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公益传播范例(3篇)

栏目:报告范文

公益传播范文篇1

关键词:新媒体;公益传播;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2-0036-03

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文明进步,必然伴随公益传播活动的繁荣。公益传播是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关注公益活动、公益信息、激发公益精神、促成公益行动,推动公益事业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传播活动。

据《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1]。新媒体已经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社会转型期,面临新旧思想观念的冲突、权力机制的调整、公共利益的维护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需要思想上的交锋与革新,也离不开行动上的分担与共享。新媒体公益传播是整合思想资源、平衡权利关系、维护公共利益的有效途径之一。新媒体公益传播包括哪些层次?有哪些优势,面临哪些困境?针对以上问题,课题组于2014年6月15日至7月17日,做了以“新媒体语境中公益传播”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旨在探讨中国社会转型期新媒体公益传播的问题与对策。本调查利用问卷星在线调查平台,从“公益传播及参与、公益机构的认知与评价、公益传播中媒体的使用与评价、公益传播的整体认知与评价”等四个方面制作了在线调查问卷,通过QQ群、微博、微信、邮件等将问卷链接推广给了270名新媒体用户,回收有效问卷262份。样本构成概况如图1、图2所示。

图1样本的性别构成

图2样本职业构成

一、公益传播及参与动机

(一)对多元化公益传播的认可度

新媒体语境中,学术界对公益传播的理解呈现多元化趋势。公益传播通常涉及款物捐助,先进文化传承,政府信息公开,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行使,参与网上公共话题讨论、科技文化扶持、医疗卫生奉献、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如图3所示,受调查者对“资金、款物捐助”公益传播的认可度最高达到了73.73%。对“科技文化扶持、医疗卫生奉献、生态环境保护等公共活动”的认可度达到了71.76%。

(二)公益传播的动机

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回报社会是人们从事公益传播的主要动机。受调查中有82.35%的人认为公益传播的主要目的是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现实中人们往往受媒体或他人感染后会主动加入公益传播活动之中,48.63%的受调查者表示认同。从某种意义上表明公益信息传播能激活人们的公益精神促成人们的公益行动。另外,回馈社会,落实单位要求,响应党和政府号召,行使话语权,社区组织号召也是人们进行公益传播的动机之一。新媒体拥有移动互联的网络、自主互动的传播模式,为多元化的公益传播提供了平台,也满足了人们多元化参与公益传播的动机。

二、公益机构的认知与参与度

(一)公益活动信息来源机构

公益机构是公益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公益信息的提供者。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新媒体传播环境中,公益信息的主要来源机构依次是,虚拟社区(网站)、社会团体、学校、公益基金会,如图4所示,分别占45.67%、40.55%、37.01%、35.04%。另外,政府部门、非企业单位、企业单位、社区等机构也是公益活动的组织者和信息者。调查显示,网络成了人们获取公益信息的主要来源,这与业界公益组织机构常常会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公益信息的情况是相一致的。

(二)公信力与公益参与度

新媒体为组织机构信息系统搭建了高效便利平台,降低了运营的成本。组织机构通过开设网站、注册官方微博或微信账号等方式建立传播窗口,实时公益信息,组织开展公益捐助活动。公益信息能否真正激发信息接收者的公益精神,促成他们的公益行动,往往由组织机构的公信力、公益信息的可信度等因素决定。调查表明,虽然网络等媒体是人们获取公益信息的主要渠道,但人们偏向于信任并参与自己所熟悉的公信力较高的组织机构发起的公益活动,如所在学校、单位、社区组织机构等。受调查者对所在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参与率到达了27.95%,对所在单位发起的公益活动参与率为19.29%。新媒体多元、互动的传播特性,对提升组织机构公信力明显的功效。随着新媒体的进一步普及,组织机构和个人对新媒体使用率的提高,非政府组织、政府组织、虚拟社区借助新媒体互动传播,公信力会逐渐提升,其发起的公益活动的参与度也在提高。

