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端午节作文高三900字(精选4篇)

栏目:四年级作文

端午节作文篇1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比如:春节、元宵、清明、中秋等等,我印象深刻的是端午节……

说到端午节,大家就会想起最爱吃的粽子的。小时候,我总爱问个不停:我最爱吃的粽子是用什么来包的?粽子里都是些什么?为什么粽子里的猪肉比我平常吃的猪肉好吃呢?面对这些问题,妈妈总是耐心地告诉我。原来粽子是由粽叶包成的,里面有红豆、花生米、糯米、猪肉、香菇、板栗、萝卜干和虾米。猪肉里面还放了五香粉,怪不得比我平时吃的猪肉好吃。

今年的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很早就起了床,提前把粽子的材料准备好。首先,把蘑菇和糯米分别放在盆子里,倒入水浸泡大约两钟头。在浸泡的过程中,妈妈让我和妹妹一起把草绳和粽叶洗干净,让弟弟把虾米放在盆子里,倒入温水,把里面的杂质洗出来。弟弟虽然手忙脚乱,但也很认真地洗。妈妈也让爸爸把红豆洗干净,并准备好炉灶。妈妈自己把适量的五香粉和其它配料加在猪肉里,准备腌制猪肉。我们全家人齐心协力,把这些材料准备好后便开始包粽子了。其实,包粽子并的没有那么容易,一不小心就会把粽叶弄破或者撑破。当然,对于爸爸妈妈这些老手来说都是小菜一碟。我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们熟练包粽子。好像变戏法似的,不一会儿,一个个大小相似的粽子就呈现在眼前,我从心底里佩服爸爸妈妈。过了一会儿,爸爸准备煮粽子了。大约过了一个钟头,我就闻到粽子的香味了,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我迫不及待地想尝尝刚出锅的粽子是什么味道,尝了一口,真好吃!于是,我也拿几个给忙碌了大半天的家人尝尝。爸爸妈妈趁着休息时跟我们姐弟几个讲述关于粽子的习俗。讲到精彩处,我们姐弟几个都全神贯注地听;说到激动时,我们姐弟几个也跟着手舞足蹈;提到疑问时,我们姐弟几个便七嘴八舌讨论起来。经过爸妈对端午习俗的介绍,我们姐弟几个对家乡端午节习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年年岁岁花相似,可今年端午却不与往年同。因为,今年的端午节,我不仅吃到了香菇的香味和虾米的鲜味,还深入了解了端午习俗,同时又享受到与家人共聚欢乐的幸福味道,这必定会令我终生难忘。

端午节作文篇2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每每看到这个句子,心里总想起了屈原和他的端午。

若是过节,我的记忆总在老家中徘徊,当回到老家时,又是那么熟悉,老家感觉未怎么变化过,而城市中却常常焕然一新。新到令人不太熟悉,甚至无法适应。一切回到这里,都返璞归真了。

放下行李,打过招呼,我便发现空气中飘荡着一种特殊的味道——那是艾的味道!艾叶,好久不见了,我对艾叶并一陌生,曾经生过场大病,最张还是艾叶起了效果,我忽然发现各家门前都是挂着艾叶的,艾的香味飘荡在风中,伴随着艾叶被风吹断的声音,令人无比宁静,城市中端午节似平没人会挂艾叶到门口,不知是怕人偷拿去了,还是觉得房门紧闭的时候,放了艾叶也没用,只不过是个植物罢了,又招不得什么财。

回到了老家,自然是少不了吃的,更别说过节。过端午,吃得最多的肯定是粽子了,粽子与端午是无法分开的,就像屈原和他的《离骚》一样,犹如一体。粽子是婆婆亲手包的,虽不如买来的粽子美味,但吃着吃着,还是婆婆包的粽子,让我知晓了有种味道叫做家。那是种无法形容的味道,令浪子回头,令游者归家。令我为之动容。于是空气中除了股艾香外,还加一味粽香,一位母亲的思念。

暮色慢慢降临,是时候吃饭了。老家的布局很特殊,厨房和房子并一在一起,而是隔了个过道,而我则喜欢搬个凳子,坐在过道上,看来来往往的人们穿行于此,络绎不绝。大都是些不认识的人,但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是什么使得人人都有股笑容?是这端午的一顿饭吗?说实话,更喜欢待在自家吃饭,并不喜欢去饭店中吃,家里吃饭更显温馨,而每逢过节更是如此,虽产在家中吃饭是上佳的,但却要花上半个下午去准备,看着婆婆进进出出的身影,却有些余心不忍,家里人多更需摆上两、三桌菜肴来招待亲人,可毕竟一年也就几次。艾叶的香味依旧飘散风中,我依旧坐在过道上等着开饭。

