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古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背范例(3篇)

栏目:报告范文

古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背范文

数理化教与学有章可循,程序清楚,学生进门之后,往往越学越有劲。而语文呢,灵活多样,也杂乱无章,往往越学越茫然。我想谈谈初中生学习古诗的程序,希望能给学生一点启发和帮助。

一、反复吟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有点夸张,但可以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有瘾”。学习古诗,或轻或重、或快或慢,反复吟读几遍或十几遍再说。

二、理解意思。古诗语言精炼,且有文言词,理解字面意思很有必要。如《诗经》名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中的“归”是女子出嫁的意思。美丽如花的女子要出嫁,可不能理解为流浪的男儿要回家。

三、想象“人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歌和绘画一样,靠形象说话。学习古诗,头脑中一定要有画面。“画”中有景,如在目前,“画”中有人,这个人或是作品中的人物,或是作者,或是读者。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可以想象成一幅画,也可画出来,而且要想象到作者王维一行人身处其境的感受。不仅想象一句,也可想象整首诗,形成电影一样的画面。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你可以想象李白或自己在旅舍,对月思乡的情景。至于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事件、有对白,简直就是一出戏剧了。没有想象,味同嚼蜡;有了想象,如同鸟儿翱翔蓝天,多多么惬意呀!

四、揣摩“情意”。大多诗歌是借景抒情,也有说理的,蕴含的道理我称之为“意”。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如“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等。对于说理诗所蕴含的道理一点即通,对于抒情诗,却主要靠学生自己去领会。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的豪情壮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体现的忧国思亲,“可怜白发生”包含的极度愤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居然表达的是怀才不遇的抑郁。

五、背诵默写。背诵默写,既是语言积累的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也是语文考试之必需。望严格要求,不错一字,不别一字,不增一字,不删一字。

六、了解知识。了解诗歌的分类、特点、写作技巧,对学习诗歌有帮助。贵在运用,否则有不如无。

六个环节,有一定灵活性,如理解意思,每首诗有难易,每个人有高低,可多可少。又如反复吟读,则应贯穿诗歌的学习中,边吟唱、边理解,边吟唱、边想像、边吟唱、边揣摩。

古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背范文篇2

造成这种古诗词教学困境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小学生年龄尚小,生活阅历较浅,认为古诗词难理解、难背记,对古诗词学习了无兴趣,甚至望而生畏、生厌。其次,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古诗词教学不过是让学生多记多背,于是“简介背景――解词释句──串讲全诗――背诵默写”的教学方法成了不少教师一成不变的法宝,而古诗词的美感和韵味却荡然无存,课堂气氛沉闷乏味。诚然,学生也会在老师的安排下读背古诗词,但有几个学生会花时间去体味古诗词之美?背诗不过是听从老师的安排或在考试中不丢分而已。

如何让古诗词悄悄叩响儿童的心门,慢慢走进儿童的心田,让儿童发自内心地爱上古诗词呢?笔者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尝试着用以下策略化解。

策略一:师者爱诗词是王道

只有为人师者,真正热爱古诗词,经常读诗、吟诗、研诗,才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在给学生讲授时才能做到厚积薄发、深入浅出。教师要真正把作品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然后启发引导学生感悟,进入诗词所蕴含的至真至美的情感世界。学生不能在课外阅读大量的诗词作品,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更应该以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努力弥补这一不足。笔者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天清晨或者临睡前必须挑几首古诗词或吟唱或诵读,并通过书本或互联网,尽可能多地涉猎诗词鉴赏等方面的知识,这样给学生上课时才有底气。

