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晃晃小彭
警惕!青蛙现象
重点群体:亚健康女性
理论阐述:把青蛙放进热水锅它会立刻逃掉,但如果放在冷水锅里慢慢煮,青蛙就不会逃走直至最后被热水煮熟。
上个月朋友问你:“最近脸色好像有点差?”前几天,钟点工告诉你:“最近我打扫卫生发现洗手间里你掉的头发越来越多了。”还没有引起重视吗?你这只被温水煮的青蛙!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我们,总觉得身体上的小小不适不算问题,不就是起床时精神差点嘛;不就是熬夜到凌晨三点有点恶心嘛;不就是腰围悄悄增长了几厘米嘛……就像是在温水里尚不知警惕的青蛙,总要等到体检报告给我们来个晴天霹雳才知悔悟,为什么早没有重视这些现象?
健康提醒:努力回想在最近三个月内,家人、朋友对你的健康方面的评价,以及自己所感受到的身体上的不适现象,逐条写下,如果超过5条,立刻去医院进行彻底检查,并立刻针对造成现象的原因进行改善。如,不熬夜、规律饮食、坚持运动等。
注意,短板效应!
重点群体:偏好明显,忽略全面健康的女性
理论阐述: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其他的再高也没有用,水都会从短板这里流走。
说起瘦身、肠胃健康、内分泌调理,几乎每位讲究生活品质的女性都能即刻说出大堆心得;毕竟这些是和美密切相关的健康项目。但说到心血管健康、骨骼强化、护肝这些项目,你还能懂多少?健康必须讲求全面,只在某几个方面表现上佳没用,一旦出现健康短板,牵一发而动全身,麻烦就降临了。
健康提醒:短板效应会提醒你不要在健康上偏科,但这并不意味着你非要以同等精力来对待所有的健康要点。多做有氧运动让气色变好,经常练瑜伽让气息通畅,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让营养均衡,这都值得继续坚持。只是,不要忘记兼顾那些你虽然不注意但的确重要的方面,定期的全面体检能够帮到你。
改进,帕金森定律!
重点群体:宁滥勿缺女性
理论阐述:英国历史和政治学家帕金森提出,行政人员不称职,他不会离职也不会找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最可能的解决方式是找一堆比自己水平更低的人当助手,最后导致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状况。
我们的生活里什么都可能缺,但“专家”绝不会缺。一会儿告诉你游泳是最好的运动方式,一会提倡生吃红薯有益身心,一会儿又说某种营养品绝对万能。普通人对于权威总是相信的,落下哪条也不行,于是,统统效仿起来!在你的生活里,有那种整天忙着实践各种养生方式身体状态却很糟糕的人吗?她就是帕金森定律的现实演绎者。
健康提醒:就告诉你四个字:宁缺毋滥。无论是走传统养生路线,还是欧美式健身路线,其实殊途同归,他们的很多理论和方式都是相通的。切勿贪多,可以多尝试,但最后选择长期坚持的标准要严格。
TIPS:你用得着的健康经济学理论
蘑菇管理教会你放平心态。
在管理学上指对菜鸟不重视,就像把蘑菇种在阴暗角落一样,但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它能让你看问题更实际。落实到健康方面,它教会我们别对运动方式或是营养食物、药物寄予厚望,毕竟,天长日久才见真功。
鲇鱼效应帮你寻找健康朋友。
如果在沙丁鱼群中放入一条鲇鱼,沙丁鱼的成活率便会大大上升。鲇鱼提升了鱼群的活力。在生活中,如果拥有一位像鲇鱼一样的朋友,她能够鼓励督促你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效果肯定大不相同。
鸟笼逻辑帮你自我监督。
房间里挂着鸟笼,所有来的人都会问鸟在哪里,最后,主人不是把鸟笼扔掉,就是买只鸟回来。在健康领域,我们当然希望发生的是后者。把瑜伽垫和网球拍挂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家人就会经常问:“你什么时候练瑜伽?”如果不舍得扔掉贵价买回来的运动用品,就坚持动起来吧。
轻盈初秋“便”身计
文/晃晃小彭
便秘会让我们面色灰暗、痘痘丛生,连心情都受到影响。你印象中治疗便秘的方法就是多吃蜂蜜、增加运动?太片面啦!跟着我们一起升级便秘的自我疗法吧,你会意外获得解决方案!
