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奏响小班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前奏曲
小班幼儿刚刚开始离开父母入幼儿园,过上集体生活,这是他们生活上的一个大的转折,在
这个适应和接纳的过程中,教师应特别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奏
响小班幼儿习惯养成教育进行曲。
先入为主的第一次
人们认识事物往往会先入为主,好多第一次都是习惯的雏形。比如,入园前,家长们陪孩子
来园体验半日活动,孩子们在家人的陪伴中一会儿搭积木,一会儿抱娃娃,一会儿玩皮球,
一会儿开开小汽车……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活动室里就像一个小战场:桌上堆放着积木
、娃娃、玩具车,地上滚着皮球,躺着掉落的积木、玩具等。王老师笑着说:“宝宝们肚子
饿了吗?摸摸小肚子告诉我‘我的肚子饿了。’一会儿宝宝跟爸爸妈妈回家吃饭,可是(王
老师拾起一只玩具车),小汽车它也想回家,它的家在哪儿呢?谁能把它送回家?……在王
老师的引导下,小汽车、积木、皮球、娃娃很快都回到了柜子、篮子以及小床等它们自己的
家里。第一次玩过各种玩具后,让幼儿知道:宝宝要回家,玩具们也要回家,以后只要稍加
提醒,孩子们便能做到把玩过的玩具送回家。
亲切友好的师幼互动
小班幼儿十分依恋父母和老师,需要老师的微笑、拥抱、拍拍、摸摸等亲切友好的爱抚与交
流。比如,孩子们在穿衣服时,老师说:“谁要请我帮忙?”“老师,请你帮帮忙。”老师
说:“我很乐意帮你的忙!”帮孩子们扣好扣子拉好拉链了,老师说:“我帮助了你,你谢
谢我好不好?”幼儿很乐意的说:“谢谢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和老师亲密接触,
得到老师的关爱,他们会情绪愉快、行动积极,这是行为习惯培养的基础。这种互动关系会
让孩子愿意听老师的,愿意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不知不觉中他们会拥有一种积极的交往态度
,习得一些礼仪习惯。
顺应孩子的年龄特征
俗话说:“少小若无性,习惯成自然”。小班幼儿刚入园,正处于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
的关键期,且容易接受外界影响和成人教导。比如,午睡前,孩子们脱下衣裤,换上小背心
和短裤准备睡觉。有的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折叠好衣服,可有的衣服裤子就被胡乱地扔在
地板上。张老师看着无人管的衣服说:“宝宝们仔细听一听,好像有谁的衣服在哭。”等宝
宝们安静下来了,张老师神秘地说:“衣服说它很累,想要把手臂抱起来,好好睡一觉。”
孩子们听了张老师的话,都忙着找到自己的衣服,于是,张老师利用儿歌的形式,一步一步
地教孩子们折叠衣服:先把门儿关关好——衣服放平,门襟对齐;两只小手抱一抱——袖子
向内平叠;点点头——帽子折叠下来;弯弯腰——把衣服拦腰折叠;我把衣服整理好——抹
平整理好衣服。睡前还别忘了对衣服说:“衣服,你好好睡一觉吧。”经过多次练习,渐渐
地,孩子们能把脱下来的衣服有模有样地叠放整齐了。
故事情境的有效引领
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蕴含着浅显的道理,能给幼儿以正确的行为指导。比如,故事《下雨的
时候》,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及幼儿熟悉的小动物的形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友好互助的故
事,其中的情境便是有效的引领:下雨的时候,小白兔能以树叶当伞,告诉幼儿在遇到困难
时要动脑筋想办法;小白兔在发现小鸡、小猫淋雨时,能主动帮助它们,与它们共伞,告诉
幼儿当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友好互助,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给予积极有效的正面评价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在愉快
体验中逐步养成。老师给予幼儿积极有效的正面评价,会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使幼儿对自
己的一些行为有正面的认识:老师表扬我,我做得对!比如,玲玲跌倒了,君浩立即把她扶
起来,替她拍拍身上的灰,擦擦脸上的泪:“不哭,不哭,哭就不好看了”。老师说:“君
浩是个乐于关心别人的好孩子,玲玲跌倒的时候,你做得很好,谢谢你!”老师这种正面的
评价,反馈给君浩和同伴的是一种正确的行为要求,更是一种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因此,
积极有效的正面评价,是对小班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熏陶和强化。
使用评价表进行习惯强化
给小班幼儿设计简单的评价表是强化孩子行为习惯的好帮手。比如,评价表“你带手帕了吗
?”每天给带手帕来园的幼儿贴上一个五角星,没有带手帕来园的幼儿贴上一个三角形。从
星期一到星期五都得到五角星的幼儿,老师奖给他们一张贴画或一件小礼物。幼儿天天关注
自己得到的五角星,同时提醒自己要天天把小手帕带在身上,可以帮助幼儿有效地强化“天
天佩戴手帕”的好习惯。因此,使用简单的评价表是对小班幼儿习惯养成的鼓励和强化。
有研究表明,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一是趋早性,宜从小培养;二是渐进性,
内容有少到多,要求由低到高,逐步定型;三是反复性,幼儿在习惯形成过程中会出现反复
,他们的行为起伏变化,表现不稳定。因此,小班幼儿的习惯养成需要不断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