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社会主义;r值观;国家;社会;公民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虽不断增强,但国际敌对势力也不断的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其中文化渗透是其重要的分化策略。在国际各种价值体系及价值观的较量中,发展和弘扬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提高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和人民发展与进步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巩固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中国力量,使人民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与共识。
对于民族精神和人民精神境界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不同层面规定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公民的行动向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对建立人们丰富的精神境界和民族的精神家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关心群众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级,区分对象和层次,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炼出价值诉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观,真正做到了贴近对象、有针对性和接地气。坚持理想信念的指引作用原则,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人们的社会主义远大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精神支柱。坚持创新的原则,不断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建设民众参与的平台。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践行路径
(一)有赖于渗透进国家的教育过程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校园、走入课堂,才能不断让青少年以耳濡目染的方式慢慢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品格,为此,学校、家庭、学生在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方面应形成合力。一是学校教育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有限,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中高职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全过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入教材,设立必修课、选修课、公开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走入课堂,通过三尺讲台传遍国家每所学校、每个课堂、每位学生。核心价值观进入课堂必然离不开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因此学校应培育一批专业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师以德树人,身体力行,不断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下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内蔚然成风。二是家庭教育,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家是孩子的第二成长课堂,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风,是青少年精神面貌的滋养地。家庭应携手学校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不断巩固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普及。三是学生本人应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只有学生本人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实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遵从的人生价值引领自身的成长方向,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品格并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
(二)有赖于社会舆论的宣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领社会思潮,同时社会舆论也能反向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除了通过学校、家庭传播和弘扬,也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参与。利用好新闻媒体、互联网等网络传播阵地、文化产业产品等资源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一是通过各种渠道多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纳入各级党组织的学习计划中。二是新闻媒体应发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主渠道作用。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的宣传中,通过新闻媒体的力度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三是互联网社交网络已覆盖至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应利用好互联网这块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网络文化当中。
(三)有赖于法律机制的约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真正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导向,真正成为每位公民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就必须完善约束规范机制,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制化和制度化建设。通过法律制定、法律执行和法律遵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权威性。
只有全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舆论宣传教育和法律制度的规范形成合力,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真正落到实处、落到有效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只通过外力也发挥不了真正作用,必须通过个人的积极主动学习,公民应认识到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当自觉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保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致。
摘要:
大学核心价值观是形成大学信念的基础,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凝练大学核心价值观既要从大学的宗旨和时代使命出发,又要充分考虑大学中个体发展的基本物质需求和精神满足。大学核心价值观通过在大学内部的宣传教育、制度安排、大学人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具体管理手段的实施得以强化、传承、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
大学文化;价值取向;核心价值观大学核心价值观是全校师生员工所认同的根本的指导思想和核心理念,包括教师的学术精神、学生的学习精神、员工的工作精神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对于共同价值取向的形成、思想上的共鸣、行动上的一致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大学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机理对形成大学文化的合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大学精神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是主体对于目标、行为、方式、状态的一种持久性偏好,是关于价值的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系统观点,起着行为取向、评价指标、评价原则和尺度的作用。[1]价值观位于人们的心灵深处,是一种隐形的观念文化,直接控制着主体的行为,是精神文化的内核。客体特性的多样性和主体需求的多层性必然导致主体价值观的系统性,在价值观系统中必然有一种价值观起着统领作用,这就是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作为“内隐形态”的文化,代表了一种文化精神的实质,作为一种文化特有的最深层的价值取向,表现于自己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之中,并且一以贯之,通过传统加以保持。[2]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的信念或信仰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它决定着个人或组织的行为取向和前进方向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超出物质体验的心灵愉悦的满足感。
大学核心价值观居于价值体系的核心层,具有相对稳定性。大学核心价值观是在大学哲学的统率下,为追求愿景、实现使命而提炼出来并予以践行的、指导大学上下形成共同行为模式的最基本的精神元素,是大学文化生长的土壤。一所大学的价值观反映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各个方面,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随着自身条件的变化而与时俱进,但其核心价值观则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坚守不渝、始终守望的办学的价值理念。大学核心价值观作用的最集中的体现是它能对大学人在大学发展过程中始终起到引领和激励作用,尤其是当大学的发展面临深层次发展矛盾或者处于重大选择的时刻,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着大学的每一个角落,要求大学人做出符合大学本质发展规律的决策。大学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观体系中一种相对不变的反映大学发展规律和全校师生共同心声的价值取向,是高等教育领域中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必然和自由的统一,是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中流砥柱,是大学发展过程中深入所有大学人骨髓、内化到大学人的行为、固化到大学的制度、渗透到大学环境的一种深层次的文化认同。
二、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凝练
只有提炼出核心价值观,才能围绕核心价值观再进行分解,形成在核心价值观支持下的能够对职能层文化、业务层文化及亚文化指导的各个价值观体系。大学校长在学校生存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往往决定着大学核心价值观的雏形。直接影响着大学的整体价值取向,其间学校的许多管理制度、文化形态已经在其潜移默化中建立起来了,这些制度与文化必然带有领导者个人的色彩。但是,大学核心价值观一旦形成往往又高于大学校长的个人价值观。大学校长不是一开始就对所有问题都有清晰的意识、深刻的理解,有一个逐渐认识、学习的过程和一个不断提升、超越自我的过程。大学校长只有集群体成员的不同价值形成价值体系,只有为大家所认同的统领价值体系的价值观才能最终形成群体的核心价值观,从而起到凝聚群体成员,达成成员共识,形成组织文化的作用。并最终为大学的持续发展提供万众一心的心理基础、高度一致的文化认同、充满活力的多元智力支撑。
大学核心价值观应体现共享精神。“共享”是作为价值观体系中的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这里的“共享”有两层含义:一层意思是全体成员在精神层面或理性层面的高度认同,这种认同感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在全体教职工的言语上,体现在全体教职工的日常行为和工作中,并且这种认同逐步内化为教职工潜意识的一种习惯,并且因为有了这种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而起到克服规则制度僵化的作用。但是这种高度的认同感的背后是有深厚的信仰因素、情感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环境因素甚至志趣因素作基础的。具体到大学的核心价值观,它是作为个人的个体价值观与作为组织体的大学价值观的整合与升华,或者说是一种完美融合。教师价值观建设要以教书育人、师德教风建设为核心,学生价值观建设要以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养成为核心。“共享”的另一层意思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宗旨在于实现双方或者多方的共同的全面的发展。也即是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目的和最终的结果都是要为形成核心价值观的各方带来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就大学核心价值观来说,其目的和最后的结果不言而喻是为了实现全体教职工和学校的共同的全面的发展,而不是以一方的发展来否定甚至牺牲另一方的发展的片面发展形式。也只有这种既基于精神层面又基于物质层面、既基于理性层面又基于感性层面的共享的核心价值观才真正具有合情合理的人性基础和持续旺盛的生命力。
大学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在对人性和大学本质进行考察的基础上。要真正提炼出大学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在对大学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进行的历史的社会的考察同时,对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大学的使命和当下的社会责任进行深入剖析。并力求找出两者之间的天然联系和共同连接点,为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我们知道每个人都希望在社会中最大限度地自由全面地发展,来实现自身最大价值。尽管在不同的时代不同个体的最大发展具体内涵不同,就大学核心价值观来说,大学人在大学中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包含下列内容,诸如教师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工作中的辛勤耕耘进而取得卓越成就以及学生在学校的刻苦学习与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无不与大学的宗旨与时代使命暗合。也就是说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共同的个体与组织基础。
三、大学核心价值观应融入学校工作
要真正让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扎根并具有永恒生命力,必须将其融入与学校建设与发展有关的行为典范——发展战略、组织结构、责权体系、领导风格等中去,融入与教职员工有关的每一项规章制度——聘任方法、业绩考评系统、晋升和奖励标准等中去,使核心价值观成为指导学校所有行为的准则和检验学校发展得失的最高标准。
1.贯彻到大学组织宣传工作中去。大学要利用各种载体去宣传核心价值观,解析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可以通过征文、创意设计比赛等活动,让全校师生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深化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深刻领会核心价值观的要义,并使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落实成为打造大学精神的重要力量。同时也要将大学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物一景的设计与建设中,使其蕴含着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折射出核心价值观的光芒,实现物的人化,对大学中的每个个体潜移默化地起到对核心价值观的强化和认同作用。
2.融入到大学规章制度建设中去。规章制度是大学核心价值观落实的有力保障,以大学核心价值观为指引进行学校制度建设,使核心价值取向固化于规章制度,赋予其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这样,核心价值观的落实就真正具有了有章可循、人人得见的具体制度保障。使学校全体成员对于渗透着核心价值理念的恰当的、基本的、有意义的行为有了清晰的理解,有利于形成共同的行为模式,并最终内化为个体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自觉行动。同时,大学核心价值观制度化的良好落实,也容易形成一种有利于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大学文化。
3.落实到大学的每项工作,体现到大学人的行为中去。从人的本质的终极意义上说,大学人是大学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是核心价值观最具活力的原始载体,也是大学核心价值观实现的获益者,是作为个体的大学人和作为组织形态的大学的共同发展。检验大学核心价值观实现的好坏直接体现于大学的每项工作、大学人的行为与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契合程度,或者说,在制度与规则的真空地带,在大学人的日常行为中,大学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作用发挥的大小和渗透程度乃是核心价值观贯彻与落实好坏的试金石。
4.渗透到大学的绩效考核中去。高校的绩效考核是“知人”的主要手段,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手段、前提和依据,也是工资管理、人员晋升的主要依据。因此,将在核心价值观指引下所取得的业绩或者对核心价值观本身的研究应纳入绩效考核,这样有利于形成强化对核心价值观的作用的认识。并透过个体取得成绩的背后,从人的发展的深层次心理动机来充分认识、挖掘大学核心价值观对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充分认识大学核心价值观对大学人和大学的全面、充分发展的积极而巨大的促进作用。大学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持续发展的深层次文化动因,是生成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处理大学一切事务的最高价值准则。它在受到大学人观念、大学本质、社会经济、时代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下,不断超越更新,并随着对人的发展的本质探求,在个体与组织、自由与必然、合目的与合规律的博弈中实现大学人和大学的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作者简介]朱惠娟(1978-),女,河南周口人,周口师范学院公共理论教学研究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南周口466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项目“地方高校与地域文化研究中心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18935)和河南省教育厅201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项目编号:2010-0N-1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6-0050-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祖国繁荣和发展的重大使命,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大学生确立科学价值观理应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核心任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不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也是高校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要求。我们应当认识到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必要性,从理论和实践中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一、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大学生价值选择的迫切需要。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深远。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全球化和互联网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使他们的思想更加活跃、开放,国外许多价值理念在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大学生的竞争意识、自我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这些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全球化也使得许多西方落后的、腐朽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一并涌入,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当今时代,先进文化、落后文化。健康文化、腐朽文化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相互碰撞,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些原本十分明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遭到质疑,一部分大学生在价值选择和行为选择上感到困惑和迷茫,以至于形成错误的政治思想和价值理念。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和引领大学校园里的多元价值观,就成为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价值选择的迫切需要。
