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基于智慧课堂的教与学范例(3篇)

栏目:报告范文

基于智慧课堂的教与学范文篇1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许书明教授的《当代名师智慧课堂教学艺术》一书,针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普遍缺乏趣味,学习情绪不高、效率和效益低下的现状,提出向名师求教,做智慧型教师,学习借鉴名师智慧课堂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技艺、技能和艺术修养。

本书具有“大背景、精遴选”,“宽视野、高格调”,“新构思、巧布局”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大背景,精遴选

本书基于当下课堂缺少“智慧”的现状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遴选了当代十大中学语文名师。选择的标准兼顾两条:一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三次教育大变革中的代表人物;二是创立或倡导了“特色语文”并自成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名师。这些“特色语文”具有鲜明的个性化语文教学艺术风格和特点。

名师的智慧课堂教学思想(理念、模式、方法、特色)自成理论体系,成为智慧课堂教学艺术的内驱力。他们的智慧课堂教学艺术(因人而异,各具特色)是“教学智慧”的结晶,是“智慧语文”的珍奇。探索名师智慧课堂教学艺术,评析名师的经典教学课品,是深化课改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是名师成长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宽视野,高格调

本书研究视野宽阔,既不是笼统的研究教学艺术,也不是单一的研究教学智慧,而是将影响和制约教学智慧艺术的诸多因素整合起来进行考察,着眼于中学语文名师智慧课堂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其思路包括这样几个层面:①将教学智慧研究纳入语文教学艺术研究;②将教学智慧研究纳入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研究;③将语文名师教学智慧研究纳入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研究。这就将一般层面上的课堂教学研究、教学艺术研究、教学智慧研究、智慧型教师培养研究等区分开来。

本书格调高雅,像一幅“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中国长卷画,每位名师的智慧课堂教学艺术,具有独特的韵味,其个性化的“特色语文”是对“语文课程”的独到解读,蕴含丰富的“智慧课堂”教学思想,具有高超的“智慧课堂”教学艺术。

三、新构思,巧布局

本书构思新颖,由智慧型教师形象内涵入手探索名师教学智慧的生成艺术。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

本书结构巧妙,采用专人专题的研究形式,自成章节。每个章节由三小节构成:第一节“名师智慧课堂教学理论”(包括“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特色”四个部分);第二节“名师智慧课堂教学艺术”(提炼出5―6种特色语文教学智慧艺术表现形态);第三节“名师经典课品片段赏析”(选择最能体现该名师特色语文的教学片段加以赏析)。三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名师智慧课堂教学理论,是智慧课堂教学艺术的内驱力,凸显名师“智慧课堂”的教学艺术理论特质;名师智慧课堂教学艺术,从教学实践层面探索智慧艺术的表现形态,因人而异,各具特色;名师经典课品片段赏析,选择最能体现名师“特色语文”的经典课品片段深度赏析,是名师智慧艺术表现形态的生态还原和艺术放大。

基于智慧课堂的教与学范文

一、阳光物理课堂源于灵动的生成

有人认为,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每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基于学生的独特性,教师、学生的现场性,使课堂生成事件真实地存在于教学中.因此,课堂教学不应预设太多“圈套”,而应播下种子.在物理课堂上,教师播下种子,收获的可能是思想的启迪、价值观的引领、情感的升华……而这一切,教师却不可能完全通过预设实现.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理想的物理课堂应该是师生双方共同演绎、彼此尊重、动态生成的课堂.也唯有“生成”,物理课堂才能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在探究实验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情,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教学契机,使物理课堂充满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意趣.动态生成能够激活课堂,而物理课堂的精彩也源自生成.理想的物理课堂,教师应正视“阴错阳差”,重视“节外生枝”,珍视“灵光一闪”.只有这样,才能撑起一片精彩纷呈、智慧飞扬的物理天地.

