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来宾、各位亲友、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在这里隆重悼念一位德高望重、深受人们喜爱的教育前辈——xx老师。在此,我代表我镇教育战线上的全体同志对祝老师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向其家属和亲友表示诚挚的问候!祝老师体质虚弱,患肺病多年,去年冬旧病加重,几经住院,医治无效,于xx年古历五月初五在xx医院病逝,享年70岁。
xx老师生于1940年3月,生在家乡,长在家乡,留恋家乡一方热土。他聪明好学,从小即怀报国之志,不计生活的艰苦,钟情于人类的教育,以优异的成绩报考了师范学校,1961年7月从太湖师范学校毕业,参加教育工作,把自己的一腔热血献给了党,献给了祖国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先后在古坊、凉亭、江河、马河、双畈、、南山、南庄等地任教,曾任过教育会计、校长、工会主席等职,2000年在上汽南庄希望小学退休。祝老师的一生,团结同志,为人忠厚,襟怀坦荡,平易近人。待上尊,待下爱,亲者念其慈,友者记其礼。同事们说,与祝老师搭档,轻松愉快,如沐春风,古道热肠,有求必应。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工作上虚心好学,爱岗敬业,爱校如家,任劳任怨。教学上认真钻研,乐于与同事探讨教学问题,学业全面,精心备课,上好每一堂课。为了学生,他焚膏继晷,循循善诱,爱生如子,身教重于言教。祝老师本身体质多病,曾患有胃病、肺病,但仍坚持伏案工作,謦咳常闻,呕心沥血。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寒来暑往,从不言弃,从不叫苦。特别是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关怀备至,倾注爱心,慷慨解囊,不计回报,真正实践着教书育人的诺言,深受学生的`爱戴和社会的好评。退休之后,又挑起了家庭的一份责任,操持家政,一面与病魔做斗争,一面顽强地生活着。
xx老师的一生,是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是和谐社会中普普通通的一员,是教育战线上的一名优秀园丁,桃李满天,硕果累累。他曾悄悄地走来,如今却匆匆地走了,巍巍大别肃然垂首,绵延岳河低沉呜咽。仙人已过蓬莱阁,德范犹香启后人。儒者风范,万世流芳,万世师表,永不泯灭。在这花香遍地的炎夏时刻,祝老师虽然离开了亲人,离开了我们,教育界少了一名好老师,家庭里少了一根撑梁柱,社会上缺了一位好模范,但他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作风,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的风范,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他那语重心长、不知疲倦地教诲学生的师者形象,依然浮现在弟子们的脑海里。校园内鲜花绿茵边仿佛飘来他那勤快的脚步声,门内热情接待来访家长那张笑脸时隐时现。他燃烧了自己,把殷殷的收获留给子孙,把光和热永远留在人间。
xx老师,你放心地走啊!永远安息吧!(举哀)
尊敬的各位来宾,陈老师家属、子女:
陈老师是我的亲老师,也是我的老领导。今天,陈老师离我们而去了,作为学生、下属和同事,我感到万分悲痛。在此,我代表曹家店中学全体师生、同事向陈兴民老师表示沉痛的哀悼,向陈老师的家属表示诚恳的慰问,向所有参加悼念仪式的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
陈兴民老师出生于xxxx年11月24日。少年时期敏而好学、刻苦钻研,曾就读于北极高小、旬邑师范,xxxx年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在本村任民办教师17年。以后先后曹家店中学、小章中学、炭店中学、新民中学工作。历任各学校教导主任、校长,xxxx年退居二线任督学,20xx年光荣退休。陈老师在教育战线默默耕耘了四十余个春秋,足迹踏遍新民塬各个乡镇。xxxx年,陈老师因患胃癌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恢复很好,十余年没有感觉病情加重,终因大意未及时进行身体复查,十几天前,身感不适,先后在咸阳、彬县多家医院检查,发现癌细胞已扩散,虽经全力治疗、抢救,然无回天之力,于20xx年6月17日凌晨与世长辞。
陈老师一生,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他是受人尊敬的好老师。从教四十余年,他热爱教育事业,以校为家;他关心学生,无微不至;他教育学生,循循善诱;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他工作勤勉,兢兢业业,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如今,陈老师可谓桃李满天下,我们这些他的学生提起他无不肃然起敬,闻听老师去世的噩耗无不沉痛惋惜。
陈老师一生,品德高尚、坚持原则,他是令人钦佩的好领导。担任领导工作以来,他律己严格,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堪为表率;他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工作一丝不苟,有条不紊;他管理民主,作风朴实,善于纳言践行,使教职工上下一心,同舟共济,荣辱与共;他胸襟开阔,平易近人,凡事必和颜悦色、以理服人,既有领导的威信,又有长者的风范。在他领导下的学校,教风正、学风浓、校风淳,教育质量始终名列前茅。与其共事,受其耳濡目染,必受益匪浅。同事、领导提及陈老师,无不交口称赞,社会各界评价甚高。闻听老同事、老领导辞世,无不扼腕叹息。
陈老师一生,淡泊名利,热心公益事业,他是一位让人敬仰的好长者。退居二线以后,他时常关心家乡教育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尽管晚年病体孱弱,村中若有大凡小事,仍然欣然前往,协助料理,竭尽所能;他和睦邻里、善待亲朋,对待街坊邻居关怀体贴、有求必应;陈老师在村中的德高望重,得到了异口同声的评价。
陈老师一生,慈爱谦和、勤俭节约、意志坚韧,他是一位令人爱戴的好父亲、好爷爷。特别是退休后,尽管身患重疾,但是达观开朗,意志坚韧,术后恢复很好。他平日不但自己照顾自己,还悉心教育孙子、孙女,料理家务,尽力为儿女解除后顾之忧;闲暇之际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一家人其乐融融,堪为令人羡慕的模范家庭。
斯人已逝,嘉风永存!陈老师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是他的高尚品格和人格魅力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我们会永远缅怀这位慈祥的老师、前辈。最后,再次向陈老师表示沉痛的哀悼,也希望家属能节哀顺变,安排好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我想,活着的人的幸福是对死者最大的告慰。
陈老师一路走好!