No.1饮食升级:两招饮食改善,有量“便”才有质“便”
想要真正通便,就需要让体内的便便达到一定的量!否则缺少动力排除体外,只能淤积体内,并腐蚀肠道。想要“积攒”便便能量,还需要“入口”调理。
喝碗胡桃杏仁早餐粥
早餐是为身体补水的最佳良机,而此时,喝粥为上上策,不妨在白粥中加入胡桃、杏仁(最好将这些食材磨成粉末状这样有助于吸收),不但能在清晨就积攒一定的便量,而且胡桃、杏仁具有良好的润肠作用,可以促成量“便”到质“便”的进程。
主食“粗”一点才好
在主食中加入一些粗粮,粗中有细,仔细咀嚼,不但在增加口感的同时让饱腹感增强,使便量更加充足,而且其中所含有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蠕动,缩短大便在肠道内的停滞时间,让其顺利排出体外。
No.2运动升级:学会小运动,让肠道也运动起来!
提升肠道功能,绝对不能缺少运动的“身影”。但如果运动量过大,会造成肠道被拉伤,导致便秘更为严重。为此,特别推荐了肠道运动法,通过较少的肢体转换,促进肠道恰到好处的蠕动。便便,当然毫无保留地排除!
芭蕾站立法
在饭后,不必“大张旗鼓”地进行有氧运动,而是踮起脚尖,用脚尖承受全身的重量,双臂成环抱状态,在耸肩的过程中带动上半身全部拉伸。这样简单的方法,既可帮助提升肠道功能,又避免了肠道打结,一举两得。
舒缓踏步法
清晨起床之时,双手叉腰,上身直立,做原地缓慢的踏步运动,在踏步过程中大腿与小腿之间的夹角成90°。在双腿的不断弯屈、直立的过程中,带动肠道“快乐”地运动,清晨就能让身体循环达到通畅,有利于排除宿便,将身体毒素全部排出。
No.3润肠升级:喝水不仅要多,还要快!
正确解决便秘的喝水法是快速喝水,每次将一大杯水一次性喝完,比平时日喝水的速度要快,提升肠道蠕动速度,并为身体减轻压力,便意一定快速“降临”。
绿茶香蕉奶
将香蕉切成片,与牛奶一起放进榨汁机,1分钟后加入黑芝麻粉15克;牛奶适量、绿茶粉5克,搅拌均匀后即可饮用。这款饮料爽口,而且清火排毒,润肠燥,让便便可以顺利“脱离”身体。
No.4习惯升级:吃个梨,晚餐后也能畅通!
如果无法保证在清晨准时排便,就在晚饭后加以酝酿,将淤积在身体里一整天的“垃圾”全力排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餐后一个梨
在晚餐的20分钟后吃个梨吧,其维生素和钾元素都十分丰富,可以清洁肠道,净化肾脏,促进有效营养吸收,加快“垃圾”顺利排出。
运动服并非纯棉的好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肠内营养;应用
肠内营养是指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有口服和经导管输入两种,其中经导管输入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和胃空肠造瘘管等。肠内营养支持具有营养素直接经肠吸收和利用的优点,且给药方便、费用低廉,有助于保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的完整性以及功能全面的优点。对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营养需要,促进胃肠道早日恢复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积极配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从2012年1月起,我科对收治的肿瘤患者实施术后24小时肠内营养,并对其进行综合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科收治133名肿瘤患者,其中男72例,女61例,年龄42-82岁,平均64.23岁。经CT、内镜检查等确诊为胃恶性肿瘤84名。84名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从第一天起,经肠内提供营养支持。将84例患者经患者家属同意,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护理组52例,对照组32例;护理组实施肠内营养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
1.2肠内营养输注①第1天,使用营养泵滴入生理盐水20-40ml/h,500ml/d左右,刺激肠蠕动,恢复胃肠功能。加热营养液至37℃后,恒温地输入胃肠道内,并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②第2天,再次询问患者有无腹痛、腹胀等现象,如果没有,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使用营养泵滴入营养液20-40ml/h,500mL/d,每间隔4h注入温水20mL,冲洗管道。夹闭30min后,继续输入营养液。③第3天,根据患者胃肠恢复程度调整营养液的量、浓度,继续滴入营养液。④第4天,观察患者的胃肠适应能力,根据患者的适应能力,逐渐增加输入速度和总量[1]。
1.3护理
