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words】internetplus;ruralfinancialinstitutions;accounting;innovativeideas;safeguard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9-0069-02
1引言
在现有农村金融机构会计工作理念、策略与手段落后的情形下,农村金融会计管理问题成为制约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了使农村会计核算业务得到优化和更新,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会计工作创新思路及保障措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互联网+”背景核心内容
“互联网+”背景的特点与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跨界融合。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许多行业与互联网行业进行了整合,使传统行业免受地域的限制。可见,跨界融合给各行业领域带来了突破性的发展。第二,创新驱动。许多企业以自身与互联网之间的整合作为创新驱动的引擎,将企业服务和文化,融入互联网中,发展线上联网和线下实体的一体化运营,形成了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模式。第三,重塑结构。结构的塑造和重组,是保证各行业产业结构联系的必要前提,而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结构重塑,不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加强了产业结构之间的紧密交流,建立了和谐关系。
3当前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的限制性因素
当前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的限制性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社会层面。对于农村地区,农民对会计核算的认知薄弱。公众监督的缺失导致农村会计核算的真实性降低,从而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第二,技术层面。目前,?r村地区的会计核算技术只停留在较为简单的会计核算层面,对于复杂的核算业务,核算人员无法进行科学的调整。第三,政治层面。农村地区政府在落实政策的同时,缺乏对当地会计核算以及经济情况的关注,使政策落实欠缺规范性和严谨性。第四,经济层面。农村地区经济水平薄弱且不稳定,而农村会计核算机制又无法根据实际的经济情况实现灵活性调节,因此,农村会计核算会受到经济层面的限制。
4“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的创新思路
4.1加强网络人才交流
根据当前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的限制因素分析可知,技术层面会对农村核算业务带来不小的影响。该限制因素的产生,究其原因是农村技术性核算人才的缺乏。为了使农村会计核算业务能够有序开展,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加强网络人才交流,以此弥补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技术的落后和缺失。网络人才交流,是提升农村地区会计核算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可快速提升其会计核算效果。另外,政府部门也应当选配专业核算人员进行地域性培训指导,提升农村地区核算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核算人员也应当积极向其他单位进行人才输出交流,保证线上线下培训共同发挥作用。
4.2更新信息系统平台
在农村地区的市场建设中,部分地区已经能够实现会计核算系统的应用,并对线上线下的双向业务交流进行了尝试。但是,由于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业务实施中社会、政治等限制因素的存在,信息系统平台必须进行必要的更新。在后续的发展中,更新的系统平台,应当能够根据农村地区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需要,保证农村会计核算业务的具体落实[1]。信息系统平台的更新内容中,首先要增设平台绩效评估,对核算水准进行控制和衡量。其次,要确定好平台的应用对象,保证不同对象在使用信息平台时,能够获取有效信息。最后,系统平台需要在组织架构方面进行更新,使其具有反馈机制,以此提升业务核算效率。
4.3采用电子核算方式
采用电子核算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农村金融机构对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应用。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子核算方式打破了传统纸质会计核算的限制,对农村地区核算方法的更新打下了基础[2]。农村地区在落实了基础性的数据会计核算后,通过互联网的信息录入,对电子信息进行分析,这就是电子核算方式。该方式可用于核算中的差错处理,对会计核算业务进行深入排查,保证其核算效果,满足农村地区的会计核算需要。
5“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的保障措施
5.1观念保障
观念保障的对象是农村地区的人民群众。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业务在不断优化升级。此时,农村地区的群众也应当随时代的更新和发展,改变自身基本观念[3]。观念保障可以使农村地区民众认识到当地会计核算的意义和重要性。同时,也能够充分理解“互联网+”时代给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契机。在统一正确观念后,农村民众就可以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会计核算业务中,自觉对当地会计核算业务进行支持和监督,在此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应当注重观念的引导,使农村会计核算业务为农村民众造福。
5.2政策保障
政策保障的实施者是政府。在“互联网+”发展模式下,政府依然是经济建设的核心,具有推动其发展的责任和义务。为了尽快实现农村会计核算业务的双向共赢,政府必须以自身的人力和财力进行支持和辅助,保证农村地区会计核算业务的有效实施,保证相关推进政策的有效落实[4]。政策保障中,包括政府对农村会计核算的全程指导和长期跟踪,并在适当时期输入会计核算技术人才,实现大数据处理和互联网技术模式下农村会计核算义务的全新理解[5]。
5.3制度保障
农村会计核算得到互联网模式优化时,国家应当积极为二者的融合发展营造有利的制度环境。比如,会计法规制度的优化升级、建立会计核算标准体系、建立农村会计管理核心制度等。在后期发展中,农村地区的会计核算人?T,需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需求,不断对会计核算业务体系进行完善,使会计核算制度能够充分符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6]。另外,制度的保障,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当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还要及时对制度方面的差错和意见进行变革性处理。
一、“互联网+”背景下财务会计概述
1.“互联网+”背景下财务会计内涵
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使得互联网使用的范围逐渐扩大,用户不断增加。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计划,使得互联网技术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现代企业将财务会计的管理目标制定为网络财务会计管理。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相比,网络财务会计管理在如下几方面有着较大的变化。首先,在财务会计主体方面,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具有明确的主体,一般情况下为企业业主或者其他部门。但是网络财务会计管理的会计主体不具备明确性,可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改变与调整。其次,在财务会计核算方面,网络财务会计核算内容是在传统财务会计核算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有关电子货币与交易的单据等内容。“互联网+”背景下的财务会计能够将企业的业务与财务紧密的结合起来,具备融合性与网络化,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能力。
2.“互联网+”背景下财务会计特点
“互联网+”背景下的财务会计同传统的财务会计相比,具备其独有的特点。第一,虚拟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在日常业务中可以利用网络及系统平台开展财务会计工作,运用计算机形成虚拟性的会计信息与数据,改变了传统的财务会计信息收集、整理、处理的工作形式,节约了财务会计工作的时间,提高了财务会计工作的效率。虚拟的财务会计信息虽然提高了会计工作的实效性与效率,但与此同时对于财务会计信息也存在了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相关人员提高警惕,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安全性。第二,网络化。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相应的财务会计管理平台,借助互联网的开放性,实现数据的传输与交流。这样的情况,使得相关财务人员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进入系统平台,查阅相关数据信息与资料,有效地开展财务会计工作。第三,电算化。网络财务会计管理中的最重要特点为电算化。电算化指的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财务数据信息的处理、分析与运算,通过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让计算机进行自动化的数据处理,有效地降低数据处理的失误率,从而提高财务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效率。
二、“互联网+”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
“互联网+”的出现,对于传统财务会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其面临着全面的洗礼。在新的市场背景下,传统财务会计与互联网进行融合成为了必然的趋势,“互联网+”为传统财务会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平台。
1.“互联网+”有利于会计职能的转变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深了当前信息化的水平,使得传统的财务会计出现自动化的程序处理方式。现阶段财务会计中经常使用金蝶、用友等财务会计核算软件。这些核算软件的使用,大大缩短了财务人员进行财务处理的时间,同时也提高了财务处理的效率与准确度。财务人员有了更多地时间去进行其他如:财务报表的分析等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在财务会计管理方面的能力与水平。“互联网+”使得会计的职能发生一定的转变,不再仅局限于财务会计核算工作,而是向财务分析、信息决策等方面发展。与此同时,也使得传统的“事后算账清账”财务管理模式转变成为“事前预算、事中控制”的管理模式。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与互联网进行融合,将财务会计的控制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出来,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
2.“互联网+”有利于完善财会人才的培养体系
传统的财务会计在对于相关财务人员的知识培养与技能训练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企业更加注重对相关财务人员的素质的培养。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丰富并完善了企业对于财会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出来的财务人才能够适应时代与企业的发展需要,技能方面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此外,网络开放程度加大,企业更加注重平台化管理,这些互联网技术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能够促进企业的高效率运作与管理。与此同时,也要求企业必须要重视财会人才的培养,从而实现企业与人才共同发展。
3.“互联网+”有利于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
“互联网+”的出现,促进了传统财务会计的改革,同时也对传统财务会计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平台。互联网使用范围的扩大,使得互联网技术融入到经济发展中。企业在经营方式,财务管理手段等方面都有着较为重大的改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会计信息收集与处理由纸质转变为电子化。一方面节省了企?I财务会计在信息收集、处理等方面的时间,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另一方面,也有效降低了纸质数据篡改、伪造财务信息的现象,从而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确保了其质量。除此之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与实效性,便于企业制定与之相协调的制度与政策,从而有效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水平。
三、“互联网+”下财务会计现存问题
“互联网+”有效地促进了企业在传统财务会计管理的改革与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1.财务会计理论达不到互联网发展的要求
当前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对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改革有着较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企业也增加了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安全方面的重视程度。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当前与互联网的发展有着较大差距,达不到其发展的要求。在经济市场背景下,传统财务会计假设的内涵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打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市场的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财务会计法律法规与政策,同时需要加强建设财务会计信息化。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需要不断地更新财务会计理论,加强其创新程度,促进互联网与财务会计理论有效融合。
2.“互联网+”背景之下财务会计安全受到威胁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大众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促进了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互联网技术在提供便利的同时,对于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也存在着极大的挑战。影响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在利用计算机进行财务会计信息的输入、处理过程中,可能会早到黑客或者不法分子的入侵,使得一些保密的财务会计信息遭到泄漏、篡改、破坏等,从而导致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失真。其次,由于客观或者人为因素,导致企业的财务会计数据泄露。再次,一些财务人员缺乏对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的重视,一些人员甚至没有将财务会计数据资料保存或者备份。一旦出现关机或者死机的现象,财务数据就会整体消失。
3.“互联网+”背景下缺少高素质会计方面人才
