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雨季防汛应急演练的总结
汛期来临之际,我公司煤矿未雨绸缪,在抓好雨季防汛工作的同时,不失时机的组织了此次应急抢险演练活动,为切实提高我矿全体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及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我公司煤矿安全度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防大汛抗大灾的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此次防汛抢险应急演练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6月15日,我公司煤矿模拟当日中午预计XX地区有特大暴雨的情况,矿防汛指挥部利用这一“时机”,组织矿防汛抢险队伍进行了一次“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的演练。
一、演练的内容:模拟XX地区当日中午有特大暴雨,造成我矿主、副斜井以及回风立井井口积水达到30mm深,洪水极有可能灌入井下的危险,将直接威胁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和矿井的安全。
二、演练的目的:提高全矿职工的防范意识,做到未雨绸缪、防范在先,让抢险队伍和有关人员熟悉掌握“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的全部内容和安全注意事项。
三、演练步骤:当日值班调度员接到气象部门的紧急通知后,迅速向总指挥报告,总指挥随即下达了启动应急预案的抢险命令,现场指挥部立即组织50人抢险人员分五个小分队,每分队10人领上铁锹、编织袋、穿上雨衣、雨鞋到井口附近的沙场装沙,将装好的沙袋堆砌在井口,同时模拟降雨迅速猛增,安装两台潜水泵排水,经过一个小时的努力奋战,在三个井口建筑一米高一米宽的拦洪坝,有效地阻止
洪水的威胁,至此演练结束。
四、上级领导观摩指导及参加演练人员的情况
6月15日上午11时来我公司煤矿观摩和指导防汛抢险应急演练的上级领导40多人,参加演练的人员共有100多人,其中县安监局局长、煤管局局长、XX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都亲临现场观摩指导,演练结束后,县安监局X局长,煤管局X局长分别就我公司防汛抢险应急演练给与了点评,在肯定演练成绩的同时也给予提出了具体的不足,这对我公司煤矿下一步防汛抢险的各项工作都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经过此次“实战”演练,我们全矿上下明显掌握了必要的防汛有关知识,对全矿职工起到了防大洪抗大灾的安全教育,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锤炼提高了我抢险队伍及指挥部成员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对检验应急预案,完善机制,煅炼队伍,教育职工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通过演练有针对性采取措施的必要性,对确保我公司煤矿汛期安全度汛有重要性。通过演练也看到我公司煤矿在人员组织反应迅速,程序步骤的安排,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待于下一步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针对发现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Abstract:Combinedwiththe3.28inrushaccidentsatWangjialingCoalMine,thepaperanalyzesthekeyfactorsofinfluencingwaterinrushrapidrescueinmineandgivessomesuggestionsonthedevelopmentofmineemergencyrescue,hopingtoprovidereferenceformineemergencyrescueandsafetyproduction.
关键词:突水事故;快速救援;应急方案
Keywords:waterinrushaccident;rapidrescue;emergencyplan
中图分类号:TD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0-0295-02
0引言
矿山水灾害是煤矿建设和生产中的主要灾害之一,已成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如图1所示。矿井突水被淹后,救援的首要任务是实施快速、可靠、高效的排水,为对矿井工人的施救争取更多的时间。因此分析影响快速救援的主要因素,提高救援的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1影响突水事故救援的主要因素与选型
2010年3月28日13时40分左右,山西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透水地点位于碟子沟项目部20101工作面回风巷800米处,当班作业的153名矿工被困井下。透水的井口标高+856米,水淹标高+580米。透水时矿井通风、供电、排水设施均不完善。现场救援见图1。
