经营已经基本形成行业内外共识。规模经营必定促进农业的组织化经营。

历史上的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的地理大国、人口大国、农业大国。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城镇化战略”的逐步推进,耕地和农业劳动力会逐渐稀缺,农业生产力、单位劳动生产率等需要有极大的提高。这就要求土地通过规模经营提高规模效益;农业劳动生产者通过提高技术素养提高个人GDP。这种土地的规模集中和农业经营者及劳动者技术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有利于农业的组织化经营。无论怎么说,那种只满足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型的家庭经营模式,已不适应时代潮流了。目前已经有那么多的农业企业成为今天中国股票市场上的明星企业,这种经典的榜样,就是中国农业组织化的明天。

根据国内外农业的发展先进模式综合,未来中国农业组织化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农场式。可以家庭独资农场,也可以是股份合资或合作农场。主要从事最初农产品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产经营。

二是农庄式(也可称庄园式)。可能是农场加上自产农产品的加工(如酒业、种业基地等)或旅游(农家乐、渔家乐等)。

三是公司式。实行"公司制”的农业经营机构,一般具有纵横两条产业链:一条是产品内部形成的,由初级产品生产到高级产品生产的产业链;一条是产品外部形成的,由组织内生产和组织外销售组成的产业链。

三、农民职业化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户籍制度把国家公民分成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和非农户口的城镇居民。中国的农民不仅是农业劳动生产者,而且又是一种社会身份。中国农民人口众多,国家人口的90%以上被困在了人均一亩三分地上过日子。

职业是指社会劳动者在社会所有领域的不同行业各种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的工作,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目前,中国的农民不仅是一个巨大的户籍群体,而且是一个国内最大的兼业劳动者群体。农民已经不再以农业为主业,农业只是兼营的工作;农业只是他们自给自足赚得一份口粮而已。但这种现状不会持续太久,中国农民必然走向职业化。

一是现代农业需要农民知识化、专业化、科技化。从世界的角度观察:我国现在的农业还不是完全的现代农业的概念;目前的农业经济也不是完全的现代农业经济的概念。其表现在于,不但个体劳动生产率不高,而且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也不高。究其原因,农民的知识面、专业程度和技术水平都不高。因此,随着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国际化的不断推进,势必要求农业领域的劳动者不断提高知识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专业科技素质。中国的现代农业要求农民职业化势在必行。

二是随着国家的“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地理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的速度不断加快,未来中国,传统落后的农村将逐渐消失,……一种现代化的、生态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将逐渐替代之持续存在,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将逐渐被消灭;一种中国户籍意义上的个体农民将被掌握着高科技的知识型的职业农民替代之。

三是国家“农业、非农业户口一体化”的户籍制度改革为时不远,户籍身份意义上农民将会被历史性地消灭,新型的农民将是职业意义上的农业经营者。

四、农业科技化

指出:“我们必须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从世界农业范畴看,农业科技化是指农业科技进步的水平提升和持续发展。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现代化的最基本内涵。

什么是农业现代化,这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过去一段时期的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就是要求高度的机械化、设施化、化学化。现在的概念应该有所调整,就是要求适度的机械化、设施化、生物化、信息化、安全化。例如:机械化中不排除适度的人力作业;设施化中不排除大面积的露天作业;化学化绝对被排斥在外;信息化将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农产品的食用安全将被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中国未来农业现代化必须要完成三个方面的转型。

一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从整体上说,中国农业还是一个小农经济的经济形式。在未来发展中,必须完成从小农经济向大农经济的转型。大农经济的典型形式是规模经济、企业经济、市场经济。规模经济不再是千家万户各自分散经营一亩三分地,而是以少量、精明的职业农业劳动者经营千亩万亩良田的经济;企业经济对农产品经营不再是不计成本、不计劳动价值的,而是追求最大社会利益、追求最大企业利润的经济;市场经济也就是农产品生产不再是只求自给自足,而是追求最高的市场商品率,在市场上实现高效、巨量的有效交易,为社会提供有效丰硕的食物供给的经济。

