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201年脱贫工作总结
县扶贫和移民开发局: 一、总体情况二、具体做法201年,县卫生计生委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摆在重点突出的位置,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扶贫攻坚各项工作。为此,委成立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具体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主要成员。同时成立了专门扶贫办公室,明确一名经办人员负责日常工作。为确保扶贫攻坚各项工作领导有力、开展有序、落实到位提供了坚强的保障。1、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档案,确保因户因人精准施策。二是实施分类干预措施。依据农村贫困人口不同健康状况,实施分类干预,加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因户因人精准施策,逐步减少和有效控制农村贫困人口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降低实际医疗支出。目前全县累计发放各种健康教育处方29327份,通过门诊、入户、电话等形式开展健康随访243人次,针对不同服务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 一是加大全县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控力度。将结核病、艾滋病、血吸虫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进一步降低结核病发病率,遏制艾滋病传播,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加强肿瘤随访登记及死因监测,扩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面。目前全县无甲类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乙类传染病共计报告783例,发病率为111.8/10万,丙类传染病8例,发病率为123.3/10万,及时有效处理预警信息124条,没有传染病疫情发生流行。三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加强了卫生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快贫困村农村卫生厕所建设进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统筹治理大气污染、地表水环境污染和噪声污染。完善新农合补偿政策,建立健全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相互衔接、共同保障的重大疾病、重度残疾救助体系。对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县财政给予补贴。贫困人口在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住院医药费用实行保底补偿,保底补偿比例分别不低于%、7%。贫困人口年度内首次住院免起付线,住院年度补偿封顶线为20万元。贫困人口患大病时,大病保险起付线2万元减半执行,大病保险年度封顶线为20万元。通过新农合、大病保险及城乡医疗救助将贫困人口大病平均报销比例提高到70%;对报销后自付费用仍有困难的,由县财政筹集资金,为贫困人口购买医疗补充保险,最大限度减轻贫困户医疗费用负担。一是实施农村贫困人口疾病分类救治。对农村贫困人口中的患者实行分类救治,对腹股沟疝、痔疮、大隐静脉曲张、老年性白内障等一次性能治愈的疾病,集中力量进行治疗。需要维持治疗和长期治疗和健康管理的慢性病贫困户患者,由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无偿随访指导治疗和健康管理。对农村贫困人口患有白内障、人禽流感、肺结核、艾滋病、尿毒症、恶性肿瘤、白血病、血友病等重大疾病进行重点救治。对患可治愈性疾病的贫困人口进行分级诊疗和分类救治。截止12月14日手术治疗74例已出院。三是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医疗卫生签约服务。实施0岁以上农村人口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户家庭学生免费健康体检。开展贫困家庭签约服务,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基本医疗等服务,签约服务费从医保基金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等渠道解决。截止到11月1日,全县已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签约3408人。一是全面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落实《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2020年)》,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实施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到“四个一”目标。加快贫困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确保每个贫困村建一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并配置一台健康一体机,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三是深入开展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目前县人民医院分别与中日友好医院和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开通远程医疗会诊系统。10月2日,中日友好医院精心选派的第二批驻院服务专家—医学博士、风湿内科专家徐愿来到xx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驻院医疗服务,县人民医院选派的4位护理骨干已前往中日友好医院进修学习。12月1日-4日,中日友好医院周军书记等主要领导将率该院专家来xx老区开展为期4天的对口帮扶xx县人民医院专家行活动。县中医医院正积极与解放军二军大就建立远程会诊业务进行沟通对接,二军大远程会诊工程师已来县中医医院进行了实地考察,将结合县中医医院的实际情况给出了远程会诊建设的方案。201年,县卫生计生委扶贫联系长岭乡长春村、洪畈村,共37名干部职工参与结对帮扶,每名干部分别联系长春村、洪畈村各1户贫困户,共帮扶74户贫困户。2、积极组织干部入户开展帮扶工作。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的通知》(金扶【201】18号)文件要求,委主要领导全年10余次到村开展工作,及时了解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帮助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分管领导坚持月到村,统筹协调村脱贫攻坚工作。委副科级以上帮扶干部全年次以上入户帮扶,一般帮扶干部全年4次以上入户帮扶。其中联系1年预脱贫户的帮扶干部确保年入户12次以上。每次入户详细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认真倾听贫困户发展意愿,广泛宣传、耐心解答党和国家各项扶贫开发扶持政策,鼓励贫困户积极主动谋发展。及时填写扶贫手册,扫描贫困户二维码,更新扶贫大数据平台帮扶记录。4、积极沟通联系落实帮扶措施。根据贫困户的具体致贫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对于其中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委机关充分发挥卫生医疗资源优势,积极为患者联系治疗,一方面通过县实施健康脱贫工程中的农村贫困人口疾病分类救治,另一方面通过联系爱心社募捐资金治疗。同时通过申报慢性病,联系报销相关医药费,开展义诊免费为结对贫困户送医送药,尽力减轻贫困户的医药负担,减少支出。对于劳动力健全、有发展能力的,通过申报申报小额贷款发展种植业,参与光伏发电入股分红,易地移民搬迁参等方式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增加经济收入。、不断促进村级党组织建设。委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充分发挥联合党组织作用,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建活动为抓手,以建设学习型村级党组织为目标,抓好村级党支部的思想建设,不断提升村级干部的理论素质、业务水平和领导能力。按照“把群众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中的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的村干部培养成村支部书记”的组织工作思路,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县、乡、村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紧缺,村医老龄化,三级卫生网的“网底”不牢,力量薄弱,开展家庭签约服务举步维艰。二是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人事管理过紧。特别在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健康干预,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基本医疗等服务方面影响较大。三是贫困村所处地理位置不便,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发展集体经济。贫困人群的生产生活条件差,其中很大一部分人知识文化水平低,劳动力缺乏,缺乏发展能力和发展门路,帮扶难度大。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部署下,进一步明确扶贫工作新思路,切实做好卫计系统承担的健康脱贫工程以及我委对扶贫村、扶贫户的精准脱贫工作,确保脱贫工程符合序时进度。2、继续通过对农村贫困人口疾病分类救治,全面推进县乡医疗机构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就医模式。为贫困人口患病人员提供医疗保障,缓解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助推精准健康扶贫。同时配合人社医保部门进一步完善健康 “四重医疗保障”体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