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范例(3篇)

栏目:报告范文

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根据国务院《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和省、市安全生产及防火工作的要求,努力做到火灾隐患“不增新量,减少存量”,保障节假日期间歌舞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丰富人民群众文明、健康的娱乐生活,县政府决定对全县歌舞娱乐场所进行专项整治。通过专项整治,使我县的歌舞娱乐场所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经营,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成立组织

为切实加强对歌舞娱乐场所管理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县政府副县长_任组长的___县歌舞娱乐场所整治领导小组,县政府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文化局,_局长兼办公室主任。

三、整治内容

(一)严查未经文化、公安、环保、消防、工商等部门批准,擅自设立的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对不符合开办条件的坚决予以取缔。

(二)严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歌舞娱乐场所的不良经营行为。

(三)公安消防部门对歌舞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要进行地毯式的检查,消除歌舞娱乐场所的火灾隐患。

四、时间步骤

此次专项整治时间3个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1月1日至10日为宣传发动、摸底排查阶段。这段时间内各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对全县的歌舞娱乐场所的数量、分布情况、经营情况、规模、法人代表等情况进行详细地摸底排查,并登记造册上报。同时要将此次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标语等形式向社会大力宣传。

第二阶段:1月11日至3月15日为治理整顿阶段。通过第一阶段的工作,对规模较大,环境较好,初步符合开办条件的歌舞娱乐场所,经营业主主动向有关单位申请,公安、环保、文化、工商等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能及业务要求进行严格把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行政审批。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通过前两个阶段的治理整顿,对符合条件的歌舞娱乐场所进行检查验收,进入正常的经营状态,依法纳入各职能部门的日常监管之中;对经过整治仍不符合开办条件的歌舞娱乐场所一律予以取缔。

五、职责分工

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是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协调和统一指挥此次专项整治行动。

县文化局牵头负责此次歌舞娱乐场所专项整治行动。对申请设立的歌舞厅进行调查了解,摸清底数,严把审批许可关;并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对审批设立的歌舞娱乐场所进行听证,对依法批准设立的歌舞娱乐场所的日常经营活动负责监督管理。

县公安局、消防大队根据其职责范围负责对歌舞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和消防安全工作加强指导和监督,认真把好行政许可前的治安和消防安全关。对不符合申报消防安全条件的歌舞娱乐场所,坚决不予办理消防安全意见书。

县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对依法设立和审批的歌舞娱乐场所进行登记注册和营业执照的管理,并依法查处和取缔无证照歌舞厅的经营活动。

县环保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有关规定对依法申报的歌舞娱乐场所进行边界噪音的监测。

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属地管理的要求,对辖区内擅自经营的歌舞娱乐场所要进行严格监管,切实负起责任。

六、工作要求

(一)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政府网站等媒体进行报道,做到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

(二)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分工谁负责,将各项工作细化到人,认真实行责任制、责任追究制。

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公共娱乐场所火灾危害性

1公共文化娱乐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及其特点

公共娱乐场所是指向公众开放的舞厅、影剧院、游艺场等场所。根据调查显示,全国各地的公共娱乐场所屡屡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其重大的损失。这些文化场所结构复杂,使用可燃器物品、使用电器具、着火源多,人员聚集集中,一旦发生火灾,人员惊慌失措,相互拥挤,特别是在停电无照明和烟火威胁下,人流极易将出口堵塞,酿成挤伤、踩伤、烧伤等惨剧。对此,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工作,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做好火灾预防工作,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1.1可燃、易燃、易爆物品集中,电气设备与可燃物未采取有效分隔措施。公共娱乐场所人员多,可燃物多,电气设备多,装修复杂且装修材料多是木材、纤维板等可燃材料,燃点低,极易燃烧,且燃烧迅速,燃烧后产生有毒气体。有些电气设备直接安装在可燃构件上。最常见的是将空气开关、漏电断路器、灯具变压器、日光灯镇流器、灯具控制开关、电源插座直接安装、放置在木板上。另外,电源线敷设在可燃地毯下无保护的问题也比较严重。