2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更为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更为科学的内容。高校历来是意识形态问题的敏感地带,当前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在高校表现得十分突出,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理论导向作用,可以帮助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它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前途与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高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可以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思想基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在不断地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中得以创新和发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准则。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内容,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灵魂、主题和精髓。
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有力武器。如何整合和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为大学生创建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社会思潮,有助于高校校园文化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条件下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助于用马克思主义统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并最终形成一个和谐的、繁荣的、先进的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路径
1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个人或群体乃至整个社会所发生的积极独特的作用或影响。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把全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同推进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首先要让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特征、功能及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情感认同,把外在的理论内容内化为信仰,最终再落实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活动中去。当前,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脱颖而出,并成为引领社会思潮的先进思想,关键在于增强其凝聚力。这种力量具有无穷的吸引力,指引着大学生不断修正错误思想,确立科学的价值取向。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仅要加强理论研究,更要重视理论实践相结合。近几年来,虽然理论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也应该看到现有研究成果的重复现象较多,宣传性研究成果占相当比例,研究视野比较狭隘,缺乏与相关学科的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涉及社会学科的方方面面,例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等学科中都可以研究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如何引导人们树立共同理想、如何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如何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问题。因此在“今后应该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方向的人才培养,加强整合现有学术界的研究力量,联合攻关”。只有形成系统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才能使大学生更深刻
地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当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普遍存在一种抵触情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如果停留在宣传和理论阶段,势必会演变成空洞的形势教育,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还必须注重理论实际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现实生活、学生的实践结合起来,学校可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设情景,也可以结合时事,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真心接受这种思想并使之成为自己的信念。
2以人为本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核心理念。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重在培养有进步思想、有理想信念、有创新思维、有爱国主义情感、有基本道德认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健康全面发展,因此要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核心理念。同志曾经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在高校中,以人为本的关键是正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学生,了解他们思想、心理状况和需求,并根据学校学生实际特点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和平台,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其次要重视学生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学校应关心困难大学生的物质生活,积极开展勤工俭学、社会兼职服务和减免学费等工作,使学生在获取精神财富的同时免受物质匮乏的困扰;学校更要关心大学生的精神利益,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再次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讲座、社团活动、心理健康咨询等,对学生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大学生塑造自信、自强、积极向上的心态,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3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础环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载体。
第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去。课堂教学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去。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课堂讨论、主题演讲、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自己的科学价值观。
第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去。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践中培养和巩固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锻炼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宗旨相吻合,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完全可行的。鉴于当前开展实践教学的条件有限,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设计一些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调研题目,也可以结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素质结合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对大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成败。在近年来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分析中发现,大学生基础课逃课率在40%以上,专业课逃课率在10%左右,而逃课学生较多的基础课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础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具有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才能真正打动学生,这就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4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教育教学、科研与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称。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校园精神和文化氛围。对于规范大学生的思想情感、言行举止,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重要的熏陶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校园的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硬件,包括校容校貌、教学设施、生活资料等,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要善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在校园环境中,在一些标志性建筑、道路或景点中要融入丰富的文化内涵,突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板报、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校园文化载体建设中,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才能营造和谐高品位的大学人文氛围,彰显大学精神。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发展战略,突出特色办学,要尊重教师、尊重学生,积极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课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采取措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各门思政课教学之中,教育引导广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提升教师素质,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否真正取得满意的效果,很大方面取决于教育者的自身素质与形象。作为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主体的思政课教师,首先自身要注重学经典、用经典、信经典,要吃透理论,系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要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容与实践要求,推出接地气、有效果、有分量、价值大的研究成果,以研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解读和解疑释惑的科学化;其次要从思想上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对学生、学校、社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充分发挥自己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最后要注重身教与言教相结合,积极发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示范作用,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以自身优良的治学态度、道德品质和言行举止教育和影响学生,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和发挥作为教育者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改善课堂教学方式,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当代大学生在思维方式、价值判断、生活习惯、成长背景、语言表达、个性追求等诸多问题上呈现出新的特点,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多样性,高校思政课要创新教学方式。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热点、现实问题联系密切,思政课教师要善于结合当前社会实际,通过多种方法比如精品影视播放、辩论赛、小组讨论、专题研讨、现场考察、案例分析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吸引大学生参与到其中,让学生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去,亲身感受和体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和树立良好道德品质、守法诚信的重要性,在参与过程中去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主动地去学习和接受这一理论,如此才能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另一方面,教师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姿态、宽容的心态与大学生对等地探讨问题,开展心灵的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个性,循循善诱,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贴切、亲和,师生双方在平和的讨论对话中增进共识,共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思政课教师也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授课内容情景化、信息化,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依靠QQ、微信、微博等新载体扩大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为大学生提供优质学习资源。通过教育教学的形象化、情感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转化为学生的日常价值观和生活实践,进而植根于他们的思想意识深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
三、注重社会实践教育,推进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一重要论述,突出强调了社会实践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重在实践,只有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层面的认同转化为实践行为的认同,才能实现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和目的。因此,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和理解。高校思政课应组织大学生开展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激发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大学生到城市、农村、厂矿企业参观,亲身体验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大学生对基本国情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积极组织大学开展大学生西部服务计划、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利用自己所学到的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组织大学生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社会调查活动,通过搜集整理调查资料、撰写社会调查心得体会等,让大学生在亲身所见所闻中加深对国情民意的了解,认清社会主流,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朝着内化于大学生的心灵、外化为大学生的行为方向发展。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努力拼搏,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而做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政课发挥主渠道作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引导,是国家和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学,不断完善思政课教学水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大学生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鲍硕来,陈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修身教育的路径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5(1).
[2]刘博智.把核心价值观内容和要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N].中国教育报,2015(3).
[3]李振跃.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7).
[4]黄蓉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与表达[J].高校理论战线,2011(11).
