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暑假到了,妈妈要到南宁读书,我也跟去了。
有一天,妈妈不用去上课了,她带我去她的学校闲逛。学校真大呀,美景真多呀,我们边走边看,来到了一个美丽的荷花池。
荷花池的荷花有的展开两三片,有的全都展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满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青色的大圆盘。我没亲眼见过荷叶,以为很小,今天看了真是大吃一惊,一张荷叶一个人都可以坐在上面,;两张荷叶一个人睡在上面都可以。原来荷叶这么大呀!荷叶荷花的下面还有浮在水面的睡莲,睡莲是紫色的,而荷花是粉红色的,睡莲比荷花小,还浮在水面上,真好看!
荷花池里还有鱼,里面的鱼有大有小,形态各异。大的有几十厘米长,小的只有几毫米,甚至连样子都看不清。它们有的成群结队地欢乐地游,有的鱼自己一个独自觅食。我仔细地再一次观察,发现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鱼,都吃枯死的荷叶或倒下的老荷叶。突然,一只螃蟹走到荷叶上,我惊呆了,荷花池里竟有螃蟹。妈妈告诉我:“以前这里是个鱼池,后来,慢慢地长出荷花。”我疑惑不解地问:“妈妈,你是怎么知道这么多?”妈妈回答我:“我以前曾经在这里读过书。”难怪妈妈知道得这么多。也许这只螃蟹出来觅食吧。我又看见一只可爱的小螃蟹走过水面又下到水里了。我走到凉亭里一边休息一边看,看见有一只大鲤鱼游过来了,又有几条红鲤鱼游过来了,它们在欢快地玩耍呢。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我只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美丽的荷花池。
从小到大,外出旅行也有七八次了,我去过桂林的漓江和落满地,去过柳州的鱼峰山,去过南宁的清秀山,还去过灵山的六峰山等,其中,给我留下难忘印象的是去北海旅游。
记得上中师一年级的时候,经过班委会讨论通过,学校德育处批准,班主任组织我们全班同学去北海旅游。听说可以去北海旅游,同学们兴奋极了,特别是从来没有见过大海的我,更加激动不已。星期六一大早,我们预定的大客车准时开到了学校大门口,早已等在路边的同学们有秩序的上了车,班主任再一次强调了注意事项,汽车就出发了。一路上,同学们又说又笑,还唱起了歌,真像一群放飞的小鸟。我看着窗外的树木,稻田和房屋,觉得一切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亲切。不知不觉中,一阵飞机的轰鸣声传来,啊,我们今天旅行的第一站——北海飞机场到了。
真不凑巧,我们到来之前,已经起飞了一架飞机,为了看到飞机的起飞,我们只好耐心地等待。飞机场的环境很美,绿树成阴,芳草如茵,繁华似锦,宏伟的侯机楼,高高的指挥塔,前后好几公里的飞机跑道。我们边欣赏美景边等,终于看到了飞机的起飞,真是一饱眼福。
穿过美丽,整洁的北海市区,我们来到了旅游的第二站——银滩。进入大门,哇,人真多啊,这里人头攒动,银白柔软的沙滩上,几乎没有一块是空地。游客们有的躺着,有的坐着,也有站着的;有的在晒太阳,有的在聊天,有的在做沙雕,也有的在拍照。抬头往远处看,真美啊,这里海天一线,天是蓝的,海水也是蓝的,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一架直升飞机在上空不断盘旋,跳伞员在表演跳伞。海面上,到处都是游泳者,戏水者。此时此刻,同学们也顾不得挽起裤腿,一个个跑到海边上去玩水,泼水打仗,我仿佛自己又回到了童年,和村里的小伙伴在村边的小溪里嬉戏,开心极了,遗憾的是,我们不能下海游泳,老师是从我们的安全着想。
晚上九点多,同学们带着一身的倦意,带着满心的欢喜,踏上了归途。这次北海之游,给我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
每年的国庆节,劳动节,还有暑假和寒假,我们一家人都出去旅游。但最让我难忘的旅行是有一次和一些朋友去探险。记不清那座山的名字,只记得那天天气很冷,又下着雨,不知是那位同事心血来潮,建议大家去登山。大家也就同意了。到了那里,我们在一个同事的带领下,直奔目的地,到达时我才发现这是一座没有路的山,又或者路不在我们所走的地方,总之,我是糊里糊涂之跟着同事们去登的山,说穿了,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探险活动,因为我天生是个胆小鬼,如果一开始知道要做这样的冒险活动,说什么我都不会去的,但到了那里我就没有退路了,只好硬着头皮往上走。起初,还有一点点路的痕迹,但是当我们爬了一会儿以后,就没有什么路可以走了。冷雨落在身上,都没有感觉,因为所有的注意力已经集中在如何往上爬上,我偶然一回头,发现自己已经身处山腰,我往下一看感到头晕目眩,再也不敢往下看了。走到一处,发现一个不大的山洞,我们几个人就挤在山洞里,让几个有经验的同事先上去,上去之后,他们找来一些藤条,放下去拉我们,我们就这样一个一个的被拉上去,正在这时,有个同事的手机却不合时宜的响了起来,接起来一听,发现是保险公司打来,要他参加保险。这让我更加的为自己的处境而担忧。再后来,我们听到了几声鸡叫声,知道山顶上有人家,心里才稍微的放松了一些。于是就派一个先上去问路,后来他们请来了几个山里人,拿一根非常粗大的绳子,把我们一个个被拉了上去。这样的经历真是难忘。