新媒体拥有和获取信息便捷、成本低、互动性强等优势,为用户随时随地沟通分享创造了条件,也为个人发起公益活动提供了便捷渠道。名人或爱心人士常常会通过微博发起公益活动。名人微博凭借强大的粉丝群体,拥有巨大的传播力量,在话语权、影响力、议程设置、舆论监督以及微博营销等方面造就了其传播优势[2]。名人微博传播优势保证名人所发起的公益活动的公信力,能够吸引更多的参与。名人等社会性公众人物以个人名义发起的公益捐助活动更能赢得受调查者的信任及参与,参与率达57.31%,其次是亲朋好友发起公益活动,参与率为47.04%。

三、公益传播中媒体的使用与评价

(一)公益传播的常用渠道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拥有携带便捷、自主互动、信息多媒体化等传播功能,加之使用门槛及成本较低,成了人们、获得信息的首选工具。如图5所示,受调查者中,有63.92%的人通过移动互联网媒体传播公益信息,44.31%的人使用固定互联网媒体获得公益信息。

与新媒体公益传播多媒体化实时交互的特质不同,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拥有较高的媒体公信力,信息来源较可靠,社会影响力广泛等优势。报纸在本地区内积累了强大的覆盖力,其公益活动有较高的号召力;广播公益广告有价值导向和教化等功能;电视媒体常会以捆绑式销售的双赢模式,对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等组织机构的公益形象进行推广[3]。调查数据显示,传统媒体是组织实施大型公益传播活动的主体之一。

图5公益传播中媒体使用率

(二)新媒体公益传播的优势与不足

新媒体首次将传播的权力真正给予了个人,创设了少受约束传播语境,为公益传播搭建了自主平台。公益传播过程中,用户可以利用新媒体交互功能,实时评注、反馈、更新信息,充分发挥公益传播的主体作用;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志趣爱好、时空条件,对信息自主抉择取舍,展开立体化公益传播,会产生较好的传播效果。调查数据显示,在公益网站、新浪、腾讯、搜狐、人人网、微博、QQ群、微信、易信新媒体传播方式中,QQ群的选用率达到了59.69%,微博为44.57%,如图6所示。宏观上,新媒体具有独立自主、互动分享、个性多元、感染力强、便捷高效等特性,受调查者更认可其互动分享、便捷高效的传播功能。

图6公益传播中新媒体使用率

新媒体为公益传播带来信息沟自主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有时信息假难辨,公益活动的发起存在主观随意之现象,公益传播活动可控性较弱,有时会浅尝辄止,管理不完善等方面。75.59%的受调查者认为新媒体最大的缺陷是信息真假难辨,51.57%的受访者认为新媒体公益传播管理不完善。

新媒体使用“门槛低”,普及率较高,同时也存在用户辨识信息真伪的能力不足等问题。再者,新传播活动少受规章制度和法律条文的限制,一些人受利益驱动,会利用网络新平台制造虚假信息,利用公众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心理非法攫取财物,损坏正规公益传播组织机构的公信力,甚至冲击社会诚信系统的运行。

四、公益传播的困境与对策

(一)公益传播的困境

新媒体为人人参与公益活动提供了外在条件,人人能否以实际行动自觉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力所能及的帮扶他人、回馈社会,关键因素在于其自觉公益精神的培养、激励与引导。如图7所示,66.67%的受调查者认为公民的公益精神尚需培养。可持续的公益活动不仅需要人人参与其中,也离不开社会制度对公益活动的规范与支持。65.1%的受调查者认为当下公益活动的困境在于制度规范与政策支持不够。另外,公益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公益组织少、发展缓慢也是制约公益事业的因素。

