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旧物回收总结范例(3篇)

栏目:报告范文

旧物回收总结范文

关键词劳动力成本;回收企业;政府行为;激励契约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12-0165-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12.025

随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需要,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得被专家和学者所重视。叶文虎将废物再资源化产业定义为第四产业[1-2]。作为一种特殊产业,废旧物资回收承载着人类生产能力异常巨大与自然环境严重破坏的双重压力下的重大使命;而废旧物资回收企业作为废物再资源化产业链的最初始端,其行为对于缓解和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起决定性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劳动力成本上升,回收企业经济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因此,会出现回收企业不愿意继续从事废旧物品回收工作而更倾向于转向工资更高的行业工作的行为。“要使废物再利用业能够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成为一个产业,最根本的就是要有一个能使从事废物再利用的企业、团体或个人得以持续、稳定运行的机制。这种机制是目前市场经济体系的理论、方法和运行准则所不能提供的”[3]。因此,在当前中国发展再生资源产业的初级阶段,政府应当主动承担起该行业发展瓶颈问题的解决,鼓励社会回收二次资源,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同时,政府不断通过一些经济手段和管理策略激励回收企业继续从事回收工作,保障回收行业的生存和引导其发展。总体看来,现有关于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立法[4-5]、奖惩机制[6-9]以及回收模式[10-16]等方面,但这些文献多从制造商和政府的行为关联、或者是回收企业和制造商的行为关联进行讨论,鲜有文献考虑回收企业是否有回收再制造废旧产品的积极性,也鲜有文献深入考虑政府如何通过设计奖惩机制引导回收企业从事废旧物资回收工作的情况。鉴于此,本文以委托――理论为基础,考虑在当前劳动力机会成本不断上升的趋势下,政府如何设计相应的契约来激励回收企业提高努力程度,使得回收企业的回收利润不小于其放弃回收行为而转向其他工资更高行业的机会成本的同时,最大化政府效益问题。

1理论前提

假设回收企业为政府唯一设定和授权的可在废旧物品市场上进行回收的企业,即回收市场上,只有一个回收企业回收废旧物品。TC为废旧物品回收企业的回收总成本,包括从最终消费者手里回收废旧物品的显性成本p×q(p为回收价格;q为回收数量)、回收企业回收废旧物品的机会成本CJ。TR为回收企业的总收益,p0为回收企业将废旧物品出售给产品制造商的价格,在该模型中,假定p0为恒量。另外,假定回收企业收购的全部废旧物品经分类、拆卸和整理后出售给制造商作为二次生产原料供给的数量为y,有:TR=p0×y。

图1劳动力成本上升下回收企业成本/收益变动

Fig.1Cost/benefitchangesoftherecyclerunder

therisinglaborcosts

在上图中,当回收企业回收废旧物品处在时刻D点时,回收企业总收益为TR,收购废旧物品显性成本为p×q,机会成本为CJ。此时,回收企业的利润为TR-p×q,机会成本为CJ,在图形中分别表示为AC段、BC段。明显,此时回收企业的利润大于他的劳动机会成本。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到D′时刻,回收企业利润A′C′等于机会成本B′D′。也就是说,在回收企业达到D′以前,回收企业有经济利润可图;在D′以后(如图中D″),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回收企业的机会成本不断增大,使其利润小于机会成本,而导致回收企业不愿意继续从事废旧物品回收工作,而转向其他行业工作。这时,政府为保障废旧物品回收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出台鼓励性政策,如通过对回收企业进行政府补贴等手段,提高总收益,使其利润水平保持在机会成本水平。从图2看出,政府补陈德敏等: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废旧物资回收企业与政府行为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2期图2劳动力成本上升下政府对回收企业的成本/收益影响

Fig.2Government’sinfluenceonthecost/benefitof

recyclersundertherisinglaborcosts

贴为EA″,此时,EC″等于B″D″(即净收益等于机会成本)。

2模型设计

2.1模型描述

2.1.1假设条件

(1)政府和回收企业分别为独立利益主体,且都为理性,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与文献[5]相似,政府为委托人,回收企业为人,在模型中我们假定政府为风险中性,回收企业为风险厌恶。

