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行政服务中心2018年工作总结暨2019年工作思路
2018年,市行政服务中心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神,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纵深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全市行政审批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两个平台”的服务品质进一步提升,为全市经济转型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体制保障和政务服务环境。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行政审批服务更加便民高效。紧紧围绕“最多跑一次”“就近跑一次”和“不用跑一次”改革目标,以“全覆盖、全进驻、无差别”为重点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嘉兴市级“最多跑一次”事项797项,县(市、区)平均x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x%全覆盖。全市1189项民生事项实现“一证通办”,占民生事项总数的x%;公布第一批“一件事情”清单213项,其中投资项目x项,商事登记x项,社会民生1项。全市网上服务水平开通率均达到x%,其中x项事项实现“刷脸通办”。据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第三轮抽样调查评估报告显示,我市“最多跑一次”实现率为x%,较去年提升x个百分点;群众和企业对改革的满意率为x%,较去年提升x个百分点。2.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一是全面推进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作为全省唯一设区市试点,率先上线企业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积极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标准地”改革,创新实行“区域评价”“联合图审”等改革举措,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效率有所提升,全市30%的企业投资项目实现开工前审批“最多100天”。如嘉善县实现企业投资项目从土地征转用审批到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办结0个工作日内完成,得到冯飞常务副省长批示肯定。二是全面推进商事登记简化办理。会同相关部门在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等4个国家级开发区对98项行政许可事项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办结“证照分离”事项13个;常态化企业开办提速明显,南湖区、桐乡市常态化企业开办基本实现当天办结。三是全面优化便民领域办事流程。开展“减证便民”行动,集中清理2项证明事项目录,实行身份关系证明公安内部流转、地名证明部门联动共享等,切实方便群众办事。大力推进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次”,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域不动产登记一小时即时办,并同步办理不动产权属与水电气和数字电视联动过户,重点推进不动产登记办理向镇(街道)延伸,目前王江泾镇、姚庄镇等11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已能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深化公安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重点提升户籍、车驾管和出入境业务的群众办事便利度。如南湖区凤桥镇推出以户籍业务为基础,包含行业审批、新居民、出入境和交管业务的公安“1+4”一站式办理模式,打造全省首个镇级公安“无差别受理”窗口,共有79项办事事项实现“一窗受理”。4.大厅窗口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一是推进受理标准化建设。编制全省首部《“无差别全科受理”工作规则》,绘制“无差别全科受理”流程图,制定包含预约、导办、取号、叫号、咨询、受理、办理、出件在内的8项基础服务规则,实现“无差别全科受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二是强化人员星级化管理。制定“五星级”量化评定标准,对窗口受理人员进行星级评定和管理,并与工资待遇挂钩,激发受理人员的动力和潜能。三是加强业务全科化培训。出台《无差别受理业务技能培训方案》和《管理考核办法》,加强各级政务服务平台的业务轮训与考核,提升窗口受理人员的服务能力。(二)纵深推进“市县一体化”改革,公共资源交易更加规范高效。深入贯彻“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县一体化改革,优化提升服务质量,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1-9月份,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交易3224场次,与去年基本持平;交易单位(个人)x家,同比下降x%;总成交金额x亿元,增收节支x亿元,同比分别增长x%、x%。其中,市本级平台共交易117场次,与去年基本持平;交易单位(或个人)x家,同比下降x%;总成交金额x亿元,同比增长x%;增收节支x亿元,同比下降x%。2.抓住痛点,扎实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减负工作。一是取消交易公证。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网上交易取消现场公证,为竞得人减负约19万元。政府采购取消现场公证,供应商不再承担公证费用,为供应商减负约x万元。二是取消信息发布费。认真落实《招标公告和公示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年初起即取消信息发布息,为交易主体减负x万元。三是规范交易收费。认真落实《xx省物价局关于降低和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收费的通知》,自8月1起取消除交易服务费之外的招标费、中标费、场地使用费等一切其他收费,每年为企业减负x万元。四是扩大保证金形式。会同市财政、市建委下发《关于加快推行建设工程综合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投标人在投标时可用生效的投标保证保险合同方式缴纳投标保证金,切实减轻投标人资金成本。五是大力推进“政采贷”。建立全市互联互通机制,联动推进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信用融资,降低中小供应商的财务成本。4.围绕重点,服务保障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一是做好重点项目的服务保障。