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智能电网的好处范例(12篇)

栏目:报告范文

智能电网的好处范文篇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不仅如此,还使得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本文以智能电网为例子,结合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通信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以及网络拓扑等方面来分析计算机技术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结合情况。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电网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供电技术越来越重视。近些年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其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两者的结合是电力系统朝着自动化发展的必经道路。

1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情况

1.1自动化电网调度系统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电网调度自动化。我国的电网自动化一共分为五个等级,从大往小的顺序是:国家、大区、省级、地区、县城电网调度。每一级电网的自动化调度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它是组成电网调度自动化的重要部分。除此以外还有大屏蔽显示器、调度范围内的发电厂、工作站以及打印设备等设备。

1.2变电站自动化

输电线路和变电站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间的主要环节。变电站自动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变电站运行的安全程度,并且扩大监控功能,取代传统的人工监控、操作。变电站通过应用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实现自动化,继而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再将常规的电磁式设备换成全危机的装备;系统集成化和数字化要靠计算机光纤来实现。对设备进行二次重组和优化,然后建立测量、协调和监视的综合性系统。

1.3配电网系统的自动化

在配电网系统中,计算机技术主要是用来改造电网。近些年电网技术的发展也促使着配电系统网络化得到快速发展,配电站的主站和子站以及光纤终端组成了三层结构,这样可以使得配电网系统的通信更快速,性能更好。

2智能电网的特点以及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2.1智能电网的特点

智能电网包含有许多现代先进的科技技术,比如:信息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等等一些高度集成技术。智能电网技术就是对输电、变电、配电、发电以及调度等各方面进行全局控制,利用计算机技术有效的提高效率,并且让系统的稳定性变得稳定,变电站和调度系统也能实现自动化管理。智能电网会根据电能质量、市场条件、电能安全以及周围环境等众多因素来制定合理的重点和目标,发挥其优质、集成、高效、协调、自愈、兼容等众多优点。智能电网的兼容意识是其能适应微电网和分布式发电站的计入,包括风能、太阳能等环保资源接入,完善管理功能和多样化用户对电力的需求。

协调,说的是智能电网能够让零售市场和电力批发进行无缝的衔接,以此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自愈,指的是智能电网有自动处理问题的功能。如果电网内部或外部遭到损坏时,不需要人为的修理维护,其自己会保证电网信息和运行的安全。

另外还因为智能电网有先进的信息监控技术,能够提升使用效率,优化网络运行和扩容,电网的成本也能有效的节省下来。统一平台的运用,让电网信息的集成和共享成为可能,并且还能加强电网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力度。

2.2职能电网的关键技术中计算机的运用

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有分布式能源接入技术、只能调度、通信技术、信息管理系统、网络拓扑、测量技术以及新型传感器等等。当然,凡是智能系统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智能电网也一样,通信技术尤其重要,必须要是具备双向性、时效性和可靠性的网络通信技术。除了通讯技术,信息管理系统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也非常的广泛。

2.2.1网络拓扑

未来智能电网基础是以灵活和坚强为结构的基础。目前我国的能源部分和生产力的布局存在严重的不平衡,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开展了点对点工程、特高压联网工程、直流联网等工程来解决这种情况。现在电网的规模较之以往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所以以后电网结构的突发问题也会增多,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结合才能灵活应对。

2.2.2通讯系统

智能电网需要有集成、实时、高速、双向的通信系统来支撑,这些都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必然要素,缺少一个智能电网就无法实现。智能电网有了技术的保障才能获得、保护以及控制数据。所以说,建设智能电网的第一步就是要建设通信系统。通信系统要和电网一样深入到用户中,建立起通讯网络,从而实现智能电网通信网络。

在高科技通信系统的支持下,成为大型、动态的电力交换模式。通讯系统一旦建立,会促进智能电网供电的稳定性,以及提升资产利用率,有效防御各种攻击。客户可以靠智能电网的客户服务系统进行交流,满足客户的建议和要求,提升服务能力。

智能电网的安全问题是需要格外注意的,最好用实时监控设备对其经行监控,最好带有系统分析能力。对可能造成故障做好预测,对于已经发生的故障和问题,要做出引人注目的响应。监控系统是电网安全运行的技术支撑。

2.2.3信息管理系统

智能信息管理也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有效的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析、集成,以及保证其安全。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包含有智能电子设备、精确的数据、资源的共享、数据实时采集系统以及分布式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等等;这些经过加工处理的信息是分析电网业务的重要工具,信息的集成主要作用是让智能电网以及各级电网的内部信息形成集成。信息显示系统,顾名思义,主要显示智能电网的各种个性化界面;信息安全系统是整个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这是一切运行和效益的保障。这一切系统的实现,都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参与。

3结语

计算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且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电力系统自动化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应用是时展的必然要求,计算机技术能对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促进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相信未来计算机的发展会更加快,电力系统也会随着发展,更好的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龙邦琼.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J].电源技术应用,2013(03):75.

[2]杨曰利,王传才.浅析计算机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有机结合[J].神州旬刊,2013(12):41-41.

[3]杨会宇.浅议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4):160-160.

作者简介

魏剑啸(1968-)。现供职于许继变压器有限公司。主要研究方向为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智能电网的好处范文篇2

关键词:数字化;智能变电站;技术;维护

中图分类号:TM76;TM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4)12-0000-01

随着我国电力网的不断发展,作为电网的基础和支撑,智能变电站既是变电站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内在需要。智能变电站的基本要求是设备之间的通信是以数字方式传递及共享信息。不仅如此,它还集控制,调节与在线分析等高级功能,以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式完成对信息采集处理。但是由于运行维护和经验的缺乏等种种原因,导致电站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做好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有利于其健康发展。

一、智能变电站技术特点

(一)智能变电站结构。智能变电站系统分为过程层、站控层和间隔层。过程层完成变电站电能的变换分配及传输测量,是由一次设备和智能组件构成的智能设备、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站控层由自动化、站域控制、对时和通信系统组成,其作用是通过对设备的测量和控制完成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等相关功能。间隔层设备一般指一些二次设备,其作用是用一个数据间隔一次设备,从而达到与各种远方系统的间隔作用。包括有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录波装置、测控装置等。

(二)智能设备状态监测与顺序控制。采用顺序控制智能化的高压设备具有良好的优点。首先,采用顺序控制的智能检测适合无人值班及区域监控中心站的检测中心。其次,它还可以接收调度中心和后台系统发出的控制指令来实现在站内和远程可视化控制。

另外,其还可以通过监测系统所得到的设备结构特性参数和运行数据来分析评估所测设备的工作状态,从而有效的避免事故的发生。对于实施大范围的电气设备的在线监测来说,智能变电站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在线监测来改善经济效益。

(三)智能告警及事故信息综合分析。对于智能告警及事故信息综合分析决策系统来说,它能依据变电站的逻辑和推理模型对告警信息进行分类显示处理,从而进行在线实时分析和推理。其次,它也是一个辅助和处理故障判断的系统,它能够自动报告变电站异常并提出处理方案,同时也为主站分析决策提供事件信息。

(四)电压无功自动分析控制。电压无功自动分析控制系统首先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采集数据,再综合分析所得数据形成多种指令,最后由集控中心控制系统执行具体操作。此系统为了子系统的经济性和达到最少操作次数,可以控制这种智能协调。

二、应注意的问题

(一)可靠性。因为在有源电子互感器的内部需要设置有源电子元件等,这就导致了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降低。而对于光学互感器来说,外界环境条件如温度等的影响都比较大,甚至在玻璃和光纤之间的连接也存在可靠性的隐患。

(二)快速保护。现代电子互感器与传统互感器相比,电子互感器的数据传输是通过互感器到保护测控(或交换机),期间还需通过合并单元,因此中间环节便有所增加,同时传输时间也有所增加。此外,必须在保护跳闸扣进行智能终端处理,这样也会影响快速保护。

(三)安全性。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和实施是需要借助大量的网络技术和网络设备的,智能化变电站的信息传输和数据共享都是依靠网络技术来完成和实现。以往的变电站使用的通信方式基本上都是点对点的形式,安全性能普遍较高,被称为是局部特征的交换机制。变电站使用的信息通信模式为对等模式,在局域网上可以实现全部IED的信息,任意一个IED受攻击,如果没有对信息进行有效地防护,就会给变电站系统带来很大的损伤隐患。

三、变电站运行的维护

(一)创建运行规范。智能化变电站的设计必须由设计员与厂家充分沟通、调节,只要量方面做好充分的沟通,才能使智能化的理念与实际应用完美的结合,与此同时,在沟通协调的过程中要对设计规范中不足的地方就行完善和修改。