(2)政府与回收企业两者利益不一致。政府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回收企业以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为目标,并且经营利润不小于其劳动力机会成本。

(3)政府对回收企业的努力水平具有非对称信息,该信息只有回收企业自己知道。政府通过与回收企业建立契约来激励回收企业的努力行为,从而实现政府的效益最大化。

回收企业在该契约下决定自己的努力水平,其回收量为q=αe+θ,其中e为回收企业的努力程度,α为废旧物品回收系数(反映回收企业的回收能力),θ为回收随机因子,假定θ~N(0,σ2),即E(θ)=0,Var(θ)=σ2。

(4)与大多数文献相似,我们将回收企业的努力成本函数定义为c(e)=me2/2,其中,m为回收难度,为大于零的常数。

(5)回收企业回收的废旧物资经分类、拆解和整理后,出售给再制造商的可循环利用再生资源数量为y,y=aq=a(αe+θ),其中,a为再生利用系数,由产品设计和回收处理技术决定。

(6)政府对回收企业的一次补贴为w0,对回收企业的奖励系数(激励因子)为w,w按回收的废旧物资经分类、拆解和整理后的可循环利用再生资源数量y计算。

2.1.2其他参数符号说明

r――回收企业的风险规避程度

fH――回收企业的收益函数

πH――回收企业确定性等价收入

πZ――政府效益

2.1.3政府与回收企业的效益表达

(1)政府的效益函数

πZ=(1-W)p0y-w0=(1-w)p0a(αe+θ)-w0(1)

回收企业回收的废旧物资经分类、拆解和整理后的可循环利用再生资源收益p0y可认为是政府实施激励措施后全社会获得的总效益。

由于政府为风险中性,所以:

πZ=(1-w)p0a(αe)-w0(2)

(2)回收企业的收益函数

fH=w0+w[p0a(αe+θ)]-[p(αe+θ)+152me2](3)

由假设(7),回收企业为风险厌恶时,采用ArrowPratt绝对风险规避度来描述回收企业的风险厌恶程度r,r>0.

根据假设(3),随机因子θ~N(0,σ2),可以得到回收企业效益函数:

fH~N(w0+wp0aαe-pαe-152me2,(wp0a-p)2σ2)

记回收企业的效用函数为CARA效用函数(常数风险规避系数函数):u(fH)=-exp(-rfH),则回收企业的效用函数期望值为:

Eu(fH)=E-exp(-rfH)

=∫+∞-∞-exp(-rfH)152π(wp0a-p)σ×

exp-(fH-w0-wp0aαe+pαe+152me2)252(wp0a-p)2σ2dfH

=-exp(-r(w0+wp0aαe-pαe-152me2

-152r(wp0a-p)2σ2))(4)

由此可得出,风险厌恶者回收企业的期望效用函数Eu(fH)的确定性等价收入为:

πH=E(fH)-152rVar(fH)

=(w0+wp0aαe-pαe-152me2)

-152r(wp0a-p)2σ2(5)

2.2模型设计

本文将激励相容理论(IncentiveCompatibilityTheory)引入政府与回收企业的行为研究中,设定回收企业的激励相容约束和参与约束条件,达到回收企业与政府的双赢结局。

模型设计如下:

max5w,w0πZ=(1-w)(p0aαe)-w0(6)

s.t.max5eπH=w0+(wp0a-p)αe-152me2

-152r(wp0a-p)2σ2(7)

πH=w0+(wp0a-p)αe-152me2

-152r(wp0a-p)2σ2≥CJ(8)

0≤w≤1

对约束条件(7),有

πH5e=(wp0a-p)-me

2πH5e=-m

由此,约束条件(7)可由下式替代:

πH5e=(wp0a-p)-me=0

模型(6)等价于:

max5w,w0πZ=(1-w)(p0aαe)-w0(9)

s.t.e=(wp0a-p)a5m(10)

πH=w0+(wp0a-p)αe-152me2

-152r(wp0a-p)2σ2≥CJ(11)