不论是哪种技术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离不开人。企业运作与管理的核心便为人。在“互联网”背景下,对财务相关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财会人才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比如:平台操作、数据处理等与职业道德素养。只有具备这些素养,才能够促进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当前在发展中,出现着缺少高素质会计方面人才的现象,很多财务人员只懂得基本的电脑操作,使得互联网技术的作用并没有在财务会计管理中充分的发挥出来。
四、“互联网+”下财务会计应对之策
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实现互联网技术与企业经济发展的有效融合,需要认识到企业在网络财务会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针对性的对策解决这些问题。
1.加快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的更新速度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要想实现财务会计管理改革,首先要加快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的更新速度,建立健全相关的财务会计制度与政策。“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涌现出大量的虚拟企业。针对这些虚拟企业,要更新传统的会计理论,制定与其发展相适应的会计理论。要在我国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配套的网络会计理论,使其具备可操作性与服务性。此外,要提高对企业使用的会计软件的重视程度,确保其质量与安全性,严防假冒伪劣财务软件的出现。
2.完善企业内控制度以保障企业信息安全
企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完善规范的企业内控制度。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信息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安全问题,企业要承担更大的网络信息风险。因此,企业要制定完善的内控制度,将系统的运转岗位与监督管理岗位分开,建立企业内部之间的监督管理制度,实现企业内部人员之间互相牵制,避免出现内部员工泄漏企业信息数据的现象。除此之外,企业要加强对财务会计系统的安全保密工作,使用一定的安全软件或者措施,如:建立企业防火墙、重要信息加密等,来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性。
3.企业进行相关人才建设
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要重视对相关财务会计人才的培养与建设。首先,企业要针对财务人员制定培训体系与计划,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基础知识培训,并加强财务人员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加强对财会人才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让他们拥有积极的工作态度,根据“互联网+”的人才需求,不断的总结经验,并提升自己,使自己能够适应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育人;创新
在“互联网+”背景下,研究高校服务育人工作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的实践与理论意义,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借助于新的载体与平台,创新工作方式,转变工作理念,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着信息化、现代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互联网+”新的特点为高校服务育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与挑战。如何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平台,转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创新思维,提升服务水平,是广大育人工作者需要思考与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的内涵阐释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高校服务育人工作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呈现出新特点,数字信息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科学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形式的多样化,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颖性与创新性,提升了服务水平,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
“互联网+”最新理念的提出是2015年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的,其本质内涵主要是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由互联网转化的科技成果与其各个行业相融合,以互联网技术为平台与载体,转变传统的行业发展模式,促进其他行业发展的升级转型,优化发展战略,形成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其主要有跨界融合,连接一切,重塑结构等特点,代表了在“互联网+”背景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科技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与趋势。[1]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点
1、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实现了多样化
“互联网+”背景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成果的转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与平台,促使高校服务育人工作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使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途径也更加多样化。这不但增强了高校服务育人工作的吸引力,也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只在课堂教学、召开班级会议时进行。而在新媒体时代,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微信公众号、QQ班级事务交流群、微博宣传、网页新闻、多媒体授课等形式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余形式,也提升了大学生交流、互动、参与其中的积极性与热情。[2]
2.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要求
“互联网+”背景下,数字化、多样化的新媒体形式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便捷、新颖性的同时,其教育的内容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互联网时代,海量的信息不断通过手机、电脑等多媒体形式呈现于读者面前。但部分内容与观点在发表时缺乏严格的监督与筛选,部分观点缺乏严谨性与科学性。同时,海量的内容呈现于读者面前,大学生有时也仅仅是粗略地浏览、阅读,不能深入地理解与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传播方式,给高校服务育人工作带了新要求。在通过新媒体传播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播方式等都需要不断地转变,适应新的环境。[3]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互联网+”是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促进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体现。网络的自由性,大学生获取网络资源更加的方便快捷,传统的理论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大学生吸取知识的多样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知识储备体系、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熟悉“互联网+”对于大学生带来的思想上地变化,了解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的新作用,掌握“互联网+”的特点,不断加强学习、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互联网+”背景下更好的践行服务育人的神圣职责。[4]
2、教育过程复杂化
知识经济时代,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先进的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但是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呈现出了复杂化的特点,一方面,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高校服务育人工作者需要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可利用资源的有效整合、筛选,将其科学、合理的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来。实践中,部分高校辅导员对于丰富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另一方面,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阶段,而复杂的网络环境对于学子们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部分自制力不强的学生会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影响到其学习和身心健康地发展。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更加复杂的工作环境,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与思想动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问题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与工作方针,更加合理、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互联网+”背景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1、培养与自学相结合,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同时大学生也呈现出了新的问题与特点,对于高校服务育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性都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与要求。一支现代化、专业化、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高校服务育人工作科学化,保持新颖性的重要保障,要求其具备明确的政治方向,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建设一支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需要学校及教师的共同努力。首先,高校在引M、招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时,应该制定科学的招聘规则,对于其学历、专业、综合和素质等进行全面的考察,招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对于在职的高校服务育人工作者,应该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强化业务素质的同时,培训其掌握网络教学的技能,了解新媒体的特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构建对外交流机制,加强国际知名院校、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学习最前沿的热点问题,其他高校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其次,在学校加强培养的同时,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主动学习、充电,开拓思维、熟悉相关的网络知识和新媒体使用技能,提升业务技能与综合素养,争取做一名新时期优秀的服务育人工作者。[5]
2、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发挥学生主动性
在“互联网+”环境下,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学生组织,他人之间相互监督的他律意识,有利于在网络环境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首先,应该在大学生刚步入高校的大一时期,将明确大学时期的任务、目标,充分利用好网络教学资源,培养良好的自律意识等观念融入到大学生新生教育工程中,培养自制力较强、严谨苦学、踏实勤奋的优秀品质。其次,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让其参与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相互监督的环节中来,建立相应的新媒体交流、互动平台。一方面,因为学生之间相互比较了解,τ谥芪Т嬖谛睦砦侍狻⒉涣枷肮叩难生能够及时的发现,并且反馈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锻炼较强的组织、沟通、协调能力,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有利于在“互联网+”环境下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3、加强网络监管,严厉打击网络不良行径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宝库;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政府需要加强对网络环境的整治与监管,健全信息传播和接收过程中的监控机制,建立严密的监控体系,净化互联网文化传播环境。要利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网络不良行为,这也要求公众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改善价值取向选择的外部环境,为高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好基础;要全面提高网络宣传的质量和针对性,随时了解网上信息,及时删除网上垃圾,从源头上净化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绿色网络环境。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作为21世纪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了时展的潮流。其与高校服务育人工作相结合,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发展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实践中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与挑战。新时期高校在开展服务育人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互联网+”计划的发展趋势,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转变方法、提升服务育人工作的水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构建完善的网络信息监管机制,为培养新时期综合素质较高、专业能力较强的优秀大学生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袁阳.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北京精神培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
[2]尚起媛.高校思政微博建设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7)160-162.