二、阳光物理课堂源于永恒的真实

有位教授对于“什么样的物理课是一堂好课”概括了五个“实”.其中有两点为:平实的课――课堂真实无伪,不是表演;真实的课――课堂有缺憾,值得反思,需要去重建.有些教师为了“公开课”或“观摩示范课”,让学生根据课堂设计的问题进行预习.多次“彩排”,使课堂格外完美,完美得让人无懈可击.这样的物理课堂,一旦背离了真实,那些所谓的“观摩”“示范”也就失去了价值,只会留给听课教师深不可测的疑惑.物理教学的价值就是要让学生经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学习过程,并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成长.那种省略复杂的训练过程,只呈现精彩的学习结果的物理课,那种以部分优秀学生的完美发言掩盖其他学生学习真相的物理课……失去了真实与深刻.于是,学生对物理课渐渐地厌倦,教师也慢慢地变得庸俗,不论是语言还是思想,都没有了本真的激情与奔放.一堂理想的物理课,不仅需要教师深厚的功底,更需要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科学的精神在于求真,科学的追寻在于沉着、理性和真实地默默坚守.理想的物理课堂必须远离暗示、演练、彩排.或许,真实的物理课堂不是完美的课堂,但不真实的物理课堂绝对不可能是完美而理想的课堂.从这一角度来说,理想的物理课堂需要永恒的真实.

三、阳光物理课堂源于精彩的智慧

基于智慧课堂的教与学范文

关键词:智慧课堂;钻研教材;检查预习

在生本智慧大课堂的整体构建中,智慧课堂的建设是核心,特别是教师在新课堂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如何用智慧的心灵去培育学生智慧的头脑。本文试图从剖析智慧课堂的特点阐述新课堂建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智慧

中央教科所副所长田慧生教授认为:“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由教育的细心呵护而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简而言之,智慧就是知识、能力与美德的综合体。其实,新课程中三维目标与智慧教育的内涵是一脉相承的。

二、智慧课堂

1.布疑的课堂――充满疑问的课堂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诱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实现师生间与生生间思维的互动,着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理性思辨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展示的课堂――凸显探究的课堂

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真实的现象,展示探究成果,点评探究思绪,感悟真情实感,开启思维之门。

3.质疑的课堂――引导争辩的课堂

通过质疑,引发争辩,产生思维的共鸣,使智慧的火花碰撞、交汇,学生的灵性、个性飞扬,争辩的过程就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过程。

4.生命的课堂――走向生活的课堂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智慧的课堂是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需要向生活世界回归,在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中,既增长了学生的智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生成的课堂――唤醒智慧的课堂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情感的融合,会产生新的思想和观念,生成新的课堂。教师之“魅”在于懂得“有所为且有所不为”的道理,学会等待和抓住教育时机,用一个智慧的生命去照亮许多的智慧生命,用一个智慧的心灵去唤醒众多智慧的心灵。

三、智慧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1.课前,教师是智慧课堂的设计者、策划者和指导者

(1)认真钻研教材,组织教材

精心准备教学资源,认真研究学生的学情,积极创设课堂的引入情境,提炼课堂问题,精心编制导学案,用心备好课。

(2)检查学生预习状况

批阅学生预习案,总结预习情况,运用班级评价机制做好课前预习评价。

(3)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前的辅导

对预习有困难的学生重点予以指导,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互助作用,帮助组内待优生自主完成预习。

2.课堂中,教师是智慧课堂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领者

(1)课题引入

在课堂引入基础上,组织问题讨论与探究,完成第一波知识链的形成,这一阶段课题的引入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2)展示与点评

在完成第一波知识链的同时,进一步呈现问题、挖掘问题,通过小组展示与点评,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方法,形成新思路,促使新一波的知识链的形成。在这一阶段,教师在引导学生进入较深层次的思考,在小组展示和点评中,师生、生生思维互动,产生智慧的火花,形成智慧的气场,师生是平等的,心理是安全的,课堂是幸福的。

(3)质疑与释疑

通过小组点评,产生新的思考,引发学生对结论、对评价的质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知识拓展的思考,对问题的质疑,特别是从不同角度去阐述同一问题时,往往会引发师生的思维共振,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3.课后,教师是课堂总结的指导者、课后评价的组织者

在完成上述三波知识链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进行课堂总结,组织课堂检测,这个阶段教师的主导性在于对学生总结的及时点评,对学生检测的及时评价与反馈,把握课堂的脉搏,以利于下一课堂的可持续学习。

在智慧课堂的建设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紧紧把握智慧课堂的“动态生成”,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随机、巧妙、适时、适度地引导点拨,涌动师生心灵的对话,激起思维火花的碰撞,成就更高层次的智慧引领。

参考文献:

[1]沈洪.教育智慧点亮教育生命[J].上海教育,2007(Z2).

[2]薛瑞萍.教育的召唤: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J].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7(8).

[3]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

  • 上一篇:电商运营年度工作总结(整理3篇)
  • 下一篇:<基于微课的课题研究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