记模型(9)中约束条件(10)、(11)的拉格朗日乘子分别为β、γ,构建拉格朗日函数如下:

f=(1-w)(p0aαe)-w0+β(wp0a-p)α5m-e

+γ(w0+(wp0a-p)αe-152me2

-152r(wp0a-p)2σ2-CJ)(12)

(12)式的KuhnTucker最优化条件:

f5w05f5w=-15-p0αe+β05p0a5m

+λ15p0aαe-rσ2p0a(wp0a-p)=0(13)

由f5w0=0,得-1+γ=0γ=1>0,所以,约束条件(11)取等号。

将(10)、(11)两个约束条件代入目标函数(9),有

max5w,w0πZ=(1-w)p0aα(wp0a-p)α5m-CJ

+(wp0a-p)2α252m-152r(wp0a-p)2σ2(14)

对(13)微分,有

πZ5w=p0aα25m(p+p0a)-2p20a2α2w5m

+α2p0a5m-rσ2p0a(wp0a-p)(15)

2πZ5w=-p20a2α25m-rσ2p20a2

则令(15)式πZ5w=0,得到使得最优化问题(14)取得最大值的w为:

w=p0aα2+rσ2mp5p0aα2+rσ2mp0a(17)

将(17)代入(10),得到回收企业的努力程度为:

e=α3(p0a-p)5m(α2+mrσ2)(18)

在此基础上,显然可得回收企业和政府的最大效益分别为:

πZ=α(p0a-p)5α2+rσ2m2rσ2+α2(α2-rσ2m)52m-CJ(19)

πH=w0+α252m-152rσ2p0aα2+rσ2mp5p0aα2+rσ2mp0a2(20)

3模型结果分析与数值算例

3.1模型结果分析

3.1.1回收企业的奖励系数(激励因子)w

通过上一部分模型推导得到政府对回收企业的奖励系数(激励因子)

w=p0aα2+rσ2mp5p0aα2+rσ2mp0a,可见,只有当p

3.1.2回收企业的努力程度e

由(18)式看出,α越大,e越大,即回收数量对回收企业努力水平的敏感度α(回收企业的回收能力)越大,回收企业就越容易增加努力程度,力求为整个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福利,激励性契约也就更有效。反之,回收企业的回收能力越弱,政府对回收企业的激励性契约也就越无效。

3.1.3回收随机因子θ

回收企业可控制范围之外的影响因素越少(回收随机因子θ越小),也就是σ2的水平越低,企业的废旧物资回收数量越取决于回收企业的努力程度,激励性合约就越容易产生效力。如果随机项对回收量的影响非常大,那么激励性合约往往容易失效。该论证结果由假设条件(3)和(18)式可以得出。

3.1.4回收企业的机会成本CJ

由上一部分模型推导过程可知,当约束条件(11)的拉格朗日乘子γ=1时,约束条件(11)取等号,回收企业的经营利润等于其机会成本,即

πH=w0+(wp0a-p)αe-152me2

-152r(wp0a-p)2σ2=CJ

此时,回收企业的机会成本得到了有效补偿,并且通过(19)式发现,该部分补偿由政府承担。

3.2数值算例

本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数值算例,考察回收企业回收行为的随机性以及回收企业回收能力、回收难度和回收价格等参数对回收企业的努力程度、政府对回收企业的激励因子、回收企业和政府利益的影响。取以下基本参数值:α=2,a=0.8,m=0.6,r=0.8,p0=60,p=10,w0=1。给定其他参数不变,依次变化σ、α、m和p的数值,来研究参数变化对整个回收系统的影响,其中各表中的πZ*为含回收企业劳动力机会成本的政府最大化收益。

由表1可以看出,最优的回收企业的努力程度、政府

表1主要参数变化对回收系统的影响

Tab.1Mainparameter’sinfluenceontherecoverysystem

5主要参数

Main

parameters5e*5w*5πH*5πZ*

(含劳动力

机会成本)回收不

确定性的

影响5σ=0.55122.97150.97754.09654468.962σ=1.05113.09950.91553.49453606.921σ=1.5599.73950.83252.74152581.388σ=2.0585.57950.74352.01551670.070σ=2.5572.37950.66151.3965982.309回收数量对