1.3.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及在为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注意技术操作,在每次输注时注意输注营养液的输注时间、输注温度、输注速度,同时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措施
1.3.2护理组在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患者心理护理与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与患者实施一对一的对症护理措施。
1.4统计学处理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的伤口愈合情况以及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期间有无并发症。对所采集的数据使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P
2结果
两组患者伤口愈合均良好,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其中,护理组患者在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出现4例腹泻,对照组出现6例腹泻;护理组患者在术后6天脱离营养管,对照组在术后8天脱离营养管,护理组对术后自我护理、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功能较对照组高,且对护理措施的满意率为97%,明显高于对照组。
3讨论
腹部手术后,患者由于精神紧张、基础代谢增高等因素,常出现营养不良等现象,而手术的创伤等一系列刺激反应加重了患者营养不良的程度,因此术后为了维持营养平衡,保证术后机体的正常代谢,需要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有研究表明,腹部手术后6-12内,小肠有消化、吸收功能,因此在早期施行肠内营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肠蠕动和肠道激素的释放,维持肠黏膜屏障的功能,减少细菌移位的发生等[2]。
在肠内营养支持的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在进行护理干预的时要注重以下几点:
3.1加强心理护理措施患者通常对手术治疗存在恐惧感,并伴随着焦虑,而且还担心自己的病情,恐惧死亡。并对术后进行的肠内营养支持表示怀疑,因此在进行肠内营养措施前,需要向患者解释,并告知其手术很成功,肠内营养是暂时性的,是为了其机体代谢功能恢复而进行的措施。护士耐心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特别是与手术相关的问题,说明术后的营养支持方法,留置胃管、十二指肠营养管的重要性及早期肠内管饲的必要性,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将已康复的病例介绍给患者,帮助其患者调整心态消除顾虑,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2健康教育对患者家属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其顺利进行肠内营养措施需要其密切配合,派专人向患者家属及患者家属进行肠内营养的介绍,营养管的护理方法,在为患者翻身时不要压住营养管,保持营养管的通畅。如果有不适,及时告诉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调整。在输注营养液时,不可随意调整输入速度,以免患者不适。
3.3配置合适的营养液制订科学、合理的营养计划,依据饮食原则及患者饮食习惯,制订针对性的个人饮食计划,一边进行营养管饲,一边告知患者食物的种类,讲解食物的营养功能,以增加患者食欲,促进消化和吸收。管饲要选择适当,一般管饲过程中至少有30min病人处于半坐状态,即床头抬高大于30。以防止食物反流[3]。
3.4注意口腔护理虽然肠内营养是经过营养管,对口腔影响不大,但是患者在置管期间会用口进行呼吸,因此容易滋生细菌,诱发感染。所以在肠内营养期间依旧需要进行口腔护理,每1-2小时给与患者温水漱口,如果患者能够做起,协助进行刷牙,以保持口腔卫生。
3.5预防腹泻等并发症腹泻是进行肠内营养期间常见并发症,因此需要积极防护,在输注时,调整好营养液的“三度”,即浓度、温度及输注速度。恒温营养泵持续喂养能根据患者的胃肠道适应能力,精确调控各参数,避免肠道刺激,有利于肠内营养吸收,降低腹胀、腹泻的发生率,即使较长时间需要肠内营养,患者也能适应和配合。
综上所述,对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营养需要,促进胃肠道早日恢复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积极配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世霞.食道癌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干预[J].天津护理,2011,19(4):206.
