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设想,并鼓励幼儿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向自己挑战,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新的、更困难的任务。下面我以本班幼儿的实例来说一说,在日常工作中怎么样开展和指导区域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生活常规并执行。幼儿游戏也应建立必要的常规,良好的常规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幼儿自律能力的发展。 幼儿在活动中需要遵守哪些规则,在活动前,可以采用教师和幼儿共同商讨的方式,让幼儿做到心中有数。例如: 在建构区中,经常会出现许多个幼儿抢花片将花片撒了一地的现象。这时,我会将这个问题提出来让幼儿讨论,最终他们商讨出了许多办法,如:若一个区里的小朋友太多,要懂得协商,谦让,轮流玩;活动中不争抢玩具;玩具掉到地上要及时捡起来等。 在区域活动的时候,会有小朋友把小椅子拖来拖去,发出很大的声音的现象,在表演区和建构区还会出现小组长收拾玩具时动作很慢的现象。为此,我组织幼儿进行了讨论,通过讨论,小朋友们知道了活动中应该做到三轻:说话轻、走路轻、取放东西轻。同时,他们还讨论出了“收拾玩具时全班小朋友一起动手,收拾时动作要又轻又快”的方法。 2.区域活动规则制定指导要点 每天午点后是本班幼儿的区域活动时间,在选择活动区时,我会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想要玩的游戏,开始活动。同时,我也会鼓励幼儿尽量选择不同的区域,尝试不同的活动。为了避免某个区域人数过多,影响到活动效果,我们设计了进区卡,幼儿持卡进入活动区,剩余的孩子就可以选择别的区,既体现了自主性,又培养了规则意识。 有时某个区域中人数已满,就可以指导幼儿以交换轮流的方式玩游戏,但在指导幼儿在去进行下一个区域活动时,必须把上一个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收拾整理整齐。 在阅读区和建构区中,重点指导幼儿在活动区活动时要尽量保持安静,碰到要交流的问题时再和同伴轻声讨论。同时,规定不能将材料四处乱放,或者带到其他的区域里,在区域游戏中产生的垃圾要放到指定的位置,如在美工区制作完泡泡泥手工作品后,我们会指导幼儿将用完的泡泡泥包装袋放到教室指定的垃圾桶中。 当区域活动结束后,我们会指导幼儿把操作材料收拾整理好,将做成的作品放在相应的地方,以供教师向幼儿讲解评价和供其他幼儿观察、欣赏。 观察是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前提,是活动准备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随机应变能力,适时正确地介入幼儿的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也是有逻辑,有目标的。 在区域活动中,每当幼儿玩游戏时出现问题,不同的幼儿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有的幼儿会自己想出办法来解决,有的幼儿则会向同伴求助,一起来解决问题,而有的幼儿就会因找不到方法而放弃继续游戏,那此时就需要教师来进行干预,帮助幼儿解决问题,继续活动,从而获得提高。 2.争执时 3.求助时 (三)灵活分析,有效支持与引导幼儿游戏 在区域游戏中,幼儿常常会遇到问题,当教师参与到活动中时,要讲究介入的技巧性。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加强指导语的有效性、趣味性。指导中班时可以尝试运用建议性的语言来引导幼儿。例如在表演区中,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的几名幼儿出现了交流较少的现象,这时教师可以说,我来你们家做客了来参与到他们的角色表演中,引导他们进行交流互动。 在区域活动中,一看到幼儿出现问题时,绝大多数的教师就会立马直接介入幼儿,从而限制了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相信他们可以自己找到解决的方法,可以在旁边再看一看,等一等,只在孩子真的需要我们的帮忙时再指导,这样,比我们直接指导更利于幼儿的发展。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为使幼儿能够自主探索和体验,需要依据幼儿不同的活动情况进行不断地分析、调整自己的指导行为,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机会教育幼儿。平时在一些角色表演,科学制作等活动中,也可以让幼儿互动,让幼儿来教幼儿,来影响幼儿。例如,在唱歌时,让孩子做小老师,教其他孩子。 活动评价是区域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每次区域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有针对地对活动进行评价。评价可以是教师评价,也可以是幼儿自己评价。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师生一起了解自己的表现,一起反思,改进并调整。 教师要在活动中敏锐地抓住有教育价值的认知冲突作为问题,将部分幼儿的问题放大到集体谈话内容中,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交流和评价。这样更好促进幼儿获得经验,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 在评价这一环节中,教师发挥着主要的作用。评价活动可以采取集体、小组和个别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把极具教育价值的问题放在集体谈话中与全体幼儿进行探讨;属于个别幼儿的问题可以单独或小范围地选择具有同样问题的幼儿进行探讨。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