二是经营方式的转型。目前,中国农民的农业生产的经营水平还是滞留于粗放式、自由式、小全式、封闭式等经营方式上。粗放式主要体现在:目前的农业往往是农民工的兼业,为了一家人的吃饭而应付;自由式主要体现在为了一家人的需要,随意安排生产;小全式主要体现在为了满足一家人的生活需求,各种各样的农产品都会被安排生产;因为自给自足,所以不需要市场信息、不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只是一味的闭门经营。所以,中国农业缺乏精工、标准、专业、市场精神。未来中国农业经营主要实现五个方面的转换:集约经营替代粗放经营;计划经营替代自由经营;专业经营替代小全经营;养地经营替代掠夺经营;商品经营替代产品经营。

三是生产方式的转型。目前中国农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化学化。“机声隆隆、化肥洒洒、农药喷喷”看上去已经很似现代化了,但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给人类的食物安全埋下了极大的隐患。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被摆上了人们的饭桌上,已经不再是讨论的问题了。中国人口占了世界总人口的1/4,吃饭安全问题是中国首要的也是最重大的事情,未来30年的中国农业首要的任务,就是完成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由生态化、生物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替换传统的化学化。目前世界上比较推崇生态有机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执行生态、自然、洁净、无毒的生产方式,从食品生产源头上将污染拒之门外,应该是中国未来农业所推崇的生产方式。未来的中国农业一定是世界上最大的实行生态有机农业生产方式的国家。中国农产品安全生产标准定会统一于有机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标准的旗下。

五、贸易自由化

未来农业发展篇6

一、重庆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根据在线调研数据分析,发现美国2005年农业领域的网上交易额将占到整个网上交易额的14%。欧洲互联网用用户的普及率也达到34%,还有瑞典、英国、法国分别65.2%、45.6%和31.6%。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农业网站如雨后春笋,日益发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涉农网站约在1000家左右。[1]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功能和农村信息服务日益增强,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市场流通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引起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2]。

在重庆市农委和市商委牵头下,淘宝生态农业频道的上线、永辉尝试半边天生鲜网、沃尔玛尝试线上开卖水果;重庆奇易网、田园优选等生鲜电商企业共同发起成立“重庆市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联盟”。据新成立的联盟理事长吴限透露,联盟将为广大农产品提供商提供一个最为直观和节约流通成本的多元化农产品电商平台,最大限度降低农产品供应商关于农产品大量积压风险及损耗风险。联盟正在策划共同出资5亿多人民币,建设农产品直供平台,通过智能购物终端、网络预订等来解决鲜活农产品直配到市民家的问题。“菜篮子”信息网已联网成千上万家产销地批发市场,每天采集肉、蛋、鱼、果、蔬菜等众多品种的批发价格,为重庆公众服务。

二、重庆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存问题

重庆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目前也面临长足发展的制约瓶颈。《2010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50.0%,虽然我国现代化新型农村建设早已提上日程,但互联网在我国农村的普及率仅为18.5%[2],互联网在城镇和农村的普及率的数字鸿沟不断扩大。在重庆的穷山僻水地区,互联网络、电脑设备的使用率及普及率为零。加之偏远农村信息传递的滞后与失真,致使生产一线的农民无法获取现实操作中的最新农业信息及市场供求信息来进行正确的生产决策。由此可见,重庆农业经济不发达,基础设施薄弱,成为限制重庆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瓶颈。

其次,重庆农业人口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受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交易方式的影响极大,绝大多数农民不懂电脑、网络,不具备上网所需的技能,对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导致农业发展中的电子商务技术操作人才严重匮乏。而开展农业电子商务需要既懂农业生产、又懂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就目前来看,绝大部分农业主体还不具备独立开展电子商务的能力。[3]

此外,农产品的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具有不可预知性,农用品的供求受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也具有不稳定性,加之农产品生产区域和生产者相对分散,农产品生产的附加值较低,存放周期短,品类繁多而品质评价的人为主观因素较强,标准化程度极低,极大地阻碍着重庆农产品生产产业化和流通现代化。

三、重庆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期望

  • 上一篇:租赁合同(收集9篇)
  • 下一篇:高中历史笔记归纳(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