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级情况分析 二、幼儿活动常规目标 2.带手帕,衣着整洁,能高兴地接受晨检,插放晨检标记。 4.逐步养成饭前、便后和手脏时洗手的习惯。 .洗手时不玩水,学会擦肥皂,洗好后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8.逐步学会饭后洗脸、漱口。 10.学习使用餐具。 12、 学会餐后擦嘴,用温水漱口。 14、 安静就寝,睡姿正确。 1、在老师的带领下,一个跟着一个,有秩序地散步。 18、收拾玩具,放好桌椅,离开活动室。 1. 教师热情接待幼儿和家长,仔细了解幼儿在家的健康情况。聆听并履行家长的嘱咐,解答家长的查询。 3. 开窗通风,搞好室内外清洁卫生,做到室内外空气流通,光线充足。 . 与幼儿一起制定简单的盥洗规则,以避免发生混乱。如排队等候轮流上厕,上厕所后自行冲厕和洗手,分组洗脸、洗手。 7. 指导幼儿大便时拉好裤子,注意腿部保暖。帮助幼儿便后穿好裤子,注意腹部保暖。 9 10. 有计划地带领幼儿有秩序地散步。 12. 十月份开展自我服务能力的比赛。 14.为幼儿创设富有新意并能激发想象的环境。 (2) 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玩具材料,幼儿在玩玩做做中随意创作,促进了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 (4) 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适时变换环境。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断发展,幼儿在发展,环境也要适时更新。如果周围环境固定不变,不仅失去教育价值,还会阻碍幼儿的发展。因此,创设的环境不仅要富有新意,还应时常变化,促使幼儿积极融入环境,参与活动。 1.利用游戏、讨论、表演等多种途径,在一日生活中引导幼儿自我保护的方法。 18.在心情愉快的环境中进行锻炼,促进健康,关爱生命。如,每天两小时户外活动、赤脚行走、冬季跑步等等。
.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