(二)技术人员专业知识的掌握。智能化变电站技术通常都具有一定的特点,由自动化、通信和继电保护等方面的紧密结合才能够使IED开始运行。这就要求继电保护的技术人员能够对相关的知识了如指掌,只有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了才能保证工作效率,才能使故障的分析、和处理工作顺利进行。当交换机、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发生故障时,技术人员能够及时针对出现的故障分析和处理,并能够对故障造成的后果进行评估,进而将故障处理妥当。

四、智能化发展

现如今,想要满足市场的需求仅仅依靠智能化是远远不够的。智能终端的配置和互感器等方面都存在一次、二次的适应情况。刀闸以及智能终端等部分仍存在控制电缆,并不能完全利用远端来维护,故此提高一次智能化设备对其未来的发展非常重。目前,针对智能化网络存在设备故障都是利用人力来解决处理,因而技术人员不光要有技术同时也要熟练的掌握专业知识。与此同时,由于网络连接装置的涉及面较大,为了避免对设备的损害,必须采用设备轮停的办法利用人工对故障进行查找。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应该使用信息一体化技术对故障进行检查与定位,并能够智能化的对故障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做到运行维护的智能化发展。

五、结束语

智能化变电站,是对传统变电站技术的革新和创新,智能化变电站是对传统变电站建设的提高和优化。与传统的变电站相比,智能化变电站实现了智能化变电站信息的网络化、规范化、信息数据共享的标准化等功能要求,通过智能化变电站,提高了我国电网运行管理水平,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供电成本的降低,对于我国电力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都是利用人力来解决智能化网络存在设备故障的问题,因而技术人员要熟练的掌握专业知识。同时,为进一步体现智能变电站稳定安全优良性能,需要企业强化管理,技术人员规范操作,改善电站工作效率和效益,从而实现我国电力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宇.智能变电站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1.

智能电网的好处范文篇3

关键词:电网建设;施工技术;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在电网建设工程中,智能化成为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更好实现智能电网的建设步伐,与它相对应的输变电施工技术和装备必须要朝着交互化、智能化以及信息化方向的发展,更好的保障电网的高效经济、安全可靠的运行。发展智能化施工技术要从两方面入手,即施工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以及施工装备的自动化、技能化,本文将对电网建设工程智能化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电网建设的工程特点

1.高空作业、露天作业多

因为电网行业本身的特殊性,电网的架设大多处于高空,所以在普遍情况下,电网建设工作者需要进行危险系数较高的露天作业,这就出现了施工修理人员的安全难以保障的情况。而此外,大部分电网处于露天位置,除了很少情况下相关人员会在在电站内部工作,大部分都需要在露天的环境下进行施工,特别是还需受天气的影响。另外由于电网的修理是不能耽搁的,需要保障居民用电,这使得在一些比较恶劣的天气情况下,类似暴风、暴雨、冰雹、曝晒、大雪等,建设工作者都要继续进行工作,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安全上也存在更多的不定因素。

2.体力劳动、交叉作业过多

在输电送电线路的建设过程中,大部分的送电线路在山林深处,若要进行机械操作便存在着机械运输这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大部分只能靠人力。施工人员需要在翻越崇山峻岭,长时间的攀爬过后还要进行需要高度集中的电网建设工作,是极为耗费体力的,所以工作人员在施工中易出现疲劳、集中力不够、操作不得当等一些问题,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由于电网建设施工过程十分复杂,但是建设工期又非常之短,且交叉作业较多,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丝问题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这就需要强化安全管理体制,做好防护工作,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3.电网建设劳动密集,但技术含量不高

在大面积的电网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但多数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处于比较低下的位置,并没有受过系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导致事故发生的几率较高。解决这个弊端需要承包商在进行电网建设工程时,严格监控人员招收,实施竞聘上岗制度。在施工人员确定后,需及时给予安全教育和必需技能的培训。但现实是,大部分承包商关注的只是利益,真正能做到这些的并不多。

二、智能化系统在电网建设中的运用

现如今,现代的电网工程项目建设逐渐走向了系统化和大型化,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设备、人员、材料以及层级等内容,这增加了电网建设工程中的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输变电工程建设早电力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电力工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跨大区联网、智能化电网以及特高压电网等工程项目的建设,对项目管理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工程管理建设的好坏对于整个输变电工程项目的实施具有直接的关系,它决定着工程项目的安全投入运行,不仅影响着企业的形象,而且还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输变电工程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也跻身于世界一流水平,与它相适应的施工管理水平也必须进行大幅度的提升,更好的适应电网的发展需求。为了更好的加强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节约工程的成本,提升建设的质量,保证建设的安全,电力企业就必须摒弃传统的管理方式,缩短项目管理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强化工程项目管理,大力开发和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更好的达到全面提升电力水平的目的。

智能化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要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改进管理思想,更好的输变电工程建设管理服务,更好的提高工程的质量和管理效率,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性。我国输变电工程的型式和等级具有多样性,而且输电线路以及变电工程中的导线、铁塔等规格、型式与种类较为复杂,再加上对应的的一些施工设备的用量大,种类多,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上述工程管理信息进行高效的分配和处理,这难免会出现一些遗漏和偏差,容易造成一些施工质量问题以及安全隐患的发生。在输变电建设施工中,其数据量较大,计算较为复杂,再加上环境多变,技术人员一般都是凭借着经验进行器具的选择,这就很容易造成财力、人力和物力的浪费,而且更有可能由于经验不足、技术人员分散等原因,使管理产生不利的影响,给工程建设带来很大的损失,从而埋下安全隐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以其计算准确、运行速度快以及信息储备量大的优点,运用计算机技术来提高电网建设施工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大力提升工程施工方面的管理,要把工程量的计算、工程节点控制、施工方案的设计以及工程配套施工设备等方面和施工管理密切的配合,逐步提高输变电工程项目的高效协调,更好的提高电网建设的施工管理水平。智能化施工管理就是要充分运用计算机系统对施工管理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处理、保存、维护以及使用,并且运用人工智能中的知识工程以及专家系统等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进行施工管理。智能化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包含的内容很多,它不仅包括基本施工的计算,又包括了现场施工管理中所需要的施工流程、施工进度、施工规范以及安全管理等智能化管理平台,对于输变电项目中最薄弱、最底层的施工现场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智能化施工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开发和研究,不仅能够实现施工全过程管理的系统化、统一化、实时化和智能化,而且还能够降低施工的成本,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有助于输变电施工的科学、高效化管理,更好的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企业的效益。

三、智能化施工技术的应用措施

目前,基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和生活用电量的增加,其电压等级也在不断的提升,这对于电网施工工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对于交直流特高压工程项目建设,需要大型的牵、张设备配套施工共同完成。于此同时,对于一些快节奏的建设项目,工期越来越短,但是施工的质量却越来越多,在安全环保的情况下,对于牵、张设备的性能、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大力研究和开发智能化的牵、张设备,对于提升输变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单台设备智能化

单台牵、张设备的智能化,要在整机方面集成控制中心运用微处理,使微处理器完成对放线数据的采集和监视,起到控制和调节的作用。数据的采集运用的是配置的测定张力的拉力传感器和测定速度的速度传感器,并经过总线传输通道,把牵力和张力的数据传送给主机控制中心。而主机控制中心要事先设定好程序,并且对数据进行快速的处理,及时有效的调节总张力或者是分张力,更好的达到牵、张设备智能化控制的目的,真正实现电网工程的智能化施工。

2.机群设备智能化

机群设备的智能化主要从两部分组成,即单机智能系统和管理中心系统,单机智能系统能够对牵张设备及时有效的实施多种功能,例如,状态测量、运行显示、通讯和调节等,通过智能系统的通讯单元模块,把施工中各个设备运行的真实情况传送给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对于数据进行分析和运算,并建立起一个集成化的施工作业模型。这一模型不仅能够对施工系统内部的任何一个智能分支进行有效的监控,而且还能够对施工人员的作业情况进行全程监控,有效对的对于各个智能分支单机进行分析和调整,有助于优化施工方案,更好的进行施工。机群设备智能化能够使操作人员实时的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设备使用参数的透明度,能够有效的防止错误操作的发生。

结语

根据上文,主要针对电网建设智能化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可知,要加强电网建设工程智能化施工技术研究和开发,增强施工智能化和自动化,有效的降低劳动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更好的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智能电网的好处范文篇4

关键词:农网配电;智能化;FTU;RTU

作者简介:马华中(1984-),男,江苏苏州人,苏州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电气工程师。(江苏苏州215004)