[3]金曦.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选择[D].兰州交通大学,2015.
[4]马化腾等.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总理互联网+国家战略腾讯官方解读[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5]徐海鑫,廖浩军.试析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J].学术论坛,2011(7).
关键词:大数据;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
大数据时代,我国互联网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互联网企业同“大数据”密不可分,注册会计师对互联网企业审计时必须考虑大数据对其影响,因此,研究大数据背景下电商企业审计风险并提出防范建议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1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的特征
1.1数据电子化,被审计单位舞弊风险缩小
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控制焦点也不再单纯是财务管理过程的合规性和具体监督流程的设计,而是基于既成数据信息的有效处理和安全保护。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企业往往依托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形成“大数据”平台,如阿里巴巴、腾讯等,得益于此,修改会计记录等舞弊行为很容易发掘,业务流程更为清晰,被审计单位的舞弊可能缩小,审计风险得以降低。
1.2证据全样化,审计抽样风险降低
成本效益原则使得审计抽样技术也应运而生。由于抽样的偶然性,审计抽样风险固然存在于抽样中。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于抽样风险的影响显著降低。大数据的应用使审计证据获取的难度变小,成本降低,为全样分析取代抽样分析提供可能,从而审计抽样风险大幅降低。
1.3信息及时性提高,信息不对称风险降低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互联网企业,传统的期间审计模式必然向实时审计模式转变。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及时性大大提升,信息不对称的风险随之降低。
2大数据对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的影响
由于风险导向审计下的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因此,大数据对于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的影响也可从重大错报风险与检查风险两方面分析。
2.1大数据对互联网企业审计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
植根于非大数据时代,重大错报审计的核心是以询问、观察或检查与分析性程序为手段,选取一定样本量测试,从而得出先验性的风险评估结论,即财务报表可能的重大错报风险,依据审计证据与审计结论的因果联系,进行财务报表审计。在大数据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企业审计更为看重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大数据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更为明显。大数据背景下,特别是大数据运用较为广泛的互联网企业,财务报告的审计理念将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基于大数据的企业财务报告审计可以充分利用同一问题相关的不同类型数据(如:图像、声音、文字等)的关联来识别重大错报风险。这些数据相对于财务数据而言可理解性强,使用门槛低,易于审计人员甄别潜伏的重大错报风险。
2.2大数据对互联网企业审计检查风险的影响
检查风险是指某几个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在大数据背景下电商企业审计的检查风险与数据处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数据时代的审计,要求审计人员掌握数据挖掘、计算、分析和预测能力,注册会计师只有既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又熟悉互联网和大数据,才能胜任相应工作。此外,随着互联网企业的全球范围并购活动以及其不断扩大的商业影响力,互联网企业通常涉及到跨地区甚至跨行业的业务活动,因此,对互联网企业进行审计时,注册会计师既要相当了解本国的相关税收法律,还要了解业务所涉及国家或区域的互联网税收规定。
3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的防范
3.1完善准则与制度
我国应该加快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一方面,加快互联网立法的步伐,并加速一系列互联网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监督,为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助力;另一方面,制定和完善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中和互联网企业有关的内容,使得审计人员在针对互联网企业开展审计工作时有法可循,减少不必要的误解。
3.2注重数据安全,提升数据处理技术
首先,可以根据数据性质和审计需求设置权限级,严格控制数据访问权限,减少数据外泄的可能性。其次,大数据时代面对海量数据处理,对数据的获取与处理不仅需要Excel或审计软件,还要借助数据挖掘技术缩小数据量,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更为有效的分析。
3.3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审计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灵活地运用审计方法、审计工具,组合式地解决问题、应对变化。一方面要加强现有审计人员知识结构调整,另一方面要与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业人士通力合作凸显团队力量。
3.4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和维护网络安全
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不仅需要坚强的法律后盾,还需要行业的自律。在大数据环境下,互联网企业的网络安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安全、便捷的互联网平台,才能为信息提供足够的保护。因此,企业要对互联网安全进行必要的控制,防止企业业务数据与客户信息数据等的泄露,这对于注册会计师获取可靠的审计证据,从而可以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
作者:郭巍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茆桂珠.互联网对审计的影响及应对[J].企业研究,2011(04).
关键词:互联网;财务会计;管理
互联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子商务的进步,通过互联网可以缩短各个企业和行业的直接距离,便于彼此的交流与合作,节省人力环节,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1]。网络会计是以互联网形式为基础来进行一系列会计活动,如披露、计量和交易等,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销售与财务业务的远程查账及报表等工作,及时上报核算结果,更加便捷地交流与获取现代财务信息。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财务会计概述
(一)内涵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人员和使用范围不断扩增,电子商务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网络会计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改革方向。相较于传统的财务会计而言,互联网背景下的财务会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服务主体:企业业主或其他部门是传统会计的主要服务对象,但是网络会计的主体不明确,具有一定的变化性,可以随时加以拆分或重组;②内容核算:网络会计不仅包括传统会计的工作内容,还涉及电子形式的货币与单据等业务出来。总之,网络会计具有远程化与集成化特征,可以同时进行企业业务与财务,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和拓展能力。
(二)特点
互联网背景下财务会计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虚拟性、网络化、电算化等方面。首先是虚拟化。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来开展日常会计工作,形成虚拟化的会计信息,有效改变财务信息使用、整理和收集的方式,促进财务会计工作效率的提升。当然互联网背景下的财务会计具有一定的虚拟性,能够保证财务信息的即时性与实效性,但是也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安全性提出了一定的挑战[2]。其次是网络化。借助信息传输的高效性以及网络的开放性,构建科学的财务会计网络平台,这样会计管理人员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查阅财务会计资料,有效处理和管理财务工作。最后是电算化。现代财务会计的核心特征就是电算化,其能够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分析、处理和运算等能力来输入复杂的财务信息,自动化处理数据,进而降低出错率,提高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
二、互联网背景下财务会计管理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网络财务管理过程控制
在互联网时代进行财务会计工作,需要加强控制财务会计信息的输出与输入,以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为基础,安排专门人员来监管财务会计,确保财务信息数据的合法及有效输出和录入。同时加强控制通讯业务和信息处理过程,如科学使用口令安全技术方法等,构建多级权限控制机制,实现网络系统级控制、数据库级控制、用户级控制这三者的有机结合。此外,加强对财会业务的处理,严格监控与检测处理过程,做好预留审计线索和错误纠正等工作。如上市公司和政府部门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可以将黑匣子设置在财会信息系统中,全程动态记录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设立灾难恢复日志、操作日志、软件修改日志等,增强财务会计与管理的有效性及真实性。
(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财务会计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其实践操作方法和理论操作方法不断完善和健全,而各个企业在实务中的做法不尽相同,不存在可比性。因此政府需要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来制定相应地政策法规,科学实施网络会计操作,促进网络会计实践的良性发展[3]。例如: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等方面来加以规范,将网络财务的相关条文纳入到会计报告、确认、计量等准则中;或者是将网络财务事项与网络经济的处理规定纳入在《电子签名法》和《票据法》等法规中。
(三)健全互联网财会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财务会计管理的水平,现代组织的领导层需要高度关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优化制度建设,客观公正考察互联网财会应用工作情况,从而增强制度的适用性与实用性;同时建成各项制度之后,需要设立相关的监督机制,有效落实规章制度,并引进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促进财会应用水平的提升。通常互联网财务会计与管理较广的范围,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复杂性,要想提高其管理水平,可以建立共享式公共网站和会计信息网络数据库,便于会计信息沟通与传递,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现象,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财务会计的应用效率与质量。
(四)增强信息安全保密性
要想增强信息的安全保密性,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①会计信息安全控制。建立管理制度与授权机制,运用先进科学的密钥数字签名技术以及数据加密技术等,进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安全性[4]。②系统软硬件安全控制。选择软硬件的过程中,应选用具有完善功能和高质量的软硬件,使其具有较强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有效满足运行和存放环境的条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的应用与发展有力推动了现代财务会计的发展,便于财务会计的变革与创新,但是也对财务会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财务会计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与变革,与时俱进,加强网络财务管理过程控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健全互联网财会管理制度,增强信息的安全保密性。这样才能降低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财务核算的精准性,调动人员工作的创造性与积极性,为人员工作带来新的动力,实现财务会计的网络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欣.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发展[J].财经界(学术版),2016(11):282-284.