图7当下公益传播的困境

(二)建立合理的公益传播模式

克服当下公益传播困境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公益传播模式。受调查者中,39.45%的受调查者认可建立政府、非政府组织及公民协助推动公益发展的模式,38.28%受调查者认同人人参与的公益传播模式。整合以上两种模式的优势,建立政府、非政府组织协作、人人参与的模式,有利于公益传播跨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政府、非政府组织协作、人人参与的公益传播模式的实施需要政府、非政府组织、个人和媒体的通力合作。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根据新媒体传播环境中公益传播规律,及时组织人力研究制定、更新相关法律法规,为公益传播活动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公益职能。给予非政府组织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突出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公共服务中的协调、互补作用。发提升非政府组织工作自主性,整合公益资源,重视公益活动的组织实施,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三是发挥公众在公益传播中的主体作用。人人参与公益,公益方能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媒体传播公益精神,倡导公益行动,公共危机中,人人能够量力而行积极投入公益活动,或捐助款物或建议献策,促使事态朝有利于公共利益的方向发展。四是发挥媒体整合信息资源、构建社会认同的功能。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新旧媒体协调发展,平衡媒体生态,构建和谐公共话语空间。突发事件中,新旧媒体互动协作传播公益信息激发公众公益精神,凝聚集体智慧,共同应当社会公共危机。

五、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文明进步媒体的发展伴随着公益传播的兴盛。新媒体为公益传播搭建了便捷、高效的平台,扩展了公益传播的层次。公益传播新媒体公益传播通常涉及三个层面,一是人们通过新媒体捐助款物自主参与公益活动;二是互动传播公益信息,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三是公共危机传播中,公开事件原委,还原事实真相,实现人们基于媒介话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的传播活动。

公益信息转换成公益行动的过程,是传受双方分享公益精神以实际行动资助他人回报社会的过程。新媒体拥有便携互联、自主互动、立体化呈现信息等传播特性,能够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有利于公益精神的分享,更容易激活人的公益行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媒体公益传播的不足。新媒体具备“去中心化、个体中立性”等话语传播潜质,危机事件中,有助于多元话语的表达,行使公众媒介话语权,引导公共舆论,达成共识共同应对社会危机。

新媒体公益传播中也存在信息真假难辨、活动可控性较弱、管理不完善等不足。建立科学合理的公益传播管理制度,完善公益活动监督体系,推行政府、非政府组织协作人人参与的模式,有利于公益传播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cn/hlwfzyj/hlwxzbg/.

公益传播范文

【关键词】廉政公益广告;媒体传播;模式;效果;发展

在数字互联网日趋普及的新媒体时代,包括廉政公益广告在内的公益广告在这个大平台上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其媒体传播方式多样性也同样受到了业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建立在新媒体平台之上的廉政公益广告传播,打破了传播主体单一化的固有模式,体现出文化传播大众化与草根化的传播特征。然而从媒体传播视角下的细化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丰富廉政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影响,还能够更加深入地分析受众对于廉政公益广告的认知。

一、新媒体时代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过程及模式分析

(一)新媒体时代廉政公益广告传播过程的构成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完整的信息传播过程是信息发送者到信息接收者都能够准确无误地分销到传播信息,本质就是一种互动的信息传播活动。与广告传播过程中的构成元素相类似,廉政公益广告的构成元素也大致分为:广告主、广告信息、传播渠道、受众与反馈这几大类。而在这个传播构成当中,传播渠道是整个过程的载体。在新媒体时代,传播渠道的选取对于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可以说新媒体时代,媒体传播渠道对于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新媒体时代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模式

所谓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模式,就是能够为受众完整地展示社会生活与廉政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过程与部分的主要联系,从另一个层面能够反映出整个宣传传播环节与传播效果的一种方式。笔者在已有广告传播模式的理论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新媒体时代廉政公益广告现有的主要传播模式,包括有丹斯螺旋模式(非一次性传播模式)、网络传播模式、系统传播模式等。

(三)新媒体时代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符号

媒体传播是信息进行交流与传播的行为方式,新媒体作为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载体,承担着传递廉政公益信息的义务。根据传播符号在媒体传播中的研究,笔者透过符号这个信息的传递结合体,得出廉政公益广告的主旨是通过各类文本视听符号相互契合关联而传播的这一结论。