通过提前介入、容缺受理、绿色通道等举措,优先保障“百年百项”、城市快速路、域外引水工程、机场征迁等重点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全力保障项目推进,并被评为xx红船干部学院筹建工作突出贡献集体。二是推进市县一体化采购工作。开展全市机动车辆定点维修、公务租车服务、图书定点供应商、定点印刷供应商等项目入围采购,统一组织采购、结果全市共享。三是加快实施“互联网+”战略。高标准完成市县一体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开发,推进全市交易“一个平台、一个A、一张网”;深化“政采云”试点,稳步推进土地使用权网上交易,从而实现线上线下有序转换、无缝对接;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做好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息公开标准化试点,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今年以来,我们的各项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也清醒认识到,以市委市政府的新要求、改革发展的新常态、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来衡量,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小的差距和困难,主要体现在:一是政务服务模式上,“无差别全科受理”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优化,离所有事项全部“无差别全科受理”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窗口受理人员业务压力较大、需要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人员管理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重点领域改革上,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高效审批的一些举措未完全落地,导致全市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相较其他地市提速不明显、成效不突出;商事登记方面,还存在对市场主体准入环境的优化力度不够大,商事登记政策性门槛较多,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不高等问题。三是打破“信息孤岛”上,网上服务开通率虽位居全省前列,但系统对接不畅和数据无法共享的问题依然是制约“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最大堵点;线上线下融合也不够顺畅。四是公共资源交易上,围标串标、挂靠投标、评标不公正等违法违规情形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招投标领域出现的PPP、EP、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型交易形式,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创新工作。2019年,要围绕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政务环境最优、群众和企业获得感最强市”的总体目标,突出“最多跑一次”改革牵引,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领域、瞄准关键环节,加大政务服务领域体制机制创新力度,进一步提升全市行政审批和公共资源交易“两个平台”服务的便利和品质。1.把握龙头,进一步优化“无差别全科受理”。一是梳理归集全科受理事项。按照省跑改办“无差别全科受理”工作指南的要求,梳理细化办事事项并达到“最小颗粒度”,推进政务办事“标准化”“智能化”“傻瓜化”,为全科受理、网上办理、全市通办提供基础支撑。二是完善“一窗受理”平台。推动“一窗受理”平台完善功能、加强应用,推进本地自建系统与“一窗受理”平台全对接,夯实“一事通办”“一证通办”“全市通办”“一网通办”的技术支撑体系,助推无差别全科受理和政务服务延伸。三是优化受理人员管理。强化全科受理人员业务技能培训,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敬业精神好的窗口受理人员队伍;完善内部运行机制,优化人员薪酬分配,以“人”的改革倒逼“最多跑一次”不断向前推进。3.抓住关键,进一步推进线上线下融合。优化整合提升各级行政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并推进实体服务大厅向基层服务站点、网上办事大厅和自助服务终端的拓展延伸,形成线上线下标准统一、功能互补、内容融合的政务服务格局。一是推进审批智能化。大力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除不宜上网事项外,100%开通网上办事服务,实现全流程网上可办,让更多事项可网上预约、网上办事、网上支付和双向快递送达,助力群众办事“零上门”“零跑腿”。二是推进服务自助化。加速推动“市民之窗”自助终端建设和推广应用,健全自助服务功能,打造“30分钟便民政务服务圈”,方便群众24小时就近办理。三是推进办事移动化。发挥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的优势,加快推动移动办事客户端建设,努力在“移动办”“掌上办”上走在更前列,打造“移动办事之城”。(二)深化“市县一体化”改革,着力促进公共资源配置规范高效和阳光透明。2.纵深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县一体化改革。一是落实好《嘉兴市国有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与监理招标评标办法》,确保全市制度规则统一,构建统一大市场。二是做好必须招标的项目范围和规模等一些新法规的落地,做好新、旧政策的配套衔接,加强对小型项目招投标工作的指导,完善小型建设工程简易招标制度和规则,做好小型项目评标人员的评训。三是探索评标专家、招标代理机构全市统一管理的有效途径,针对评标专家和代理机构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升监管工作的实效性。四是会同相关部门推进全市统一的招标文件标准文本,提升招标文件质量,规范招标投标行为。4.继续做好全市重点项目的服务保障。一是优先保障好“百年百项”、城市快速路、域外引水工程、机场征迁等重点项目的招投标。二是继续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工作,通过标准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实现全市公共资源交易运行流程的统一。三是发挥好资源要素交易平台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着眼转型升级,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各类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四是不断加强平台体系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提高平台服务的软环境。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