摘要: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口号式”“自嗨式”“低幼式”“虚假式”等宣传误区频频出现。本文深度剖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误区的产生原因,并结合当今时代的网络传播特征,就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传播,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党的十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通过《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了值得肯定的宣传效果。但从另一方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值得我们重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成为人们信息获取与交流的重要渠道,这对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既提供了新的平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借助新媒体平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当前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存在的误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一直以来,其宣传深受各级政府部门与各大媒体重视。相关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通过“树典型”“找共鸣”等生动新颖的方式,借助电视、广播、户外、网络等丰富多样的媒体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散至全社会中,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然而,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过程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不加以关注,将对其传播效果产生不良影响。1.“口号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深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是现阶段对其具体内容的高度凝练。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向广大群众的主要传播方式为新闻播报、标语张贴等,在内容上以词语灌输记忆为主,对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挖掘推广不到位。适度的标语宣传本为必要,但不少地方以口号完成传播、以标语替代推进,并未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扩散至群众中。受众无法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不能对其形成应有的理性认知,反而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或心理抵触。2.“自嗨式”宣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有部分传播者不注重传播实效,而是仅仅看重宣传的数量与频次,以自己的宣传量作为工作成绩的体现,不顾及是否能达到相应的传播效果。这样的宣传最终将流于形式化、表面化,即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也不能真正地让人民群众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更罔论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作为自己的基本遵循。3.“低幼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理应扬正气、接地气,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群众内心。然而在实际传播过程中,如果对“通俗化”的尺度失去了把握,就会演变为“低幼式”宣传。部分公益广告或者宣传视频并没有区分受众层次,而是统一扁平化对待,从情节设计到形象塑造都显得较幼稚单薄,无法激发受众的情感体验,获得受众的情感认同,也就难以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甚至引发受众的反感。4.“虚假式”宣传网络上还有部分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论,看似是对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但其实质却是对核心价值观的反语讽刺。还有部分宣传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低俗内容放在一起吸引眼球,或者以低俗的形式表现对核心价值观的遵循,在无形中造成了受众对内容本身的反感。这样的传播方式有“低级红”,更有“高级黑”,不仅未能起到在群众中推广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反而给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问题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有其较为完备的理论支撑与丰富的背景含义,然而在宣传推广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上述“失真”“变形”的现象。执行层面上出了问题,其原因往往出现在策划、组织等多个环节,要根治必须对症下药,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针对核心价值观在宣传中走入的误区,笔者认为主要由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导致。1.传播话语内涵不清,未突出中国特色承前所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其丰富的内涵意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从不同层面上体现了国家、社会、个人的价值目标与追求导向,其理论构想是完整丰满的。然而,由于其高度的凝练性,如果我们在传播过程中不辅以对其话语内涵的解读,就会导致部分群众难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部分词汇与西方所推崇的普世理念相同或近似。在当今全球传播格局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掌握着国际传播话语权,并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方面手段对其倡导的“普世价值”进行长期推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相关认知。所以,单纯在词汇层面的重复使用与反对照搬照抄西方政治理论的宣传和政治实践相矛盾,也得不到群众的认同与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具有中国特色、能深入人心的解读就显得尤为必要。2.传播评估偏重过程,不重视结果考察一次传播是否有效,应主要从其目标受众获取信息的结果来进行评判。不可否认的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工作评估多从过程出发,主要考察宣传者的工作量,而不顾及有没有效果,没有真正研究受众的信息获取量与态度情感。这就导致部分人员在进行宣传的过程中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政治任务”消极对待、应付完成,只重过程、不重结果,将自己做了多少工作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绩。诚然,过程也是需要考察的,“唯结果论”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但是只有将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成果纳入相关人员的工作考察标准,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对宣传活动的效果进行评判,并制定相应的鼓励规则,才能让传播者走出“重显绩、轻潜绩、造政绩”的误区,脚踏实地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工作。3.传播业务能力欠佳,未提高理论水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必须要符合受众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规律。这就要求传播者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入的了解与深刻的认识,并在自身认识基础上采用合适的传播载体与传播方式进行推广。然而部分传播者与传播机构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学习与思考,理论水平低下,其理解趋向于表面化、肤浅化。再加上此类机构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对传播手段的把握停留在老套的“灌输”与“教化”上,方式简单,宣传内容自然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切身体验相背离。因此,传播机构的自身业务能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水平不一致,也会极大地影响最终的传播效果。4.传播方式单一死板,未发动人民群众随着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人人皆可发声,传播的方式与角色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大众自我传播”时代已然来临①。受众不再是单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有机会主动参与到传播活动中,主要表现为其主体性增强、参与性提高。②一方面,受众主体意识觉醒,能够自主对其接受的信息进行遴选,而不是一味接受;另一方面,受众能够深入传播过程,如果传播内容为受众所喜闻乐见,受众便会自发对内容进行再次乃至多次宣传。如果传播者不转变传播观念,改变原有的单向传播模式,就难以得到用户发自内心的认同,自主传播更无从谈起。然而在实际传播中,我们依旧维持着主流媒体单方面发声“灌输”的方式,一些传播者尚未意识到受众的角色转变,专家大部分时间仅仅充当了“鼓手”的角色,没能发挥人民群众自我教育的作用。
三、提升核心价值观传播力度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文化;价值观;积累;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哲学,其所有内容都是在企业价值观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在整个企业文化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是企业文化能否对企业经营发挥正面作用的关键,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与落实也是企业文化塑造的核心内容,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提炼升华企业核心价值观并得到职工认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一、将“两个至上”的灵魂融入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中去
企业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理念作为一种经营哲学,由于过于抽象和笼统,对职工的指导性往往不够具体,也不易被得到普遍认同。因此,应提炼出具体和可行的企业理念或价值观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以提高其有效性。笔者认为,领导决策层应具有敏锐的战略眼光,以人为本、团结有力、锐意进取,形成一流的领导团队;中层管理人员应具有科学的管理理念,树立品牌意识,尊重知识、发掘人才、管理人才,发挥上下沟通的桥梁纽带作用;普通员工应具有强烈的企业责任感,团结协作、立足本职、自我成才、勇于创新,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务。在此基础上,企业再结合各自的文化发展历史和行业特点来提炼、定位企业核心价值观。这是培育核心企业价值观的关键一步。
二、核心价值观的主观提炼与企业文化的客观积累
1.将员工的核心价值观统一到企业的发展上来,价值观的统一本身就是一种企业文化。如何定位企业价值观并防止其流于形式是一件极其艰苦卓绝的事情,这需要决策者和全体执行者锲而不舍的努力并做好出现多次反复的充分准备。只有将员工的核心价值观统一到企业的发展上来,有了一个共同的努力方向,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才会成为可能。企业可以根据具体的历史状况、文化底蕴、经济发展水平与潜力、职工综合素质和接受认同能力等多个方面提炼企业核心价值观。在提炼与形成以及实现该价值观的过程中,总会伴随着企业文化的积累与运动。
2.用制度建设保障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初期形成阶段需要科学的管理制度来制约。制度是企业发展的主导理念即核心价值观在资产运营与管理、营销策略、财务策略、内部控制、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运用,制度建设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必由之路。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进一步细化各种管理制度。在制度的强制下,使员工发生符合企业理念与价值观的行为。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企业理念与价值观不断得到内化。最终变成员工自己的理念与价值观。制度建设与完善是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日常管理和运营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也会伴随着企业文化的积累与运动。
3.创建学习型企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需要浓厚的学习氛围来衬托,需要企业人员的不断学习来丰富。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企业文化,创建学习型企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企业成为学习型企业,学习的氛围浓厚,学习的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构建企业文化已经成功了一半。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作为切入点,逐步构建企业文化,是符合烟草实际、可操作性较强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创建学习型企业的过程中,也会伴随着企业文化的积累与运动。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荀况说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兴焉。”随着企业文化的不断积累和运动,企业文化的氛围已经初步形成,这使得用核心价值观统领企业文化建设成为可能。
三、用企业核心价值观统领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核心价值观形成后的关键是以此理念为核心构建可以付诸实施的企业文化。当前,行业以“两个至上”为主导的核心理念渐成体系,辅之以经营哲学和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的设计基础初具规模。
1.以“两个至上”为核心设计烟草企业文化。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是企业文化设计的主导理念。在“两个至上”的指导下,通过深入推行“与客户共创成功”的服务理念,不断深化和拓展“客户至上,服务为本,诚实守信,共同发展”的服务内涵。企业文化的设计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思想,通过领导决策层的身体力行,发挥全体员工的集体智慧,结合各自实际设计富有烟草特色的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设计过程中尤其是初级阶段必须与制度建设和内部管理相结合。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能否最终落实到企业的行为上去,而不是停留在纸上或贴在墙上成为口号与标语,关键在于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制度设计,使核心价值观有制度,有措施,可规范,可考核。执行能力是贯彻落实上级决策、及时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企业战略决策在实施过程中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的重要体现。企业的发展20%靠策划,60%靠执行,没有“执行”就没有一切。因此,执行能力建设是确保企业文化设计和建设的另一重要保障。
四、用企业文化培育企业向心力、凝聚力,拓展企业发展的最大潜力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向心力、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企业文化融入了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因此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的竞争,有了企业文化,企业才会将所有员工凝聚成一个富有创造性和战斗力的有机整体,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显现出来并发挥应有的作用,拓展企业发展的最大潜力。
通过企业文化,一是逐步加强员工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建设,建造竞争模型,增强员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竞争意识。二是在技术培训上、管理创新上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对员工的思想、性格、情趣、思维等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起到导向、凝聚、激励、融合的作用。三是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和满意度。四是创造给干部职工创造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如开展全系统性的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大力开展凝聚人心工程,增强干部职工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