[2]宋伟宸.“互联网+”背景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分析[J].西部财会,2016(8):18-21.
[3]王平.浅谈互联网时代的财务会计与管理新动向[J].财经界(学术版),2015,14:248-249.
关键词:互联网+;产业融合;财务管理
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产业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产业融合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市场的主流趋势。在这一发展背景的影响下,企业的传统财务管理逐渐暴露出较多问题,开展财务管理创新是企业应对发展背景变化的主要方法。因此,分析“互联网+”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方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第一,迎合企业发展需求。产业融合模式的形成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多数企业开始根据产业融合模式的要求,重新制定企业发展目标,如某农产品生产企业确立了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新型目标。当企业的发展目标出现变化时,如仍采用传统财务管理方法,财务管理工作所取得成效与企业发展要求之间的差距将逐渐扩大。因此,需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创新的方式,使得财务管理充分迎合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发展需求。第二,发挥财务管理作用。在“互联网+”产业融合背景下,传统财务管理方法的使用导致财务管理的作用发挥严重受限,而财务管理创新则是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作用的有效途径。
二、“互联网+”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分析
(一)组建财务管理大数据平台方面
近年来,“互联网+”产业融合趋势的形成使得大量企业纷纷朝向这一趋势转型。上述企业转型带来的主要变化为:企业的业务往来逐渐由线下部分或者完全转移至线上。业务往来方式的变更使得企业的财务信息获取方式也产生了明显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财务管理可借助组建财务管理大数据平台这一方法进行创新,以确保创新后的财务管理更加符合企业在互联网+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发展要求。具体而言,企业财务管理大数据平台的组建流程为:第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企业结合自身所处行业、业务往来要求等信息,收集大数据平台建设工作中可能需要的信息资料,以确保大数据平台的构建效率。为了实现创新财务管理目的,在这一阶段,企业应充分考虑好其所建设财务管理大数据平台应涵盖的职能范围。第二,试运行大数据平台。参照相关资料组建集现金流管理、利润分配管理、资本融通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化平台。当大数据平台建设完成后,企业可结合其产业融合后的运行现状,对财务管理大数据平台的功能进行检验。针对试运行阶段发现的问题,做好记录,以便后续环节进行处理。第三,完善财务管理大数据平台的功能。以契合互联网+产业融合背景要求为目标,以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功能为要求,针对试运行阶段发现的问题进行更新,以提高大数据平台功能的完善化水平。
(二)管理目标多元化方面
“互联网+”产业融合模式要求企业按照现代化管理要求,加强不同产业的整合与融合。经过产业融合后,在线管理模式及所面对市场的变化,均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财务管理工作如需发挥其应有功能,可将管理目标多元化作为创新目标,以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如某集团共有1家总公司,1家负责药物研发的子公司,1家负责药物销售的子公司,1家销售生态食品的公司,在互联网+产业融合趋势的要求下,该集团开展产业融合,将药品产业与生态食品产业整合为一体,同时,总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响应上述要求,将财务管理目标由原本的单一目标转化为促进药品产业发展、生态食品产业发展这一多元化目标。从整体发展角度来看,随着该集团财务管理目标的变化,其财务管理工作将变得更加具体、细化,财务管理与产业融合目标的契合度水平明显升高,财务管理人员可更好地为融合后的集团经营活动提供服务,进而促进该集团良性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财务管理安全监督方面
除了上述方向外,企业财务管理也可将安全监督作为一个主要方向实现创新目的。“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此同时,企业业务往来的增加也对监管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针对上述状况,可引入互联网财务管理监督机制,即以互联网为基础,安排专人或设置独立部门利用互联网对企业的成本控制、资金流向等工作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的漏洞或差错,进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对于企业而言,加强财务管理安全监督创新,有助于促进其良性发展目标的实现。如,B高新技术企业为响应“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在整合自身业务的基础上,于总公司设置独立的监管部门,负责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财务管理数据信息的审查与核对,并以每月1次的频率,向各子公司财务部门发放财务管理监察结果。对于财务管理中出现错误的子公司财务部门,该监管部门可直接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惩处意见,经上级部门审核后,对存在问题的财务部门相关人员进行惩罚,以此保障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的安全性水平。
一、互联网+会计的内涵
所谓互联网+会计主要是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与互联网平台与会计行业进行交融,形成会计发展的新模式,而且,在互联网+会计的影响下,会计本质和内容也发生改变,内容更注重于服务,而会计本质则体现在互联网,将互联网技术与会计紧密衔接到一起,创建一套全新的会计服务系统,实现会计工作的服务化、互联网化等,提升会计工作效率,同时也促进了会计行业的飞速发展。
二、互联网+会计背景下会计专业网络技能知识教学欠缺
在互联网+会计背景下,会计专业教学要求也明显提高,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更需要教师掌握更为专业的会计知识,才能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尽快融入到会计行业中,成为互联网+会计领域的新生力量。但当前互联网+会计背景下会计专业网络技能知识教学存在很多欠缺之处,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发展,同时也不利于互联网+会计行业的发展。例如,一些学校为互联网+会计专业学生开设的网络课,但未能将互联网+会计理论与实践课程有效结合,从而造成理论实践脱节,如,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学习更多互联网+会计的知识,非常重视理论课的教学,将大量的互联网+会计知识灌输给学生,但实践课程教学却极少,学生未能将互联网+会计理论知识有效应用到实践中,过多的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整体教学效率不高,而且学生在没有掌握有效的网络技能情况下,也将很难应对互联网+会计岗位。另外,互联网+会计背景下对学生计算机技能知识教学也非常重要,但看当前互联网+会计教学中,很多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一些计算机小的网络故障问题不知如何下手解决,例如,网线掉落、打印机不会使用、网络版会计软件不会安装操作、计算机IP地址不会设置等,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发展。
三、互联网+会计背景下会计专业网络技能知识教学策略分析
(一)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实践课程教学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在互联网+会计背景下会计专业网络技能知识教学经常忽视实践课程的操作,对此,必须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应互联网+会计的发展需求必须重视学生实践课程教学。互联网+会计专业不仅仅是会计专业,更需要学生掌握相应的互联网知识,因此,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渗透网络技能,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建立虚拟的网络实践平台,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一方面通过该平台的使用可以提升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网络的运用能力,以便于在实际工作中应对各种网络小问题。另外,为了迎合互联网+会计专业的发展,在教授学生大量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培养学生对网络的管理、维护、故障排除等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例如,教学可以通过采取案例、任务驱动、合作学习、启发式等方面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并配合学生实践操作,从而实现项目实践教学的多样性,不仅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着极大的作用。另外,教学中,教师应更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其中,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真正理解其中的理论知识,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为踏出校园走入互联网+会计领域提供基础保障,同时也为互联网+会计领域的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
(二)重视学习方法的培养,有效进行过程考核