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0-0193-02

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是《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电网智能化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网配电网生产管理水平和供电可靠性的重要途径。它具有故障快速定位和隔离功能,在使用中可以大幅度提高电网的可靠性。目前已经在很多地方被采用,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意见。

一、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我国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只有通过对现有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提出并解决问题,才会促进我国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

1.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目前使用的设备陈旧、电源点不多、网架结构不合理等,这些问题导致了系统的可靠性差。另外,现在的农网配电系统在使用中,不仅变压器损耗大,布点也不合理,大多数还是依靠人工操作,自动化的程度很低,导致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同时由于电半径过长,致使电压和线路损耗过大,供电质量也不是很好。还有许多地区依然停留在老的管理方式上,现代化水平偏低,信息化程度很低。

针对目前农网普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农网建设上一定要实行统一的原则和指导思想,才可以有计划有步骤来进行解决。首先要加强对一些重要地区和城镇的电源点建设,在建设上尽量利用环状网开环这种方式,对一些重要的线路要尽量使用绝缘导线。其次对电源点进行合理的布局,利用低耗变压器,并尽量缩小供电半径,加大导线截面,才能更好地降低线损,提高供电质量。最后对各种智能化系统进行统筹考虑,才能更好地统一实施。

2.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作为“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发展项目,经过我国在“十一五”期间的建设投资,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和不足,找出问题,完善不足,将一直是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的重要方向。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部分地区就开始积极探索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截止到2008年,全国已经有13个省市在部分区域内实现了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0年以后,随着我国电网建设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实施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目前在国家电网公司又已经有30多个地区开展了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

10kV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是电力系统建设的主要环节,相对于其他建设,它的运行环境更加复杂,配电线路点多面广,同时路径又复杂,由于各地的设备普遍质量不高,所以这些年来为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带来了很多难题。受气候、环境、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影响,设备故障频发,故障原因也相对复杂。虽然国家电网的主网建设已经基本实现智能化,但是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却一直是个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配电网设施老旧、农村电网薄弱等方面。所以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在我国还处于初级水平,是未来农网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二、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主要途径

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通常都是由乡镇与城区、乡村与远郊这两个系统组成。一般情况下,乡镇与城区系统是利用环状网开环运行的方式,达到一种供电多个途径的网架结构,它的供电半径短并且负荷密度大。乡村与远郊系统是利用辐射状网架结构,一般供电半径比较长,负荷相对较小。

1.重要乡镇与城区子系统的智能化建设

乡镇与城区子系统的智能化建设主要是采取柱上开关终端设备的馈线智能化方式,通常在集控中心建设一个城区配电智能化集控中心,同时在后台建设一个农网智能化系统,基本都是在计算机局域网上建立。不同用户的外馈线开关处装置FTU,并且在比较重要的配电变压器装置一个终端设备,并且还要装置一个终端设备在10kV的开闭所位置,终端设备要采用变电式的。

如要想系统设备之间的互联,还需要建立一个配电自动化的通信通道才能够实现。馈线自动化原理是利用分层结构,把原本分散的FTU与RTU集结成为很多点,之后再传输到控制中心去,这样不仅可以节约主干信道,还让控制中心的这个主站监控系统能够继承输电网的智能化成果。

区域工作站可以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设置:首先依据距离的远近划分,配电网密集时,在小区内的监测要选择比较近的地点建立工作站。其次,当配电网比较狭长,或在性能较高的一些数据通道中,可适当地设立一些区域工作站。开闭所和配电变电站的智能化基本上都是采用以下3种模式:

(1)电能采集、保护及监控相互对立。其中监控里面的遥信、遥控、摇测都是使用集中组屏这种办法,所以在智能化的改造中,二次连线的情况发生得比较多,比较适合投入运行的中心站进行智能化改造。

(2)保护和监控相互结合、采集独立。其主要是对已经投入运行的开闭所和变电站有了一定的保护设备。这种情况下,对屏上开孔和把智能化设备固定都不是很方便,所以这种模式比较适合在新电站中使用。

(3)电能采集与监控相互结合,保护独立。其主要是运用智能电表里的实时测量功能,对保护装置进行单独的设置,达到减少二次连线的目的,这种模式造价低廉同时也安全可靠。

重要乡镇与城区之间智能化配电网的进线监控,主要是利用SCADA系统和变电站这种一发两收的RTU2种方式。方式一是利用SCADA系统进行转发,来获得需要的信息。其中SCADA系统一定要具有转发功能,并保持配电智能化的控制中心与SCADA系统的沟通,主要优点体现在对RTU没有特殊要求,也不用给配电智能化控制中心设专门通道。缺点就是对配电网供电的进线开关不能遥控,还必须要求SCADA系统有转发功能。方式二是利用一发两收RTU,获取需要的信息。这里需要RTU一定要具有一发两收的功能,并且还要给配电智能化控制中心设置专门的通道。优点在于对配电网供电的进线能够实现遥控控制,缺点在于必须要求RTU具有一发两收的功能,还要在配电智能化控制中心设置专门的通道。工作平台主要是使用Windows98,其中网络操作系统是使用WindowsNTserverV4.0,在目前的使用中,网络上进行通信的协议大多都是基于TCP/IP,使用客户/服务器这种方式。并且在数据库的管理系统上,大多使用MSSQLServerV6.5以及配电的地理信息系统的这个平台,充分地利用了服务器镜像的技术,目的是为了把系统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上去。

总的来看,就当前的技术来说,配电智能化的需求能够得到全面满足的单一方式是没有的,必须要在配电网中将多种方式混合使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乡村和远郊子系统的智能化建设

乡村和远郊子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可以分步进行实施,利用智能化开关设备之间配合的馈线智能化方式。一般乡村和远郊子系统的供电半径都比较大,使用任何一种单一的方式都不能够很好地完成目标,加上线路基本都是利用辐射状网,所以使用这种方式是比较合理的。不过这种馈线智能化要尽量使故障区域能智能化隔离,并对相关健全区域的供电智能恢复。但是由于控制中心不能对故障区域进行迅速了解,所以在使用中最好能够和县级电网的调度智能化系统结合。由电网调度智能化系统对主变电站里的10kV线路开关第一次重合与第二次跳闸的时间间隔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结果来判断故障区域,同时对故障区域进行显示提醒。

配电变压器的智能化功能对乡村和远郊系统的智能化建设起关键作用,一般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安装智能化终端及无功补偿,一方面可采集台变的运行信息,另一方面可以使线路的损耗降到最小、减少电压在沿线的降低程度。如对配电变压器进行巡检时,可及时发现停电问题和对电压水平随时进行掌握。由于系统的供电半径很大,使用公用通信网来达到控制中心和TTU之间的通信的办法是非常可行的。

三、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的主要手段

1.配电网架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10kV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必须要有正确的电力系统结构和科学合理的经济运行方式,要在合理的供电半径内,尽可能地保证规划范围内的电力质量,并且不同线路之间要做到有互联的可能,线路分段点和分段量都要合理设置,尽可能地保证供电可靠性。

2.应用智能化设备

智能开关等智能化设备在10kV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智能开关可以遥控控制电网智能化系统中的主站与子站,实现出现故障时,自动隔绝,自动调整。

3.完善通讯网络

配电网的通讯技术是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的关键,它的好坏决定了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的好坏。由于配电网关键一级——10kV开闭所光纤覆盖率不高,不利于10kV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的发展。建议对开闭所与上级变电之间实行点对点的SDH网络,相对集中的环网柜采用EPON,相对分散的10kV环网柜采用公网的GPRS通讯。

4.接入分布式能源

通常采用的分布式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等,它们的使用是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的重要技术特征之一。分布式能源分布、环保清洁,可以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弥补在供电过程中负荷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因此,在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中,接入分布式能源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方法。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发展更是越来越快。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一直是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建设的主要方向。笔者在电力系统工作多年,结合实际对当前我国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我国农网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的发展道路上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肖娜.浅谈10kV农网配电线路故障与防范措施[J].经营管理者,

2012,(8).

[2]高祥.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建设[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四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8).