策略二:师生自编诗词教材

面对浩如烟海的古诗词,面对各种各样不同风格的作品,究竟要选择哪些古诗词作为课内的拓展呢?笔者以语文新课标推荐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80》《唐诗三百首》《宋词》等为蓝本,根据古诗词的特点进行筛选,由短到长,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先背五言,再诵七言;先学绝句,再吟律诗,根据学生年段循序渐进。比如分别为小学低、中、高年段的学生自编了《诗情画意33首》《含英咀华66首》《诗词品鉴99首》班级课程。其实我们的自编“教材”很简单,用订书针订出的数十页A4白纸上就是我和弟子们精心选出的古诗词,一首首古诗词分门别类,四时风景、咏物抒情、蕴含哲理等,每本“教材”都由学生自主画上他们认为适合的插图,可谓图文并茂。低年段的古诗词自编教材还每首诗附一个简短的小故事,雅俗共赏,拉进孩子与作者、诗词的距离。师生一起用自编“教材”,每天晨读时,必诵读或吟唱20分钟,一学期下来,孩子们轻轻松松地熟练诵背了整本“教材”上的古诗词。

策略三:变着花样玩转诗词

古诗词美则美矣,但单调的诵读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保持持久的兴趣,晨读时虽然诵读古诗词的童声依旧,但明显只是应付老师。眼看孩子们兴味渐失,师者急得抓耳挠腮,突然一个主意涌上心头:孩子们是天生的玩家,何不利用孩子爱玩的心理变着花样玩转诗词?于是,音乐、图片、视频一起请进我们的古诗词课堂,花样繁多的游戏也加入到了孩子们的诵读之中。下课了,孩子们三五成群,一边拍手,一边诵诗,你一句,我一句,玩得不亦乐乎。跳皮筋的孩子,把“马兰开花二十一”改成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颇有创意的小班长在兴趣班上还自制了一副诗词扑克牌:整副扑克上写着自编教材上的古诗词题目,按照扑克牌上的古诗词题目背诵,谁会背就先出牌,直到最后看谁最先出完牌即获胜。看着孩子们兴味盎然地“玩”着古诗词,那种感觉是欣慰而甜蜜的。

策略四:不拘一格的赛诗会

凡孩子都爱表现,利用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我不时组织班级赛诗会。每月还定期举行“以诗会友”的诵读、吟唱会。赛诗会上,背诵高手,你方诵罢我登场。赛诗会后,师者在总结时与孩子们约法三章:如果能把自己积累的这些诗词佳句巧妙恰当地运用于自己的作文、日记、随笔等,老师会双倍加分表扬。孩子们喜不自禁,作文水平也大为提升。此外,我们还经常组织节气赛诗会,比如清明、端午、重阳节赛诗等,还有风花雪月、自然风光赛诗会,送别诗词赛诗会等,真正是不拘一格显身手。

策略五:巧用诗词表情达意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积累得多了,孩子们自然也爱用古诗词表情达意了。有的古诗词故事性强,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很适合让孩子们演一演,比如《小儿垂钓》《回乡偶书》《清平乐・村居》等。有的诗词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很适合动笔画一画。更多的诗词适合吟唱,有的诗词既可独唱,也可以合唱,比如我们在学习范仲淹的《渔家傲》时,一堂课简直就是一场诗词歌唱会,“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孩子们在苍凉悲壮的旋律中摇头晃脑地反复吟唱,俨然就是词中那位白发将军。

情到辞发时,孩子们也学着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诵读了李白的《赠汪伦》后,我班的小君要跟爸爸去美国读书了,孩子们如此吟别:

小君乘机将欲行,忽闻恩师吟别声。

南国海水深千尺,不及同窗送我情。

水到渠成,很多时候,语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鼓励孩子们用诗词形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了。

古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背范文

一、巧妙利用时间。学校7:25早读,我一般7:10就到,到校后先进教室和学生一块早读。学生知道我的习惯,都愿意提前到校和老师一起早读。这样无形之中早读就多出了十来分钟。利用语文早读的黄金时间,英语、数学早读前的三五分钟也不放过,再就是下午放学前布置作业的时候,三分五分,十分八分,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其实背一首诗有个三五分钟也就够了。这样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调节了课堂气氛,不至于使学生感到枯燥。我从不为了应付检查而搞突击,也不占用语文课的时间来专门背古诗,因为我觉得诵读古诗是一项润物无声的工程,它应该如春风化雨般的慢慢渗透,而不应该是疾风暴雨式的硬灌。