在互联网+会计背景下,会计专业学习方法也有所改变,应打破传统的学习方法,结合互联网与会计技能共同学习,当然,学生学习方法是否合理与教师的引导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互联网+会计背景下会计专业网络技能知识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课件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例如,利用项目驱动实验项目的方式,操作过程中应做到以实践操作为主,教师授课为辅的原则,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切实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会计专业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网络疑难问题让学生实践解决,网络不通不仅会影响到互联网平台的正常运行,同时也会影响会计服务,而在网络不通的情况下将如何解决呢?造成网络不通的原因都有什么?一系列的提问带领学生走入实践课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到如何运用互联网+会计会计软件,同时也学会了一些网络技能,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的能力,相比于以往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这种新的方法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受到互联网+会计的影响,会计专业网络技能知识教学内容也会有所改变,因此,在会计专业教学中不能再循规蹈矩的应用传统教学内容,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才能帮助学生快速学习到相关技能[5]。互联网+会计标志着会计工作走向电算化,而电算化对会计人员的计算机、互联网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有着一定的考察,因此,在互联网+会计背景下会计专业网络技能知识教学应积极编入计算机技术、会计软件操作、会计电算化等方面的知识,应从实用角度出发,结合学生掌握网络知识能力的特点,结合互联网+会计对会计人员的网络能力要求,紧密跟随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授课内容的选取应做到强实践、弱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模块化任务为驱动,精心选取理论学习内容和实训操作项目。如,网络传输介质、计算机网络基础、局域网组建与维护、互联网接入技术、会计软件安装等内容,丰富教学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物业管理模式;创新;互联网+
正文:
前言:
众所周知,现代人们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很多事情,比如购物、点餐、缴费等,可以说互联网使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互联网+”简单地说就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互联网+背景下,物业管理模式进行探究与创新不仅能提高业主的服务质量,而且还有助于物业行业生产力和创新力的提高。因此,对该话题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物业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1、收支不平衡物业公司的服务收入与服务支出间存在着不平衡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物业公司的发展。物业公司的服务支出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人力资源方面成本投入占据的比例最高;而服务收入费用主要包括法定税费、物业服务成本及利润三部分。近年来,很多物业公司已经采取了相应的转型与改革,然而收效甚微。在房价逐年增加的情况下,一般小区的物业费仍然保持在原地,也有一些住宅小区试图在收费标准上进行调整,但遭遇到了多重阻力。有研究表明,2016年全国物业公司调价成功的比例不到10%,而绝大多数物业公司的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依然保持不变,从而造成了物业公司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物业服务企业的发展。2、管理手段落后相比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起步较晚,在物业管理的经验和手段方面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针对这一问题,部分物业服务企业从国外引进了一些比较先进的物业管理手段和技术,然而这些先进的手段和技术被引进后却显得水土不服,所收到的实际效果并不是很显著。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较低,大部分工作人员是入职即上岗,更不用说接受专业系统的培训教育了。目前,我国物业管理的重点在于手工操作,在管理技术方面强调的较少,从而使服务效率无法得到有效地提高。还有,大多数人对物业管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认为物业的主要工作是绿化养护、维修养护、秩序维护及卫生清洁等,从而导致了物业从业人员较为密集。3、沟通不足在物业市场逐渐规范和完善的情况下,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所提供服务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大多数业主存在着不满情绪。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与业主之间的沟通存在不足,致使业主对服务产品信息了解不够。电话沟通和当面沟通是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之间交流沟通最常用的方式,然而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工作人员素质、时间、空间等),严重影响了两者之间交流沟通的效果。4、产品单一目前,我国大部分物业服务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产品已无法满足业主的需求。物业服务企业的工作内容主要是相关场地、房屋及配套设施的管理、养护和维修,也有部分企业经营一些其他的服务项目,比如特约维修、代缴费等,然而收益人群比较少,同时也比较简单。因此,产品单一也是目前我国物业管理中存在着主要问题之一。
(二)互联网+背景下物业管理模式分析
互联网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融入了物业管理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互联网+背景下的物业管理模式主要分为O2O模式和B2F模式两种,下面本文进行进一步介绍:O2O模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O2O模式并不陌生,在各种媒体上都有这种模式的介绍。该模式应用于物业管理中,主要是借助社区服务电商平台,实现社区业主线下提货和体验,线上进行服务和商品的选择和购买。物业服务企业通过O2O模式,实现了线下服务与线上商业的相互补充,将消费直接送到业主的家门口,使业主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得到了满足。此外,还使传统模式下所产生的时间和交通等成本得到了有效地降低。B2F模式:B2F模式是指物业公司借助互联网将社会间资源(养老养生、文化旅游、家政服务等)与自身相整合,从而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方位、多层次的需求,实现多方共赢的一种转型模式。彩生活物业公司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同时这也是物业公司跨界经营战略和物业管理差异化的典型体现。
(三)互联网+背景下物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物业公司在管理模式上必然需要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物业基础服务的中心地位物业公司在管理模式创新中,一定要坚持物业基础服务的中心地位不动摇。因为物业基础服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是企业发展强大的基础,是所有工作的中心,也是满足业主需求的根本,一旦物业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那么一切都将成为空中楼阁。特别是依托房地产的物业公司,更应注重物业基础服务,从而推动企业自身的发展。
2、树立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指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企业价值链、产品、用户、市场及更大范围的商业变化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互联网+背景下,物业公司必须树立互联网思维,主要包括跨界思维、平台思维、大数据思维、迭代思维、极致思维和用户思维等。
3、选择合适自己的商业模式天下没有最好的商业模式,只有最合适自己的商业模式,这句话用于物业管理公司同样适合。物业管理公司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在保证核心业务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技术整合各类资源,尝试管理模式的创新,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物业管理模式,实现良性快速发展。
4、加强资源整合和商业合作物业管理企业属于实体,本身互联网基因比较缺乏,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距离社区消费群体是最近的。因此,物业公司应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强与众多商业之间的合作和资源的整合,从而实现多方共赢。
结束语
总之,目前我国物业公司管理模式中还存在着问题,比如收支不平衡、管理手段滞后、沟通问题和服务产品种类单一等。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物业公司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血液和方向。互联网+背景下,物业公司管理模式创新中,应坚持物业基础服务的中心地位、树立互联网思维、选择合适自己的商业模式,同时加强资源整合和多种商业间的合作。最终借助互联网平台思维,结合自身优势,线下、线上资源的整合,打造一个多方主体互利共赢的生态圈。
参考文献:
[1]马云燕.“互联网+”背景下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创新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4):253-254.