智能电网的好处范文篇5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网调度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8-0237-01

1前言

由于智能电网逐渐成为配电网络的发展主力,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也随之受到人们的关注,电网调度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它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并广泛运用于电力行业当中。智能电网能够对电能进行智能分配,从而实现电网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2智能电网的概念

智能电网即电网的智能化,它是一种利用新能源及先进的技术设备,将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设施集成起来而形成的新型电网,使电网也能变得经济、安全、可靠,并且保障了电网的稳定有效运行。智能电网调度是建设智能电网的关键,它在保证智能输出电网的同时,还要维系电力生产的整个过程,并为高压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3智能电网中电网调度的技术探究

与传统电网调度不同,智能电网调度表现出了智能电网安全可靠、清洁环保、高效经济等特征,而智能电网不仅要保证配电与发电之间的平衡,而且还要保障电网运行的高效稳定。因此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必须对配电站、电气设备运行以及发电系统等进行监控,并且避免电压受任何外界作用力的影响,于是还需要对智能电网调度的许多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3.1智能电网调度的特大电网在线预警和安全防御技术

随着各地特大电网的普及,各地间的电网联系也越来越频繁,电网的运行方式也越来越复杂化,电网管理处于由局部管理向全局控制转化的关键时期,因此整个电网的运行管理必然会更加难以控制。由于智能电网是基于智能决策和应对动态在线预警系统的控制执行,形成了具有自动感知、自动诊断、自动预防和自动愈合的智能安全监控技术以及在线预警能力,在线预警技术和安全防御技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电网[1]。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对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进行智能监控及实时预警,还能指导智能电网运行操作和处理紧急事故,有效地提高特大电网的风险监控和安全运行能力。通过对恶劣环境下电网运行的风险评估研究,提升了电网的抵御和运行能力。

特大电网调度运行监控技术为了建立智能电网的安全防御系统,将通过迅捷、精确量测感知,自动适应智能决策技术,从而实现特大电网的自动优化调度。在提高电网输电容量的同时,还降低了运行的成本,实现了特大电网运行监控、维护和建设的生态节能功效。智能调度的监控技术还能在电网警戒状态下及时发现事故安全隐患,最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也降低了特大电网运行的风险。当电网处于故障的状态,应立即启动智能决策技术,从而防止系统故障扩大化,最大程度减小事故所带来的损失和产生的影响,再对故障进行清除和隔离,采取行动,避免因故障而造成大范围停电。

3.2智能电网调度的一体化智能应用支撑关键技术

智能电网调度的一体化智能应用支撑关键技术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一体化模型管理技术、可视化展示技术、海量信息处理技术等。这些关键技术是智能化电网调度应用功能的建设基础。

其中,一体化模型管理技术能够为智能分析和决策应用提供一体化模型与数据基础,解决因模型或数据不完整而导致的问题,满足智能调度的需要。不仅如此,一体化模型管理技术还能够整合其他类型的模型,达到模型的有效配置。

不同于传统的2D图形监视模式的事故信息由事故画面展现出来,智能可视化展示技术呈现的是智能化调度的人机展示方式,其电网分析结果以及电网辅助决策结构都已达到了可视化的水平。智能可视化技术建立了智能可视化的支撑平台,它不仅颠覆了传统的调度员监视模式,实现了智能可视化的监视、预警和分析,还可以在电网正常运行中进行全方位的可视化预警。若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了安全事故,智能可视化展示技术会立即进行可视化事故定位,将事故的发生状况直观地展示出来。当然事故不可避免的发生之后,还可以进行可视化事故恢复方案,将事故带来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2]。

建设智能电网调度,要求基础信息自动化,因为完整、及时、准确可靠的基础信息能够为智能调度的监视、控制和预警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而海量信息储存系统可以为智能电网提供开放、齐全的信息管理和高效的技术支撑。海量信息处理技术不仅解决了特大电网在空间地域不同或时间差异时的海量信息处理、读取问题,而且为电网智能化提供了更加精准有效的基础数据。

3.3智能电网调度的电力资源优化技术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我们提供了生态环保型生活环境,因此电力资源的生态运用就变得十分重要。电力资源优化技术不仅能在节能节电管理方面适应市场的需求,还可以达到节约资源、节能发电的目标,同时保证了电网稳定运行。智能电网调度技术通过研究和运行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和控制技术,在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平台上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电力模型系统的统一管理,形成了电力系统的标准化和模式化,从而更好的节约了电源。电力资源优化技术不仅可以对电网运行中的常见问题进行运算预警,还能限制电网中的电流和电压,从而有效地降低电源的损失[3]。

4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智能电网调度技术也随之得到优化和完善,不仅满足了现代化的发展需要,还促进了经济和能源的优化配置。由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能使电网系统更加自动化、信息化和统一化,这就要求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健全智能电网调度系统,从而提高智能电网调度特大电网的能力,而智能电网的一体化智能应用及管理也促使电网能够更加安全可靠、清洁环保、高效经济地运行。

参考文献

[1]温旭霞.浅谈智能电网中电网调度技术的研究[J].科技风,2013,15(15):60.

智能电网的好处范文

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智能电网系统自动化控制实现和发展的必行之道。在智能电网系统中合理应用信息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并提升智能电网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以及控制准确性,还能够极大程度的优化整个电网系统的工作效率,降低故障发生率。对此,研究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智能电网系统中的应用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

1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智能电网当中的应用

1.1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通信技术能够为电力系统提供更加顺畅、高效、及时的信息途径,构建双方面的数据信息传输网络。借助这一通道网络的双向、及时、高效的特点,能够为智能电网提供基础性的通讯基础。电力系统在具备良好的通讯基础之后,便能够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校正和检测提供良好的网络支撑,并借助信息自动化技术,可以显著提升智能电网的自动化故障排除的能力。借助通信技术还能够实现电网抗干扰能力。例如,在线路遭受影响之后,功率发生变化时,在监测到该异常信号时,便会通过通信技术将相应的功率补偿操作传输到相关线路的相关设备当中,从而实现自动化的功率补偿,自动、智能的分配电能,降低电网的抗干扰能力。在智能电网当中,信息传输以及储备主要有两种方式:

(1)建立开放性的通信系统,并构建标准型的技术指标,促使电网能够标准化发展;

(2)基础封闭式的通信技术,借助自动化技术实行信息的储存和处理,从而提升智能电网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一体化功能。

1.2自动化设施设备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智能电网伴随着光电技术以及信息自动化技术等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基于嵌入式的微处理器自动化设施设备不仅可以有效实现电网能源传输阻塞、各区域用电情况实时监测与控制等,还能够满足数字信号以及电流、电压等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相互传输,从而提升智能电网的自动化运行、调度呈现更高效率。除此之外,自动化设施设备还能够实现自动化的电费计量,并通过上述的通信技术将电费计量传输到信息储存中心,并通过信息储存中心计算每家每户的实际电费,从而实现自动化集中管理。

1.3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整个信息自动化技术当中的重点,同样也是智能电网实现自动化控制、电能调节的重要依据。借助自动化技术以及通信系统,能够在实现智能电网信息数据自动化检测,调节电网工作情况和控制电网的同时,还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生系统故障的类型、位置并分析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判别解决措施是否能够通过非人为操作而实现,如果能,则自动进行处理,如果不能,则报警,通知操作人员进行维修。在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一般情况所使用的方式都是专家决策法,系统借助对电网常规参数的比对进行,假设某个或者某系列参数发生异常时,自动化控制便会向控制设备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从而实现自动化调节,实行自动调控。

2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发展趋势

2.1信息自动化强化智能电网的设备监控

在智能电网设备工作状态的检测当中,基于标准化的电网模型以及实施工作情况的数据,能够对电网、电网设备以及变电站等当前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的检测、故障诊断以及风险评估和调控等。电力设备与电网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必须是针对各类供电设备工作状态而进行优化,以及时记录设备工作状态、预测故障的发生以及预处理等为主要发展趋势。

在同一公共信息模型以及公共信息模型的基础之上,拓展供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信息,并以子集构建信息提取、分析,从而为变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信息收集、统一性管理以及访问处理等提供支持。

2.2自动化变电控制系统

自动化变电控制系统主要以构建整个控制中心的单元智能化为基础,在通信网络的基础之上,组建一个两次甚至多次控制的自动化整体系统。其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几项功能:

(1)各个保护、控制功能相对独立、完整,能够通过智能化手段进行独立控制;

(2)控制系统的功能可靠并且完整,操作人员的可操作项目多,可操作性强,通过计算机集成所有的控制措施;

(3)具备可以为智能电网提供及时监测数据并可靠传输的SCADA系统等功能。

伴随着微计算机、集成电路、通信以及信息网络等高科技技术的持续发展创新,微机监控装置以及维护保护在智能电网当中的应用必然会越发普及,传统的单项式自动化控制也会逐渐变为综合性的自动化控制。在每个单项控制项目中,其整体的结构体系在不变化的前提下,功能、性能以及工作可靠性必然也能够不断提升。在目前的“变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必须是以信息交叉、信息挖掘为根本,将微机监控、微机保护等作为现代化通信技术、智能电网的一体化综合功能,从而使智能电网具备实时监测、预防故障等处理功能。

3总结

综上所述,想要促使智能电网系统的信息自动化技术得以长期、不断的发展,必须要强化相关技术的研发力度,实行标准化、统一化的运行、管理标准和制度,重视相关从业人员的技术培养,从而积极推动我国智能电网系统的信息自动化技术不断创新、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强.智能电网风电场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及工程应用[C].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三届一次会议暨2011年学术交流会,2011.