回收企业努

力因子的敏

感度的影响5α=1542.78950.74351.3695813.063α=25113.09950.91553.49753606.921α=35180.37650.96057.04459356.153α=45245.94150.977512.009517671.72α=55310.70750.985518.393528449.010回收难度

对系统的

影响5m=0.25365.36050.970510.024513083.580m=0.45175.93650.94155.07655942.387m=0.65113.09950.91553.45753606.921m=0.85109.19550.89152.98452468.193m=1.05105.56350.86852.20651804.996回收价格

变动对系

统的影响5p=55127.97350.90453.39754618.557p=105113.09950.91553.45753606.921p=15598.20850.92653.51752720.118p=20583.33350.93853.57851958.328p=25568.45950.94953.64051321.372p=30553.56850.96053.7025809.309对回收企业的奖励系数(激励因子)、以及回收企业和政府各自的最大收益都随着回收不确定性的增加而降低,也就是说,随着回收不确定性的增加,回收企业会降低他的努力水平进而导致回收数量的减少,相应的,政府会做出对回收企业奖励的减少,整个系统收益下降。

表1也分别显示了废旧物品回收系数和回收难度对整个系统的影响。首先,回收数量对回收企业努力因子的敏感度越高,最优的努力程度、政府对回收企业的奖励系数、以及回收企业和政府各自的最大收益就越大;此外,随着回收难度的增大,最优的努力程度、政府对回收企业的奖励系数、以及回收企业和政府各自的最大收益逐渐变小,这说明回收难度的加大,回收企业努力工作的成本就会增加,那么回收企业会减小努力水平,回收数量进而收到影响,整个系统处于倦怠的状态。

假定系统参数不变,考虑回收价格变动对政府和回收企业行为的影响。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回收价格升高,最优的努力程度和政府收益会变小;而政府对回收企业的奖励系数和回收企业的最大收益变大。一方面,回收价格上升,回收企业的直接成本增大,在二次售出资源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利润空间减小,自然会产生倦怠情绪,回收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回收价格上升,会激励消费者卖出更多的废旧物资,回收数量会随之上涨,这时政府会提高对回收企业的奖励系数。

另外,由(6)式:

max5w,w0πZ=(1-w)(p0aαe)-w0

可知,w变大,必然会导致政府收益的直接减少。而此时,回收企业在懒惰情绪下,一方面努力成本降低,另一方面还能得到政府更多的奖励,这对回收企业而言,肯定利大于弊,其收入效益肯定为乐观。

4结语

本文研究了在中国劳动力机会成本不断上升的趋势下,废旧物资回收企业与政府行为的双向选择问题。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市场不确定因素越小,回收企业可控制范围之外的影响因素就越少,激励性合约就越容易产生效力。如果随机项对回收量的影响非常大,那么激励性合约往往容易失效。因此,政府作为“公益性”特征明显的回收行业的主要倡导者,最大限度的排除市场不确定性风险,努力为回收企业提供一个稳态的宏观经济环境,这对废旧物品回收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回收企业回收废旧物资的数量对回收企业努力水平的敏感度越大,回收企业就越容易增加努力程度,在为自己带来最大收益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效益,激励性契约也就更有效。

(3)劳动力机会成本的上升导致了回收企业的倦怠情绪,该部分机会成本由政府给予补偿后,会达到回收企业和政府的双赢局面。

需要指出的是,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回收企业的行为选择问题涉及的因素非常广泛,如与下游消费者的关联、与上游再制造企业的关联等等,本文的研究立足于整个社会的效益最大化,考虑回收企业与政府的行为选择,上述问题将是本研究进一步探讨的议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叶文虎,韩凌.论培育废物再利用产业的意义和途径[J].中国环境科学,1999,19(4):338-341.[YeWenhu,HanLing.TheSignificanceandApproachesofconstructingWasteReutilizationIndustry[J].ChinaEnvironmentalScience,1999,19(4):338-341.]

