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德育教育不是某一学科所能完全承担的,这需要教师在涉及的各个教育领域中践行德育教育。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包含抽象的理论和严谨的逻辑,它不像理化生等学科有现实生活中许多活生生的事例和有趣多彩的实验,也不像人文和社会基础一些学科有使学生乐在其中的生动活泼的社会人文知识,这些可能会使学生在学习中觉得数学是单调的、乏味的。但这些不但不能剥夺数学的教学所承担着的德育教育重任,而且数学的德育教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也是其他学科教育无法取代的!正如“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开展卓有特色的德育教育,完成所承载的德育教育的使命和任务。以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本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践行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结合教材介绍中国数学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炎黄子孙高尚的美德,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最基本的道德,不容置疑,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数学教材承载着的不仅是数学知识,还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如果我们能够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有意识地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定会取得显著的效果,这与事倍功半的纯粹说教不能相提并论。如刘徽首创割圆术,利用极限的思想证明圆的面积和棱锥、圆柱、圆锥、圆台的体积公式,为彻底解决球的体积提出了正确途径;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领先西方约一千年之久;祖暅早于世界其他国家1100多年,提出著名的祖暅公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彻底解决了球的体积公式,并提出二次与三次方程的解法;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推广了增乘开方法,叙述了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并列举了二十多个来自实践的高次方程的解法,最高为十次方程,而欧洲直到十六世纪才提出三次方程的解法……通过介绍这些数学史知识,既能让学生了解中国几千年辉煌数学历史,又能在展示历代数学家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础上,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了学生民族责任感,帮助其树立了正确的荣辱观和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
二、利用教师的个人魅力,树立典范形象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所有教师的座右铭,身正为范就是要求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利用自我形象为学生树立典范。教师不论是在课堂还是课下的言谈举止、工作态度、处事方式等等都时刻影响着、教育着学生,这种影响和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教师渊博、扎实的专业知识会让学生敬佩不已,爱屋及乌,这无疑会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的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会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的责任感,从而认识到爱岗敬业是所有人都应该有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这会在学生步入社会时对其有非常大的指导价值;教师尊重学生,平等交流,这会帮助学生建立平等社会观念和为人处世平等原则……因此,我们必须走入学生的内心深处,用我们慈爱的目光影响学生,用我们温柔的话语感染学生,用我们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
三、利用数学内含的美,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和思维品质
数学美吗?英国数理哲学家罗素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是一种冷而严格的美。”
数学美在真实。“真即美,美即真。”在讲解二项式定理时,将二项展开式的系数组合成杨辉三角,引导学生发现了从第三行起中间各系数分别是它的两肩上系数之和这一规律。在璀灿夺目的杨辉三角中,这般独具匠心的设计,谁见了都会产生美感。学生课上听得入神,课后发出感慨:“杨辉三角真的太神奇了!”
数学美在简洁。数学符号浓缩了语言文字的全部含义,是世界上最简洁的通用语言。如已知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坐标,求三角形的重心坐标。结论很简洁,重心的坐标分别是三个顶点横纵坐标的算术平均数。在这里,简洁美、对称美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不论三角形顶点如何变化,重心的坐标公式不会改变,这是多么美妙的结论啊!
数学美在和谐。如一切空间图形都可以简化抽象为点、线、面、体,这充分显示出数学的统一与和谐美的规范。又如在探求“到平面上两定点距离之和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方程”中,适当选取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就要考虑到对称美的因素。将推出的圆锥曲线(如椭圆)的轨迹方程,根据对称性化简为标准方程,这就是为了追求和谐美的需要,而结果又能给人以惊喜,a、b恰好是椭圆的长、短半轴之长,这与人们刻意追求美的意念巧相吻合。对于圆锥曲线,伴随着离心率e的变化而形态各异,这种数与形的和谐一致,既简又奇,相映成趣。
因此,在数学的课堂上,进行数学美的教育、追求和体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唤起学习热情,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引导学生寻求最佳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和思维品质。
四、利用数学蕴含的辩证思想,落实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的起源和发展一直伴随着矛盾、变化和革命,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想,它承载着唯物论和辩证法教育的重任。函数图象和曲线轨迹等体现了运动和变化的思想;实数与虚数、函数与反函数、乘方与开方等反映了对立统一规律;微积分中的分割、作和、取极限的过程,恰当地展示了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向量和解析几何将数、形有机结合统一起来,反映了普遍联系的规律;反证法则是否定之否定矛盾规律的具体范例。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学思想方法中蕴含着的辩证思想,对学生进行生动而具体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
关键词:科学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涵义;基本维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3-0040-03
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科学化的发展诉求,对思想政治教育从业人员的职能、素质、联合生产运作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命题和挑战。共同体理论尤其是科学共同体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直接理论依据,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从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成员和单位中凸显出来,以明确的成员资格和功能边界塑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知识权威,以期摆脱“人人都能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共识”,在基本理论、基本范畴上更深层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丰富性。
