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们都离不开金钱的往来,有些人会选择记账,也有一些人是不记账的,随缘。
那么坚持记账是否有利于攒钱呢?有人认为通过记账可以让你明确哪些是必须的消费,哪些是冲动的消费,从而避免一些冲动消费。而且这样我们也能够对于自己的现在资产以及支出都有明确的了解。
不过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攒钱和记账没有直接的联系,这是因为该花的总归要花,而且支出基本上都是必要的支出,而冲动性消费呢,并不会因为记账而减少,因为记账通常是滞后于消费行为的,所以说并不会因为记账有减少消费。
对我来说,我认为记账不一定利于攒钱,但是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消费和支出流向了哪里,并且这样也可以更好去计划怎么样进行消费。如果已经都是必要支出,那就没有必要再去算计,这种情况下经常和攒钱没有关系,但是也有一些场景下记账和攒钱是有关联的。如果是看到了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在自己的支出里占据不少钱,那以后就会去思考,而且的确记账之后才会发现有些东西完全没有必要买。
特别是现在很多人都不用现金了,用手机花钱消费,这样一来花钱的时候没有实感,那么就更容易去浪费钱。所以我建议冲动消费型的朋友不妨试试记账。
那是二年级时发生的事.
记得那天,妈妈给了我四块钱零花钱。路上,我发现了一个闪闪发光的游戏币,便随手装进了口袋。下午放学时,正好轮到我扫地,扫完地以后,天已经快黑了,我急忙回家。正当我快走到家门口时,忽然闻到一股诱人的香味,一看,原来是一位老婆婆正在卖烤红薯。我摸摸肚皮,已经饿得咕咕叫了。于是,我走到老婆婆面前,挑了一个烤红薯,称了一下,正好一元钱。这时,我忘了口袋里有个游戏币,随手掏处“一元钱”给了那位老婆婆。也许是因为天色太晚,那个老婆婆接过了钱,转身便收摊了。
第二天,我习惯性地把手伸进口袋,掏出了钱。我惊奇地发现,游戏币不见了,可四元钱却没少。这时,我才知道,原来昨天付给老婆婆的不是一元钱,而是游戏币。我本想把钱还回去,可又一想:自己本来钱就少,并且我不说,别人也不知道。再说了,不就是一元钱吗,难道这也要大动干戈?这一想,还钱的念头便烟消云散了。
第二个星期又该我扫地了,同样,我也回去得很晚。这时我又闻到了熟悉的香味,见到了那位老婆婆。只见她正在点钱。我隐隐约约听到了一串数字:“一元、两元、三元、三元五、四元五……七元。哎!”她长叹了口气,转身便走了。顿时,我懊悔不已。做小贩的,整天栉风沐雨,一元一元地赚钱,再去掉本钱……我不敢再往下想,急忙跑回了家。
第二天早上,我上学时,有见到了那位老婆婆。这时,我掏出一元钱,跑到了摊子前,说:“老婆婆,上次买红薯时,付成了游戏币,对不起,这是还您的钱。”说完便把钱放到了摊子上,转身跑了。不知怎的,我心里好象有一块大石头落了下来,轻松了许多,越跑越快,一直跑到学校。
此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犯了错误就得勇于承认,不管事情再小,再不为人知。
到了小卖部,我买了一支铅笔和一袋麻辣条,然后把剩下回家交差的一元钱塞进了裤袋,便大摇大摆地向学校走去。边吃边走,不知不觉就到了学校,一袋麻辣条也被我吃光了。我贪婪地吮吸着手指,心想:这袋子该怎么办呢?被同学发现肯定要报告老师,那肯定要挨批评;回家被妈妈发现,又要吃不了兜着走。该怎么办呢?我偷偷地扫视了一下四周,只见一个人也没有,会心地一笑。我迅速从裤袋中掏出袋子扔到了身旁的草坪上,便若无其事地向教室走去。
“大哥哥,大哥哥,你等一下。”我回头一看,只见一个小男孩拿着什么,向我跑来。我的心怦怦直跳,,这小男孩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他肯定发现了我所做的一切。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我稍一迟疑,便撒腿就跑。“大哥哥,大哥哥……”小男孩还在喊着,可我早已听不见了。
我一口气跑到座位上。刚坐到座位上歇了口气,小男孩就气喘吁吁站到了我们班级门口。我惊得哑口无言。“大……哥哥,你的……你的……一元钱。”我摸了摸裤袋,果然,一元钱没了。我连忙接过钱,心想:还好,没被他发现。我笑着对他说:“小朋友,谢谢你!”“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他擦了擦一下额前的汗,“你扔的垃圾袋我已经放到垃圾桶里了。我们老师说过,乱扔垃圾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说着,他转身走了。我的脸“刷”地一下红了。
看着小男孩远去的背影,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我惭愧地低下了头。我紧紧地捏着这一元钱,决定今天回家向奶奶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