二、廉政公益广告的媒体传播效果分析

在大众传播学中,媒体传播效果是指带有一定说服动机和传播动机的行为在接受者身上产生了相应的心理或者行为的变化,其中包括认知、行为、态度三个层面。

(一)媒体传播多元化为廉政公益广告带来的“双重效果”

近几年,廉政公益广告如破竹般在新媒体时代盛行开来,其传播范围的广泛也引起了受众的极大关注。但是由于廉政公益广告的内容特征,在其传播信息上也包含着双重涵义,即表面意义和内涵意义,受众对于同一作品的不同理解可能会引出双重的行为、态度、认知。因此,对于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要从两方面去分析。其中,表面意义是指受众对于廉政公益广告的故事情节的认知、态度与行为;而内涵意义是对于廉政内涵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

(二)廉政公益广告媒体传播效果的实证分析

本文对廉政公益广告媒体传播效果的分析,主要是在认知、态度、行为三个方面。近期,笔者针对主要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的廉政公益广告《背影》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其中有90%的被调查人通过故事情节领悟了“廉”的重要,10%是因为故事情节的吸引而认同作品表达的内容。可见受众对于新媒体应用,加之对文化的既有认知,也能够提升对于廉政公益广告的理解。

三、新媒体视角下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展望

(一)廉政公益广告发展的整体背景

从最初20世纪40年代廉政公益广告在美国的出现,到现阶段我国的廉政公益广告成为新时代正能量传播的主要传播推广方式,廉政公益广告的传播已经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当下,中国的廉政公益广告已经走过了近四年的快速发展期,但是面对质量参差不齐的廉政公益广告作品,业界也不乏对于当代廉政公益广告传播作秀的质疑。在数字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廉政公益广告如何推进创新式传播发展,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二)媒体传播视角下的求新求变

当前,廉政公益广告在多媒体环境下,特别是互联网的传播平台上出现了日益高涨的传播态势。廉政公益广告的数量日益增多,一些内容平庸、格调不高的作品也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了廉政公益广告的整体水平。因此,从媒体监督传播的层面应严格把关,进行播放筛选,使廉政公益广告媒体传播发展更加规范化,同时也保证廉政文化宣传事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三)适合受众口味的媒体传播策略

虽然廉政公益广告作为一类以体现人文关怀、宣传廉政文化为目的的公益类广告,但为了使廉政公益广告得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和良好的影响力,廉政公益广告也应分析研究出适合受众口味的媒体传播策略,力求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因此,未来的廉政公益广告的媒体传播也应与其他营销方式相整合,达到廉政文化宣传目的。

结语

现阶段,廉政公益广告的媒体传播发展是在一定的制度与创作方式下完成的,尤其是在新媒体背景下,给廉政公益广告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廉政公益广告媒体传播发展过程中,其传播应以适合受众需求为基本,综合运用传播学、符号学、广告学等相关理论对于公益广告的媒体传播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指导当代廉政公益广告在新媒体时代传播过程中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张明新.公益广告的奥秘[M].广州:广州经济出版社,2004.

[2]高萍.公益广告初探[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

[3]刘以宾.谁是“廉政公益广告”的诉求对象[N].工人日报,2001-7-12.

公益传播范文

关键词省级电视公益传播现状路径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

公益传播,基于媒体、政府、企业和民众四维主体相互融合的综合价值体系,主要侧重于公民社会的公共传播,近年来尤以电视媒体的传播行为最为引人瞩目。这一方面根植于社会民主不断发展和公共表达体系日趋健全的公民社会现实语境,另一方面也与突发性公共事件频发休戚相关。

省级电视媒体凭借其高覆盖率和人口到达率,在观众忠诚度和稳定度上与地方电视台相比占有绝对优势,而且置身于当下白热化的竞争格局中,通过有意识地强化公益传播行为,形成了常规节目中的编排亮点。本文以我国省级卫视的公益传播行为为研究对象,结合H,拉斯韦尔关于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相关理论深入分析其存在的误区,以期为传播策略转型提供借鉴。