一、分析“互联网+大数据”给市场营销带来的影响
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创新经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各行各业突飞猛进。互联网+大数据对于市场营销有着重大的影响,若市场营销企业沿用传统的市场经营模式,则无法在信息化时代中获得核心竞争力。
1.4P转变为4E
对于企业营销人员来说,4P理论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常识,但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发生转变,而市场营销渠道也发生变化,营销活动促销也不一定需要广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颠覆了人们对于市场营销的认知。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市场营销更强调4E,也就是Expeirence(体验)、Expense(花费)、E-shop(店铺)、Exhibition(展现)。各大电商平台纷纷表示卖的不只是产品,更是产品体验。而顾客花费的不仅是流量和金钱,而且还有时间。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沟通更加快捷,企业的产品服务和产品价格不需要标准化,产品定价可以因人而异。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营销渠道扁平化,产品生产商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客户,而客户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电商平台购买商品。其中,电商平台销售的产品最重要的是展示,因此,电商商家可以利用官方网站和社交网站传播商品品牌信息和营销信息,营造良好的品牌影响力。
2.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制定营销策略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市场营销渠道和模式发生改变,大数据,流量红利,粉丝经济等大量互联网词汇充斥市场,百度搜索,腾讯社交,阿里电商等都是依托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大数据背景下,电商商家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客户来源和客户需求,通过数据创造出市场经济。小米充分利用了粉丝经济赢得经济利益,目前,流量已经成为衡量网站受欢迎程度。
二、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
1.市场营销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和规范
一是市场营销教育教学课程结构过于落后。当前来说我国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对落后,课程结构和知识不够完善,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而忽略了营销实践经验。二是市场营销专业部分课程知识反复出现的情况突出。三是市场营销教学课程更新速度相对较慢,许多陈旧的课程知识仍然使用,而与时俱进的课程知识相对较少。四是实践课程相对较少,很多学生空有理论知识,一旦面对实际问题就无法解决。五是市场营销选修课程教学体系不够完善,高职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和视野开设了选修课程,但是由于选修课程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因此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
2.市场营销教学内容严重脱节
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育教学内容脱节,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一是市场营销课程知识内容和企业岗位技能脱节。我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大多重理论而轻实践,开设课程理论占总体比例偏重。二是市场营销教育教学内容和信息化十大发展脱节。调查来看,目前我国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设计和工作岗位知识体系与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不对称,导致高职学生学习的市场营销知识无法满足现代信息化时展的基本要求。
3.市场营销实践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市场营销实践是巩固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高职市场营销传统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学实习或者综合实习的方式来巩固理论知识,教学形式过于单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职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设计实施教学,拓宽知识领域和视野,适应现代企业工作岗位对营销人才的需求。
三、在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促使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建成
1.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和机遇。当前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基本都是90甚至95后的年轻群体,其自身拥有丰富的营销专业知识,尤其从小生活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使得其在日常交流沟通和信息获取过程中都极度依赖互联网。该群体理解并熟练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能够借助互联网创造大量财富,以互联网为基础能够对该群体的创业活动行程极大的帮助作用。在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所开展的创业活动极大地降低了创业的进入门槛,而大量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创业平台和机会,因此在大学课堂中应当开设关于线上营销、电子商务、微信开店等多种营销类课程,继而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形成有效培养。
2.在柔性教学过程中将“PBL递进式翻转课堂”作为核心
随着互联网2.0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和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在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在此背景下,学徒制、翻转课堂等柔性教学机制应广泛应用于课堂教育教学,实施过程突出以学生为核心,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课程资源实施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例如:爱课程网、精品课程等)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而教师应当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解决,从而实现内化的提升。在该种机制下有效突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在引入PBL教学机制之后,将会开展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项目为重要载体,以任务为最终驱动”的完善柔性教学机制,最终形成了课堂内翻转的柔性教学机制。
在此过程中必须充分明确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并以此为出发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继而形成具有较强特色的专业课程群。在此过程中应当同时囊括多种课程和项目。并且按照学生的基本进程促使课程群实现阶段式发展,在此过程中应当补充项目和讲座以及专题等多种柔性学习机制。
在完成上述目标之后,应当对所有课程最终的教学目标进行深入分析,明晰不同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并且在不同知识点的实际学习过程中形成阶段式发展的基本趋势。对于不同知识点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必须对其自身的重要性进行准确定位,有效确定课程学习的知识模块,并形成能够充分突出培养能力的课程学习项目。与此同时,为了充分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效果,应当对课前、课中及课下翻转整合,并形成知识模块的阶段式翻转课程机制。
将PBL递进式翻转课堂作为核心的柔性教学,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对于项目学习任务的设计,其作为该种教学模式开展的基础,应当围绕营销工作岗位设计相应的课程教学目标,与所有知识单元形成一一对应关系,准确梳理不同知识点的重要性和之间的递进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与之关联的项目学习任务。
二是翻转课堂实施中对于过程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及学习资源的建设。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注重以工作岗位技能为学习目标,以项目学习任务为主线,实施翻转课堂柔性教学资源的建设,该种教育资源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展现出工作岗位内容的针对性、有序性和递进性,并且和知识的重要程度和不同阶段的项目任务形成一一对应关系。
三是对于“课内渐进式课堂翻转”目标的实施,是实现该模式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为了确保翻转课堂实际教学的完整性和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可以将课前、课中、课后的翻转整合形成课内渐进式翻转教学。在此过程中应当按照下列步骤逐渐开展,首先应当由老师明确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学习思路。其次,翻转课堂的实施事宜互联网和教育融合为基础开展的,在此过程中必须获得教学资源环境的有效支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实现个性化和协作学习的融合。学生以小组为项目团队组织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并交流总结。教师根据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实施评价。最后教师应当对本堂课的知识点进行串联讲解,促使学生对所有阶段的翻转学习内容形成清晰准确的认识。
四是促使课外综合性翻转学习目标的开展,其作为“PBL递进式翻转课堂”最为重要的补充,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未来职业规划差异形成了充分考虑,通过对学生团队的组件和专门教师的指派,实现课余时间的充分利用以及个人能力的提升。此外通过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以及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PBL学习方法的广泛应用,最终实现学生综合专业能力的提升。
五是对于“PBL递进式翻转课堂”柔性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方式进行准确判定,在此过程中可以划分为总结、评价、反思三个重要部分,学生通过评价结果,能够更加清晰有效的认识到自身在柔性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继而总结经验,掌握更加专业和全面的能力,最终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对于教师来说,借助评价结果能够对自身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形成修改和完善,最终实现柔性教学效果提升的同时,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3.对于O2O背景下,营销岗位技能人才的培养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对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当以互联网行业发展需求为基础,通过对O2O背景下营销类岗位就业方向的分析,不断向着网络营销职业发展领域靠拢和聚集。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须根据企业工作岗位的需求,形成与之对应的课程内容与标准。市场营销专业更应当对PS、产品摄影和PPT等多种基础性工作技能进行培养,要求人才具备文案、演讲、表达以及人际沟通的基本能力。更要求专业人才能够掌握网络营销推广、网络销售、营销策划、销售以及市场调研等多种技能。
4.推动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深化的校企合作
在互?网和大数据背景下的各种校企合作应当充分使用时展需求,以当前的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大数据为重要支持,通过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和企业所需人才衔接的方式,实现市场营销教学活动和企业生产活动的完美配合。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企业价值网络创新策略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丰富,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实现企业价值网络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而言,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必须要重视网络创新,从企业价值网络创新构架方面着手,从而强化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效益,实现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
1互联网经济背景下企业价值网络创新架构
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对于企业价值网络创新架构而言,其可从两方面加以考虑:
1.1节点企业
模块化作为价值网络的基本特征,其是指在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网络环境中,自动将系统分成不同模块,并且各个模块能够快速重组,从而发挥出自身的重要功能,促进网络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保证企业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一般企业经营者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如果难以从不同领域中取得一定的效益,则可固定于某一领域,不断创新技术和规模,从而降低分工中的成本,强化自身在该领域中的专业性和竞争力。网络型生产方式在模块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类多级的模块供应商,在优化创新单个模块时,供应商能够提供完整的方案,将模块的整体功能加以充分发挥,创新下移决策点,从而构建合理的网络价值模块,促进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强化价值网络的综合竞争实力。
1.2核心企业
核心企业作为互联网经济时代竞争平台的重要组织者,其对各项网络战略的落实具有引领作用。对于当前的经济环境而言,企业创新和产业地位间具有较强的正反馈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核心企业战略决策的地位。企业在传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只需对价值网络加以创新,但是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需要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例如企业在创新商业模式时,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和危险性,一旦新的模式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不相符合,则会导致传统的模式难以发挥出自身作用,如网上图书销售冲击传统图书销售等。当然,核心企业在创新价值网络时,应积极创新自身的发展目标和理念,更新价值网络的理念和技术,摆脱传统产业结构化的束缚,对相关供应链和产业链加以重构。同时核心企业在吸纳节点企业时,应充分考虑创新能力和战略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从而增强交易和信息的互动性,提高企业价值网络的竞争力。
2互联网经济背景下企业价值网络创新的主要策略
企业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进行价值网络的创新时,其主要创新策略可从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加以重点考虑,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1管理创新
在对价值网络的管理方式加以创新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着手:
2.1.1物联网管理方面
物联网对互联网经济发展形势的转变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信息的传递不受时空限制,云储存和云计算的运用能够促进信息利用率的提升,强化网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有效进行信息和数据的交换,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创新物联网的管理时,应对其运营、识别和职能控制等方面加以创新,提高价值网络的运行效率,保证企业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1.2大数据管理方面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产生了各种类型的数据,在其收集与管理过程中科学运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强化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因此在创新企业价值网络时应创新大数据,强化业务流程和价值创新,重视核心企业的引领作用,促使企业能够适应市场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需求。
2.1.3构筑网络文化理念
在创新企业价值网络的过程中,可构筑具有吸引力的网络文化,对创新性、包容性和平等性加以强调,保证节点企业和核心企业价值网络地位的平等性,并合理引导网络理念,尊重多方的利益,采用先进的网络治理理念,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2.2制度创新
2.2.1治理机制的创新
创新网络制度的过程中对治理机制的使用效率加以提升,能够在不同环境中调节和强化不同节点企业的练习,促进网络效率的提高。企业在创新利益分配机制时,应对其内容进行充分掌握,如详细了解共同投资、长期合同和交叉持股等方面的内容,发挥出核心企业的引领和构建网络平台组织的作用。当然在构建利益分配机制的过程中,单一企业难以快速产生经济效益,更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合理的利润衡量,因此企业可以运营价值网络为依据,进行跨企业边界的创新,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2.2.2内部机制的创新
企业员工的创造性思维相对较高时,能够促进互联网经济的良好稳定发展,因此企业经营者在模块化网络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准确定位自身的市场地位,快速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积极鼓励员工创新。此外,企业可建立先进科学的内部创业制度,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资源和机会,鼓励员工自主创业,为表现优秀的员工提供保险等福利,从而扩大自身的人才资源。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经济的背景下,企业价值网络的运营受其影响产生了重要的变化。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战略和治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价值网络创新架构,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这种情况,企业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可实施模块化管理,从商业模式、管理和制度等方面加以创新,加大产业地位和企业创新正反馈机制、网络价值和节点创新正反馈机制的创新力度,积极构筑物联网管理和大数据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立茹.互联网经济下企业价值网络创新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3,09:82-94.