[2]王奇,叶文虎.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创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1):9-12.[WangQi,YeWenhu.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IndustrialStructureInnovation[J].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02,12(1):9-12.]

[3]叶文虎.论“废物”再利用业:兼论循环型经济[J].再生资源研究,2001(3):4-6.[YeWenhu.TheoryoftheIndustryof‘WasteRecycling’:AndtheTheoryofCircularEconomy[J].RenewableResourcesResearch,2001(3):4-6.]

[4]刘一明.激励矿产资源回收利用的经济政策分析[J].经济问题,2000(12):24-27.[LiuYiming.EconomicPolicyAnalysisofIncentivesforMineralResourcesRecycling[J].EconomicProblems,2000(12):24-27.]

[5]张保银,汪波,吴煜.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政府激励与监督问题[J].中国管理科学,2006,14(1):136-141.[ZhangBaoyin,WangBo,WuYu.IncentiveandMonitorProblemsofGovernmentBasedonCycleEconomyPattern[J].ChineseJournalofManagementScience,2006,14(1):136-141.]

旧物回收总结范文

工程拆旧物资管控包括废旧物资管理工作总体描述、管理的架构与流程、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效果等内容。电力企业应按照废旧物资管理制度的要求,实施废旧物资源头管理、归口管理,认真优化废旧物资管理的组织架构、完善工作流程、积极采取措施实施管控,保证废旧物资按月上报至上级单位集中处置,并按时参加废旧物资集中处置审查会议,准确描述本单位所申报处置的废旧物资,同时全程参与网上竞价的过程,积极配合上级单位的废旧物资处置工作,根据上级单位下发的处置结果与回收商签订废旧物资销售合同,处置废旧物资的收入全额交入本单位账户,除物资管理部门外,本单位范围内任何部门和个人无权自行处理和转让废旧物资,切实提升了物力资源效益。

1管理目标描述

1.1管理理念和策略

废旧物资管理包括废旧物资的回收、存储、处置、提运、资金入账五项内容,废旧物资回收是指物资从使用状态退出至入库建账的活动,废旧物资处置是指废旧物资从物的形态转变成资金形态的过程。

1.2管理范围和目标

废旧物资管理工作总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描述:

1.2.1废旧物资日常管理

(1)报废物资申请管理:申请对工程拆旧物资进行报废的过程。(2)报废物资鉴定管理:实物保管单位组织技术部门对拆旧物资进行鉴定的过程。(3)报废物资审批管理:对鉴定不可用的拆旧物资实施报废审批的过程。(4)报废物资回收管理:将废旧物资退回仓库集中保管的过程。

1.2.2废旧物资处置管理

(1)废旧物资回收与交接管理:废旧物资回收单位与仓库保管员进行废旧物资交接的过程。(2)废旧物资处置计划管理:分类统计上报废旧物资处置计划的过程。(3)废旧物资变卖处置管理:参与废旧物资集中处置审查与网上竞价的过程。(4)废旧物资处置合同签订与履行管理:依据竞卖结果与回收商签订合同及履约过程。(5)废旧物资处置安全管理:废旧物资保管、提运过程中的安全管控。(6)废旧物资回收商管理:对回收商在废旧物资处置过程中的评价。(7)废旧物资处置资料管理:对废旧物资处置整个过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2主要管理做法

2.1主要流程

2.1.1固定资产、非固定资产报废管理流程

固定资产的报废,在实物资产核准报废之日起一个月之内,依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和《实物资产管理办法》,物资处置需求部门根据项目建设需要或资产使用状况,填写固定资产报废审批表,提出资产报废申请,报物资实物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批。对于修理费工程拆除的零配件、低值易耗品、零星材料等非固定资产报废,无需办理资产报废手续,废旧物资处置需求部门负责填写非固定资产报废审批表,完成报废审批手续后,审批表移交物资管理部门。利废的废旧物资,由需求单位提出利废申请,报本单位相应技术管理部门审批和领导批准后,财务资产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确定再利用物资的价值,物资管理部门办理退库、出库手续。