一、省级电视公益传播现状扫描

通观现今省级卫视的生存体征,公益思想正润物无声地渗透到节目创意与制作的过程当中,“以电视活动引发全社会对公益慈善事业的关注,从而提升媒介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已成为创新电视品牌内容和路径的一大亮点”。

电视媒体的公益传播广义上包括公益广告、主题性公益节目、公益活动等类型,其中公益广告是最早为大众所知、受众接受度最高的传播方式,基本形成固定的运作模式,学界的相关研究也已经比较充分。主题性公益节目和公益活动是近年来新兴的公益传播形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日渐提高的势态,是本文的重点关注对象。无论是湖南卫视红极一时的《智勇大冲关》,还是诸如安徽卫视《为爱高歌》、旅游卫视《Bazaar必须时尚》等后起之秀,抑或是业已坚持多年的甘肃卫视《中华慈善行》等经典栏目,其目的均在于充分发挥媒体这一具有特殊性质的社会公器在公众话语权与舆论引导方面的影响力。根据制作理念与具体内容方面的差异,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对成功经验加以分析认识:

1明星助阵的时尚公益

2009年是安徽卫视重磅出击打造的“公益年”。其中以《为爱高歌》这档季播出公益类电视系列晚会最为引人注目。该活动2009年7月17日首次登陆安徽卫视,截至2009年9月11日。第一季总共分九期完成,每期一个主题,全面深入到公益领域的各个层面,以“加入我们,帮助他们”为节目口号,全力营造温馨、幸福、和谐的情感氛围。作为安徽卫视在2009年最为重要的大型品牌活动之一,《为爱高歌》每场晚会时尚明星云集,通过让艺人与公益人物联手,为观众带来一场场时尚视听盛宴与素朴情感双重冲击波,借此制造电视媒体圈中的强大影响力,至今已经推出的主题公益案例包括“让爱起航”、“快乐音乐”、“奋斗的青春”等等。

不难看出,《为爱高歌》的亮点在于对时尚明星影响力与公信力的合理运用,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由于名人效应的存在,由其高知名度引起的高注意率以及感官冲击可以带来一种示范作用,引起人们的模仿。其次,晕轮效应产生一种爱屋及乌的心理效应,受众容易扩大对于名人所宣传事物的关注,不仅接受名人的公益传播行为,进而接受由他们推荐的公益理念,达到增强公民意识的传播效果。

2全民行动的快乐公益

《智勇大冲关》的前身是湖南卫视于2008年首创的迎奥运全民大型户外竞技挑战节目《奥运向前冲》(后更名为《快乐向前冲》),改版后作为一档常态节目现已经入第三季。《智勇大冲关》在湖南卫视首播后,节目实行双冠名,慈善冠名方――腾讯慈善公益基金会,提供200万元资金,该节目的获胜者不仅能获得价值不菲的奖品,还能将这笔总额为200万元的公益金捐赠出来,给几十家希望小学建设“快乐文体园地”等。在《智勇大冲关》节目组和湖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共同努力下,这档融入公益因子的户外娱乐节且也开创了快乐慈善的新模式。这种快乐慈善的新模式在最初几期节目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后带来了井喷效应,据央视索福瑞调查表明,“《智勇大冲关》改版播出后。收视率很快就跃升至全国同时段排名第二,在全国同时段的收视份额超过了4%,午间时段重播的《智勇大冲关》也是一片飘红。总决赛时全国收视率1.75%,份额为4.86%,列同时段全国第二,仅次于中央一套节目,播出以来收视获得1次全国第一和15次全国第二,总共有5亿人次收看了节目”。