[2]孙耀吾,翟翌,顾荃.服务主导逻辑下移动互联网创新网络主体耦合共轭与价值创造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3,10:147-159.
[3]罗珉,李亮宇.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01:95-107.
[4]谢博文.互联网经济下企业价值网络创新研究[J].商,2015,24:198.
【关键词】互联网+;旅游产业;信息化
2015年3月5日,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我国“互联网+”时代的产业革命正式到来。通俗来讲,“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其含义是让互联网和传统行业通过利用互联网平台及现代信息通信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发展业态。传统的旅游模式由于受到时间、距离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将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给游客,而互联网的特点是信息传播点对点,巧妙的解决了这一难题。随着世界已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旅游业”的模式成为必然趋势。对于传统旅游业来讲,走“互联网+”的发展道路其实是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优势和带动作用,积极运用互联网推动旅游业发展模式的变革、服务效能的提高,促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1“互联网+”与辽宁旅游的发展优势
在2015年的“两会”上,“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由此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嫁接履行成为各产业发展的关键,这为旅游业的变革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在此背景下,辽宁省积极利用自身优势,推动“互联网+旅游业”的发展,通过信息化改造传统旅游业运行方式,实现旅游业和互联网的融合,逐步把旅游产业发展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1.1政策优势
在“互联网+”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互联网+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传统旅游业的升级。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发展“互联网+旅游”。2015年9月,国家旅游局了《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了互联网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这些政策的引导下,辽宁省一方面可以通过实际行动改善互联网旅游的环境,另一方面,制定和完善旅游业在互联网中的发展的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保证旅游市场的安全有序。
1.2资源优势
辽宁省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秀丽,少数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这些构成了其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辽宁省的自然旅游资源包括水域和地域两大景观,集中体现在山景、滨海、森林和湿地四个方面;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以古人类文化遗址、秦汉文化、辽金文化和满清文化为代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辽宁省部级风景名胜区9处,部级森林公园27处,部级自然保护区12处,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国家3A级以上旅游区185家,此外,还有数以万计的省级以下的各种景区(点)。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辽宁省这些丰富且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的观赏性将得到很大的提升。这是由于在互联网中旅游资源被赋予各种信息特征,游客与旅游资源能够智能交互,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旅游资源的观赏性。另外,互联网发达的信息技术将会创造或延伸整合出更丰富的旅游资源。这对于辽宁省旅游业发展而言,将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推动旅游业的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进程。
1.3旅游信息交流优势
在“互联网+”背景下,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最具优势的就是旅游产业信息交流的低成本和高效率。一方面,“互联网+”能有效降低辽宁省旅游业信息交流的成本。在辽宁省传统的旅游产业链模式中,旅游产品和服务价值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旅游产业相关部门的有效协作,而互联网使得辽宁省旅游业的各部门能够直接传递信息,可以有效消除辽宁省旅游产业价值链上各环节之间重复、无效的投入,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旅游产业资源的优化。另一方面,“互联网+”能有效提高辽宁省旅游业信息交流的效率。一是提高了游客获取信息的效率。辽宁省传统旅游模式过程繁琐复杂,但在“互联网+”背景下,游客可以更快捷地获取辽宁省旅游业的相关信息。例如,通过携程、途牛、艺龙、去哪儿等在线旅游企业,游客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搜索辽宁省的旅游景区,预订景区门票以及酒店、餐饮等,大大提高了旅游业信息交流的效率。二是提高了旅游相关企业信息服务的效率。互联网思维的广泛应用,颠覆了辽宁省旅游业传统的旅游商业模式,通过O2O(onlinetooffline,线上至线下),即线上消费、线下体验的方式,辽宁省的旅游相关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自主、互动、实时的服务,提高了服务的效率。
2“互联网+”与辽宁旅游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在“互联网+”背景下,辽宁省大力发展“互联网+旅游业”,积极推进旅游业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旅游业态。辽宁省的旅游业经营模式正逐渐被改变,旅游信息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2.1传统旅游业还未与互联网完全接轨
当前,在我国大力推进“互联网+”的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辽宁省的部分旅游相关企业已经把握住这一发展契机,开始探索旅游网络的经营思路和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地域发展的不均衡以及旅游网站本身的良莠不齐,整体旅游网站的素质还处于低级阶段,也就是说辽宁省的传统旅游业还未与互联网完全接轨。这一方面是因为旅游企业对“互联网+旅游业”认识不足。辽宁省不少旅游企业信息化意识不强,加上建设和维护一个旅游网站需要信息渠道、技术和资金实力,因而对旅游网站建设重视不够,忽略了旅游网站能带来的潜在收益。另一方面是因为不能转变传统的经营观念。辽宁省大部分旅游企业只是注册一个旅游网站,并未将核心业务流程、客户管理关系等发展到互联网上,没有完全实现旅游业的规模化、网络化经营。
2.2旅游信息系统功能不健全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生产部门,其旅游信息涉及多个层次和方面,因此旅游信息系统必须具有一定的信息处理和集成功能。但从目前来看,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辽宁省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所建立的旅游信息系统功能仍不健全。一方面,在具体信息设置方面仍有很多不完善之处。辽宁省大多数的旅游网站上的是介绍旅游景点、旅游知识等简单的信息,网站功能简单,定位狭窄,不能为游客提供及时、全面的信息服务,缺乏针对不同层次需求的游客专门定制的服务。另一方面,缺乏旅游信息共享平台。一是因为很多旅游企业为了保持自己的竞争力,不愿意将自己的旅游信息资源放到共享平台上,导致难以建立旅游信息共享体系。二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辽宁省旅游业的各相关企业对信息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同,信息采集、加工的手段不同,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不能建立有效的组织和协调机制,因此难以构建高效的旅游信息共享平台。
2.3互联网交易安全性低
在“互联网+”背景下,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是建立在开放的网络基础上,互联网的交易安全性低是制约“互联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调查显示,个人隐私安全的制约、支付安全性低以及旅游信息真实性差影响互联网交易安全性,成为制约辽宁省旅游业在“互联网+”中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个人隐私安全的制约。游客在互联网的交易中,用户大量的信息可被旅游网站轻易获取,个人隐私资料被泄露的事常有发生,因此一些旅游者不愿意在互联网上进行旅游业务交易,这就严重阻碍了旅游业在“互联网+”中的发展。其次,支付安全性低。目前辽宁省旅游业务网上结算的环节还较为薄弱,支付安全性低导致旅游业务网上预订缺乏基本的保障。最后,旅游信息真实性差。据调查,49.8%的网上用户由于难以辨别网上旅游信息的真伪而对旅游业在互联网上的交易缺乏信心。由于辽宁省旅游业在“互联网+”中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具体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加上网上交易的虚拟性,一些不法旅游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虚假旅游信息,从中牟利。另外,一些用户由于恶作剧或出于好奇的心理,恶意下单订购旅游服务却不付款,使得旅游企业无法得到真正的用户信息,从而干扰旅游企业正常的经营秩序。
2.4旅游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
辽宁省“互联网+旅游业”的发展涉及旅游、信息网络、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多方面,这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综合性的知识。近年来辽宁省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不断提升,旅游教育培训体系日益完善,但既熟悉旅游业务,又精通互联网技术及其他相关行业技术的专业人才仍严重缺乏。这些专业人才的缺乏一方面会影响辽宁省旅游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因为旅游网站的正常运行需要运营支持、营销策划以及维护数据库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会影响旅游网站对游客服务的质量以及和供应商之间及时有效的联系。这种影响会导致旅游网站的信誉度下降,阻碍辽宁省旅游业在“互联网+”中的发展进程。
3辽宁省旅游产业的“互联网+”发展对策