在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烟草行业的企业文化必将更加繁荣,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必将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的最大潜力必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1]方光罗.企业文化概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王成荣,周建波.企业文化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9.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理论的研究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首先需要充分认识和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出版了一批有价值的著作。一是韩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该书梳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概念,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背景、发展历史及理论根据,概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并专题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主题、精髓、基础,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途径。二是黄凯锋、唐志龙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该书着重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多元主体、文化资源、方法艺术、舞台载体与长效机制。三是陈亚杰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该书详细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现实意义,全面解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深入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和基本途径。四是陈新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论研究》。该书从东西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启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核心价值体系思考、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程、社会转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国民信仰等九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阐述。此外,吕振宇的《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江传月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观研究》等著作也提出了重要的见解。除了已经出版的专著外,近年来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有上千篇,总体上看,学者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理论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地位与作用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唐凯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探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创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于社会主义主导价值思想、共同价值理想、核心价值精神、基本价值标准的全面系统的表达,从整体上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道路提供了理论根基,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石。”]刘贵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工作树立了一面旗帜,建立了基本的纲领,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赵存生认为,就理论意义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建立在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系统认识和把握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一创新,把我们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认识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就实践意义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和谐文化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南,为形成和激励全国人民朝着共同目标努力奋斗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睦和兴旺发展提供了坚固的思想纽带”。赵存生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对“在全党和全社会树立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匹配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道德操守,亦即铸造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民族魂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体系的研究。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了四条。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及其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为深入地阐发。吴潜涛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居于最高层面,是指对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指对国家、民族追求的未来美好发展前景的价值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指对实现共同理想的动力之源的价值认同;社会主义荣辱观居于重要地位,它指的是对公民思想行为选择标准的价值认同。[4]唐凯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层次分明、各有侧重、各具功能而又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是灵魂,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它要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处于统领的层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要解决的是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处于核心层次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要解决的是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面貌的问题,处于动力机制的层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要解决的是实际的行为规范的问题,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造就着价值主体,营造着社会氛围,处于基础性层次。许志功的观点与唐凯麟相似,他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理论层面为主导,统领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这些层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各自又有特定的地位。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根基。这四条归结到一点,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价值取向、价值追求。此外,陈延斌、邹放鸣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观念层面与行为层面,前者包括作为思想导向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目标追求的现阶段共同理想、作为精神支撑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后者主要指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的观点、最精炼的概括、最通俗的表述。如何准确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使广大群众更容易理解、接纳与实践,是许多学者们深入思考的问题。许庆朴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一个体系,由两个层次的价值理念构成。第一个层次为“终极性价值理念”,体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终极价值目标即马克思所讲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可用“独立”(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民主”(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自由”(自由全面发展的目的)来表述第二个层次为“基础性价值理念”,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应当遵循的价值目标,可用“平等”(政治领域、“效率”经济领域、“和谐”(社会领域)、“文明”(精神领域)来表述。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学者许华,他认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公正平等、自由民主、共同富裕等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具有辩证的关系。”[8]陈延斌、邹放鸣提出了概括、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基本原则,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基本内涵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概括、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应该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应集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诉求;二是应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三是既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尤其是科学社会主义实质、又要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念相承接,而且扬弃并超越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四是在表述上应做到思想深邃凝炼,内涵广泛普适,形象鲜明,义约言丰,成为激励和引领广大社会成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共同奋斗的旗帜。依据这些原则,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基本内涵可以表述为: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仁爱和谐,人本共享。公方彬在梳理中外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各种核心价值观(亦即核心价值理念时提出“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必须满足五个基本条件:普世性、民族性、政治性、崇高性、时代性。西方的核心价值观是:民主、自由、人权。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可确定为:民主、平等、公正、互助。
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基本问题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唯有为人们所接受,才能实现其引领人们价值观念发展的功能。而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就必须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此,近年来,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一些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意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如何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等基本问题,成为学界研究的新热点。
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意义的研究。冯刚从高校人才培养的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意义,他认为“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责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关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发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视域、新要求、新境界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对教育引导大学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陈伟、罗仲尤从人的成长的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意义,他们认为“社会转型给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带来客观要求。目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冲击。一些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功利意识严重;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等价交换轻爱心付出;一些大学生知行脱节,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一些基本内容了解,但实际行动又是另外一种表现;更有不少学生把注意力转向自我,忽视社会发展需要,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转型期也是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时期,这更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产生诸多迷茫、困惑和疑问,迫切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强有力的引导。
邹宏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论纲》一书中则认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助于引领社会价值认同,回应社会价值冲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
二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研究。学者们普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吴潜涛认为“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含义和根本要求,及时有效地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课题。张再兴、杨增岽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向和内含之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路径和基本要求。两者在逻辑起点、重点针对对象、内容、目标、方法、任务等多个方面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应充分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进一步加强、改进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统筹结合起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刘贵芹认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为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新阶段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张惠选认为“高校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构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进一步坚定他们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信仰,才能不断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和任务。
三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基本内容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或者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内容。吴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政治信仰或理想;二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三是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科学观;四是集体主义道德观五是真善美相统一的健康、高尚的审美观。陈伟、罗仲尤则认为“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责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底线”。李斌雄在研究中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内容之间具有的内在结构关系,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教育是基础理论性内容,党的价值观教育是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是实质性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教育是民族性内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价值观教育是时代性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行为规范性内容和操作性切入点。™石海兵对青年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结构体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青年价值观教育内容是一种结构性存在。青年价值观教育内容是由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基础性内容、主导性内容和辅助性内容组成的结构体系。其中,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基础性内容主要包括以尊重与责任为代表的内容系列,青年价值观教育的主导性内容主要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为代表的内容系列,青年价值观教育的辅助性内容主要包括以能力教育和情感教育为代表的内容系列。
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体途径的研究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来进行。能否运用合适的途径开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效果。近年来,一些学者直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具体途径进行了研究,还有一些学者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效性时,间接提出了对教育途径的设想。这些研究对教育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凝练