1.2经营者管理混乱,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有些公共娱乐场所的负责人只追求利益,未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灭火紧急疏散预案,擅自改变防火分区,占用疏散通道、疏散楼梯或安全出口,安全疏散设备不健全,消防器材设施投资不足,甚至是在营业时进行设备检修、电气焊、油漆粉刷等施工、维修作业。工作人员缺乏消防安全意识,遇到火情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报警,也不知如何逃生自救,以致造成严重的后果。有些客人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乱扔火种,携带、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等都极有可能酿成火灾。

2公共文化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对策

2.1严格审批手续,建立完善各种制度。严格要求公共娱乐场所的设计遵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进行设计之前应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充分研读防火规范,把火灾隐患消除在设计阶段。在进行消防结构设计时必须对防火间距进行科学设计,要根据建筑物所在的地形因地制宜,以增强消防应急措施的灵活度。在进行安全通道设计时,应该根据具体地形情况设计多条安全通道,以避免火灾时电梯出现断电导致人群不能有效疏散。为了在发生火灾时延缓火势蔓延,可以在建筑物两侧设置供消防车通过的消防车道,作为室外空间安全疏散避难通道。对设计不合格的项目,消防部门一律不通过审核。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确保消防审核意见落到实处。施工过程要严把质量关,杜绝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及时对施工过程开展监督检查,检查所用材料和管道布置是否符合消防和防火的要求,各管道口和通风口设计的大小是否达到设备和管理的要求,电缆是否具有较强的抗火性。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检查,发现不按有关技术规范施工的要给予纠正

2.2加大消防检查力度。消防部门要切实加强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力度,有效预防和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检查人员要对各公共娱乐场所详细检查,重点查看室内消火栓、灭火器、消防应急照明、消防安全通道等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好有效;了解工作人员对消防安全常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针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执法人员要责令单位负责人当场改正,严格落实消防安全各项措施,对不能及时整改的单位责令限期改正。

2.3加强防火安全管理,增强防火安全意识。公共娱乐场所应当制定防火安全管理制度,树立全员安全防火意识,健全各项防火安全规章制度。公共娱乐场所的负责人要把防火工作当作大事摆上日程,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人,逐级签订安全防火责任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真正把消防工作落实到实处。一旦出现大的问题,要实行责任倒查,严肃处理。充分发挥广播、网络等舆论作用,组织各种形式的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常识的宣传,使娱乐场所的工作人员明确做好消防工作的重要意义,懂得火灾危险性,懂得防火措施,懂得灭火方法,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

2.4加强单位灭火疏散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并定期进行演练。公共娱乐场所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结合场所的实际情况,制定消防工作管理方案,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开展细致的内部防火巡查,对排查出的火灾隐患,落实整改措施;保障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畅通,确保消防设施及器材完整好用;对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测,对发现的故障及时维修;对员工进行消防常识的教育,对在火灾危险区域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消防培训后方可上岗。定期地同消防部门合作举行灭火疏散演练,增强工作人员和客人的自防自救意识,检验娱乐场所的应急处置能力,使伤害及损失减至最低程度,有效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宋光积主编.公众聚集场所防火[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2]徐胡珍.浅谈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3(S1).

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党中央、国务院、*部、省政府、市政府领导近期关于加强消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结合全市正在开展的“消防安全百日会战”专项行动,以降低火灾总量、坚决遏制亡人火灾事故、维护火灾形势持续稳定为目标,全面排查、集中整治公共娱乐场所火灾隐患,切实改善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事故,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为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庆典活动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工作目标

公共娱乐场所数量彻底澄清;无证经营场所全部取缔;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场所全部关闭;公共娱乐场所火灾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坚决杜绝发生亡人火灾事故,力争不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

三、治理范围

1、影剧院、放映厅、礼堂等演出、放映场所;

2、舞厅、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场所;

3、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酒吧、音乐茶座和餐饮场所;

4、电子游艺厅、网吧等游艺游乐场所;

5、洗浴、按摩、保龄球馆、旱冰场等营业性健身、休闲场所。

四、必查项目

依据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1、消防行政许可情况。场所是否经过消防验收和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是否存在无证经营现象。