[2]王建龙,刘娇健,苏静.智能电网框架下客户电力信息采集系统构建的思考[C].配电自动化新技术及其应用高峰论坛,2012.

智能电网的好处范文篇7

关键词:智能电能表;智能检定;智能管理

中图分类号:R363.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智能电网对智能电能表的功能要求

在类似于互联网架构的“智能电网”中,作为“智能电网”的终端——智能电能表,依托“智能电网”所构建的强大的数字化信息网络和数据分析处理系统,通过电能信息显示屏、互联网以及各种通讯网络,向用户实时提供内容丰富的用电信息,如:用电量、电费金额、电能质量、表计健康状况、停(复)电信息通知、催费信息通知、用电情况分析、超负荷报警等信息;同时,在信息网络架构的“智能电网”中,智能电能表又担负着数据终端采集器的任务,向“智能电网”源源不断的提供内容详尽的计量数据,如:电能量、需量、负荷性质、三相平衡对称情况、母线电量平衡情况、线损网损数据、谐波监测数据等信息。

普通居民用户,在家里就能通过查看与智能电表相连的电能信息显示屏或登录网站等方式,方便、安全、快捷地获知详细的用电信息,享受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也可以把家用电器通过传感器与智能电能表相连,形成家庭电器区域网,用户通过上网或打电话的方式,让智能电能计量系统指挥智能电能表,远程控制家中电器的使用。达到合理、经济、安全使用电能的目的。

用于大工业户用户计量的智能电能表,除电能计量功能外,还将具备谐波计量、冲击负荷计量、变损计量、电能质量测量、功率越限报警、互感器合成误差补偿、负荷控制、事件记录等特殊功能;用于配电变压器计量的智能电能表,还应具备停电采集、三相不平衡不对称测量、中性线电流测量、变压器油温测量、变损计量以及有功、无功、视在电能平衡、线路损耗电量的核实等特殊功能;用于关口计量的智能电表,还应具备低负荷计量、0~360°计量,需量周期、费率时段的同步和主、副表实时比对,电表远程校准等功能;与高压数字式互感器配套使用的智能电能表,还应具有接收智能互感器输出的数字信号的功能。

智能电能表,作为一种将在全国范围统一投入使用并全国联网运行的新型设备,必将要求电能表生产厂家提高制造水平和研发能力,必将重新统一订立制造标准和功能要求,以解决目前全国各地区电能表功能、费率、验收条件、外观尺寸、显示抄读内容、失压断流判断标准、通信规约不统一的问题。统一标准后的智能电能表,将更加便于表计的生产和流通、安装和抄读、检定和售后服务;还将方便电能表配套设备的联接和使用。

二、电能计量----实现智能电网的关键

要实现智能电网的宏伟目标,电能计量-----是其中关键的支撑和保障。确切地说智能电网就是数据电网。数据的关键是其准确性与实时性。也就是智能电能表提供的数据信息必须是实时、可靠、准确的。

智能电网中基础数据是人为输入的,但电能测量数据是通过智能电表实时测量得到的,要使这些数据实时、可靠和准确,这就要求计量人员必须要做好做实大量的基础工作,包括建立所有用户的详实的数据档案、智能电能计量装置的校验、采控终端装置的联调联试等相关细致而繁杂的工作。

三、实现智能检定系统将极大地提高检定效率和检定质量

(一)室内检定将全程自动化、流水线作业无人操作

智能技术所具有的数字化、自动化能力在计量检定中的充分应用,将给计量检定工作带来一场革命。智能检定系统将彻底改变传统的计量检定作业模式,室内检定的全部工作将由封闭式全自动检定流水线来完成,实现检定工作的全程自动化。大量的电能表、互感器室内检定人员将从繁重而枯燥的检定工作中得以解放,检定工作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地提高。同时由于其检定过程无人工干预,从而杜绝了人员测量误差,消除了人员安全隐患,理论上可实现零差错、零违章、零事故,极大地提高检定质量和工作安全性。

(二)现场检验将实现远程化和智能化

智能技术在电能表现场检验中的应用,将实现高压计量电能表现场检验远程化和自动化。

在今后的高压计量中,电能表将以智能互感器提供的数字式信号作为测量对象。因数字信号可实现远程、准确传输,解决了目前电能表远程检验时模拟电信号传输困难的问题,远程检验将得以实现。

进行现场检验时,只要把现场计量装置的数字测量信号经通信网络传回实验室,再通过检测设备进行检验即可。计量人员只需通过智能电能计量系统进行远程控制,就能完成电能表的现场检验工作,无需携带校验设备奔赴现场,节省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人员现场工作存在的安全风险。

智能电能计量系统还将实现计量装置错误接线自动分析、判断,更正系数和电量追补自动计算功能,减少人工分析、计算所产生的失误,实现现场检验智能化。

四、高速的信息传输、处理能力将提高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测水平

智能电能计量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数字通信技术为支撑,具有信息传输快、处理速度快、传输准确、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使得计量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实现了一体化和实时化。

发达的数字化信息网络所具有的大信息流量和高速信息处理能力,有效地解决了目前运行监测数据传输慢、通讯难、存储量小的难题,极大地提高了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监测水平,将实现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的全程实时监控。

运行监测水平的提高,将可对重要计量点实施24小时全天候视频监控,有效防止窃电行为、破坏计量设备行为的发生。对随时发生的计量设备故障和运行安全隐患可实时上传计量参数、故障现象等信息,方便计量人员及时准确的判断和处理设备故障和事故隐患。大幅提升计量人员的处理缺陷能力,降低计量设备故障率,提高电能计量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自愈、防窃和坚强。

五、智能计量管理系统将实现计量器具全过程规范管理

智能计量中的智能管理系统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对所有计量器具从计划、采购、存储、抽样到检定、配送直至安装运行、报废的全流转过程实施监控管理。保证每一只计量器具的全生命周期都在受控之中,实现计量资产管理规范、精细、高效。

智能计量管理系统将采用现代化物流管理模式和立体仓储设备,实现计量资产的自动出入库和配送操作;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计量器具购置计划、校验计划、出入库信息、资产状态跟踪、标准设备管理、数据信息存储等一系列管理内容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

作者简介:

智能电网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智能电表;智能电网;数据处理

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6-0050-02

1智能电网系统

为满足我国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需求,大众无不希望以数字信息网络技术来连接资源开发、储送、转化、输配电、销售、储能以及其他相关服务与终端使用客户所涉及的电气化设备,并基于智能控制系统完成对能源转化与供能的控制过程,主要包括精确供能、对应供能、互助供能和互补供能集中方式。这样一来,能源使用的效率和供用安全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且将污染问题控制到最低程度,保证能源开发与投资效益的合理平衡关系。以上便是智能化电网建设的基本思想。

1.1智能电网的定义

智能电网系统指的是电网系统的智能化,简称为“电网2.0”。电网2.0主要依附于传感技术、监测技术、控制理论和其他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在保障智能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型和高效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能良好满足与环境融合和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满足新世纪社会用电用户的电能容量、电能质量两个方面的要求,同时提供多种不同形式的接入、启闭和资产运转。

1.2智能电网系统的特点

1.2.1智能电网系统的效用

智能电网系统主要包括三方面效用:

①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控发电、输配电和供电设备的运转情况。

②将获取数据利用网络采集系统进行有效采集和优化整合。

③分析数据、挖掘数据,以便优化管理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转过程。

1.2.2主要优势的智能电网系统

①自愈系统和自我适应。

即时监控电网系统的运转情况,即时查找、诊断和治理安全故障及隐患;存在少量的人工干预,随时隔离安全故障并自我修复、自我适应,规避大面积停电的情况出现。

②安全稳定。

准确辨识人的主观行为或自然发生的扰动,并即时做出相应的反应,特别在受到自然灾害、外部损坏或黑客攻击状况下,首先保障的是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电网系统的安全。