快乐慈善让这档户外健身节目促成多赢互惠。节目的巨大成功让各方都成为受益者。贫困地区的孩子得到了资助,电视台的高收视率无疑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湖南青基会也声誉日隆,很多参与者也从中获得体验的乐趣,树立了一种为社会公益事业作贡献的理念。其中,全民参与的草根精神是《智勇大冲关》的题中要义,无论从事哪种职业、年龄多大、是否有专业体育基础,都可以成为比赛的一员,抓住赛道上不到2分钟的时间充分地展示自我、张扬个性,这不仅使观众本身成为了节目的主体,增强了节目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还极大地刺激了收视人群的视觉神经与观看欲望。

3展生关注的公益叙事

贵州卫视与立白集团联合打造的经典公益栏目《中国农民工》,始播于2007年2月,是国内目前唯一一档面向数亿农民工的电视讲述节目。至今已完成《农民工――我的兄弟姐妹》、《拉芳・中国农民工》、《立白・温暖中国农民工》三个播出季,共制作播出48期节目,邀请了72位农民工嘉宾,并就节目内容整理发行《中国农民工口述实录》一书。

汤林森在《文化帝国主义》一书中说:“凡是没有进入电视的真实世界,没有经由电视处理的现象与认识,在当代文化的主流趋势里都成了边缘。电视是‘绝对卓越’的权力关系的科技器物。在后现代的文化里,电视并不是社会的反映,恰恰相反,‘社会是电视的反映’。”0中国农民工由于经济生产能力与社会发展空问的客观限制,自我表达机制不健全,加之媒体的日常关注与内容设置环节薄弱,自然成为弱势化群体的代表。《中国农民工》节目通过让生活在城市里面的农民工对于自身生活、境遇进行温暖、真诚、朴素的讲述,在展示了一个个积极、向上、健康励志的农民工形象的同时,还成功地推出了新时代的中国农民工群像。所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呼吁平等的公共话语权与表达平台,形成了《中国农民工》节目最大的品牌特征,成功突破了“弱势”话语权的错位与失语状况。

二、省级电视公益传播误区阐释

公益传播作为一种新兴传播现象,符合基本的社会传播结构模型,考察其传播过程的各个环节是认识其传播效果和内部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此,笔者遵循最基本的传播模式,即美国著名学者H,拉斯韦尔于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提出的5W直线模型(即Who->Say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

对省级卫视公益传播行为进行深入分析。

拉斯韦尔提出的5W基本要素构成了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有学者指出,“传播研究不过五种,而这五种分析的变化繁衍却是无穷无尽的。”。由此展开省级电视媒体的公益传播现状分析不难发现其发展瓶颈所在,下面按照此顺序对其存在的误区分别加以阐释。

1谁(Who)――电视媒体的传播主体地位不明晰

“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但在这一过程中居于最优越地位的无疑是作为传播主体的传播者。传播者不但掌握着传播工具和手段,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取舍选择,作为传播过程的控制者发挥着主动的作用。”媒体公益传播、企业公益营销、政府公益管理和民众公益参与是构成现代社会公益传播的四维主体,在资金筹措、议题设置等诸多方面,多重主体的有机互动形成了公益传播这一综合价值体系。

其中,凭借强大的话语和舆论权,媒体理应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努力维护公共利益,营建公共领域空间,成为公益传播核心力量。然而,在当代市场环境中,各传播主体有各自不同的多向度利益需求,以促进主体进行公益传播动机的形成,这期间难免产生商业利益冲突。由于公益类电视节目的特殊性,电视媒体在节目的创作与推广播出阶段需要多方受制于企业的资金来源,这样一方面容易使媒体在利益的驱使下造成畸形发展、议题设置的视野狭窄,另一方面如果企业迫于市场压力而放弃长期投资则使节目后劲不足、半途而废。我国省级卫视现阶段发展弊病之一――主体性地位不明晰,便归因于“大众传播商业逻辑”的普遍存在。