2、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情况。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必须做末端试水试验、自动启泵试验,室内消火栓必须做出水试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必须进行主备电源切换及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报警测试。

3、安全疏散设施及管理情况。场所疏散总宽度、每个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宽度、最远疏散距离是否符合要求;疏散楼梯设置形式是否符合规定;疏散指示标志、火灾事故应急照明数量、照度等是否符合规定;有无锁闭安全出口、堵塞疏散通道现象。

4、建筑内部装修装饰情况。是否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等易燃材料进行装修;阻燃制品及阻燃标识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使用容易误导疏散的玻璃、镜子等进行装修。

5、技术防范措施应用情况。卡拉OK厅及其包房内是否按照*部《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设置声音或视像警报装置;需要实施出入控制的安全出口是否设置安全控制与报警逃生门锁系统;是否联入城市消防安全远程监控中心。

6、消防安全管理情况。消防安全组织制度是否健全;消防控制室人员是否在位并持证上岗;员工是否经过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是否制定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

五、整治措施

1、凡公共娱乐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擅自开业的,一律予以关闭,并对直接负责的经营管理人员予以行政拘留,工商、文化部门吊销其相关证照。

2、凡公共娱乐场所设置在居民楼、图书馆和危险化学品仓库毗邻建筑内以及建筑地下二层(含二层)以下的,一律责令停业、限期搬迁。

3、凡公共娱乐场所营业期间锁闭安全出口、堵塞疏散通道的,一律对经营管理人员予以行政拘留。

4、凡公共娱乐场所自动消防设施损坏、不能正常运行,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改。

5、凡公共娱乐场所消费人员超过核定人数的,坚决予以清理,并责令停业整顿。

6、凡公共娱乐场所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等易燃材料进行装修的,一律责令停业整改。

7、凡公共娱乐场所内燃放烟花、动用明火的,一律对有关责任人员予以行政拘留。

六、方法步骤

(一)动员部署(9月28日至10月15日)。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要组织本辖区内所有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召开会议,对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并通过媒体公告专项治理工作时间、范围、标准和要求,动员社会各单位抓好相关工作落实。

(二)自查整改(10月16日至10月31日)。各公共娱乐场所要逐一张贴《河南省*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工作的通告》、《河南省*厅、工商局、文化厅关于切实加强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并对照相关内容,认真开展自查整改。自查整改结束后,要向辖区*派出所或*消防部门呈报《消防安全自查整改报告表》。

(三)排查整治(10月16日至12月10日)。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要组织*派出所、安监、文化、工商、卫生等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本辖区内公共娱乐场所全面排查,澄清底数,逐一发放《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责任告知书》,对“必查项目”进行重点检查,并区分不同情况,依法从严整治。行动期间,市政府将组成督查组,对各地、各部门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四)总结验收(12月11日至31日)。市政府将于12月中、下旬组织对各地、各部门专项治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对专项治理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予以通报表彰,对措施不落实的将予以通报批评。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此次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并紧密结合全市正在开展的“消防安全百日会战”行动,统筹安排,在完成“百日会战”期间各个阶段工作目标的同时,时刻不放松对公共娱乐场所的专项整治工作。各地要正确处理消防安全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关系,切实把专项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细致谋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各级领导同志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切实把专项治理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消防、安监、文化、工商、卫生等部门要联合行动,针对存在的问题,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依法处理,联查联办。文化、工商等部门要把消防行政许可作为前置条件,对未经*消防部门检查合格的公共娱乐场所,坚决不予审批;对决定取缔、关闭的场所,*、消防、文化、工商等部门必须吊销其核发的有关证照;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场所,当地政府要坚决予以挂牌督办。

(三)严格执法,重拳整治。专项治理工作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惩消防违法违规行为,该停业的必须停业,该取缔的必须取缔,该拘留的必须拘留。对于干扰、阻挠专项治理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从严处理;对于专项治理期间发生的每一起火灾事故都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对因监管不力、把关不严,导致发生较大以上亡人火灾事故的,要划清责任,严格倒查,严肃追究相关监管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 上一篇:超高层建筑存在的主要问题范例(3篇)
  • 下一篇:<娱乐休闲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