③良好的经济性。

智能电网系统在优化资源利用与配置、提升电气设备传送容量和利用效率方面较为突出。而在不同地区也能做到合理调配,可以对电力供应的缺口进行适当均衡。应广大电力市场的竞争需要,动态的电价收费制度也能确保整个电力供用系统的有序进行。

④良好的兼容性。

与大容电源的集中接入可以良好兼容,也能与发电过程中的分布式形式完美接入,且能以应用现有可再生资源来满足电网建设与生产和社会、自然之间和谐共同发展的基本要求。

⑤用户交互。

智能电网系统可与用电客户之间形成良好的交互关系,为广大用电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电能。智能电网系统的运转、供电销售与市场无缝衔接,并利用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易来加强市场主体在电网安全管理方面的参与度,以此大幅度提升智能电网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

2智能电表

智能电表作为整个电网系统的终端,其功能仍需涉及普通电表计量,并配合智能电网和使用新型能源还具备如信息分析、存储和即时监控、自动化管控和多通道数据传输等功能,它支持双向计电、阶梯式定价、分时段定价和峰谷式定价等多种可以满足实际需要的方案,也作为主导分布式用电计量、双向通道交互服务平台、智能节电和智能区域供电的技术基础。

2.1智能电表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智能电表是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通信单元等组成,是具有电能量计量、信息存储及处理、实时监测、自动控制、信息交互等功能的电表。智能电表是通过对电压和电流实时采样,再由电表集成电路对采样电压和电流信号进行处理,并转换成与电能成正比的脉冲输出,再通过单片机进行处理、控制,把脉冲显示为用电量并输出。

2.2智能电表的特点

笔者认为智能电表和一般计量电表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见表1。

智能电表包含一般计量电表的基本功能,除此以外,它还具有如下几方面优势。

①自愈系统。与智能电网系统相同的,智能电表也拥有自愈功能,如电表发生故障,不存在人为干扰的前提下,电表可以自动激发故障应急装置,以此保证故障被快速隔离,且完成自我恢复过程。智能电表的故障一般发生在内部程序,与一般计量电表比较来看,智能电表所表现的功能更为强大,且构件较多,利用的通讯形式呈多样化,内部程序的集成化相当复杂,在发生故障率方面较一般计量电表要更为频繁。因此看来,智能电表必需拥有自己的一套自愈系统,若智能电表发生故障,该系统即可自行实现自我诊断、故障隔离、系统重装机启动的过程。

②客户交互。智能电表与用电客户之间的交互往往是通过表计管理系统与客户终端的往来通讯实现的,如光线传送、载波传送和无线电波传送等,以上通讯方式均可实现表计系统和客户终端二者之间的即时信息交互,且不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③安全稳定。不管是一般计量电表,还是智能电表,安全稳定是必然要考虑的,智能电表拥有多道安全系统防护装置,在规避无意侵入和非法篡改等多个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④增值服务。智能电表可对终端客户进行用电计量,除此以外,还能为广大用电客户提供一种面向未来的增值服务体验。比如说,终端客户利用电脑联接智能电表,也可以直接联入因特网络进行上网。

⑤在线监测。智能电网面向广大用电客户施行的是即时电价。输电企业可以利用智能电表向每一位客户及时用电价格信息,于在线状态下即可监测收取用电费用,且能够发现是否存在偷电情况。

3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利用智能电表对智能电网内每一位用电客户终端进行用电计量,即时监控整个智能电网系统是其最为突出的意义,也是供电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可以准确把握产品去向的重要工作。智能电网系统通过连接每一处智能电表,形成网络,再由基于高压电表的区域电网进行实际监测。智能电网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图,如图1所示。

据图1所知,智能电表实际上扮演者用电信息采集的作用,整个系统的基础数据来源于此。智能电表能够采集的基础数据涉及有功、无功正向和反向电能数据;电压、电流、频率和功率等负荷记录;失压、断相、编程、校时、远程控制拉闸、开表盖、电表清零等事件记录数据。

3.1状态预估

当前,配电网侧的潮流分布信息一般不够精确,我们可以在用户侧增设一些监测节点,获取一些较为精确的负载记录和网损记录,以此规避电网内电气设备的过负载或电能质量不断恶化的情况发生。与此同时,将监测数据信息进行优化整合,可以良好校核未知状态下的预估结果和检测数据的精确性。

3.2监控电能质量及供电稳定性

不管是智能电网运转需要还是用电客户终端需要,保证电能质量和供电的稳定性是关键。利用智能电表来即时监测电能的质量和供电状况,便可以及时且准确地接收或反馈用户终端的投诉情况,预先采取一定措施来防范电能质量故障。

3.3用户侧的负荷分析建模及预测

首先,通过智能电表获取用户终端的用户侧基础信息,即可对各种用电情况进行相应的典型性分析和趋势分析。

其次,在完成各类负荷分析的基础之上,融合外部气象条件对各种客户重点的历史记录进行相应因素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再者,以上两条为基础,构建负荷预判模型,从中短期来考虑用户侧的负荷情况。

最后,考虑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整治因素,构建相应的预判模型,采取组合法完成对用电终端用户侧的负荷预判。

3.4搭建防偷电平台

按照不同的低压配电挽留过拓扑结构和智能电表采集基础数据的性质,即可模拟出防偷电平台系统的大体框架,有效规避偷电行为和恶意破坏电力设备行为的出现。严谨随时可能发生额设备故障和安全质量隐患,利用即时传送的用电计量参数和故障特征,有利于配电人员及时准确地预判或处置故障或隐患。

3.5用户能量管理

利用智能电表采集的基础数据信息,可以构件用户终端的用电能量管理系统,为广大用电客户提供能力管理服务体验,满足室内环境监控(如温度控制、湿度控制盒照明控制等),最大程度地降低能源消耗量,保证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的终极目标。(上接51页)

4智能电表的发展困境

智能电表在未来发展中的主要困境有如下几个方面。

4.1成本控制

不管是电表加工厂还是用电客户终端,成本控制永远都是他们关系的焦点。因智能电表与当前应用的普通计量电表相较而言,它拥有更多依赖于高新技术手段的功能,在造价成本方面势必要高。同时,智能电表尚处于推广伊始,加工厂产量尚小,且优质产品率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这样也会造成成本过高。

4.2安全稳定

智能电表的高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是我们应该自始至终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除此以外,智能电表的通讯形式呈多样化,不同的通讯形式和加密手段的选用也是当前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我们可以想象,未来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在网络化方面必然要不断深入,智能电表也会全面普及,如何立足于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4.3自动化和智能化

智能电表有别于一般计量电表的地方在于智能化和自动化,它可以通过预先输入编程,设备即可在既定程序下合理运转,而能够自己诊断和自己解决的故障往往都是人的一种预判和总结,该设备其实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自我思考、自我动手”的能力。倘若智能电表遇到前所未遇的故障,它就无法实现自侦自愈。那么,如何真正实现智能电表具有自我思考的功能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困境,也是未来继续发展智能电表的重心。

参考文献:

[1]薛昌波,周飞龙.智能技术在电能计量领域的展望[J].中国计量,2010,(4).

智能电网的好处范文1篇9

据悉,苏州市政府已经与国家电网签署了智能电网试点的合作协议,具体试点工作正在展开。

“我们想通过智能电网试点,让本地企业直观了解智能电网建设的设备需求,以获得产业发展上的先机。”苏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电力能源处处长曹念忠表示。

据了解,苏州是国内电网改革和发展智能电网的“明星”之一。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在南京工作时就提出要发展智能电网产业,并推动南京市与国家电网签订了发展智能电网的战略合作协议。之后,这位被当地称为“很懂智能电网”的人来苏州上任,马上就提出了苏州要发展智能电网产业。

国内著名电气专家、东南大学教授李杨表示,与智能电网相关的设备还处在试点期,参加试点可以在标准设定上获得优势,同时为以后大面积应用积累经验,把握智能电网的商机。

四项试点

据了解,苏州市人民政府与国家电网签订的试点协议包括《关于智能电网建设项目的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称《合作协议》)、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试点项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试点项目、智能变电站建设试点项目等四个方面开展合作。

曹念忠称,苏州有关单位正开展当地智能电网产业的发展研究,最终会提出一个苏州市的智能电网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引导当地企业结合自身条件发展相关行业、产业、设备,同时苏州也在考虑推动建立智能电网产业行业协会。

早在2008年,苏州就成为国家发改委确定的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示范城市。2009年,苏州用电量为880亿千瓦,工业用电超过700亿千瓦,“我们保证用户能节约5%的电量,以此计算,起码可以节约35亿千瓦,经济效益40亿左右。”中国电能服务网董事长曹萍表示,电能服务产业将和物流业一样,是一个市场广阔而亟待发展的产业。

