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培养三策略
1、幼儿自主管理意识提升策略:习得经验,启思明理。
在幼儿获得经验的过程中,教师借助创编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儿歌,选择有针对性的绘本故事,
通过欣赏吟诵、阅读理解不断激发、唤起幼儿的内心感受与共鸣,引发其自主管理意识,积累其自主管理
经验。
●儿歌吟诵。教师结合游戏中所观察的幼儿自主管理游戏材料或自主解决问题的实际状况,创编出节
奏明快、生动有趣的儿歌,让幼儿在吟诵中,心智得到启迪,语言得到发展,认识得到提高。如:针对小
班幼儿玩“娃娃家”游戏后,材料到处乱放、不会主动整理归位的现象,教师创编了儿歌《小玩具要回家
》“篮子里睡,柜子里住,每个玩具都有家。从哪儿拿,放哪儿去,玩好就送它回家。”儿歌让对游戏材
料管理能力较弱的小班新入园幼儿体会到小玩具就像自己一样都有自己的家,每天都像自己一样有想回家
的愿望,让幼儿感同身受,并通过“从哪儿拿,放哪儿去”学习了具体的整理方法,所获得的经验则能自
然迁移到其他游戏材料的收拾整理过程中去。中班教师发现建构游戏中有的幼儿会为同一件材料进行争抢
,创编了儿歌《大家一起玩》“小积塑,大积木,小朋友们好喜欢,都想要玩怎么办?不争不抢轮流玩,
你拼我搭齐分享,合作游戏好伙伴。”通过学习儿歌中的轮流、分享、合作等方法,让幼儿明白要想和小
朋友一起开心的玩,就得学会用友好、正确的方法和同伴合作游戏,在游戏中再遇到此类问题则能有意识
调控自己的行为。
●绘本阅读。教师遴选适宜的优秀儿童绘本,让幼儿在阅读理解中明白道理。如:针对幼儿游戏中发
生矛盾时,有的幼儿因生气哭闹或发生一些破坏行为,教师选择了绘本《菲菲生气了》,幼儿通过阅读故
事,在对故事的理解中,感受生气乱发脾气带来的害处,学习正确宣泄情绪的方法,从而获得自主调节不
良情绪的经验。选择故事《慌慌张张的莎莎》,让幼儿明白自己的物品要摆放有序,做事情要有条理,每
天才不会慌慌张张……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证明“幼儿意识成长是一种自主性成长,是基于其内心心理活动的成长。”
教师将道理、方法融入一首首儿歌和一个个故事中,激发幼儿内心产生感受与共鸣,从而有了尝试管理、
控制自己的行为、情绪的愿望。儿歌与故事为幼儿明辨道理搭建了理解、内化的桥梁,使幼儿在丰富的体
验与经验的积累中获得自主管理意识的提升。
2、幼儿自主管理游戏材料的策略:创设环境,隐性引导。
角色游戏中,教师创设有准备的、丰富的、有教育作用的物质环境为幼儿创造了自主参与、自主选
择、自主管理的机会,为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发展起到了隐形的指导与引导作用。
●百宝箱,让幼儿参与材料收集更主动,使用更自主。教师用大纸箱制作 “百宝箱”,以拟人化的
“百宝箱”和幼儿助人的愿望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幼儿不断从家中收集各种各样的废旧材料并分类摆放。
在游戏中幼儿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从箱子中寻找替代物,自由使用箱子中的各种原材料。“百宝箱”让幼儿
与材料充分互动,为幼儿自主管理发展提供了前提。
●小标记,让幼儿整理材料更轻松。教师利用“小标记”来帮助幼儿,在玩具柜上和游戏材料上或装
材料的托盘上贴上同样标记,帮助幼儿明确每种材料的摆放位置,轻松有序整理材料。“小标记”在使用
过程中不仅让幼儿轻松准确的整理好物品,还渗透了分类、对应、识数等数的概念,可谓一举多得。另外
,在游戏区中教师利用标记线、标记点、标记图等,将一些游戏规则隐含其中,让幼儿自主游戏时有规可
循,使游戏秩序井然。
●收纳箱、储物盒, 让幼儿使用、收纳材料更便捷。教师为一些游戏区(场地有限,平时不能固定摆
放的角色区)提供了较大的带滚轮的收纳箱与有盖子的储物盒,幼儿游戏前的材料取用、游戏后的材料收
纳变得更方便,降低了每次游戏时材料取用、收纳的困难与麻烦,幼儿自主管理材料的信心更足。
●加工厂,让游戏材料于幼儿的自主制作。教师根据一些角色区的特点及需要,增加了“加工厂
”小工人的角色,并赋予角色任务与职责。由于角色是幼儿自主选择的,所以在承担材料制作任务时幼儿
积极、主动、投入。
●管理员,让材料使用、整理更规范。做好自己的事是自主管理的起始阶段,能为他人服务、为集体
服务则对幼儿自主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角色的职责促使“管理员”在监督他人的同时也要不断的自
我约束,随之而来的是幼儿责任意识的增强,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
3、幼儿自主调节游戏行为的策略:提供支持,逐步隐退。
角色游戏中发生的大多问题是实施教育的良好契机。教师首先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再鼓励幼儿提出
问题、启发幼儿思考问题,最后引导幼儿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既予以必要的支持
,更注重逐步隐退,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主体性,来促进幼儿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问题指引。教师借助视频、图片或情景描述等方式,抛出自己或幼儿发现的问题,让幼儿站在比较
客观的位置上自主观察、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经过实践验证,不断改进。如案例:“等候线的
由来”大三班熊熊银行每天游戏开始后顾客不断,排队时间一长,有些幼儿着急拥挤甚至出现插队现象。
教师将此现象拍摄下来,组织幼儿于游戏后观看、商讨解决办法。第一次,幼儿提出像银行一样用小椅子
拉一道线,实施后发现容易绊倒小朋友。于是,再次组织商讨。第二次,幼儿提出用即时贴在地面贴一道
红线做“等候线”,规定前面小朋友没有取好钱,后面的小朋友不能超过等候线,要一个一个排好队,并
提出要增设“保安”值班维持秩序,再实施,银行游戏秩序得以好转。案例表明,幼儿集体讨论解决问题
的过程,也是幼儿学习建立游戏规则的有效方式和技能的过程。教师运用问题情境激发幼儿发现问题,讨
论解决问题,自己退隐其后将解决问题、制定规则的权力交给幼儿,为幼儿自主建立规则,进而主动遵守
规则提供了机会。
●方法支持。由于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角色游戏中产生矛盾也是常见的现象。如何解决游
戏中幼儿间的矛盾与纷争?教师采用“授之渔”,而非“授之鱼”的方式。教师在幼儿集体讨论的基础上
,设计制作了 “友好骰子”,在正方体每个面上分别绘上:“猜赢说了算”、“咱俩都走开”、“找人
来评理”、 “一起来商量”、 “轮流没意见”、“相互陪个礼”六种图文标识。当幼儿之间发生矛盾时
,可自行选用抛“友好骰子”来解决,将化解矛盾变成有趣的游戏,轻松缓解幼儿的不良情绪。教师具象
化、游戏化呈现解决矛盾的方法,为幼儿自主解决矛盾提供帮助。教师此时做隐身人不过多干预幼儿间的
冲突,为幼儿自主解决矛盾提供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