通过对此次突水救援的过程分析,就应急救援的技术和装备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1.1排水泵的选型和安装矿井的特殊条件决定排水选用的潜水泵应该具有大功率、大流量、易安装、高可靠性的特性。排水泵的主要参数包括扬程、流量和功率,在使用时需根据矿井的突水量大小、现有排水的条件和安装设备巷道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合理选择。漂浮式接力泵可以实现排水和移泵同时进行,提高排水效率,如图2所示。
1.2排水管道的选择和安装在这次救援排水中,管道的选择有两种方案:1)选择6寸的无缝钢管,法兰盘连接。2)选择耐压3.5MPa、DN150、6m长一根的软管,软管重量轻,安装速度快。应急排水管道的选择必须具有重量轻、方便安装、更换的特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救援中节省更多的时间,减少损失,提高救援的效率。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法兰盘连接的无缝钢管、高、低压橡胶或金属软管以及快接式玻璃钢管等,如表1所示。
1.3其它辅助设备的安装辅助设备主要包括:动力电缆、控制开关、接线盒、变压器、闸阀等。辅助设备应同现场、井下工作设备以及电泵相适应,并且具有高的安全性。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完善原有的应急救援设备,形成统一的、完整的、配套的救援设备体系。并且适时演练,使得整体协调、高效快速的实施救援。
1.4排水系统的安全、可持续运行在救援的过程中要保证各种安全措施:设备运输安装和连续运行的安全保证(水泵的堵塞、电源漏电、管道水击等)、救援工人的身心健康、保证井下被困工人的自救生活需求以及对救援上来的矿工的治疗保证等几个方面。只有安全措施保证到位,才能有效的、连续的施工救人,提高救援的效率。
2对今后应急救援发展方向的建议
在矿井事故发生以后,要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保证应急指挥系统的协调统一,同时分析与评估矿难所产生的风险,针对现场灾害的实际情况、根据应急预案对应急救援设备进行规划管理、完善、建立高效的应急救援施工方案等具体应急措施,如图3所示。
2.1建立协调统一的应急指挥系统煤矿应急指挥系统可以和各种社会资源、专家之间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和信息库,使得煤矿水灾害发生时,能及时做出反应,同时能及时得到需要的救治抢险物资和各个方面专家的指导,使得水灾害救治工作效率提升。
2.2实施科学的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是针对重大事故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和方案。建立流程如图4所示。
2.3对应急救援设备的规划管理应急救援设备大概包括:应急排水设备、报警通讯设备、井下自救护设备、现场照明和动力设备以及救护医疗设备等。矿井应急部门应该对各种应急救援设备进行合理的、整体的规划管理,这样可以减少运输和安装设备的时间,提高救援的效率。
2.4建立高效的应急救援施工方案在矿井应急排水中,现场施工主要包括电泵、管道、电缆、闸阀、支撑架、固定架等的安装,在应急救援施工方案中应该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法,做到快速、便捷、高效的施工。
3总结
本文深入分析了矿井突水时影响快速救援的几个关键因素:包括排水泵、管道、辅助设备的选型和安装以及排水系统的安全运行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对今后矿井应急救援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涉及到应急救援指挥系统、预案、设备和施工方案等几个方向。希望通过对现有应急救援方案的改进,能够提高救援的效率,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区海利.可快速安装的大流量排水系统[J].煤矿现代化,2010,(06):1-2.
关键词:煤矿;重大事故;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Abstract:Atpresent,coalmineproductionsafetysituationisstillgrim.Andtheextensiveapplicationofinformationtechnologyistostrengthenandimprovethesafetyproductionofcoalmineistheeffectivemeanstopromotecoalindustry,theapplicationofinformationtechnologyhavebeencrunchtime.TheMinistryofinformationindustryofelectronicinformationproductsmanagementdivisionandthepromotionofsystemofcountrywideelectronInformationOfficeinthepromotionofcoalindustryinformationtechnologyhasdonealotofwork,andtakesitastheimportantworkofnationaleconomyinformatization.Atthesametimemineinformationtotheinformationindustryprovidesnewopportunitiesforthedevelopmentofinformationindustry,transformtraditionalindustrywiththeexcellent.Sothisarticleoncoalminesaccidentemergency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constructionof.