不过,曹念忠认为,总体上智能电网建设是由部级电网公司来主导的,苏州要顺势而为。

根据国家电网的总体发展规划,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将会带来4万亿的市场规模,曹念忠认为“智能电网建设将是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电网建设的要求,是一种产业发展趋势,甚至会影响到相关的重大产业革命。如此大的市场规模,对苏州来说也是一次重要的产业机遇。”

另外,曹念忠称,苏州作为国内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目前正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智能电网产业涉及重大装备、电子、信息处理、材料等多个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智能电网产业将有助于苏州产业的转型升级。

产业关联性待考

不过,从调查的情况来看,通过智能电网的试点来发展当地相关产业或许还只是一个课题。

在《合作协议》中,仅在协议第四款“下一步拓宽的合作领域”,提到双方在智能电网产业上的合作,“国家电网将在苏州市智能电网产业发展上给予持续支持。双方在更多领域进行深层次合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签约单位作为合作方”。

就苏州而肓,现有四个项目与智能电网的相关度较大,配电自动化、在线监测、智能变电站和特高压变电站,其中智能变电站项目纳入了国家电网的智能电网试点项目。

以智能变电站为例,上世纪90年代,苏州就开始具有一定智能的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建设与改造,至2006年底,除4座500千伏变电站外,其它变电站都实现无人值守。

2009年,国家电网对苏州供电公司在220千伏晨港变电站、500千伏苏州东变电站进行数字化变电站试点。随后,国家电网把苏州500千伏常熟南智能化试点列为第二批智能化试点工程。而《合作协议》里的智能变电站建设试点项目即指晨港和常熟南变电站。

不过,据参与上述智能化变电站建设的人士透露,“试点智能电网与苏州当地企业并没有多大的关联”。

虽然试点所在地以及变电站建设运营权在苏州,但上述人士透露,“在建设运营中,我们直接面对主要设备供应商,而它们都不是苏州的企业。并且从今年开始,省级电网的招标采购权已收归总部,智能电网的产品将全面统归总部管理,作为试点城市,除了能比较快的享受到智能电网带来的电力质量提升外,与当地产业并没有太多关系。”

智能电网的好处范文1篇10

一、建设智能电网符合电网未来的发展方向1.智能电网是世界电网发展的新趋势智能电网是当今世界电力系统发展变革的最新动向,并被认为是21世纪电力系统的重大科技创新和发展趋势。2003年美加大停电后,美国电力行业面对陈旧老化的电力设施、与数字信息技术脱节的二次控制系统及巨额的投资改造计划,痛定思痛,决心利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对电网进行彻底改造,以期建成一个高效能、低投资、安全可靠、灵活应变的电力系统。欧盟则根据可再生电源和分布式电源发展的要求,积极开展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的研究,以实现电源即插即用”的、更友好、更灵活的接入方式及与用户的互动。欧美电力行业认识到,随着全球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电力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用户对电能可靠性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未来的电网必须更加适应多种能源类型发电方式的需要,更加适应高度市场化的电力交易的需要,更加适应客户的自主选择需要。为此不同的国家和组织都不约而同地提出要建设具有灵活、清洁、安全、经济、友好等性能的智能电网,将智能电网视为未来电网的一个发展方向。尽管智能电网的研究与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建设智能电网已经成为世界电力行业的一种美好愿景,必将进一步推动电力工业的变革与进步。2.建设智能电网符合华东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华东电网所处的区域是我国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带动华东电网用电需求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7年华东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1.22亿千瓦。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对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及优质服务提出更高要求。与此同时,按照国家特高压骨干网架的发展规划,2010年,将建成皖电东送淮南-上海特高压交流线路,并初步形成华北-华中-华东三华”同步电网格局;2022年,华东电网将形成特高压双环网,成为特高压国家骨干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在地球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公平市场方面的国际责任与义务也日益凸显。华东电网地处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发展必将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同时,快速发展的电网也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升驾驭特大电网的能力,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这些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必须以敏锐的视角、超前的思维、战略的高度来把握电网发展的方向。通过认真研究,我们认为,在建设特高压电网、协调发展各级电网的同时,以建设智能电网为方向,有效提升电网运行和管理水平是华东电网未来发展的方向。3.华东电网初步具备智能电网的建设条件近年来,华东电网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发展战略,积极落实集团化运作、集约化经营、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在电网发展、经营业绩、管理效率、服务水平、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华东电网积极推进数字化电网、信息化企业”的建设,开展了数字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和试点,全面建成了企业级一体化信息平台,与国内众多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与国内、国际电网企业的对比分析,我们认为,无论是电网装备水平还是科技创新能力,华东电网都已经初步具备了智能电网建设的条件。同时,要实现华东电网国内最佳、国际先进”的愿景,就必须与时俱进,发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精神,不仅要学习、追赶世界先进电网的现有水平,更要有勇气与其站在同一高度,共同为未来的电网发展努力探索,并在这一过程中创新超越,从而实现国际先进的美好愿景。二、建设智能电网是电网发展的深刻变化智能电网是以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各环节的电力系统为对象,不断研发新型的电网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并将其有机结合,实现从发电到用电所有环节信息的智能交流,系统地优化电力生产、输送和使用,是未来电网发展的美好愿景。通过智能电网建设,电力发、输、配、售各领域都将发生飞跃和提升,电网的发展也将随之发生深刻变化。我们认为,智能电网的特点是自愈、安全、经济、清洁,能够提供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优质电力与服务”。自愈—&mdash

智能电网的好处范文篇11

【关键词】智能电表;质量;故障处理;合法权益

1.引言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系统建设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SG186”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和营销计量、抄表、收费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提升服务能力、实行居民阶梯电价的必然选择,是社会感知和体验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成果的重要途径,是智能电网与客户实现互动的关键环节和具体体现,也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双向互动服务,实现用电的“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

通过建设采集系统工程,实践在智能电网建设框架下,构建智能用电服务体系;通过推广应用智能电能表、智能用电管理终端等智能用电设备,实现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服务,以此提升用户服务质量,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实现智能化营销的目的。

智能电表作为用电采集系统建设中的十分重要的一环,其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用电采集系统的正常使用,也是广大客户和社会舆论聚焦的话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加强对智能电表质量监控的重要意义

智能电表的应用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内容,智能电表是用电采集系统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其质量和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广大电力客户直接利益和供电企业的社会形象,受到了社会各方的普遍高度关注,对供电企业优质服务工作影响重大。加强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的维护和管理,加快对组网智能表故障的调查处理,缩短故障处理时间,努力减少客户投诉,对保护供用电双方的合法权益和树立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智能电表与老式电表相比的好处

3.1智能电表是未来智能电网终端的发展方向

与老式电表相比,智能电表具有计量精度高、智能扣费、电价实时查询、电量记忆、抄表时间冻结、余额报警、信息远程传送等功能特性,能最大限度避免人为错误,还能有效防止窃电行为。

智能电表其实是为实现国家智能电网而推出的计量设备,是该系统建设重要环节。所谓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建立在集成、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等技术设备,实现电网安全可靠和经济高效的目标,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等主要特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是实现电能信息全采集、全覆盖、全预付费的基础,是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杜绝了原人工抄录出现的用电误读、误抄、漏抄和抄表不及时等问题。

3.2可随时查看电量电费

新型智能电表使电力用户不用跑到屋外找电表查电量,直接可以通过电表上的液晶显视屏查询电费、告警、历史用电、实时电价及供电曲线等信息,了解自家在不同时间的用电情况,在用电波峰的时候关闭某些电器,根据自己需求,制定用电计划,在精打细算中节约用电。还可以由电脑远程自动抄表,将大大提高抄表精确性和工作效率,有效避免人工抄表的误差,并可远程分析电表数据,帮助供电企业掌握客户用电信息,第一时间获取现场故障和异常情况,方便及时抢修,减少停电时间。

3.3督促大家养成节电习惯

由于部分客户不注意一些用电细节,例如关掉电视和电脑后,屏幕上的电源灯还在亮着,或者电脑在待机状态,各种充电器还插在电源上等等,用电量尽管很小,智能电表也会记录下来,这样积累下来的电量其实也不小。因此,让更多的人“智能”用电才是智能电表的功能所在。通过智能电表督促人们养成节电习惯。