中图分类号:D0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009-0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提出以后,随之出现了一个地方化的问题。只有通过地方化,才能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向深化、实化。所谓“地方化”,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贯穿于地方发展之中,在地方上落地生根。在前段时间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凝练和建构地方核心价值观,是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地方化的重大举措。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绍兴市于今年初启动了凝练和建构“绍兴核心价值观”的工程。通过绍兴核心价值观凝练和建构的个案分析,可以提升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地方化的认识,推动其地方化的凝练和建构进程。
一、地方化动力:绍兴核心价值观凝练和建构的价值旨归
价值观执行着三方面的功能,即推动物质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与繁荣发展文化的功能。绍兴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建构,就是要充分发挥这三方面的功能。
(一)为推动绍兴经济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关系变化的观念,是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深厚动因。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言:“不是思想,而是利益(物质的和思想的)直接支配人的行为。但是,观念创造出的‘世界图像’,时常像扳道夫一样决定着由利益驱动的行为的发展方向”[1]。改革开放以来,绍兴所发生的一个最深刻的社会变化,就是价值观念的变化。破除了“阶级斗争为纲”、“贫穷社会主义”的观念,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共同富裕的新精神,其深层的变化就是回归到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指导,这是近30多年来绍兴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未来绍兴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你追我赶的激烈区域竞争中,一个地区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内核,没有一个能够适应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仅靠物质建设,是难以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地区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竞争,而且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竞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地区兴衰的精神前提。而通过本区域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建构,可以形成社会成员建设现代化的巨大精神动力以及由这种精神动力所带来的巨大的发展动力。
(二)为绍兴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精神基础
一个地方的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而且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除了要有健康的经济发展、良好的社会制度条件之外,还要有一些内在的东西从精神层面凝聚着人心。这种内在的东西就是核心价值观。
绍兴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建构,就是要重建主导价值,进行价值观念的软性整合,克服一切不利于社会风尚文明、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引领生产、生活领域以及其他社会领域的价值追求,在全体社会成员中间增强向心力、凝聚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精神基础。
(三)为绍兴建设文化强市铸造灵魂
根据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把握文化发展新趋势,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绍兴近来进一步加强了文化强市建设的部署。
就整个文化系统而言,如果说承载文化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是文化的“体”,那么价值观就是文化的“魂”。“魂”与“体”相互依存,离开了“体”,“魂”就无所依附,而丢掉了“魂”,文化的“体”就空洞无物。文化的“魂”是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力量源泉[2]。
由于价值观处于“魂”这样的核心地位,在整个文化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甚至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因而,价值观建设对于文化建设来说至为根本。文化强市的核心是价值观强市,文化强市建设首先要加强价值观建设。
二、地方化的基本思路和绍兴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建构
既要集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涵和本质特征,又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是地方核心价值观凝练和建构的基本思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地方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建构,不仅不能偏离其基本要求,而且必须以其本质内涵为依据。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高度概括性、广泛性,如果与地方文化特征相结合,凝练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地方核心价值观,无疑能富有成效地促进当地群众的认同和践行。
具体来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中,就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言,地方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建构和国家层面有所区别,应主要从本区域文化精神和时代实践精神特质上进行提炼,在这一点上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其他三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各个地方核心价值观中的体现本质上应该是共通的,但由于这三个方面每一个的内容都极为丰富,而地方核心价值观关键词的选择只有几个,给予选择的空间很大,其选择当然要尽量从契合本地区文化精神和实践精神特质着眼,但是更重要的,是选择最能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的关键词。
根据这一思路以及上文所述价值旨归,绍兴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务实求真、卧薪尝胆、开放包容、尚文共富”。
1.务实求真。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也是绍兴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特征。务实求真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最高精神,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3]。
同时,就绍兴传统精神而言,不实浮华,唯稳重实,是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品格[4]。务实求真是对绍兴传统“疾虚妄”、重实功的人文精神特质的继承和弘扬。此外,务实也是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主要内涵,绍兴核心价值观把“务实求真”作为主要内涵,体现了践行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意志。
2.卧薪尝胆。把卧薪尝胆作为绍兴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涵,可使绍兴核心价值观以鲜明的区域特色呈现在世人面前。“卧薪尝胆”这一关键词在绍兴家喻户晓,在整个中国广为人知[5]。“卧薪尝胆”可谓是绍兴的精神标识。“卧薪尝胆”源于勾践坚忍不拔,励精图治,终于复国的故事,因其深厚的精神底蕴,千百年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绍兴儿女。在前些年绍兴提炼的“绍兴精神”、“胆剑精神”中,“卧薪尝胆”也是重要的元素。我们现在所讲的“卧薪尝胆”是一种历史价值理念的创造性转化,主要着眼于其包含的反抗压迫、崇尚独立的精神内涵,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内容规定一脉相承之处;着眼于其包含的艰苦奋斗意志品质,有与“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一脉相承之处。
3.开放包容。“开放包容”是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重要内涵和生动体现。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与世界日益相融合的进程中,绍兴与世界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今天绍兴与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地区多有贸易往来。2011年绍兴实现进出口总额335.05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达到65.75%。开放包容还特别是体现于,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前提下包容多样化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开放包容”契合了绍兴当展的实际,更应是推动绍兴未来发展的理性选择和核心价值追求。
4.尚文共富。尚文共富是最能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实质的关键词。尚文即“崇尚文明”。这里“文明”作为一种观念要素,是从狭义上特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正如同志所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6]。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应是高度文明的社会,文明是社会主义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崇尚文明,就是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向上、向善、向美的良好社会风尚。
共富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和本质体现[7]。在改革开放之初,共同富裕就被确立为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和发展目标[8]。邓小平对此有过反复深入地论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9],“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0]。“富裕”相对于贫穷而言,表征着生活丰裕的程度,体现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共同”相对于两极分化而言,鲜明体现了集体主义价值观。共同富裕内在地包含着公平、效率、平等、团结、互助、自由、民主、和谐等价值理念,是这些价值理念的具体实践[11]。尚文共富是最能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实质的关键词。
综上所述,“务实求真、卧薪尝胆、开放包容、尚文共富”,十六字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既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涵和本质特征,又具有鲜明的绍兴特色。
三、路径选择:绍兴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践行
确立核心价值观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要让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发挥引导、激励、凝聚的功能,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一)扎实开展学习宣传教育,推动社会各阶层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核心价值观只有被社会各阶层所认知,才能获得内化于心的心理认同,只有内化于心的心理认同,才能推动外化于人的社会实践。扎实开展学习宣传教育,是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一是大力组织媒体宣传。要通过媒体向全社会广泛宣传“绍兴核心价值观”凝练和建构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绍兴本地所有报刊要开设核心价值观讨论专区,电视台、电台要播出价值观专题节目。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努力使新兴媒体成为传播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形成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浓厚舆论氛围,提高核心价值观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使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是广泛组织学习讨论。在机关、学校、社区、村镇、企事业单位和群众组织中,通过座谈、辩论、演讲、征文、知识竞赛等各种形式,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绍兴核心价值观”学习讨论。
三是积极组织典型引领。挖掘宣传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先进典型,组织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巡回宣讲,为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鲜活的榜样,有效引领广大群众的价值取向。
价值认同一般要经历理性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自觉三个阶段[12]。理性认知是关于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评价,是价值认同的逻辑起点;情感认同是在人们对核心价值观有了理解后产生的肯定、热爱等心理反应,是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的阶段。如果说媒体宣传、学习教育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那么典型引领就有助于加深情感认同。
(二)扎实开展多种形式践行活动,推动核心价值观在各领域的融入贯穿
核心价值观建构应以系列践行活动为重要载体,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形式和活动来支撑。没有有效的活动支撑,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就可能“雨过地皮湿”,不可能真正落地生根。要通过具体的践行活动把理论形态的核心价值观变成社会成员的社会实践。近年来,绍兴在这方面已经取得许多有益的经验,比如相继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建设学习型组织活动等,都属于核心价值观建设范畴。当前,特别要把创先争优活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学雷锋活动、文明餐桌活动、“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作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认真开展起来。年复一年都要有活动,把核心价值观作为活动的核心要求,把活动当作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承载。只有通过这样持久的一个个活动,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才能得到不断强化。
通过这样持久的系列活动,把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各个领域,渗透到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建设之中,渗透到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之中,从而推动核心价值观在各领域的现实化。
(三)扎实推进政策调控和制度建设,激励和约束核心价值观有效践行
政策和制度是价值维系和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13]。只有把核心价值观落实为政策和制度,才能真正使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政策是人们利益关系的调节器,政策调控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具有引导性。如果政策调控的方向与核心核心价值观导向是一致的,那么,这种政策调控就为人们接受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的支持。公共政策的制定,要注重社会公正和社会公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平等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构建绍兴核心价值观的坚实基础,这样绍兴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得到普遍确立、巩固和提升。
制度的基本功能是激励和约束,通过激励和约束控制人的价值选择和行为选择。好的制度激励积极的价值观和行为,约束消极的价值观和行为;坏的制度激励消极的价值观和行为,约束积极的价值观和行为。“制定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不能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14]。要通过设置好的制度有效支持核心价值观建设,注重以核心价值观为取向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这是核心价值观建设得以有效实现的重要途径。
总之,核心价值观的落地生根和强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政策和制度中得到充分体现,核心价值观建构的根本出路在于公共政策的调整完善和制度的改革完善。
参考文献:
[1]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84.
[2]章传家.论当代中国文化的“魂”与“体”[N].光明日报,2011-11-09.
[3]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由简到繁”和“由繁到简”——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内涵的两个向度[N].光明日报,2011-08-07.
[4]顾琅川.古越文化性格考略[C]//中国传统文化与越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14.
[5]柯文.勾践故事在20世纪中国:跨文化视角[C]//史华慈与中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427-450.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
[7]钟哲明.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六字建议[N].光明日报,2012-02-11.
[8]程恩富,刘伟.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论解读和实践剖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6).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5.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4.
[11]李忠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科学社会主义,2005,(2).
