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在我3岁的时候,我的启蒙老师——妈妈,就不厌其烦地教我背《三字经》。我仰着头,瞪着眼,看着妈妈的嘴形,学着妈妈的`样子,一遍又一遍地吟诵着:“人之初,性本善……”
妈妈常常不失时机地教我许多做人的道理。
一次,妈妈带我到舅舅家做客,我和表哥开心地堆积木,做游戏,玩得不亦乐乎。“梓洋,快来吃苹果!”舅妈大声喊,我和表哥立即奔过去。果盘里装着几个红红的苹果,表哥手疾眼快,抢到了一个又大又红的,喜滋滋地炫耀:“我拿的是最大的苹果。”我不甘示弱,就去跟他抢。我们两个歪着头,鼓着腮帮,抢啊,夺啊,不可开交。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妈妈大声说,“梓洋,接下去背!”我像接到命令似的,连忙背起来:“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妈妈竖起大拇指说:“背得好!可是宝宝啊,4岁的孔融都知道要把大梨让给哥哥,你是不是也应该把大苹果让给哥哥呢?”我不好意思地伸出了舌头。
上小学了,妈妈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来教育我,要我经常复习所学的知识;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来教育我,让我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向别人请教……她还常常带我到外面去玩,看见小草发芽了,她会教我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看见桃花开了,她会教我背“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妈妈就这样用名言警句陪伴我的童年,在妈妈的熏陶下,我茁壮地成长。
听,妈妈又在对我进行经典启蒙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我四岁的时候,为了增强自信心,提高我表达的胆量,妈妈叫我跟随前郭县文化馆馆长张雅兰老师学习口才与表演。
张老师的课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尽管那时我年龄很小,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清楚的记得,上课时她常说:“挺胸抬头,坐要有坐样,站要有站样,表演要动作到位。”
一次她领我们学习《沁园春。雪》,只见她向前迈了一小步,消瘦的瓜子脸上带着意气风发的`神情,双手微曲,攥成空拳,腰板挺直,声音洪亮:“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北国莽莽辽阔的大地中,似乎能见到那辽阔的土地上古代英雄们金戈铁马,笑指山河的气概。她的声音里总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力量,深深地吸引我们。在跟张老师学习的时间里,我们先后学习了《七律。长征》。《满江红》等诗词,无论学习哪首诗,张老师都会给我们讲诗词背后的故事,慢慢的,我克服了上台的畏惧,同时也爱上了朗读,爱上了表演。课上我努力学习张老师的语气、表情、动作,真希望自己也能像她一样,表演得生动自然。经过张老师的细心指导,我的表演曾在全省少儿才艺表演中获得了二等奖,这全是张老师的功劳!
张老师常说:“无论学什么都要认真,学习一怕马虎、二怕短、三怕停止、四怕懒,勤学苦练,铁杵成针。”张老师正是以她活泼乐观的方式,认真细致的态度领我们学好每一节课,她的口才课是我最喜欢的课程。在她的课堂里,我们不仅能学到口才表演,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学习和做人的态度。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余香久远,回味无穷。张老师那爽朗的笑声将会伴我很久很久……
20xx年,我从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孩子成为一名学生。在这快三年的时间中,我的语文老师阮是和我接触最多的老师,也是我的启蒙老师。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她就引导着我们诵读经典。我每天都会被教室里浓浓的诵读氛围感染着、感动着。
每天的诵读大大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我从中获得了自信和快乐,懂得了勤奋和坚持。老师最初领着我们诵读《三字经》,《三字经》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化最宝贵的财富。通过诵读《三字经》,我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在反复诵读中,不但诵读的水平在逐步提高,而且知识也在不断的增加。
不仅如此,这些琅琅上口的经典诵读还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是说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曾经三次搬家。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上的布来教育他。“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是告诉我们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做儿女的,从小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还有《弟子规》上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是在教我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从小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要感谢阮老师,是她带我走进了经典文学殿堂,读圣哲之言,体圣哲之心,发圣哲之语,让我知道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渊源流长!我深深地感到:做一个中国人,是多么的自豪!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一定会让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焕发出更加灿烂的生机;我们将会在经典诵读的伴随下快乐成长!