我是个幸运儿,因为我的性格随和,所以有很多朋友。但是,能够无所顾忌地谈论任何事情的也只有两三个。但是,古语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况我还不止一个。所以,我很知足。现在,我就讲讲其中的一个吧……她叫燕,是我最知心好友。我们是小学同学,自从六年级开始,我们就已经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了。在学校的日子,我们形影不离,当然除了体育课。因为她不喜欢运动,而我喜欢的是乒乓球。但在一般情况下,朋友之间的爱好是可以传染的,一方有这个爱好,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之后,另一方也极有可能会生成这个爱好。我和她也不例外。由于她经常看我打乒乓球,时间长了也很手痒,想尝试一下,于是我就耐心的教她握拍子的手法、发球的和接球的基本功,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她的技术进步很快,有时都能跟我较量好几回合呢。我和她无话不谈。从天上谈到地下,从古代谈到现代,从过去谈到未来,从生谈到死,从学习到感情……总之,我们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我们之间没有隐私可言。而且有许多连自己父母都不知道的事情,我们却彼此了解的很透彻。直到现在,她在家乡,而我在天津,我们也依然如此。我们在对方的面前,都可以毫不掩饰:伤心的时候可以尽情地哭,不用担心被对方取笑;开心的时候,可以尽情地笑,不用担心影响形象……总之,在对方的面前,我们都可以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原汁原味的自己!有这样子的朋友,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作为一个普通中学的学生,我旅游的机会是少之又少的.。但也许因为少,他们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说到“难忘”,我觉得去年11月的黄山之行是我最难忘的一次旅行。
那次黄山之行,我被黄山的美景彻底的征服了。回来的路上我就想,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再次登临,而且最好带着我的亲人,让他们与我一起来欣赏这大自然的杰作。但黄山之旅给我留下难忘印象的,甚至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的印象的却是另外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在上黄山之前,接地导游问我们哪些人原意坐索道上山,她说黄山的风景都在山上,爬上的这几里路上是没有什么好看的的。我当时就和周围的几个朋友说了,我们来就是爬山的,干嘛坐索道,那不如不来了。他们也都说是。其实我们心里都在想,导游要我们坐索道是因为她能得到好处才这么说得。爬了黄山才知道那几里路上的风景和山上的风景真的没法比,而且因为爬山耗费了大量的体力,上山有好多景点都没有力气去了,比如莲花峰我们一行人当中只有几个年轻的上去了。从这件事情当中,我看到在这个彼此间缺乏信任的时代,毕竟还是有可信任的人的。我为自己的阴暗自私而惭愧,也为尚存于我们中间的诚信而感动。
只要一听到“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句老北京俗语,我就会立马想到那座历经百年沧桑的卢沟桥。
那是一个三九严寒的日子,我们一家三口来到了卢沟桥。走上这座古老的石桥,我就惊奇地发现用天然岩石雕刻出的一个个形象逼真的狮子坐在两边的桥栏杆上,这些石狮子光溜溜的,像一块经打磨过的瓷板。我出于好奇,开始从桥头的第一只石狮子数起,一、二、三、四这些狮子可真不好数,如果你不细心观察每一只小狮子,那你就很有可能遗漏掉许多小狮子。这些小狮子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们可能藏在母狮子的怀里,也可能藏在母狮子的爪中,你要找到它们可不容易,你稍不留神就会漏掉、输错。我只好瞪大眼睛,紧盯每一只小狮子,就这样一直数下去。我刚数完一侧桥栏杆上的小狮子就已经累的精疲力竭了。终于数完了!一共472只,我坐在桥边的青石板上,喘着粗气心里想:我数的怎么和电视上报道的不一样?哎,卢沟桥上的狮子真是数不清!
这些数不清的狮子形态各异,造型奇特,没有一个是重样的。那些狮子形象逼真,造型各异,活灵活现。这些狮子,这座古桥,制作工艺精湛,是我国所有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桥头的两侧,各有两个华表,上面蹲坐着两只狮子,好象在日夜守护着卢沟桥。
我的朋友很多,玲玲是我最要好的一个朋友,也是是多年的老朋友了。高高的个子,细长的眉毛下闪动着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流露出聪颖的光芒。体型不胖不瘦,平时爱穿蓝色的衬衫,咖啡色的裤子,黑色的皮鞋,很有精神。常喜欢留一头运动型短发,戴一副中度近视镜,气质幽雅,博学多才。
我们有着相类似的家庭出身:同性、同龄、同学、同事、同出生在家乡农村、同是生有一个可爱的女儿。我们有着太多太多的相同,连同我们的兴趣爱好、理想追求都一样。不同的是我上了师范,她上了高中;我学中文,她学政治;我是人民的教师,她是人民的公朴。她是成功的,幸运的,她的辉煌腾达是她实力的体现,更是她努力奋斗的历程的见证。我为她的今天喝采,更为她的明天加油。
曾经,我们雨中漫步,月下畅谈,桌上畅饮;我们是幸福快乐的童年伙伴,我们是争夺高下的学习对手,我们是风雨同舟的知心朋友,我们是自强不息的赶路人、弄潮儿。如今,她在外地工作,我们相隔数里,但我们都在心里默默祈祷祝福。我们的友情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模糊,也不会因地域的分隔而淡忘,更不会因地位的改变而变质,恰恰相反,我们的友情只能越来越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