[12]栾俪云.社区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N].光明日报,2012-08-1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德育;思想政治教育
自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凝聚中华民族价值共识,提升中国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战略任务。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要改革、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2015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明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逻辑主线,将“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贯彻于课程教学设计及教学内容之中,并最终提出当代青年大学生要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的教学目标。可以说,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全过程,是深刻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时代问题,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契合,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适应时展特点提出的新要求。如何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能够适应时代需求、教育需求、学生需求和发展需求,如何增加课程的实效性,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是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一门课程,也可以说是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课。它具有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在实现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过程中,更应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与价值情感的体验。课程的特点要求高校注重开展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情境中认知理论,深刻理解,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优化自身的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锻炼和提升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经过2015年全面修订之后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内容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中,并成为课程的逻辑主线。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成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必须将其系统地落实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要求中。一方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途径;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需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来培育和践行,价值观教育仅仅依靠课堂讲授是远远达不到效果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身体力行实现内化于心,这样才能外化于行。
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专题体系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和主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设计以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实践教学专题体系,是有效实施和推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前提与基础。这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紧密结合,一切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所以内容才是关键所在。可以说,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中,各章、节、目的教学主题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一定的契合度,如何更加鲜明地体现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实践教学专题体系,是高校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基于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的框架体系和知识结构,可以设计以下六个实践教学专题内容。“专题一”:人生蓝图的畅想与描绘。这一专题的内容主要来自绪论部分,在这一专题中,要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发展、重大意义以及科学内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大学生在总体上对核心价值观建立整体认识。课时可选择两个学时,主要完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和了解的教学目标。“专题二”:理想信念的坚守与追求。在这一专题中,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识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理念存在高度的一致性,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正体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共同理想,使大学生认识到二者的内在统一性。“专题三”: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彰显了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爱国”这一价值理念,要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个人与国家之间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大学生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也告诉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是如何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平等、公正问题,这使大学生能够结合时代背景更好地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平等、公正”这两个价值理念的深刻内涵。“专题四”:人生价值的追问与创造。在这一专题中,课程对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生,如何创造人生价值提出了思考。这其实也是在解答“人的一生如何努力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问题,正彰显了核心价值观中“自由”的价值理念。在引导大学生追求高尚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同时,高校教师也可以将“自由”的理念引入人生观中。“专题五”:道德的传承与实践。这个专题,可以说与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最为丰富。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与源,学习与了解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正是帮助学生认识核心价值观从何而来,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个人品德修养,与核心价值观中提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一致的,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倡导体现了公民个人的基本道德规范。“专题六”:法治理念与法治精神。这一专题,包括教材的最后三章法律基础方面的内容。
三、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虽然内容是基础,决定着形式,但是形式是否适合也直接影响着内容的发展,一个好的形式当然会对内容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专题体系,就必须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首先,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有序持续开展的关键所在。目前,各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情况并不乐观,实践教学内容比较单调,缺乏吸引力,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高。因此,在课程教学设计中,要精心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一系列教学计划,形成系统性、全方位、整体性的统筹安排。唯有这样,才能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其次,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空间。高校教师应该明确实践教学应包括课内和课外两个教学空间,既指课堂内开展的案例讨论、视频分析、演讲朗诵展示、情景剧表演等活动,也包括课堂之外的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实践教学的创新上,需要解决的是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应意识到实践教学空间必须得到拓展,必须超越课堂,走出课堂,最后回归课堂,着力构建内外兼修的实践教学形式。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立体化地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集体开展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制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分钟微视频。实践活动安排在专题五“道德的传承与实践”中,活动主题是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理念。活动由教研室统一策划安排,由任课教师在任课班级进行组织实施。具体要求如下:(1)大学生利用手机或摄像机等设备拍摄身边的真人真事,要能寓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理念,不刻意伪装,不弄虚作假。(2)将全班学生分成10人左右的小组,策划、收集素材、拍摄、剪辑等任务由各小组分工完成。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核心价值理念为拍摄主题,完成时间为一周。(3)各小组将完成的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并由小组代表负责阐释作品寓意。教师评选出优秀作品,并推荐到学校网站及其他媒体进行宣传,倡导全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爱国”这一主题中,某一组学生拍摄了升国旗的场景。又如,在“友善”这个主题中,某一组学生拍摄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场景。这种情景式的体验,留给大学生触及内心的感悟,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更为深刻而真实。最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育合力。具有实效性的实践教学,应该是教学各要素的合理配置与有机组合。(1)教学资源的共享。实践教学模式的有效推进,需要集中共享校内或校外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充实实践教学活动的内容并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完成,这需要各个部门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通力合作,建立良好、畅通的沟通机制。(2)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联动。实践教学活动涉及学校、社会和家庭多个领域,除了学校之外,实践活动更需要社会及学生家庭的支持与参与,唯有这样才能形成教育合力。(3)制度、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活动的开展需要各方面的有力保障,校方应切实从制度、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实践教学最大的保障,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4)教学改革创新的动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发展需要与教学研究互动共进,教学研究成为创新实践教学形式的动力和手段,同时,活动的开展也为教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素材,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只有实现教学研究与实践教学良性互动,才能增强课程教学效果,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作者:陈玲单位: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6-0026-04
当前我国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也要以强大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凝聚人民同心筑梦。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提出:“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1]这一表述不仅阐明了当代中国精神的理论内涵,也为全国人民共筑中国梦提出了基本要求。当代中国精神是渊源于中国独特的文明传统、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的精神要素,是对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的高度凝练、概括和升华,[2]具有明显的中国风格和时代特征。当前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广大青年面临的观念世界愈来愈复杂,部分青年不同程度地存在精神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然而“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3]因此,如何争取最大多数青年接受并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基于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分析和把握中国精神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基本关系,尝试把弘扬中国精神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有机融合起来,为进一步加强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之入脑、入心,内化为他们的行动,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一、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伴随而来的是人们思想理念、价值观念的重大变化。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工作就是要加强和促进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内化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的作用下,接受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并转化为自己的个体意识。内化是个体真正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要求,并且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的过程。”[4]可见,个体内化一种外在道德要求,需要经过内化与外化两个过程,就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是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之义。这既是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起点,也是重点。在内化起始阶段,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味着青年既要正确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还要把外在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动内化到自身价值观念系统之中,再生成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能满足青年个体心理需求的内在价值观念。
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意味着青年在外在刺激的作用下,生成了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能满足青年个体心理需求的价值观后,还要将这种价值观以具体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即通过知行转换实现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合一”。
3.持久的内化与外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一次性的过程,而是需要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不断反复地内化与外化,反复地学习与实践,就像空气一样围绕在每一个青年的身边,这也是加强和促进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
二、中国精神对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1.中国精神是激发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动力。从本质上来说,个体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个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对价值以及价值观的主要看法和基本观点。因此,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和引导,促使青年把外在的核心价值规范转化为主体内部信念的一部分,并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自主自觉地做出相应的行为。青年内化一种外在价值观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而支撑着这种有意识、有目的实践行为发生的力量主要来源于其内在的精神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总量已跃居全球第二位,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节节攀高,这正是因为每个中华女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秉承自强与爱国、拼搏与奋斗、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坚定地走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才成就了今天的美好中国。这种自强与爱国、拼搏与奋斗、与时俱进价值?^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也是改革创新精神的充分展示。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当代青年理应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力量。因此,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催发青年对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的延续与传递,并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力量,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是题中应有之义。
2.中国精神是增强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驱动内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高追求就是实现广大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外化。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要使青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规范转化为青年个体的内在意识,关键在于驱动青年的内在需要。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青年个体的内在需要时,青年才能自主自觉地产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思想境界。而中国精神不仅能激发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动力,也能增强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驱动内需,从而帮助这一目标的实现。
中国精神的核心内容包括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而爱国主义是每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情感纽带,以爱国主义为纽带加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能够有效整合青年个体奋斗与全体人民奋斗、整个民族发展,把爱国之心、强国之心和报国之行有机结合,从而凝聚青年、动员青年。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创新的时代镜像,是全体社会成员突破常规、积极探索、敢于创造的集中思想观念体现,是全社会成员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勇担责任的时代使命,是全社会成员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精神的充分展现。通过发扬和传承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有利于为青年接受并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新的视角、新的认识和新的理解,从而大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感和生命力,增强青年自主自觉内化的驱动内需。
三、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与问题