2说什么(sayWhat)――传播内容监控不力

传播内容监控不力是省级卫视公益传播现存的最大问题,不仅表现在播出内容的尺度把握不当,部分节目甚至存在违法违规的不良记录。

仅以重庆卫视《大爱中华行》栏目为例,这档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公安部消防局和重庆广电集团联手打造的大型公益节目于2008年投入运行。播出前期从广告招商、明星加盟、媒体宣传等诸多方面重磅造势,可是首播后不久就由于涉及内容虚假、捏造事实,被国家广电总局勒令停播,直至2009年5月才通过审核复播,但是影响力与观众评价大不如前。

此外,对于节目感情基调的整体把握也是制作环节的关键,公益类节目往往容易走入“悲情”的怪圈,虽然引发公众情感和心灵的共鸣是节目成功的必要因素,但是若一味强调类节目的制作技巧、强化单向度表述,试图通过博取观众同情的泪水来提高题材的影响力,则难以产生撼动心灵的精品栏目,甚至出现东施效颦的尴尬。

3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多媒体联动能力薄弱

公共话语平台的打造与公益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实现,一方面有赖于公益活动实施者的行为,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媒体对于自身公信力与品牌力的建设。如果能够形成多种媒体形式联动的全新局面,必将进一步促进公共领域空间形成。例如,以“交互性”、“去中心化”、“长尾效应”等为显著特征的网络新媒体愈发显示出在公益传播中的优势,网络公益活动的亮点在于聚合并且使用网民“微内容生产”的巨大能量。

然而,现阶段我国省级卫视的公益传播节目多停留在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络的表面化辅助宣传层面,并没有深入到公益活动本身之中,跟不必论及充分激发各类媒体的不同特点,多层面互动。

4对谁说(ToWhom)――受众的公民意识淡薄

“传播效果的形成是多个环节交互作用的过程,不仅传播主体、内容和技巧会对效果产生影响,传播对象自身的属性(如人际传播网络、群体归属关系、人格特点等等)也起着同样作用的制约作用,这些属性作为人们接触特定媒介或信息之际的既有倾向或背景,规定着他们对媒介或信息的兴趣、感情、态度和看法,同时对传播效果发生重要的影响。”

公益传播受众的特殊性在于,他们既是电视公益传播内容的接受者,又是现实公益传播行为的参与者,传播效果直接影响到公民意识的建立与社会公益环境的形成。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现代社会;由于传媒的深刻影响和批量中产阶级的崛起,人们逐步意识到公民社会形成的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时间短、不稳定、不规范,我国公民社会还处于形成的初期。我国民众的社会公益理念尚有欠缺,表现出许多不成熟、甚至不稳定的初期特征。所以,我国民众的传播参与略显鱼龙混杂,甚至一度引发大量的传媒事件,不容忽视,受众的公民意识提高迫在眉睫。

s产生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缺少强势品牌节目

正如D,麦奎尔所言。大众传播理论之大部分(或许甚至是绝大部分)研究的问题是效果问题,而“效果分析中最令人感兴趣的,也是最具实际应用价值的就属劝服艺术,因为它直接涉及什么样的传播方式最有效,怎样传播才最能打到预期的目的”。审视我国省级卫视公益传播状况,很难发现强势的经典品牌。

此外,全国不少省级卫视在近几年陆续出现了“公益风”的制作气候,某几个公益节目、公益活动的成功引发了一系列省级卫视的跟风模仿,但只是披着公益的外衣,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长此以往,这种沽名钓誉的手法不仅对于电视台的整体形象毫无助益,还容易由此走人身败名裂的死角。

三、省级电视公益传播转型路径

笔者认为,为了建立媒介系统与社会系统的互动关系而展开的媒介功能研究为新兴传播形态的策略转型提供了极强的借鉴。这是因为。不同的传播功能本身已经反映出该种社会传播行为对受众施加的逐层深化的影响力,所以十分有必要按照大众的接受顺序由浅入深地形成与传播功能相呼应的发展路径。