二、有目标,有计划。不贪多,不性急,每天背一首或两首,边背边巩固。把近期目标告诉学生,每天按计划进行。这样形成规律,学生会很自觉地配合老师完成背诵任务。比如开始背时每天背一首,边背新的边复习旧的,十天一小结,停下来巩固一次。这样10首10首的过关。全部背完后再开始总复习,每天复习4首,20天又是一个阶段。因为开始是从前面往后背,前面的经过不断复习,总比后面的背得熟,就再从后面倒着往前背。背熟后再抄写或默写,还是像前面那样,一天四首。这样反反复复,正背了倒背,倒背了再打乱顺序背,不给学生遗忘的机会。用不了多长时间,80首诗就能巩固住了。如果赶上假期,就布置学生一天一首,边背边抄,既练了字又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根据学期计划合理安排,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踩实,诵读活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教给学生方法。背诵古诗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教给学生背诵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一般是按这样的步骤教学生背古诗的:先领读三五遍,使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第一遍最重要,一定让学生看清楚读准确,不然一旦读错了等到背熟了再改可就麻烦了。然后是帮助学生逐句理解诗的大意,再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最后熟读成诵。有的诗适合加动作我就边领读边做动作帮助学生记忆;对于比较难理解的诗,需要给学生讲解时代背景;简单易懂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背;像《商山早行》那样难读又难懂的诗,我就和学生一块背。在看了电影《疯狂英语》后,我又将李阳的“三最法”融入到背古诗中来,更激发了学生的背诗兴趣。

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小学阶段重在开发学生的记忆,大量的背诵、积累,不必加重学生负担,非要学生弄懂不可。另外在背的过程中我建立了学生档案,将学生每天背诵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对那些记忆能力较差,背诵起来确实有困难的学生,抽空单独进行辅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诗兴趣,我还采取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诗文表演、古诗接力赛、给诗配画、办古诗专刊手抄报、配乐诗朗诵等。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学生诵读古诗的热情日渐高涨。在圆满完成小学阶段必背80首古诗词的任务后,这学期我又开始给学生补充初中必背古诗文,每天一首,抄在黑板上,让学生积累在采蜜本上并背过,如今全班学生人均背古诗100多首。在学校组织的几次古诗诵读竞赛和抽赛中,我班均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开展古诗诵读活动近两年来,学生不但积累了大量的故事,而且掌握了一定的背诵方法。我统计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种:(1)熟读成诵法,有的同学把它叫做狂读法,也就是李阳的三最法。多读,大声读,读着读着就背过了。这是背诵古诗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2)理解背诵法。先理解诗的大意,然后顺着意思背。(3)想象画面法。边读边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对这三种方法,学生还进行了比较,说第一中方法背得快,但不如后两种方法记得牢。另外还有“加动作法”、“听录音法”、“边写边记法”等。这些经验都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问起他们背诵古诗的好处,归纳起来,也有这么几点:1、可以增强记忆力;2、能训练口才;3、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受到思想教育;4、了解古时候的一些人和事;5、培养想象能力;6、提高审美情趣;7、作文时可以用上一些佳句。其实,我觉得开展诵读古诗词活动的好处远不止这些。前几天,我想查个资料,问学生谁带古诗书了,教室里如雨后春笋般一下冒出四十多本书来,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绝妙唐诗》《诗经》《古诗大看台》《古诗文全集》《新编千家诗》《千家诗评释》《千古美文》《初中双色必背古诗文》《古诗文导读》……林林总总,近三十种。有个同学还买来了《诗词》。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古诗词诵读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 上一篇:古诗中的春夏秋冬范例(3篇)
  • 下一篇:<矿物学特征范例(1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