“互联网+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辽宁应结合自身发展状况,采取相应的对策,逐步完善旅游业产业体系,革新传统旅游经营模式,加快“互联网+”助推传统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进程。
3.1转变传统旅游观念
辽宁省要加快“互联网+旅游业”的发展,就必须转变传统旅游观念,充分认识到旅游信息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是加强对“互联网+旅游业”的认识。辽宁省先关旅游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在旅游业与互联网的接轨中,互联网不仅是个渠道,更多是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整合各种旅游资源,满足用户需求。二是转变传统的经营观念。辽宁省旅游业与互联网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旅游相关企业应将传统的经营模式和互联网有机结合,实现旅游业内部运营的电子化、信息化和系统化,丰富其运营方式和营销手段,培养和引导用户的消费观念,培育顾客的忠诚度。
3.2建立完善的旅游信息系统
建立完善的旅游信息系统是辽宁省旅游业在“互联网+”背景下发展的基石。首先,建立内容丰富、实时更新的动态旅游信息数据库。辽宁省应通过建立和完善包括旅游咨询、旅游线路动态信息、酒店预订、在线论坛等内容的旅游信息数据库,确保旅游信息全面、及时、准确,满足游客的需求。其次,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服务。辽宁省旅游企业的信息系统必须创建独具特色又具吸引力的功能。通过集成游客信息,准确了解游客的兴趣偏好,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根据游客的消费档次、旅行时间、兴趣爱好等设计智能化的旅游路线;建立网上游客超市,方便游客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旅游项目进行自由选择和组合。最后,建立旅游信息共享平台。单一景点或一个旅游企业很难吸引顾客,辽宁省只有加强区域内旅游企业的合作,建立旅游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优势互补,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吸引力。辽宁省旅游企业应通过互联网联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实现各区域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打破地域的限制,提升旅游企业的网络化经营。
3.3打造安全的互联网交易体系
辽宁省通过打造安全的互联网体系,为其旅游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首先,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加强法律的监管力度,最大限度的减少旅游业在互联网领域存在的欺诈、欺骗以及泄露用户信息等行为,规范辽宁省旅游业在互联网中的交易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次,加强互联网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网上交易的保密性和安全安全性直接影响买卖双方的利益,安全问题已成为辽宁省推广旅游业在“互联网+”中发展的关键。通过防火墙和病毒防范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等手段防止“黑客”攻击,确保旅游业务在互联网上的支付安全。最后,建立互联网信用体系。一方面,通过信用体系可以对辽宁省在互联网上开展业务的相关旅游企业进行评估,对虚假旅游信息等行为的旅游企业进行惩戒,加强其诚信建设和自律。另一方面,增强用户的诚信观念,提高消费者的网络安全意识。互联网信用体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辽宁省旅游业互联网信息的安全性。
3.4注重培养旅游信息化专业人才
在“互联网+”背景下,辽宁省旅游业发展离不开旅游信息化专业人才的支撑。因此只有培养旅游信息化专业人才,提高整体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才能将传统旅游业的经营管理与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应用功能等有机结合起来,加快辽宁省旅游业在“互联网+”中的发展。一方面,辽宁省旅游业应建立有效的人才机制,积极引进高端人才,通过将高素质的信息化专业人才安排在关键岗位上,提高旅游业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辽宁省旅游业相关部门应做好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组织从业人员学习旅游业信息化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打造一支旅游信息化的专业团队;另外,高等院校及中等职业院校积极开展与旅游企业的合作,加快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旅游信息化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庞敏,江丹丹.论我国旅游业在“互联网+”中发展的可行性初探[J].东方企业文化,2015(3).
[2]唐建.应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扬州旅游产业的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2014(11).
[3]马卫,李俊楼.移动互联网时代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思考电子商务[J],2013(5).
[4]刘文江.旅游电子商务现状及其发展研究[J].人民论坛,2012(17).
[5]王松.浅谈黑龙江省旅游电子商务发展[J].华章,2012(26).
[6]叶娅丽.互联网经济与旅游业的融合分析[J].中国商贸,2011(29).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下;播音主持;教学研究
近年来,传媒产业的相互发展,在引导社会舆论和新闻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传媒行业中,播音主持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播音主持的发展需要更先进的技技术支持,网络环境是由科技发展创造的一个重要产品。基于此,播音主持的教学发展在互联网的基础只有改革才能谋求更好的前途。
一、互联网+背景下播音主持教学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如何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做好播音主持教学的相关工作,随要结合当前的背景去分析。
(一)播音主持教学结构不合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播音主持的工作作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意识形,但无论是简单的新闻播报还是对新闻的深层次分析和评价,都会对播音主持教学在外界的形象发生一定的变化。换句话说,播音主持最重要的标准是新闻的安全性,即确保录制的节目不包含敏感或不公平的言论,并能促进对生活,价值观的正确观察。通过这种方法,保证了播音主持教学的质量问题,但是从根本上说,这极大地限制播音主持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播音主持教学相对较为保守
即使一些院校已经意识到网络和新媒体平台的重要性,但他们仍然没有结合时代背景提高教学的活力,而是一味停留在过去的教学理念中。我们都知道,良好的教学方式的展开经可以提高教学的活力,即使面对使用的程度不高的情况下。互联网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解决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这无疑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有效率。传统的播音主持教学在这方面的做法很难主动,没有明显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互联网平台的所有资源信息自然比教学信息的来源高得多,使得播音主持的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
(三)播音主持教学较为落后
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我国的播音主持教育工作,未能取得重大进展。以为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思维过于严重,使得新媒体等各种新技术难以有效的实施。这也使得播音主持的教学成果作难以取得进展,整个课堂学生和老师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和沟通过程。另外,老师缺乏更专业的知识和水平,难以推动教学工作的发展,更不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创新突破。
二、互联网+背景下播音主持教学的创新措施
虽然互联网媒介的出现给中国的广播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也充分的暴露了一些问题。然而,新媒体技术的兴起也是为新闻业的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机会。只要能够满足时代的需要,采取相应的创新措施,就能更好的推动播音主持事业的发展。
(一)加强互联网平台的构建
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对传统的新闻媒介平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也不意味着传统媒介形式和互联网处对抗的关系。相反,传统的媒介应该增加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强度,通过网络和新媒体技术提高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播音主持的热情。面对这样,学校也老师就需要更新其管理理念,提高互联网平台的关注程度,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实现互联网平台模式下和创新产业链条建设,从而实现与时俱进的目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提高整体竞争力[2]。
(二)加强管理机制的创新
对于在中国新闻专业的发展,教学内容和渠道的创新只是一种形式上创新,而学校管理和组织本质上是服务于教学的一种方式。在当前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闻的价值已远远超过去的需要,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时间不是特别自由,往往导致缺乏信息的及时性,使教学的效率价值大幅下降。互联网平台,最重要的竞争点是它可以将新闻信息在短时间内传播到更大的范围,并且实现这一效果引导社会舆论的风向。
(三)加强播音主持教师的素质培训
然而,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在过去,互联网的竞争力仍然低于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这是长久以来主流媒体发展后留下的底蕴。然而,互联网平台的重要性仍然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现在的社会发展来说,需要有足够的媒体理论知识,才能更有效地整合与新时代下的播音主持教育事业共同发展,以实现互联网背景下的理论创新。
三、总结
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播音主持现状要素分析,是提升当前播音主持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播音主持的教学创新主要体现在利用互联网+的形式下才能更好的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