3.4改变人们用电方式,节约开支

智能电表可以精确地分辨家庭用电的时间区间。根据目前执行的居民分时电价政策,平段用电价格在原销售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上浮0.03元;低谷电价在原销售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下浮0.25元,当居民的低谷用电量占总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以上是,实施分时电价就可以节省电费。居民可以依据智能电表显示的家庭用电情况,申请执行分时电价,利用好用电的“峰谷”时段,在用电高峰期减少用电量,将一些家电设备如热水器、洗衣机放到低谷时段使用,可以节省不少电费支出。

3.5优化用电方式

让人们改变生活用电习惯,优化用电方式,也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这正是政府大力提倡的,也是所有公民的应有义务。

4.智能表故障及质量问题分类

4.1智能表故障及质量问题指经试验室检测、现场运行中发现的异常和问题。

主要包括:元器件不对不合格、抽样验收检验不合格、全性能检验不合格表计超过规定数量,超差、黑屏、飞走、功能缺失、通信故障、继电器故障等情况。

4.2智能电表质量问题分类

4.2.1一类质量问题:是指由于制造工艺、元器件质量、测试试验等环节的原因导致某一供货批次产品的批量质量隐患或故障,不满足供货合同要求。

4.2.2二类质量问题:是指由于生产能力、制造工艺、元器件质量、测试试验等环节的原因导致供货产品的批量质量隐患,且无法按供货合同规定如期履约,对公司正常经营管理活动和生产秩序造成一定影响。

4.2.3三类质量问题:是指由于设计原理、生产能力、制造工艺、元器件质量、测试试验等环节的原因导致产品不满足招标技术文件要求,或供货产品多批次出现批量质量隐患或故障,对公司正常经营管理活动和生产秩序,以及优质服务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4.2.4四类质量问题:是指由于设计原理、生产能力、制造工艺、元器件质量、测试试验等环节的原因导致供货产品多批次出现批量质量隐患或故障,严重妨碍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正常开展,对公司优质服务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5.智能电表故障处理要求

为切实保障智能电能表质量可靠、计量准确以及正常稳定运行,必须做好智能电能表质量管控工作。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5.1元器件比对、抽样验收、全检验收试验不合格,要求供应商签字确认,并立即报上级有关部门。

5.2发现不合格表计,应通知供应商技术人员到场,共同检查、试验、确认故障事实,并拍照留存影像资料,影像资料要求表计信息、检定人员、厂家人员、时间标识清晰、齐全。

5.3如需打开表计大盖确认故障原因,计量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打开表计大盖,应由检测人员、厂家人员共同拍照、签字确认,由供应商交省级计量中心检测,并在供应商在场情况下开盖确认故障原因。省级计量中心形成智能表故障报告报省公司营销部。

5.4在遇到不合格表计时,不得擅自处理不合格表计,不得随意通知供应商更换不合格表计,必须查明不合格原因报省公司后方可全部更换。

5.5到达故障现场后,应对对现场故障类型判断,并与客户联系现场拍照、客户签字确认表计指数、封印、故障情况,并保存影像资料,对客户做好解释。

5.6智能表故障的处理和换装应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供电服务规范》《安徽省电力公司智能电能表应用与服务暂行规定》规定进行。处理中应查明故障原因及时排除故障;处理完毕,应认真检查、核对,确保无新的故障、差错发生;并做好电量退补依据计算。

5.7在处理智能表故障缺陷时,必须做好和用电客户的沟通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客户处理。对客户密切关注、存有疑虑的问题积极宣传解释,澄清事实,正面引导,防止发生舆情事件。

6.加强客户对电能计量咨询和投诉的管控

加强客户对电能计量咨询和投诉的管控,避免因核查和处理不及时造成客户重复投诉和事件升级。供电公司95598客服人员、故障报修人员对智能电能表功能、使用、购电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及时准确解答并协调处理客户的问题;建立客户对智能电能表投诉的快速处理机制,接到95598或其他渠道的投诉或反映时,应立即联系客户进行现场核查;编印智能电能表使用手册,合理配置购电缴费网点,方便客户购电缴费。

要加强电能计量的负面信息监测与疏导工作。按照公司负面信息控制要求,应配备专人巡查监测媒体与网络报道,第一时间发现负面信息,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控制、疏导和处置,防范舆情扩大蔓延;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与协作,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对智能电能表进行客观的报道,使公众认知智能电能表的功能和性能。

智能电网的好处范文篇12

关键词:电网;智能电网;智能电网监控系统

1.智能电网的发展情况

最近几年,智能电网一直都是学术界探讨的话题。构建智能电网也成为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方向。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电网将往更加智能、可靠、稳定、安全、高效、方便、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构建智能电网将成为未来解决新能源、和其他可再生资源、各地方供电系统接入总系统的有效措施。随着这几年,国家对智能电网研究的深入,以及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取得飞快的进步,计算机在电网中的应用和实时控制系统在电网中的应用都慢慢的在普及等因素为电网监控系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针对智能电网技术,西方国家已经构成庞大的研究组织。他们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了发电、输电、和如何售点等内容。外国的许多电力公司也正在加大步伐的开展智能电网的研究,他们通过把技术与企业的实体业务相结合的渠道。可以使之智能电网合理、高效的应用与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我国目前正处在研究智能电网的初步阶段,但是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也正在加大力度建设特高电压网,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2.智能电网的主要性能

以物理电网为底层,以通信技术为理论支持,将21世纪最新的传感技术,先进的信息传输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电力工程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结合成一体的技术叫做智能电网。智能电网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在一起,从而让电网操作与控制智能化,智能电网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智能电网将各级电网连接在同一网络中,从而让各个电网可以同步运行,完全自动化。

(1)电网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电网的智能化很高,即使在供电网络出现很大的故障或者出现一些紧急状况时,电网仍然可以保持负载电荷量的稳定,不影响供电情况。智能电网有很好的可变性,协调运行能力强,在以一些极端的环境下甚至出现一些可恢复性的外力破坏的情况下,电网仍然可以稳定、安全的工作。智能电网有很强的灵活性,信息采集可以双向进行,信息共享能力强。

(2)电网具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在无人监控,无人操作的情况下,电网需要具备智能化,才能保证设备在遇到一些紧急情况下能够进行自我处理,保证后续工作的持续进行。电网具有实时的监控能力、网络可以随时在线、可以持续的记录电网的运行状态和自我诊断自我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

(3)兼容性好系统面向外界开放、可以兼容不同的系统、可以满足在不同的平台使用,且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可以方便的在电网系统里面开发新的功能或者插件,移植功能或者一些可再生的资源方便简单。能够实现和用户及时分享信息,可以各类用户进行有效的互动,满足不同用户的电力需求,并可以为客户气功其他附加功能的服务。

(4)完全系数高和稳定性好电网的供电的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都依赖于电网是否具有高的完全系数和稳定性是否比较强。电网下面的各级设备紧密联系在一起,彼此连接成一个整体,这些设备可以相互协调,提前预防一些紧急情况的发生,而且具备把故障的严重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围的能力,可以有效的避免一连串的大范围连锁反应的事故的发生。

(5)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现在,各类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都被逐渐的开发,且用于生产电能。我国的智能电网在逐步建成后,将慢慢落实搭建一个可靠的发电网络和送端网络,此时将会把各类清洁资源有效的整合在一起,这样子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推进清洁能源的发展进程。除此之外,我国的国情是中西部、华中地区、华北地区和华南地区各个地区的资源分配都不均衡而且资源的利用率都不相同,因此,建设职能电网需要实现中国各个地区资源的优化配置,将资源多的地区的部分资源往中西部送,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率。

(6)智能电网自动化程度高智能电网可以实现横向集成、纵向贯通将电网里面的各个系统有效可靠的结合在一起。智能电网可以实现电网在线分析、报警和在一定程度上的决策以及在预定的程序的控制下安排调控分类新型发书点技术设备的运行。

(7)互动能力得到改善通过智能电网平台,客户和电网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可以实现双向互动,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了解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最好的电力服务。同时,智能电网可以综合智能电表、分时间段的电价政策以及提供电动摩托车的充电服务等不同类型的用电情况,提高多终端用电的效率。

3.智能电网监控系统的用处

(1)科学配电在电网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可以实时的看到各个用电客户的用电情况,通过软件程序对这些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是电网的配电达到最优化

(2)实时监控系统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电网中的设备进行随时随地的监控,对线路的传输情况进行跟踪,可以预防故障的发生,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提高电网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余贻鑫.面向21世纪的智能配电网[J].南方电网技术研究,2006,2(6):14-16.

[2]陈树勇,宋书芳,李兰欣等.智能电网技术综述[J].电网技术,2009,33(8):1-4.

  • 上一篇:内容营销方案范例(3篇)
  • 下一篇:<解决医疗纠纷措施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