Keywords:coalmine;accident;emergencymanagement;system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1.煤矿重大事故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公共安全形势严峻,突发公共事件屡有发生,不仅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还带来了一系列心理问题、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危及到国家安全,也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这一系列突发公共事件考验着社会公众的承受能力,更考验着政府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众利益的能力,以及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能力,使政府意识到自身应在建立国家应急体系和提高社会整体应急管理能力和效率方面承担起相应责任。从目前来看,政府最迫切要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应急信息系统建设。应急信息系统建设已是刻不容缓。
解决煤矿事故应急信息建设的最关键问题,就是构建一个煤矿重大事故应急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研究煤矿应急救援体系和开发急救援信息辅助系统,在安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方面进行深层次研究,探索一条为煤矿安全技术人员提供安全全方位服务、符合行业实际的信息服务方式,使煤矿能及时更新安全信息、降低安全管理成本,在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做出反应,并采取相关措施,提高事故的救援效率,有效减少人员伤亡。
我国各地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想要一下子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平台,不是很现实,即使建立了统一的平台,在实际使用中也很容易出现盲目和随意的问题,很难切实的组织起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本课题结合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应急信息管理作为突破点,先从基础应急资源的管理入手,以地理信息GIS系统为支撑。
2.煤矿重大事故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国内外现状
2.1国内现状
目前,我国国有重点煤矿基本建立了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主要进行安全日常管理、灾害预防与处理、事故管理、矿山救护管理、事故统计分析、安全评估、人员信息管理、安全监测信息处理分析及安全教育与安全技术培训等。
从2002年开始,各地建立的安全监管局网站,承担着安全生产信息在网上的功能,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了一个了解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和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的电子网络信息平台。2007年煤炭行业在视频会议系统方面的投入为0.44亿元。各集团公司通过FTP、电子邮件等方式从管属的各煤矿业务处理系统中接受数据,建立本集团公司的煤矿安全评价管理信息系统。
重庆市开展了基于组件式GIS和GSM技术的重庆市煤矿应急救援指挥通信平台(CRCCS)的开发研制工作。该系统实现了省(市)级煤矿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的自动化、信息化。CRCCS面向市、区县、煤矿(救护队)三级煤炭机构,将事故监控与报警、地图动态查询与定位、救援指挥、安全生产及行业管理融为一体的综合安全生产与管理平台。由于系统基于GIS技术,因此,体现了良好的实效性和共享性。该平台的建设受地域影响和各地信息建设发展水平的限制,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还是有一定难度。
中国矿业大学王铃丁等人提出的煤矿应急救援指挥与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于煤矿事故的应急响应、救灾、预案演练和应急管理于一体的智能化系统,具有事故应急救援调度指挥、预案模拟演练和应急资源查询管理的功能。
吉林大学在2008年提出了煤矿事故应急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案,依据现在国内采用的应急预案,我们可以运用计算机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的理论和方法,再参照以往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来建设煤矿事故应急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其应至少由作业处理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等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作业处理系统的任务是处理组织的业务、控制生产过程和支持办公事务,并更新有关的数据库。应急管理系统提供信息采集:1、信息表现2、信息调度3、通讯和物资资源调度等功能。应急指挥系统也称应急响应系统,是以计算机和空间数据库技术为基础,以Internet技术为纽带,基于GIS技术支持的煤矿安全信息共享与网络决策平台,实现了安全生产数据的动态管理与分析、通风隐患情况的自动报警等,在人和计算机交互的过程中帮助决策者探索应急的可能方案,为管理者提供应急所需的信息。
2.2国外现状
发达的煤炭生产大国的信息基础设施齐全、信息化程度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加工能力、国民信息意识及公众信息服务等方面都比其他国家高。英国的煤矿行业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唯一的“零死亡”的国家。
3.应急信息管理体系的建设
3.1应急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
应急信息主要来自于应急管理部门、安委会成员单位其他委办局、企业和公众以及其它信息来源。通过建立统一的技术规范、数据标准、数据交换格式,制定相应的制度和管理办法,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就是在应急管理部门形成一个整合的、标准化的数据仓库。
2.2煤矿重大事故应急信息管理系统
目前煤矿行业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主要是以应急信息为依托,当发生重大事故时,借助信息平台,指挥救援工作,根据事故性质决定是否启动预案,然后由指挥者根据预案中预先设定的救援措施实施救援,在救援过程中依靠先进的地理信息定位(GIS)系统对事件发生地点进行定位,并根据事故模拟分析系统分析事故可能造成的伤害,从而对救援工作进行辅助决策。当救援完成后,对各方面的数据实施统计分析,从而便于救援工作者总结救援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应急信息是整个救援工作的基础和主导,包括救援队伍信息、应急专家信息、知识库信息等。因此建设一个统一的应急信息管理平台,对于更好的辅助应急救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洺,王巍.政府应急平台数据库的数据需求、实现路径与管理制度[J].电子政务,2008,(05).
[2]丰国炳.江苏省应急平台应急预案智能管理系统设计[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