我的启蒙老师是一所经典国学教学幼儿园的利老师。该幼儿园是专门教“三字经”、“论语”、“孟子”等经典国学的,学生和老师一起住校,还要吃素,还要遵守很多中国的传统礼仪。对于年轻的老师们来说是很辛苦的,但利老师却很有耐心和热情。
当妈妈告诉我很快要送我去上幼儿园时,我就想上幼儿园应该很好玩,因为有很多和我一样大的小朋友。可是当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幼儿园时,虽然看到幼儿园有一些喜欢的`玩具和一些喜欢看的画,但墙上更多挂的是看不懂的字,还有很多哭泣的小朋友,吵着闹着要跟妈妈回家。此时我也很想跟妈妈回家。当我来到教室时,到了一个高鼻子、高个子的男老师,他穿着红衬衫、黑裤子,正在不断地和每一位小朋友打招呼,安抚着每一位哭闹的小朋友,等到小朋友们都平静了,就开始上课了。
“小朋友们好!我姓利,以后大家就叫我利老师,我们一起做朋友好吗?”李老师的话音刚落,一个小朋友又大哭起来。只见利老师慢慢哄着他,好久才把那小朋友哄好。接着,利老师就带我们玩玩具,第一天并没有学什么。
第二天开始正式学习“三字经”,利老师带着我们一句一句朗诵,可有许多小朋友没兴趣不想学,只想玩,不时还有人哭呢。利老师就会讲三字经中的故事给我们听,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就想学了。利老师一字一句地教,有的地方要重复好几遍。学完“三字经”接着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
总之通过利老师的教育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因爸爸去外地工作我就中断了经典国学的学习,真想念我的启蒙老师——利老师!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应该是妈妈。
因为我家有一本《三字经》。我根本记不得这本书是什么时候买的。有一次问妈妈,她说:“你出满月后,我抱着你第一次出门,去书城买的”。那我肯定还不会走路,妈妈太逗了,不去公园,去买《三字经》。
这本书有点旧,书皮上还有小手印。我问妈妈:“谁弄脏的”?妈妈说:“当然是你了”。妈妈告诉我,我刚会走路时喜欢爬楼梯。院子里,北方奶奶家门前有几个台阶,每天阳光最好的时候,妈妈扶着我,一边爬上爬下,一边和我一起嘟囔着:人之初,性本善。我摔倒了,小脏手抓着书,就留下了脏手印。
天呀,我竟然这么早就学《三字经》,我责问妈妈:“你太残忍了,哪有小孩子这么早就学习的”?妈妈反问“我们是在晒太阳、做游戏呀”。我有点想起来了,我们在草地上打滚时,在河滩拣石头时,妈妈说一句“性相近”,我跟上一句“习相远”。
后来我长大了,妈妈让我背唐诗。我想撒懒,妈妈说:“玉不琢”,我脱口而出“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妈妈笑了,我反应过来上当了,当然也知道自己错了,于是悄悄拿起书。
现在,意想不到的是,我们学校同学都在学三字经。我才发现妈妈有点聪明,因为我早就知道三字经了。我问妈妈:“我还不懂事,你怎么就教我三字经呀”?妈妈沉思了,过了好久她才说:“中国有许多特别好、特别好的传统经典,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比得上,如果我们把它丢了,就把根丢了。”我还不完全懂妈妈的.话,但她那庄严的样子让我认为这是件大事。我打算惊她一下,下回我要模仿古人的样子,一边背唐诗,一边舞剑(塑料玩具剑),让她也意想不到。
是谁给我指明了通向知识宝库的道路?是谁使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教养的少年?是她,我的经典启蒙老师——杨老师。
老师,在这短短的一年中,您为我们洒下了多少汗水,您就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瞧着您额上的一条条皱纹,头上增添的一丝丝白发,我不禁要对您说:“杨老师,您辛苦了!”
人们常把教师比做慈母、园丁。的确,您为了我们的成长,花费了多少心血啊!
记得刚来红旗实验小学的时候,我们班同学的字写得普遍不好,您为了让我们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坚持为我们写“字头。”班里四十多个同学,每课十几个生字,一天除了备课,改作业,光“字头”就得写五百多个。但是,您从来没有写乱过一笔。那些作业本,我至今还珍藏着,那苍劲有力的字迹,渗透着您多少的心血呀!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同学们的写字水平都有了提高。而当您写板书时我们却发现,您的手腕上贴着伤湿止痛膏。多么好的老师呀!
班里做扫除,我们的'个子小,教室的窗子高。您为了不让我们费劲,自己登上了窗台,费力的挥动手臂擦玻璃,严冬时节,您在凉水里洗抹布,一双手冻得红紫,可您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
您的家离学校很远,交通也不方便。记得那个寒冷冬天的早晨,天下着大雪,路上己积了厚厚的一层了。己经是7点50分了。这时,只听“吱”一声,门开了,您走了进来,虽然拿着伞,衣服却湿了一大片。您头发上,眉毛上沾满了雪花,脚上的雨靴沾满了泥水,挽上的裤脚边都己湿透。看得出来,您是走了很长的路。可您把雨伞一放,嘴角上挂着歉意的微笑,连水都顾不得喝一口,就开始上课了......