1公益与娱乐的价值平衡

在此,沿袭上文已有思路,遵循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提出的传播活动的三大功能,加之1975年社会学家赖特在著作《大众传播的社会学观点》补充的第四大功能――提供娱乐。从传播学角度考虑,娱乐功能充分考虑了受众的心理需求,是受众中心论的产物,大众传播行为除了遵循理性原则外更不容忽视快乐原则。毕竟严肃务实并不是传播内容的全部,最容易率先引发受众兴趣的往往是艺术、消遣、游戏性的内容。尤其在电视媒体中,娱乐性内容甚至可以占到信息传播总量的一半以上。

针对受众的公民意识淡薄这一突出问题,现阶段我国省级卫视的公益传播类节目发展,最重要的是最大程度激发受众兴趣,使其对公益事业形成基本的认知,从而通过强化公民意识使规模化、有组织、有代表性的民众公益参与在公益传播中成为可能。部分省级卫视提出的“快乐公益”、“全民参与”等理念就是在该功能框架内的有益尝试。不过,在这一层面的操作要注意控制娱乐与公益二者的内容尺度,注重培养激发受众兴趣,培养公民意识。谨防娱乐成分过重形成世俗、无趣的价值导向。

2传媒监督与公益民生的统一

新闻传播行为要求准确、客观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大众媒介的监督功能集中体现在它向受众提供并告知新闻,“任何传播行为都包含有来自客观事物的信息。因而也就或多或少地起着监视环境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公益类电视传播行为往往集中围绕重大事件的反应与救助,并且已经初见成效。今后可加强公益内容的日常化传播,形成常规的经典栏目。从而提高新闻媒体的监督力度,达到公益传播的民生化转型。以甘肃卫视《中华慈善行》为例,这一档每晚播出时间30-40分钟的常规节目,就是试图通过电视这一主流媒体,报道慈善政策法规、慈善事件、人物等,形成一档面向全球华人世界的慈善类电视新闻杂志。当然,此类日常性节目的成功必然依托公益机构的大力协助,但是电视媒体“把关人”主体功能的充分发挥才是形成常规品牌节目的关键。

3多媒体整合谋求和谐传播

传播是执行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功能的重要社会系统。近年来我国突发性公共事件频发,此种社会现实状况要求公益传播形成有影响力的整合行动,因为社会转型期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政府、社会及社会成员需要通力合作,以谋求社会的和谐发展。

2009年夏天,莫拉克台风袭击台湾和内陆诸省。上海卫视联合大陆6家卫视于2009年8月20日晚联办赈灾晚会《跨越海峡的爱心――援助台湾受灾同胞赈灾晚会》。晚会现场开通了100部爱心热线电话,来自文体界的百明星争当担任爱心接线员,接受全社会的捐赠,长达四个小时的直播共募得善款3,1亿元,首次联合直播的六家地方卫视也率先捐出了善款。其中东方卫视捐出了300万元。除了内地的六大卫视之外,马来西~,WATV和DETV也将全程转播今晚的晚会,包括香港无线电视台(TVB)、TVB8、台湾中天电视台、加拿大FAIRCHILD新时代中文电视台、美国LAl8台、也将会转播晚会实况,影响力波及全球。

4公益教化中注重内容监管

传承社会遗产功能,即教育,主要表现在对于文化知识、价值观念的代代相传,比如向儿童灌输知识、塑造思维模式与行为规范等等,这一传统意义上由学校与家长承担的功能已经日渐被大众媒体潜移默化地取代。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在个体社会化方面的影响显得日益重要,不仅表现在形式上的多样性、内容上的丰富性和受众的广泛性,更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具有导向作用,对人们的行为活动具有暗示作用。例如,电视和电影中所描写的生活经历和塑造的人物形象,经常被年轻人当作自己的人生追求目标和直接模仿的对象。甚至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电视被社会学家称为是儿童的“主要社会化力量”。

  • 上一篇:公益劳动总结范例(3篇)
  • 下一篇:<智慧校园的实施方案范例(1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