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做好你个人的卫生,尤其心理卫生最为重要。
2、有相静虑虽至究竟,然彼等中,无真对治能断生死之本。故为断除生死之本,尚须无相瑜伽。(明)宗喀巴《密宗道次第论》
3、人要学习经得起周围人事的磨练而心不动摇,并学习在动中保持心的宁静。
4、悄然无声: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5、不畏大事,不轻小事。尽悲智力,究竟无遗。四十华严卷十二
6、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7、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8、身相既定,气息亦调。念起即觉,觉之即失。久久忘缘,打成一片。此坐禅之要术也。(日本)道元《普劝坐禅仪》
9、老僧行脚时,除却二时粥饭是杂用心处,除外更别无用心处。若不如是,大远在。(唐)赵州从谂禅师《传灯录》卷十
10、切断欲,截意根源,昼夜守一,必入定意。《法句经》卷下,尘垢品
11、人一旦失去了安详,同时便会褪去了生命的华彩,是女孩子,不会再容光照人,是男孩子,就面目可憎。
12、真正的佛教家庭注重礼仪,礼仪是人生最至真最美的形态。
13、云何心一境性?善男子,谓通达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其识,或通达此已,复思惟如性。《解深密经》卷三
14、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尘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
15、行念佛者,如大力士,抛心王枷锁,到慧彼岸。行是定者,住过去佛实际海中。《观佛三昧海经》卷九
16、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详’,才是下手之处。
17、与其说你赚钱,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
18、佛法是什么?佛法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
19、美玉藏顽石,莲花出淤泥,须生烦恼出,悟得即菩提。
20、若也用功间断,才作还休,求悟怪自难期。(唐)法顺《华严五教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