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2、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3、年龄大,没文化这些都不是问题,信心不足才是最大的问题。
4、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5、心若有归宿,日子便会馨香;心若随缘,便无烦恼生成;心若超脱,便会淡然;心若感恩,幸福就会来临;心若有禅意,人生则豁然开朗。
6、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7、人自命清高,看不惯尘世,找禅师诉苦,禅师: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是大器,君子亦如是。
8、生活里不必要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因为别人也没有这些义务。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佛陀卧于恒河畔,不进食不沐浴,想通过肉体痛苦悟道。终无果,终明白:肉体修行仍将受困于肉体,执于一念,也受困于一念。
10、菩提无是处,佛不得,众生亦不失菩提,但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11、思念渐选,余音犹存,我们是那么遥不可及。
1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3、真正能够修持佛法的人身才是暇满人身,这是生生世世修来的,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错后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不要轻易的放弃。
14、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15、流云千丈堪醉卧,是谁月下独酌。浮生谁能一笑过,明灭楼台上灯火。
16、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17、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18、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19、有智慧的人能够舍,能舍就能得,能得无限的快乐;不能舍就会有失,失去了心境的安宁。
20、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21、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22、至于未来会怎样,要用力走下去才知道,先变成更喜欢的自己,路还长,天总会亮。
23、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24、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25、清欢共,紫陌红尘相逢;望苍穹,掠眼繁华谁懂。
26、任阳光匆匆流淌,斑驳了彼此的时光。山高水流长,天涯何妨,流离不过远方。
27、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28、一个人永远也无法预料未来,所以不要延缓想过的生活,不要吝于表达心中的话,因为生命只在一瞬间。
29、人生百年,转眼成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切邂逅,悲欢喜舍皆由心定。看得透,放得开,则一切如镜中花,水中月,虽然赏心悦目,却非永恒。
30、当内心可以容纳很多自己不喜欢的事物时,这就叫智慧与慈悲。
31、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32、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33、昨日事尚使你烦恼,通什么宿命;梦中鬼尚使你惧怕,开什么天眼。
34、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35、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36、相信自己,一路风景一路歌,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37、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就是念心,时时刻刻调整自己的心态就是修心。
38、人在荆棘中,不动不刺;心在俗世中,不动不伤。
39、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40、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41、不睹恶生嫌,不观善劝措,不舍智就愚,不抛迷就悟。
42、人与人之间的很多矛盾都是从傲慢中来的;都觉得自己比别人更高明,比别人更有见识,比别人更正确,于是相互轻视,矛盾也就逐渐生起了。
43、红绳系铃圆,离后几世缠绵;送神散宴,醉舞罢千年。
44、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45、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46、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47、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48、并非有钱就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要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用爱化疑;心中有爱、就不会有疑。
49、不争的人才能看清事实;要知道,普天之下,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赢家。
50、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51、世上所有的问题都有解决之道,这个解决之道就是抓住问题的关键。有些事看起来之所以很难,是因为我们被问题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了,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
52、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53、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心来处事,用菩提心契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