您是我最好的经典启蒙老师。
我的经典启蒙老师是朱老师,我觉得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语文老师。
从我们入学起,朱老师就提倡我们诵读经典。朱老师说,语文课本里的文章虽然是规范的语言文字,但不够语文味,应该多诵读一些经典。因为经典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是圣贤思想的光辉,是人类文化的瑰宝。
虽然我们对朱老师的这番话并不是很懂,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跟随着朱老师认识了诗仙李白,知道了诗圣杜甫;我们喜欢上了《所见》中机智的小牧童,也喜爱上了《小池》中小荷露出的尖尖角;我们被《赠汪伦》中深切的'友情感动着;也被庐山瀑布的壮丽震撼着。渐渐地,我们在朱老师的引领下走进了经典,爱上了经典。
二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我们班每人发了一本《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拿到这本书的我们格外兴奋,不等老师指导我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朗朗上口了。朱老师看着我们手不释卷的样子,开心极了!她在班里制订了诵读计划,还指定了几位领读员。你知道吗?我就是其中的一位呢!在朱老师潜移默化的诵读指导下,我们几个领读员工作干得可出色了呢!可以这么说,我们一个个都是朱老师诵读模板里塑造出来的精英呢。我们在每堂课前带领全班同学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上课铃一响,我们班就传出朗朗书声。现在,我们班的诵读水平一天比一天有起色,我们每个人都喜欢上了经典诵读。我们愿意与经典同行!
你们知道微笑是有魔力的吗?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喜欢朱老师不光因为她教我们学会了知识,还因为朱老师是一位有魔力的老师。她常常把微笑挂在嘴角,从她的笑容里我感受到了亲和、平等、安全、温馨……也学会了真诚、宽容、互助和友爱。
我爱我的经典启蒙老师——朱老师!
中华经典文献,是华夏文明众多宝贵财富中的一颗耀眼明珠,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它给了我们无限知识,给了我们无比智慧。
直至现在,我已经看了许多经典书籍了。我从《三国演义》中读到了“乱世枭雄”——刘备与魏武帝,“年轻贤君”——孙权争夺天下刀光剑影的故事。而《红楼梦》讲的则是另外一种局面,知道了黛玉到宝玉家,而宝玉失踪,贾家走向衰败的全过程。而在《西游记》中,我认识了神勇无比的孙悟空,愚笨懒惰的.猪八戒。知道了《隋唐演义》中作战异常勇猛的秦琼……
除了这些,还有许许多多不可不读的经典。《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让我知道了父母叫我,我要马上答应。父母让做的事必须完成,不能偷懒。连妈妈在家也夸我:“孩子每天读经典,学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三字经》、《论语》等始终放在我家书橱最显眼的地方。
这,就意味着我在读经典的道路上开始了自己人生的启蒙;面对经典的诱惑,我难以释怀。在我读经典的历程里,不管是中国的经典,还是外国的经典,都对我有无穷的吸引力。中国的十大名著成了我的最爱,连世界的十大名著也不例外。世界名著中的《格列弗游记》让我记忆深刻,格列弗在一次航海中意外得到了小人国,之后,他又出人意料的到了大人国、马岛等地方,最后他又克服重重困难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这些经典做了我人生的启蒙老师,从那以后我对经典的兴趣就更浓了。感谢老师,带我走进了经典文学殿堂,读圣哲之言,体圣哲之心,发圣哲之语,让我知道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渊源流长!我深深地感到:做一个中国人,是多么的自豪!
同学们,作为21世纪祖国花朵的我们更应该去学习这些中华文化,不仅要学,还要把它们应用到生活中去,让中华文明在中国源远流长!
人类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特别是文化知识方面,汇集编撰的精华和瑰宝,称其为“经典”。“经典”博大精深,是世界各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们行动的指南。中外有许多经典名著,对我们后人具有珍贵的教育和启迪作用。
从二年级开始,我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许多少儿版的古典名著,如:《三国演义》、《史记》、《水浒传》、《西游记》等……,一卷在手,其乐无穷。畅游于古人的`思想世界中,沐浴着先人的智慧雨露,得益匪浅。我特别喜欢看《三国演义》,汉末群雄角逐,出现三国鼎立,最后统一归西晋的故事。久久激荡我年幼的心,它带着我来到硝烟弥漫的古战场,感受激烈血腥的战斗氛围,领略众多英雄斗智斗勇的风采。我特别佩服足智多谋的军师诸葛亮,他鞠躬尽瘁,扶助刘备振兴汉室的赤胆忠心和羽衫纶巾指挥自若的儒雅风度,深深感动了我。我读着读着,常常会掩面遐想:如果没有那场暴风骤雨,把大火扑灭,司马懿父子必定会葬身于葫芦谷里诸葛亮设计的大火中。说不好这样一来,三国争霸的结局会重写,中国的古代历史也随之重写。可见造化弄人,世上很多事情并非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我读《史记》,也感触良多,其中的“大禹治水”,对大禹的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得失,率领民众开辟土地,疏河修湖,利用疏导的方法,终于将滔滔洪水制服的故事,印象特别深。一个人活着应该多做对人们有益的事,并且做任何事都不能莽干,要总结经验,取长补短,才能克敌制胜。
“以史为镜”,我从初步的阅读“经典”中,尝到了甜头,“经典名著”像一盏盏光芒四射的灯塔,照耀着我刚刚起航的人生旅程,启蒙着我充满好奇,渴望求知的童心,“经典”和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的敬爱的老师一样,都是我不可缺少的启蒙老师。
我会一步一个脚印地沿着启蒙老师的指引方向,驶向光辉的人生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