一、科学共同体阐释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共同体(Community)一词源于希腊语koinonia,其寓意在于“相同”、“团体”、“社会”等。在集约化生产结构的诉求下,共同体进一步被理解为一定的个体、群体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联合,具有明显的自我和他者的正向认同价值。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均将共同体引入形成前沿问题,以期更好的规范从业人员。20世纪40年代,英国学者M・波拉尼从科学认识论和科学社会学角度首创了“科学共同体”概念,认为正是由于科学知识的个体性以及主观性,使得科学共同体面临着一个极其开放、具体的系统,它的职责就在于维护科学的自主性以及为科学共同体的规则辩护,实现对科学统一性的自我期许。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十分强调科学共同体的作用,认为科学共同体的任务则是建立和发展科学家之间那种为获得可靠知识而必须的最佳关系,在科学的精神气质规制下,表达出科学共同体的集团价值取向。托马斯・塞缪尔・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关注的主要论题是科学知识生产的一般规律,包括历史传统、内在的理论逻辑、研究者的共同信念、共享的方法论训练等因素对科学知识生产的影响,“范式”的系统论述为科学共同体形成、发展和转变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系统,更加引起科学社会学界对于科学共同体的广泛重视。
科学共同体作为共同体的一种专业、职业联合体,强调共同体的功能或精神力量的发挥,对于现代学科的发展更具有直接的实践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理应从中借鉴吸收,提高实效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者那里有着普遍性的泛化,即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大帽子”或是“大箩筐”,无论是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范畴均以思想政治教育概论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或是队伍也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即具有此功能的即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实践中较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白话似的表述亦让人们质疑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据此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事业和研究的工作者、学者无法获得归属,甚至在无直接经济效应的外界认识中自我否定,不敢言明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科学共同体明确了成员的资格和功能边界,在同一规范的约束和自我认同下,促使共同体成员为着共同的目标进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理应明确自己学科的成员资格,建立本学科应有的边界和学科知识权威。其次,科学共同体抽象出对科学的合理诠释,锻造了共同体内部问题的正统解释权,为成员决策提供一个安全边际。现代学科知识群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而以生产率高低为评判标准的物质进步论使国人在学习中容易唯西方至上,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谈话方法是过时的、意识形态的,而西方的心理学谈话是先进的、个性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应在学科共同体的塑造中强化对学科的诠释,而不应把理论联系群众等方法仅仅局限于政党的红头文件或是学者的空头讲演,在决策时总是从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挖掘资源,丧失应有的正统解释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优势。再次,科学共同体展示的历史延续性和凝聚效应使众多相同、相近研究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共享一种科学传统,而在学科领域,这种共享的传统就是一门独立而成熟的学科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学术规范。思想政治教育从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伊始,就遭到了来自各方学者对其成为独立学科合法性的质疑,质疑其政治斗争发展的背景和政策解读的学术研究基础。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尚未处理好学科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但政治性依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应做的不是否定这种背景和现状,而是应积极的将历史经验转换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成员共享的传统,在凝聚效应下发挥现代学科应有的规范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学科历史短暂、学科属性特殊等原因,与一些成熟学科相比,还存在着研究基础薄弱、从业人员学科归属感和自觉性不强等学科建设弱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未形成系统完整的表述,替代性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思想政治教育者”、“政治工作者”等。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探寻,就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动力机制和规律出发,进一步探寻思想政治教育者联合的状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联合的目标、内在规律、动力、结构等问题,用哲学反思的态度回答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什么联合,思想政治教育者联合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者联合的目标,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获得更多的正向认同价值,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被质疑的实效性。
科学共同体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变可将其概括为两种含义,“一种是共同职业意义上的科学共同体;一种是共同专业意义上的科学共同体。”[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在科学共同体意义上理解,有着强烈的知识专业性和归属排他性。从广义上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共同体,是接受共同学科基础知识教育、从事同类学科研究、共享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及学科共同信念的人所形成的结构体系。一方面在共同职业意义上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副研究员、研究员,从事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工员、助理政工师、政工师、高级政工师,军队从事政工工作的指导员(连)、教导员(营)、政委(团以上)等。在形态方面表现为一种想象的共同体,没有严格的组织界限和框架约束。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成员是以共同的研究目标和共享的信念为精神纽带,有机生成的整体展现着非实体的联合。成员以一种团结松散的方式存在着,在其中感受不到任何的组织压力和结构压力,身份的取得和失去以职业和个人的意愿为判断基准。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作为想象出来的真实,在团体友爱、共同体情感中论述学科共同体的合法性与权威性,在对成就的模仿中论证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从专业意义上则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而狭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则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队伍的集合体,专指专业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和学生,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团体、学术刊物、学术平台、学术队伍、科研项目、学术成果、专业载体等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拥有共同的概念工具和分析框架,有着同样的文本阅读方式,摆脱信念的随意性,消除个人主见从而有效承担集体责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作为科学共同体的实然存在,不仅仅具有科学共同体一般的科学属性,强烈的政治性以及意识形态性又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广泛的人民属性和阶级性,因而在利益取向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摆脱了单一的学科价值追求,以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公共利益作为自我表达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的基本维度