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朝夕之功,相反,关键在于久久为功,即要通过合适的方法、全面的渠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灌输到青年的头脑里,让他们从内心真正信服这种价值观,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够用这种价值观作为先导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三个倡导”以来,身处不同社会领域的广大青年纷纷加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队伍中来。但当代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内化、外化现状要一分为二来谈。一方面,很多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比较高,自主自觉内化与外化;另一方面,加强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仍面临诸多挑战。
1.大部分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较高。有关课题组问卷调查显示,当前大部分青年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认同度比较高。例如在青年大学生群体调查过程中,共计1900名本专科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有76%以上的同学选择“很了解”和“基本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83.1%的青年大学生完整地记得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主要内容;还有40.9%的青年大学生选择“非常有必要”和51.0%的青年大学生选择“有必要”去“加强培育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大部分当代青年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国梦有坚定信心。他们对社会公平正义充满期待,渴望机会平等;地位平等、规则平等;他们相信法治会成为全民的共同信仰,人人兼顾国家和个人利益,敬业、真诚、平等、友善。由于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认同,在实际生活中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大部分青年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理性地面对,并通过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来维护自身的权益,而不是发泄抱怨或者诉诸暴力。二是大部分青年民主意识增强,积极地进行政治参与、经济参与、社会参与,在参与中主动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能够增强自身技能本领,也能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为国家繁荣富强添砖加瓦。
2.部分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事实上,当前青年群体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取得了一定成效,与此同时,也存在很多挑战。由于部分青年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辨别能力与自控能力弱,在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世界中,受到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冲击,对主流核心价值观产生叛逆或质疑心态,导致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深度与广度不够理想。
同样以青年大学生群体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数据为例。在1900名本专科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调查对象中,有16.8%的青年大学生不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对“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看法”,仍有8.7%的青年大学生选择“这是少数人讨论的问题,与我无关”,3.9%的青年大学生选择“没有必要”;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国之魂这句话的看法”,仍有7.1%的人选择“不赞同”,1.5%的人选择“完全不赞同”;并且对于“加强培育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8%的青年大学生选择“没必要”和“完全没必要”。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当前绝大多数青年对于主流核心价值观是认同并接受的,但仍有部分青年的价值观游离在主流核心价值观之外。虽然人数不占多数,但仍不可小觑。时下这一部分的青年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具有一定模糊性,具体表现在:
一是价值认知上,一些青年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自信和实践底气。理论自信地是指个体或者组织(团体)对自己提出的理论观点和理论体系所持的坚信不移的态度以及对理论发展充满信心的积极体验,是对理论的信任和认可。[5]而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自信意味着青年群体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有着清晰的认识,能够挺起胸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总量成为全球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这与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息息相关。然而正因为我国成功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快速发展给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带来压力。一方面,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通过雇佣大量网络水军抹黑中国,也让部分青年逐渐沦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吃瓜群众”,不但对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不身体力行,还对那些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指指点点、评头论足,更谈不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有执着的信念以及产生坚定的行为。另一方面,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通过高新技术制作文化消费品,少数青年通过接触西方文化消费品后开始认可资本主?x国家价值观,并诋毁自己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主流核心价值观。
二是价值实践上,部分青年对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存在有追捧和膜拜。调查显示,当前部分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有功利态度,即更多的从现实利益角度思考是否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对自己有帮助,就了解、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若对自己没有好处,就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当前,在整体就业困难的社会背景下,为了能有一个好的工作岗位和发展前途,部分青年不顾公平正义而通过走捷径的方法获得心仪的工作。在调查青年大学生价值观过程中也发现,部分青年大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目的和动机不纯,他们只是把入党作为促进人生和事业成功的砝码。[6]调查显示,有部分青年在人生理想的追求上,将“个人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美满”排在第一位,也充分反映了部分青年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倾向。可见,虽然当前部分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真正接受,然而没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年自身原有思想价值观念融合起来内化为新价值观,那么也就不会产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行为。
四、依托中国精神推进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路与对策
面对以上种种促进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困境,关键要在根源上着手。我们知道,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不断扬弃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因此面对这个复杂的内化过程,我们要以不变应万变,牢牢抓住中国精神这个“牛鼻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具体化、形象化,[7]让广大青年在鲜活的中国精神的感染中,辨别是非,领悟真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那么如何将中国精神贯穿在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之中?笔者认为,关键在于着重依托弘扬中国精神,从汲取养分、优化方法、创新机制三个方面入手。
1.汲取中国精神养分,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的感召力。在当今多元复杂的观念世界里,要使更多青年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处理好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关系,既尊重差异,又要包容多样。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促进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关键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召能力的大与小、强与弱。当代青年从小生活在多元文化语境之中,虽然多元文化语境能够拓展青年视野,但也给青年价值观的选择与生成带来一些困惑。因此,如何提高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任度与内化度,还应该从青年群体的根源上着手。任何一种价值观的背后都有其精神支撑,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支撑,中国精神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核心与改革创新精神的特征。而最能感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就是爱国主义精神,最能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就是改革创新精神。因此,在新时期促进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重视从中国精神中汲取养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和感召力,从而增强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首先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四个自信”的指导下,一方面,积极转化古代中国精神精华,并将转化后的传统优秀文化始终贯穿于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另一方面,既要立足民族又要面向世界,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当今社会存在的热点难点进行辩证分析。其次,在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从抽象化、政治化、理论化向具体化、生活化、生动化转变,既要体现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也要与当代青年个体的发展现实与追求相契合,让青年觉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自己有帮助,从根本上激发青年的精神内需,从而愿意相信、愿意选择、愿意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依托“中国精神”,优化促进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方法。青年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成的重要阶段。青年选择树立某种价值观,其背后必定存在着某种精神需求。因此,要培育青年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忽视青年群体的精神需求,不能只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而是要把指向现实道德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指向精神世界意义构建的中国精神统一起来,共同促进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以中国精神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关键在于采取合适的方法,依托各种舆论平台,运用丰富多样的宣教手段,从根本上激发青年对精神世界的重构。
首先,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通过拓展青年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宽领域的对话平台,利用文化、实践、网络等工具,让广大青年在无形中得到春风化雨式影响,要深入青年的精神世界,从根源上打动青年,撼动其原有价值观念。其次,改变过去以单向灌输为主的价值观教育格局,要时刻加强青年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互动。主流价值观传播者要与青年进行平等的对话,从而激活青年精神意义世界的内源性动力,引导青年确立正确的精神信仰。
3.构建以中国精神促进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促进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有全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力培育和践行,也需要有中国精神润物细无声式的渗透和影响。以中国精神助推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不仅要形成大力弘扬中国精神的良好氛围,也要有保障青年共同遵守并践行中国精神的体制机制。
首先,要构建中国精神宣教政策体系,在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上对中国精神予以高度重视,并将中国精神教育资源配置到各教育阶段以及不同教育领域,确保中国精神的丰富意蕴为广大青年熟知。其次要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实践育人机制,加强促进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身体验,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堂”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作用,组织青年大学生参观爱国主义纪念馆、红色纪念地,走访改革开放以来优秀企业,让他们亲身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与此同时,定期组织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慈善公益组织活动、科技发明、创业创新,使中国精神体现在青年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再次,要构建多层次考评制度以及奖惩制度,要固化以中国精神促进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经验,及时总结并提炼,结合实际广泛推广。而对于弘扬中国精神的错误做法要予以批评、反省和总结,汲取教训,以鞭策后进。
2014年在上海调研中指出,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国家软实力,进而实现“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可以增强民众情感认同,提升大众思想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可以增强民众情感认同。社交媒体的日益兴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速度大幅度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民众为中心,让更多的民众在生活中得到体验,实现价值观理论与日常生活化的融合,增强民众的情感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可以提升大众思想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得到体现、发展和检验,一旦离开民众的现实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成为一个空洞的理论。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时时刻刻感染着人民群众,新媒体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扬的勤俭节约、踏实努力也同样激励着人民群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些都大大增强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与此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民众的传统思想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可以推动社会文化发展。早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就已经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民众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可以随时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带来的积极、健康、乐观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促进了党、政府与广大民众之间的交流,民众心声得以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渗透落实,从而引导社会舆论的正确走向,深层次挖掘中国文化,促进文化繁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面临现实困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还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首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的传播力、引导力不足。当今世界,关于话语权的争夺异常激烈,西方霸权主义的渗入,使得广大民众的思想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偏差。尽管党和政府加大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引导和实践,但是在其社会化培育方面仍然呈现出薄弱之势,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手段落后,与民众生活“隔离”,缺乏培育的着力点,对民众的引导力也不强,进而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难真正融入到生活实践当中。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缺乏感染力、实践性不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的最终目标是引起社会民众的情感认同,提升大众思想观念,从而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发挥引领和学习的作用。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提高其感染力,加强其实践性。然而现阶段我国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存在不同区域的差异性,从而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培育导向缺失的局面。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相关的基本制度仍需完善。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文化碰撞和社会矛盾凸显,民众很难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塑造价值观。由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奖惩制度还很不完善,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在民众的实际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未能充分体现。
要从载体、实践、制度等方面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
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载体。针对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的传播力、引导力不足等问题,迫切需要建立相关载体去帮助实现生活化培育的深入传播和积极引导,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培育水平。首先,营造良好的交流平台。党和政府的工作目标在于以人民为切入点,以人民为服务核心,所以要建立其以人民为主要受众的交流平台。另外,加强与民众之间的交流,组建基层走访小组,进而做到想民众所想,真正满足民众生活需求。其次,创建典型的舆论引导。政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仅以简单的理论形式将很难引起民众的注意,只有利用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真实的人和事,才能从心理上感染他们、亲近他们。最后,开发多元化文化产品。开发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产品,更好地与民众文化消费融合,引导大众消费价值观,从而将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民众,使其在无形之中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实践。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众心中的感染力,提高认同感,从而使得民众在价值观上达成共识。首先,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由于不同的区域、阶层以及职业存在性质和职责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开展多元化的主题实践活动,以适应不同环境,凝聚社会思潮,达成价值统一。其次,丰富精神文明活动。精神文明活动的多样化有助于将温暖和爱心传递给需要服务的人,例如社区里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照顾失独老人活动等,都很好地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发展。通过设置老年大学、建设免费图书馆等提高老年人的知识水平,另外,还可以组织旅游活动,促使民众在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培育新时代精神。简而言之,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性活动和精神文明活动,提高民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活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优良状态。