CT仿真肠镜是近10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检查手段,随着医学影学的迅速发展,尤其是64层CT扫描速度更快、范围更大、层厚更薄,加上功能强大的后处理软件,使仿真肠镜检查技术临床应用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日趋成熟,为肠道疾病病人检查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1],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7年10月~2008年5月在我院行64排CT仿真肠镜病人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17~63岁,平均39.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便血、大便习惯改变,体重减轻。其中诊断为直肠癌2例,直肠息肉3例,正常6例,直肠病癌术后转移4例。
2护理
2.1健康宣教:仿真肠镜是一种新的检查方法,许多病人对此检查较陌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程度、健康意识的提高,病人对各种检查要求更高[1],将选择简单、方便、安全、痛苦小、更科学的检查方法,面对许许多多的肠道检查方法,病人将难以作出选择,因此检查前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的重要。作为护士,有责任将这种先进技术的原理、方法、优势和不足之处介绍给病人;并与传统的纤维肠镜比较,在介绍时注意客观性,为病人提供良好的个性化服务。
2.2饮食准备:病人检查前1天吃清淡、无渣饮食(稀饭、面条等),检查前晚进流质后禁食,晚8:00至次日4:00可饮糖盐水,以减轻病人饥饿感,4:00后禁水。
2.3肠道准备:检查前1天午餐后蕃泻叶20g用沸水300ml浸泡30分钟后饮服,蕃泻叶服后7~8小时排便,3~5次排便后肠道清洁,晚餐后再取20g蕃泻叶泡水100ml服用效果更佳。
2.4心理准备:为缩短检查时间,护士在检查前要耐心、细致地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CT仿真肠镜检查的必要性和过程,告诉病人此检查无痛苦、无创伤,消除病人疑虑及畏惧心理,取得病人的信任与配合[2]。同时训练病人吸气和屏气动作,强调其重要性。
2.5检查前用药:扫描前30分钟肌内注射654-210~20mg,以抑制肠道痉挛,降低管壁张力,充分扩张肠管,减少肠蠕动而造成伪影。
2.6灌气时嘱病人取左侧卧位,双下肢弯曲,臀部垫一次性治疗巾。由于一般肛管插入不易固定,所以选择双腔止血导尿管(18~20号),用石蜡油充分导尿管前端及口,呈螺旋式插入约6~10cm,引流出残留在肠腔内的黏液和水样粪便,气囊内注入10ml气体,向外拔出至气囊固定处,采用血压计充气球向导管内注入气体约1000~1200ml(肠梗阻病人略减),由于血压计充气球打气时压力小,肠管慢慢膨胀,病人几乎没有不适感觉,打气时主动与病人交流,询问病人的感觉,观察病人面色、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无头晕、恶心、腹痛等。当病人诉腹胀明显时停止打气,夹闭导管,嘱病人平卧,立即进行扫描,扫描时病人一定要配合好吸气、屏气动作,争取一次性成功。扫描时发现肠腔内充气不够时再追加1次,有液平面时,立即府卧位扫描,检查完结立即放出肠管内气体,然后拔出尿管,清洁。在肠道充气时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注意打气的速度、压力、和插管深度。
3讨论
CT仿真肠镜具有非侵入性,病人耐受性好,检查时间短,易于被病人接受,不仅可以显示肠腔内病变,还可多视角,整体观察肠壁、肠外及邻近脏器的改变,特别是能观察纤维内镜无法到达的检查部位;判断浆膜及邻近器官侵润的准确率达94.5%,可了解直肠肿瘤与盆腔胀器的关系,可准确判断肿瘤有无远处转移,为手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术前分期及可切除性判断有很大的帮助;充分的肠道准备是CT仿真肠镜检查成功的关键,检查前的健康宣教、检查中患者配合程度、肠腔的充气量、扫描方法及后处理是影响仿真肠镜图像质量重要环节。如果肠道准备不充分、残留的粪便渣与结肠内的病变组织相混淆,容易掩盖结肠内较小的病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病变的判断,甚至可导致漏诊和误诊[3];其次,大肠为空腔性脏器,肠腔内残留液体会导致假阳性、假阴性结果,因此,一般不用饮水量大的泻药和甘露醇类泻药,不主张清洁灌肠。口服蕃泻叶导泻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效果好,使肠管充分扩张,肠皱襞舒展,肠壁光滑的理想状态[4]是CTVC成功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李雪,张伟国,陈金华,等.64层容积CT虚拟肠镜的健康宣教及护理配合[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3):135.
[2]何虹,龙雪银,林丽娟,等.不同肠道准备用一螺旋CT仿真内窥成像的效果评估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6,5(4):45.
[3]张晓鹏,沈阳.胃肠道CT诊断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