维度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的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的存在首先是对认同的肯定,将共同体内部成员与外部进行有效划分,消除认识上的含糊不清和行为上的摇摆不定,有效确定成员的实践取向。其一,伦理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的伦理认同的意义就在于对确定性的追求,在个体对外在物的自我关照之下折射出行动的动机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成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的掌握、解题过程中所运用的学科方法论、言说方式以及独特的精神气质,以此来区分“我们”与“他们”,明确个体是共同体中的一分子,定位在共同体中的角色和地位,明晰个体应承担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并对该共同体的价值取向表示出认可和遵从,从而完成自我建构和个体化的过程。其二,社会认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而言,个体的伦理认同具有不稳定性和特殊性,无法替代整体的他者价值,因而需要进一步得到社会认同,即他者对共同体以及成员的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运用专业化的知识检验学科效能发挥的程度和公众信仰的能力,同化不一致的认同和反应,以专业的研究队伍、广泛的交流平台、丰硕的学术成果等精确性的表述成功获得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的认同,强化成员的集团荣誉和归属,以扩展和合理化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支配。其三,政治认同。政治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本质属性,主要是指教育内容的政治性以及人们言行中的政治立场,是有关政党、政权以及政治制度、政治意识、政治行为的实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延续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权力关系语境下导入的社会支配性制度的合法性认同,故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化解读方式,从技术上通过蓝图设计等方式强化马克思主义信念以及共产主义信仰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成员身份的独特塑造作用,凸显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生命线的地位。
维度之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的共有理解。共有的理解不同于人们所理解的共识,共识是“有思想见解根本不同的人们达成的一致,它是艰难的谈判和妥协的产物,是经历多次争吵、许多次反对和偶尔的对抗后的结果。”[2]共有理解是对学科基本理论的前提性认同,是社会行动者内在化的意义所在。它主要解决的是一个独立学科应有的理论框架,该框架设定了该学科的基本理论立场和逻辑基础,其本质是塑造学科独立存在的合法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成员“在一种大多数其他领域无法比拟的程度上,他们都经受过近似的教育和专业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钻研过同样的技术文献,并从中获取同样的教义”,[3]大量的经典文献和著作,展示了当前范式传统的基础,如此的不证自明和自然而然,避免了人们对常规知识和规则的关注,不使共同理解成为深思熟虑和详细审查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员也就不会在对学科基本知识点和逻辑原则质疑的状态之下进行研究分析。共有理解不仅包含对当前的前提性把握,还囊括了对于传统的既定继承。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优良的教育资源和丰富的历史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成员在研究的过程当中传承和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历史进程中的丰富性,肯定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指引性价值,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当代性实践中的合力。
维度之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的共有信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作为人格化的观念和研究的虚构,成员之间需要某种普遍的、共通的情感和目标来维系,以保持整体的协调和统一。作为科学共同体的表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的共有信念意味着学者、学生、研究者对集团的整体专业承诺,塑造基本的学科意识、问题意识以及实践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成员自觉地遵循学科的内在发展规律,并在学科建设的不同方面表现出自觉态度,在现有学科规制下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和繁荣不断奋斗,为保持现有研究框架和传统的刚性和稳定性不断消融反常事例。在层次上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的目标和规范、共同体认同的情感以及共同体的集合、归属意识。而作为意识形态的解读,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成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超越狭隘的群体意识归属和群体忠诚,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利益,从而形成情感和意识上的阶级归属。
维度之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的总体方法论训练。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重要的理论元典不仅仅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独特的阶级意识,更在方法论上强调了总体范畴。总体作为唯物史观的基本线索和基本方法,以系统、具体、历史的特点展现了对社会、对实践的认识,不仅规定对象还包含了认识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成员共享这种历史整体的能动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主体、对象等要素作为系统整体的辩证过程,有差别的结构、环节通过中介作用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具体的、现实的境遇抗拒逻辑上的形而上学,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放在历史整体进程中反思,以一种历史塑造感和参与感的形式传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传统。
科学共同体不仅仅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的定位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参考系,更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发展的实然和应然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以特定含义的符号、特定的观念和价值向社会和共同体成员提示一种独立的环境,规定共同体成员的角色和职责,协调成员的活动,并通过共有的规范保证个人的自我同一性以及个人联合参与的群体合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以基本的理论论域有力地回答了全球化以及现代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性问题,但如何回归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之意,仍需思想政治教育学者与实践者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薛桂波,倪前亮.科学共同体的伦理之维[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0-13.