要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制度。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首先,健全社会管理制度。社会管理涉及社会行为、关系、矛盾等多方面的问题,面对目前中国市场中各种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制度,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的实现,促使文化传播方式和过程更加规范化,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培育不应是简单的理论教育,更应该是实践教育,基于民众的日常生活,提高民众的底气和骨气。其次,建立德法共治机制。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律与道德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可以帮助民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加强法治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一方面提升了民众的法治意识,另一方面提高了民众的自我约束能力,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的效果。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应在持续进行的宣传教育过程当中,充分发挥模范引导的作用,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与民众日常融合。通过不断健全相关制度规范,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逐步走向正轨,帮助民众养成自觉践行的习惯。
关键词:“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7)01-0007-0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引领方向、扶正祛邪之“道”,也作为教化育人、治国理政之“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承载着国家与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与传播方式的创新和选择密切相关。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传播性教育。在数字化、信息化和移动化的传播新格局下,以政府宣教、官方传达为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方式已难以吸引受众。2015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以加强高校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了互联网传播的重要性。互联网已经成为受众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获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资源的主渠道。
“互联网+”的新技术呈现出破界性、双向性、海量性、多媒体与超文本等新特征,从而打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时空限制,建立传受一体的交互模式,发挥高效快捷的搜索功能,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技术支撑,进而实现“用人类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的目的。按照强化互联网思维,促进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示精神,新形式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要顺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以“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维为契机,实施“融媒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战略,提升受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源的接受度,完成从单向、孤立、平面的宣传报道,转向互动、多元、立体的崭新传播模式。
对于“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来理解:其一,“互联网+”是指“互联网思维+”,即形成的一种互联网思维:其二“互联网+”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利用互联网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和作用:其三“互联网+”是指“意识形态生态+”,即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生态和网络教育生态。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更好地契合“互联网+”的新特征,真正实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互联网上传播流行起来”?既要防止过于强调互联网的强大功能而忽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又要避免因缺少真正的互联网思维而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具体而言,亟需关注三方面的着力点。
一、形成互联网跨界创新思维理念,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
“互联网+”应用范式加速了当代世界的变化,造就了一个传播型社会,这也不可避免地改变了传统互联网的传播观念和传播方法论
“互联网+”将以互联网的规则、精神和价值,重新构建互联网与一切客观事物的关系格局,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官方新闻媒体发声为主的传统传播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强化了传播效果。
其一,“互联网+”重塑传播观念。互联网思维强调“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的支持下,利用互联网的规则和机会来创新”,“设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信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物与物之间关系的规律和方法”。由此可以反映一个事实: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人们的行为规律都发生了深刻而明显的变化。如何真正理解、认知由于互联网思维改变所引发的传统传播规律和方式的变革,关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这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们树立一种互联网思维传播观念,主动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分析国内外用户的需求和特点,敢于打破传统传播链条和传播形式,以创新、跨界的视野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体验:树立数据思维,从“海量”数据中精确筛选价值信息,整合优质信息资源,创新网络信息采编模式,实现信息资源在数量、时间、空间上的科学合理配置。信息资源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决定了信息传播的影响力,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互联网意识形态控制力和引导力的关键。
其二“互联网+”创新传播手段,“互联网+”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实现好网络化传播的引擎,也成为全方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创新的关键之举。首先“互联网+”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导向的正确性。“互联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传播的形式,所传播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立场观点的正确性是基本要件,这也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成败。其次,“互联网+”要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受众点。意识形态的教育和传播,务实是第一原则,要能够以大众口味为信息创新点,以期达到由“众口难调”转变为“众人皆捧”的目的。最后“互联网+”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品传播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应强化市场意识、融合意识、用户意识,精选选题,融合资源,打磨精品,做到产品有深度、有广度,形成社会各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合力。
其三“互联网+”重构传播格局。“互联网+”的时代气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式传播格局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契机。首先,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理念的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的“我传你受”关系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逐渐消逝,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开放、平等、共享的去中心化精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理念从政府主流媒体的单一渠道传播转变为多向互动传播,从后期媒体转变为实时传播,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硬性传播转变为迎合受众接受心理的内容多样化传播。其次,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全过程的重构。互联网的发展转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源生产的全链条,重构了资源的结构和风格,以及受众的习惯和心理。最后,互联网重新定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产业形态。一是传播服务的大数据应用。大数据的应用直接解决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类资源精准投放的问题。针对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等各类群体提供个性化的定制产品服务,强化受众黏度。二是传播资源的泛社交化。互联网基于网络新型社会关系所形成的网络社群日趋明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圈层化和社交化越发突出,完全改变了传统意识形态简单宣传的传播形态。
二、关注互联网受众主体能动作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价值
“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在于强化了开放环境中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积极意义,以互联网思维充分遵循“以人为本”的根本精神,发掘受众的主体性,而不是以传统的行政思维主导用户需求,从而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互联网实际生态中以文化人的最大效度,不断增强互联网主体黏度。
(一)以人为本:明确“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r值观”的传播意义
尊重人性是“互联网+”的根本精神,互联网力量之强大源于人的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髓满足主体的精神需要,而互联网是主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方法之所需。所以“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逻辑是基于人的本质需求,规避了传统价值观教育传播手段的单一生硬,彰显了互联网理念促进主体全面发展的网络德育价值。
一是互联网个体传播格局使价值观引领成为人之所需。“互联网+”打破了以机构为单位的传统传播格局,以个体为单位的社会传播格局促进了人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与拓展,价值观引领也随即成为网络主体的迫切所需。当前一些网络“大V”将非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到互联网上“肆无忌惮”的个人“思想发声”扰乱了网络的清新空气,尤其是对作为网络主力军的青年群体极具诱导性和干扰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应担当起网络价值观引领的作用,满足网络主体明辨是非、澄清真相、扶正祛邪的迫切精神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充分利用网络格局变化特点,激活个体敢于发声、勇于辩驳的主体意识,引导个体运用互联网手段主动进行资源配置和功能整合,使每一个网络主体不仅是受众,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源的分享者和传播者,促进网络主体主动正确“发声”,自觉担当起“网络清道夫”的角色,营造“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精神的浓厚氛围,还给属于互联网的“碧水蓝天”。
二是互联网技术兴起使教育方法的创新成为人之所需。“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维,使互联网从一种传播工具演变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性力量,使个体获取信息的渠道由传统依赖转变为主动建构,进而表现出强烈的实践体验需求,这也是“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技术的创新独到之处。以虚拟体验平台为例,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体验,实现“理趣”的多样化手段。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虚拟主题公园、主题展览、主题游戏等虚拟空间平台,积极调动网络主体的多种感官能动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内涵转化为身临其境的虚拟体验平台,为网络主体适配各种场景服务,让网络主体在参与互动、游戏娱乐中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并感受互联网技术的无限魅力。这种足不出户的虚拟体验支持网络主体日常使用的移动客户端,使网络主体潜移默化地获得更多的价值观体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和传播效果。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呈现出混合式传播方式,依托新技术创新形式,发展线上线下的融合创新。
(二)以文化人:突显“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目的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具有了资源聚合、实践体验、社交分享等“融媒体”传播特点。但是,无论何种传播形态,其出发点和立足点始终要以化人和育人为根本目标,培养人们能够自觉自律地接受、认同和践行主流意识形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互联网传播主阵地,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化人“知止”作用在互联网中的功能拓展和教育优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思想精髓。“文”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哲思“化”就是要对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邃思想文化内涵来“化”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们在育心、育德、育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最大程度地挖掘潜能并加以实现,使之在观念、心理、行为上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找寻到自身安身立命的价值根本,从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类灵魂”的教育作用。
所以,互联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紧紧抓住以文化人的根本精神,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之人文精神的充分彰显。以互联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理解“以文化人”的深层次内涵有两个维度:一是以圣人之精神和情操作为“文”,以互联网观念更好地完成“文明的教育化”过程,塑造文明化的社会人。二是以人的社会需要为“文”的教育内容,以互联网观念更好地完成“教育的文明化”过程,塑造教育化的社会人。前者重点在于作为主体的人去学习,而后者更多强调作为主体的人去参悟,二者合一说明“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是一个外在输送与内在生成的学思统一过程。
人既是“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对象和主体,也是“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目的,实现以文化人是“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价值旨归。从本质上讲,“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核心要义就是解答“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坚守以文化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根本精神的问题。所以,“互联网+”不能使人成为网络的奴隶,而是要让互联网为人所用:人主动运用互联网的过程,就是自觉接受和践行以文化人的过程。简言之‘‘互联网+”不是让人去逞能,而是让人能够更好地完成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文化涵养与文化修行。
三、打造互联网意识形态生态环境,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
“互联网+”重新构成了一个网络生态系统。如果将移动互联网比作一个圆环,网络用户的网络行为则形成了一个闭环。在互联网生态圈中,网络用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黏度将被记录下来,点击次数、搜索内容、使用群体等数据细节将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全貌,从而有利于打造互联网意识形态生态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一)以权威信息平台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
互联网的去中心化、扁平化等特性将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生态系统,网络用户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机会将不断增多,各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自媒体也将层出不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在互联网中绽放出强劲的生命力。然而,互联网积极传播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非主流意识形态信息,浑水摸鱼、混淆视听,甚至泛滥成灾,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虽然互联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内容和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但传播的生命力仍旧主要取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内容的含金量,优质上乘的信息资源才能最大程度地达到传播的预期目的,这就需要打造权威信息平台。
一是汇聚一批学术界专家和党报资深评论员,加强传播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技术学等不同专业专家之间的沟通联系,发挥各自专业所长,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计不同板块,打造一批经得住公众评论检验的精品栏目,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内容权威真实、鲜活可信。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融媒体”的传播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字、音频、视频、图片、3D动漫等多种信息资源相互结合,将生硬刻板、抽象乏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多媒体信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形象自然、亲切直观地表现出来,提升网络用户的使用频度和受教育效果。三是依托互联网的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挖掘呈现出网络用户的心理需求和关注焦点,根据不同目标人群来“量身定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服务。如针对少数民族地域,应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用户的喜好和需求,为其提供有侧重性的主题信息网络宣传资源,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四是在发生突发事件形成网络舆论时,要及时有效地组织权威发言人第一时间权威发声,不仅要客观、真实、全面地呈现事态全貌,而且要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进行事件的分析解读,向公众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导网络意识形态舆论走向,消除人们的错误认知,解疑释惑,稳定人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成为一个有公信力、值得信赖的权威网络信息品牌。
(二)以中国文化自信发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强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凝结,不仅是立足于中国的文化资源,而且也是全人类的宝贵思想文化。“互联网+”的双向互动性,使网络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用者和生产者。“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将逐渐成为网络主体的新常态,这种社交化生态环境将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输出”的广度和效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将向世界表达中国文化自信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