2.1.2废旧物资拆除、回收管理流程

待处理的报废固定资产拆除后,应集中放置固定地点,在工程完工一个月内上交本单位仓库,并办理入库移交工作,拆除和运至仓库工作由物资处置需求部门负责组织。

2.1.3废旧物资移交、入库流程

凡经批准报废的固定资产废旧物资,应按设备台账、卡片中明确的设备配置情况,完整地移交回收部门,移交单位不得擅自拆除内置零配件,如有缺损,移交单位必须书面说明原因,并报项目管理部门、监察审计部门核批。非固定资产废旧物资也应完整移交回收部门。(1)符合报废审批手续的废旧物资,及时办理入库交接手续。(2)物资管理部门依据废旧物资处置计划表对废旧物资处置需求部门移交的废旧物资进行验收,建立废旧物资保管登记台账。如有差异,废旧物资处置需求部门以文字形式说明差异原因,经实物管理部门审批后,送交物资管理部门和监察审计部门备案。(3)物资管理部门将回收废旧物资分类为固定资产废旧物资和非固定资产废旧物资,入库后设专人、专库保管。(4)对于未办理固定资产报废手续的项目实施部门上交的废旧物资,物资管理部门不予接收,待手续齐全后,办理移交、入库手续。

2.1.4废旧物资处置管理流程

电力企业范围内所有废旧物资处置销售活动均纳入电子商务平台实施网上竞价,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无权自行处理和转让废旧物资。(1)物资管理部门汇总本单位废旧物资处置需求申请,编制废旧物资处置计划,对照上级单位废旧物资报送要求,将手续齐全的报废资料按月申报至上级单位,参与废旧物资网上竞价活动。(2)物资管理部门根据上级单位下发的竞价结果,组织竞价成交单位,签订废旧物资销售合同。(3)财务资产部门依据废旧物资销售合同完成合同金额的全额收款。(4)物资管理部门在合同金额全额收款完成后,组织回收商完成废旧物资实物交接。(5)依据废旧物资处理结果,经监察审计部门现场审核后,办理出库登记。(6)废旧物资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拆卸、运输、劳务等费用,按本单位财务相关管理规定据实列支。

2.2组织架构

物资管理部门是本单位废旧物资归口管理单位,执行上级废旧物资处理管理规定;负责收集废旧物资处置需求申请,定期上报至上级单位参与集中处置;组织本单位废旧物资处置的合同签订及现场实物交接工作;负责废旧物资入库、登记、保管工作。财务资产部门作为物资价值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报废的物资价值审核;接受废旧物资处置收入并出具发票等财务工作。实物管理部门负责工程开工前设备(材料)原始台账的核查工作,提供报废物资的实物清册、废旧物资拆除计划等相关的资料;并对废旧物资核实单的内容进行核对。废旧物资处置需求部门负责提出物资的报废申请;配合物资实物管理部门进行技术鉴定;负责废旧物资回收前的拆除、保管以及拆除后送交本单位仓库等工作。安全保卫部门负责废旧物资移交、保管、处理等全过程的安全保卫监督工作。监察审计部门负责废旧物资管理全过程的监督工作。

3取得的效果

3.1应用情况

(1)废旧物资回收单位移交废旧物资至仓库时同时提交报废审批表和处置计划表,报废审批表在废旧物资退库前办理,须经相关部门审核、领导审批。根据项目实施单位将废旧物资退至仓库的时间不同,报废审批表与处置计划表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多的关系,但废旧物资种类型号和总量必须一致。处置计划表上注明工程项目和工程名称,保证废旧物资退库前后的一致性以及与工程项目的对应性。(2)废旧物资处置收入入账时提供所有废旧物资对应的工程明细至财务部门,明确了处置资金的来源,使财务部门明晰废旧物资处置收入所对应的工程项目名称。(3)按时参加上级单位废旧物资集中处置审查会议,准确描述本单位所申报处置的废旧物资,同时全程参与网上竞价的过程,积极配合上级单位的废旧物资处置工作。