河南省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公告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19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时间为2019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网上报名时间充裕,建议合理安排报名时间,错峰报名,避开报名初期、末期高峰,以免网络拥堵影响报名;考生网上填写信息时,请务必填写本人使用的移动电话和电子邮箱。两阶段的报名信息均为有效报名信息,考生无需重复填报。
2.研招网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官方网站,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该网站注册并成功完成报名,期间以网上支付的方式缴纳报考费112元/人(现场确认期间不接受现场缴费)。
3.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辖市或有关省直管县(市)招办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4130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报考点进行网上报名和办理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辖市或有关省直管县(市)招办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4.考试科目涉及有202俄语、203日语、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311教育学、312心理学、313历史学、314数学(农)、315化学(农)、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08计算机学等科目以及法硕联考(法学、非法学)、管理类联考的考生,须选择指定的报考点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
5.考生应真实、完整、准确填写网上报名信息。完成网上报名后,打印出清单并牢记本人在网上报名中生成的报名编号(即网上报名成功后系统显示的9位数字报名号)。考生在提交网上报名信息和网上支付报考费前,务必认真核准各项信息。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为避免多占考位,影响其他考生报考,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信息。
6.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7.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生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8.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2019年11月5日至10日到各报考点指定的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网上报名信息,按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现场确认的考生,其报名信息无效,逾期不再补办(具体时间要求见“研招网导航栏‘网报公告’选择河南各报考点”)。考生一旦现场确认完成后,报考费不再退还。
9.考生现场确认应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选择工作所在地省辖市或有关省直管县(市)招办指定报考点的考生,应当提交当地公安部门颁发的《河南省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或复印件。
10.考生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本人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
11.2019年12月14日至12月23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请务必保存好《准考证》等)。
12.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须携带本人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及加盖有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公章的《报考2022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到所在省辖市或省直管县(市)招办领取“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校验码后再进行网上报名。
13.考生取消已缴费的报考信息或因网上支付操作不当、网络故障等原因造成同一个报名号重复缴费的,以及现场确认信息未完成的,由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统一退费处理。退费款项一律原路退回考生缴费时所用的支付账户或银行账户,请考生不要急于在缴费后立即注销支付账户。退费工作将于12月底完成,完成后7天内到帐,特殊情况会延至半个月左右到账,请考生实时关注账户的退费到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研招网客服联系。
报考点接收相关科目范围如下:
①202俄语科目:4101郑州(含全省);
②203日语科目:4101郑州(含巩义);4102开封;4103洛阳(含三门峡、济源);4105新乡;4107安阳(含焦作、濮阳、鹤壁);4113商丘(含周口、永城);4116信阳(含许昌、漯河、驻马店、固始);4117南阳(含平顶山、邓州);
③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科目:4101郑州(含巩义);4102开封;4103洛阳(含三门峡、济源);4105新乡;4107安阳(含焦作、濮阳、鹤壁);4113商丘(含永城);4114周口;4115驻马店(含许昌、漯河);4116信阳(含固始);4117南阳(含平顶山、邓州);
④311教育学科目:4101郑州(含巩义);4102开封;4103洛阳(含三门峡、济源);4104平顶山;4105新乡;4107安阳(含焦作、鹤壁、濮阳);4113商丘(含永城);4114周口;4115驻马店(含许昌、漯河);4116信阳(含固始);4117南阳(含邓州);
⑤312心理学科目:4101郑州(含巩义);4102开封;4103洛阳(含三门峡、济源);4105新乡;4107安阳(含焦作、濮阳、鹤壁);4113商丘(含永城);4114周口;4115驻马店(含许昌、漯河);4116信阳(含固始);4117南阳(含平顶山、邓州);
⑥313历史学科目:4101郑州(含巩义);4102开封;4103洛阳(含三门峡、济源);4105新乡;4107安阳(含焦作、濮阳、鹤壁);4113商丘(含永城);4114周口;4115驻马店(含许昌、漯河);4116信阳(含固始);4117南阳(含平顶山、邓州);
⑦314数学(农)、315化学(农)、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科目:4101郑州(含开封、商丘、周口、巩义、永城);4103洛阳(含三门峡、济源);4105新乡(含安阳、焦作、濮阳、鹤壁);4116信阳(含驻马店、许昌、漯河、平顶山、南阳、固始、邓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