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这课教学的难点是:当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正好整除,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除以除数不够商1时,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教材先结合现实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后,让学生借助于学具摆一摆,为竖式计算的思维过程提供形象的基础,再教学。
在创入情境前,我加入一些基本的口算训练和前面学过的两位数除一位数除法的计算练习。我认为笔算以口算为基础,口算训练扎实了,笔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就有了保障。笔算采用板演的形式,来巩固所学知识,为本课教学打下伏笔。就看图而言,在学生分开说出条件和问题后,让学生再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并先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只是学生在尝试时暴露了很多问题,有这样四类,一是个位商0后,用0乘3写2,减为0;二是个位商1,用1乘3得1,减为1;三是个位商1,用1乘3得3,减为1;四是十位减为0,将2移下后,2里面没有3,而倒看成20,商6……,可见,有部分孩子对前面的知识掌握得还不是特别的牢固,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要结合实物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十位上为什么商2?商2后用谁跟谁相乘?再用谁跟谁相减?十位正好除尽,这时怎么办?个位2能不能平均分成3份?那个位上不能商1该上几呢?商0以后怎么办?(因为这时0和一个数相乘得0的知识还没有学到)当时并没有一步一步地说到位。重点的地方应该反复强调一下。
课程为德育课堂注入了活力。我们以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涨的热情投身于教学改革的研究中,使课堂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存在着“形似而神异”的现象,甚至在某些地方也步入了误区,这些现象值得我们去关注思考。
课程改革后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如在《我们的班集体》一课中,我们召开了“我的心里话”发布会,事先要求学生搜集各自的心里话,以便于活动的顺利进行,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采的,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通过《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通过一系列的生活体验,生活探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具有学会做人的初步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自律、自信,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要扎实的上好这门课程,首先应了解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性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根据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行为规范,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文化教育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
体验产生理解,体验产生情感。体验是对具体的社会事物或情境的亲身经历,它不仅仅发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还会作为活动的结果而存在,并且作为活动追求的结果。体验学习活动是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活动的模拟活动,它可以分为直接体验和模拟体验。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断地积累经验,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我知道了要上好一节品德课教师要根据内容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连接体验,提高教学实效;要重视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和强情感教学,充分利用情感推动作用,促进学生认知的内化和良好行为的形成;更要加强自身修养,要以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带动学生。
这就是我在这闪实践后所得,所思,所感。这想:我会朝着我奋斗的方向,不断完善自己,把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很好地用于农村小学的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