若是开了饭,怎能少得了酒?酒是为饭菜而生的,但我却不觉得有多么可口,我更喜于喝茶,老家找不到白开水,全都是茶,这茶可比不得《红楼梦》里妙玉那般讲究,水须是冬日天上落下的雪水,也不是那苏轼所说的“自在佳茗如佳人”般的好茶,它是世俗的,是柴米油盐醋茶中的茶,但爷爷对茶也是很珍惜的,茶需配得自己的水,而茶水须有个配得上的人来品,而在城市中,有谁能定下心来细细品这佳茗,细细品着茶之香、茶之韵?这老家的茶水入口是浅浅淡淡的苦涩,直至漫过喉咙,方能化去百味陈杂。渐渐的,苦味淡了,香味浓了,便如人一般,直至年过不惑,方能解开半辈子的羁绊,抱怨少了,享受多了。

品味这茶,也该品出了些道理,品出了些许人生的开端。就像早些年看到的一幅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酒使人沉醉,茶却使人清醒了。而我便忙里偷闲,品了一天的人生百味,看了一天的世态炎凉。

若是有一天,城中人也能如此般度过端午,那时端午便不只在口中,更在心中了,希望下次的端午,莫要只要吃出来的罢。刚好,回来时是第二天中午,而各大酒店中,依旧是桌桌爆满,今天请客,想必都是请些同事、上级吧!这饭局,大多都是弄不清的,而他们却陶醉其中,我还不能一味就厌恶这饭局,说不定将来某时,我也需请人吃饭,那时,只望能“出淤泥而不染了。”

吃出一个端午,吃出一种精神。风中,飘来一阵香味,是艾叶?是粽香?是茶?已是分不清了,但总是印在我心中了。

端午节作文篇3

昨天夜里第一次在这里看到了——北斗七星。

而今天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一提到端午节,人们都会马上想到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西晋周处《岳阳风土记》中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可见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

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作文篇4

端午节就要到了,每当这个节日来到,插艾蒿,点雄黄、包棕子、戴香包、赛龙舟等各种活动都会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那个令人惋惜的历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国,想起汨罗江,想起在中国历第一位留下名字的文学家和诗人屈原。

除了屈原,应该还有很多自己的亲人在这一天被我们一同怀念。我在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无比思念我长眠在商州地下的奶妈,我知道,她也一定会思念我的。

我们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她对我的哺育和爱却远远超出了血缘的范围,在她精心呵护和爱抚下,快乐考试吧的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的回忆,尤其是端午节的棕子和香包,更让我无比怀念我的奶妈——那位漂亮健康宽容豁达的年轻女子。

是她在一个幼小的生命需要奶水的时候向我敞开了温暖的怀抱,我在她的怀中贪婪地吸允着、索取着自己的需要,在她的怀抱中一天天饱满、长大、变美。

我长大了,要进幼儿园和上学,城里和乡下的距离把我拉离了她的怀抱,但我的心却无法离开她,因为她把母爱的种子深深种在了我的心里。于是,周末就成了我每天的期盼,通往乡下的小路和小桥,奶妈家的柴门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的图画。

那时候每年的端午节,我在睡梦中就能闻到棕子的清香和香包的花香,那是奶妈让小舅挽着蓝子天不亮就送来的煮了一夜,走完十几里路还温热的棕子,里面的各种豆儿和枣儿把糯米染得红红的,吃起来软软的,甜甜的,香香的,我的小肚皮也被棕子撑得溜圆。

每年的这几天,我的主食就是奶妈的棕子,我一直到现在都认为奶妈的棕子是吃的,谁都比不上。

装棕子的蓝子上还挂着奶妈亲手做的香包,那香包好看极了,是用各种丝线缠绕的小棕子的模样,小巧玲珑,香气芬芳,我挂在脖子上在学校向女同学炫耀着,高兴着,美着……

那感觉让我每次回忆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时代,回到了奶妈身边。

也有那么几次赶上在奶妈家过节,于是,包棕子就成了我兴的事,尽管我不会包,但还是象模象样地挽起袖子,坐在大盆子边上,拿着棕叶包着米和豆儿,拿着草捆扎,每到这时候,奶妈都会高兴的一边包着手里的,一边教着我,还把我包的棕子也放入锅里一起煮,结果可想而知,我的棕子不是找不着,就是里面成了稀饭,尽管这样,她也从未责怪过我,还任我用手在盆里捞来捞去继续捣乱。

亲爱的妈妈,女儿现在仍然不会包棕子,不会缠香包,不是女儿不想学,而是女儿要把妈妈的棕子和香包永远永远留在记忆中,那是什么样的棕子和香包都无法替代的美的记忆,美的味道,美的感受。

就要过节了,不知道天堂里有没有棕子,有没有香包?

女儿在这里为妈妈送上一份节日礼物,愿与您在梦中相会,亲手为您剥棕子,戴香包,亲口祝您端午节快乐!

欣闻国家已经把端午节和春节、中秋节一起列为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虽然还没有规定为法定假日,但重视传统节日的步子已经迈出,我想您听到这个消息也一定会高兴的,因为您爱这个节日。

  • 上一篇:高中记叙文作文900字(精选15篇)
  • 下一篇: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一卷题目及解读100字(精选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