各位来宾、各位亲友: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在这里悼念一位教育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人民的好教师、倍受尊重的老同志、和蔼可亲的长辈——宋xx老师。宋老师因病于xx年10月20日凌晨1点与世长辞,享年98岁。前来吊唁的有:县直各部门领导以及宋氏家族的亲朋好友。在此,我代表宋氏家族表示衷心的谢意!
宋老师生于19xx年1月,19xx年6月参加工作。历任望奎县一中教导主任、望奎县教师进修学校主任、望奎县第三中学教导主任。
宋老师的一生是为人民教育事业奉献的一生。他带着满腔热情,教书育人,用真诚的心和严谨的学风把一批批学生培养成才;他用朴实的言语和殷切的希望教育学生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在望奎县教育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宋老师的一生是幸福的一生。宋氏家族是四世同堂、和睦的大家族,在宋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教诲下,家族的成员都很有建树,对宋老师也是孝顺有佳。在家人眼里,宋老师是有责任心的丈夫、是严爱的父亲、是可亲可敬的祖父、是慈祥的曾祖父。宋老师在儿孙的细心照料下,度过了愉快、幸福的晚年,并且安详、满足地离开了我们。
宋老师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少年时他刻苦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年轻时他努力工作、兢兢业业,同时肩负着家庭的重任;退休后他仍从事着神圣的教育事业,战斗在教育前线。宋老师利用业余时间还一直坚持学习日语、关心家事、关注国家大事,永做一位与时代同步的老人。
宋老师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老前辈,我们深感悲痛。您的儿孙将永远铭记您的恩德与教诲,不辜负您的期望。
祝您一路走好!您的音容笑貌和高尚品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宋老师安息吧!
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悲痛的心情在监利殡仪馆慈安厅沉痛悼念縢亚清老师!
滕老师1935年出生于监利县朱河镇,1953年洪湖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汪桥区教书,1979年调任汪桥区教辅站长,1985年调监利县教师进修学校任高师函授辅导教师,xx年退休后又被县进修学校返聘,xx年10月7日下午3点55分,因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滕老师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他老人家民国时期读过私塾,国学功底深厚,记忆力超常,有“活字典”之称——这是他成为一名知名教师的先决条件。
从53年到85年,滕老师在汪桥工作了整整32年,无论是在教学岗位还是在领导岗位,滕老师都极端负责,有口皆碑。上个世纪80年代,是一个学习向上的年代,滕老师作为教辅站长,十分重视教师的培训。那时,老师们都在争取学习的机会,滕老师处事客观公正,整个汪桥,包括现在的程集在内,所有老师和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都十分佩服和爱戴滕老师。
他的第二个岗位是在监利县教师进修学校。在这儿,滕老师一边努力工作,对每一位上县城学习的老师进行严格要求;一边不断充电。他的知识更加渊博,学问更加精进;退休前后,滕老师还一直坚持写毛笔字,真正实践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箴言。凡是在县教师进修学校学习过的老师,没有人不佩服、不敬重滕老师的。累计起来,滕老师一生任教了50年,仅这个数据就是一般教师所不能达到的。我可以说:“滕老师在监利就是‘师魂’”
生活上,滕老师十分节俭,一无所求。我们今天所见的老人家的遗像就是他“苦行僧”般教书生涯的一个铁证。然而,滕老师对待同事和朋友却从不吝惜,人情客往,有时甚至是学生家有红白喜事,他都是盛情有加——堪称“道德完人”。
作为老党员,滕老师对党十分忠诚。1957年被错划为xx,但他不但从无怨言,反而常常深刻反思并充满感激。他痛恨弄虚作假和歪风邪气,以身示范,堪称“党员楷模”。
像滕老师这样的人,当今难觅。今天,我们在这里缅怀他老人家,希望大家都能从滕老师身上学到读书、为人的优秀品★WWW、BAIHUAWEN、CN★质,从而搞好我们监利县的教育和人文建设,为自己,为大家,为监利,也是为滕老师!
敬爱的滕老师,您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