3.2典型案例

旧物回收总结范文篇3

关键词: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现状;建议

近年来,随着旱作农业特别是全膜双垄集雨沟播、设施蔬菜等新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西峰区农膜覆盖面积逐年扩大,大幅度提升了农业增产增效、加快了新型产业培育,推动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但是随着农膜的大面积使用推广,“白色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废旧农膜随意丢弃在田间地头,破坏了自然景观、影响农村生活环境,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浪费了资源。残留农膜成为农田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影响作物生长,导致作物减产,因此,如何趋利避害,变废为宝,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有效防治农田“白色污染”,已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为此,通过在对全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现状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今后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提出了对策。

1我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现状

1.1基本情况西峰区现有耕地面积59.3万亩,2013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3万亩,农膜覆盖总面积达3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36%,其中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6万亩、全膜马铃薯4万亩、地膜蔬菜18万亩、地膜中药材1万亩、地膜小麦、地膜油葵、地膜苗木、地膜黄豆等其他作物1万亩。区域内地膜使用量达1560吨、棚膜使用量达1260吨,合计2820吨左右,全区年产废旧农膜2300吨以上。

1.2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现状坚持“个体投入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的原则,截至目前,先后争取省、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补助资金46万元,区财政拨付专项资金15万元,对庆阳市绿创再生资源公司、西峰区再生源塑料加工厂、庆阳市福雄废旧农膜回收站等6家回收加工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根据企业运营情况,积极引导各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进行提质改造,先后调试再生塑料颗粒生产线3条;改扩建废旧隔离场及颗粒产品成品仓库1000O,生产线作业棚200O;新建50m?沉渣池1座,30m?污水沉淀池5座;制作厂区管理制度、宣传标语20条,宣传牌10面;回收加工各类废旧塑料4000吨,生产各类聚乙烯切片、再生颗粒、PVC管材1100吨。

1.3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扶持政策为了加强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有效治理农田“白色污染”,推动农村废旧农膜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变弃为用,2010年10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农牧厅批转省农牧厅关于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对废旧农膜的回收再利用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同时下发了《省级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12年庆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通知》(庆市农技发【2012】19号),省市财政分别拨出专项资金对废旧农膜回收和初级加工企业给予补贴进行扶持,2013年甘肃省出台了《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对我区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工作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2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区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省、市的总体要求和兄弟县区相比,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思想认识不够、生产设备落后部分农民对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不重视,对清理出来的农膜,大多堆积在田头路边,采用焚烧或掩埋的办法处理,造成农业面源、生态环境污染。加之区内塑料颗粒初加工企业生产设备较为落后,环保措施还不到位,对土壤和空气污染比较严重。

2.2回收网点偏少、价格偏低由于回收网点覆盖面较小,不便于群众交售;废旧农膜回收价格较低,生产加工成本高,不能充分调动农民交售废膜和企业回收加工的积极性。

2.3回收机制不够健全由于没有强制性的措施及政策,难以约束企业或个人交售残膜,尚未形成长效的工作机制。致使农田中的废旧农膜得不到全部清理,部分企业因原料紧缺处于半饱和状态,且效益不高。

3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对策及建议

3.1要强化工作责任在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中,要将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责任主体,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与地膜技术推广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认识,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范围,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制度化。今后,在下达地膜推广任务的同时,要下达废旧农膜清理回收指标,并由统计、农牧、环保等部门进行检查

验收。

3.2要加强协调配合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是一个量大面宽的全新工作,要做好这一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实行区政府牵头抓总、农业部门负责指导、财政、发改、环保、工信、科技、宣传、统计、工商、供销、金融、税务等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各乡镇具体抓回收的工作机制,给废旧农膜回收机构、加工企业在资金、场地、税费收取及相关手续的审批上给予优惠和支持,以促进我区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工作。

3.3要加大宣传培训按照“宣传领导、宣传群众”指导原则,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废旧农膜对环境的危害和回收利用的意义,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和官大农民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重要性的认识,以提高全社会参与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积极性,主动性。农业环保部门在搞好宣传的同时要大力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技术的培训,使广大农民正确搞好废旧农膜的清理回收,减少农田残留量。在全社会形成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新共识,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 上一篇:对航空运输的认识范例(3篇)
  • 下一篇:旧物回收市场前景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