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在什么时候降临的,似乎没有谁留意得到,直至花木的颜色逐渐淡去,树上暗黄的落叶在半空中缓缓飘荡……我们才意识到——秋天,真的来了!
秋,总是梦幻的——雨细密地落着,风夹杂着雨,雨跟随着风……雨轻轻地洗刷着大地的尘埃,风柔和地吹拂着飘零的落叶。到了黄昏时,雨和风都放轻了动作,太阳把它的余晖献给大地,于是,暗黄的落叶又在阳光的映照下焕发着勃勃生机,仿佛串起了一道五彩缤纷的彩虹。一切是那样的和谐而温馨!
秋,总是高雅的——风柔和地吹着,那暗黄的树叶就会挣脱束缚,在树叶“沙沙”的响声中翩跹飞舞,仿佛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可这样的美丽又是这样的短暂,尤如昙花一现。还没有来得及仔细欣赏,便消失了。我惋惜这瞬间的美,它这样挣扎,就是为了摆脱束缚,但难道它不知道叶落终要归根吗?为了一瞬间,这样值吗?或许,这也是秋的精神吧——要想超越别人,取得非凡的成就,非得先吃非凡的苦不可。
秋,总是完美的——秋风吹拂着秋雨,秋雨伴随着秋风,一幅美丽的“秋图”便呈现在眼前。秋天的风,秋天的雨,秋天的叶。它们任何一样都不能独自显示出美丽。它们表达的,是一种整体的美,一种和谐的美——没有风,雨不会飞,叶不会舞;没有雨,风不会湿润,叶不会害羞;没有叶,风显得单调,雨显得乏味。
如果没有落叶,没有风,没有雨,我们凭什么知道秋天的存在?正如人,如果没有经历过苦难,没有用自己的肌肤触摸过岩壁的锋利和土地的粗砾,我们凭什么确知自己的存在?的确,人的天分是差不多的,要想超越别人,取得非凡的成就,恐怕非得先吃得非凡的苦不可。
秋,让我真正领略到了它的美丽。
因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所以马致远的秋天是悲凉的;因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所以李白的秋天是忧愁的;因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以陶渊明的秋天是怡然自得的。然而,现在因为生活,已有多少人忘记秋的美。
秋天很美,美在一份悲凉。
在梧桐夜雨中的晏殊是多么思念他那不知踪迹的爱人呀!他伴随着潇潇而下的秋雨一起呜咽,用最真挚的思念之情写下“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潇潇雨”这样悲凉的诗句。晏殊的这份悲凉,不是正好与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至黄昏,点点滴滴”不谋而合了吗?都是对自己爱人的思念呀!秋雨使他们的思念更加的悲凉,悲凉的是那样的美!秋天很美,美在一份忧愁
。弃官隐居生活的杜甫在自己的草堂中暂时安定了生活。但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它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秋天来了,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对百姓的担忧使杜甫忧愁,他面对“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时,秋风更使他加深了对百姓的忧愁,忧愁的是那样的美!秋天很美,美在一份怡然自得。在远方水天相接之处,茫茫渺渺,夕阳之下,晚霞绚烂耀眼,飞的孤鹜,落的云霞,是那么的美。
王勃的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把秋天写的那么美,同时也表达出了他的那份怡然自得的情感。秋色使王勃更加的怡然自得,怡然自得的是那样的美!秋雨,让我们悲凉;秋风,让我们忧愁;秋色,让我们怡然自得。
当漫天旋转的枯黄划出季节更替的轨迹,秋天愈发显出她的美丽,那是一份不需要任何东西来装饰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