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所有的爱好中,学弹电子琴也算是我的一个爱好,它在我的生活中占去了一定的休闲时间。大家猜猜我是怎样爱上与享受这门艺术的呢?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在学校,有一次比赛合唱,全校里的人纷纷来参加,我也不例外,报完名便开始了课余时间的培训。我们的培训是由老师弹琴,教我们唱。当我听见美妙的琴声,大家的歌声便脱口而出,使我对琴有了一些了解。四年级上音乐课,老师爱带我们去音乐室上,经过老师的讲解与弹奏,我慢慢的对琴产生了兴趣,琴声优美,能让人的神经进行休息。
在家里,我从学校学来的几首歌总是来家里唱一下,爸爸妈妈看见我天天这样唱,也知道了我对琴有点感兴趣便跟我买了一架电子琴。刚买回家我便迫不及待的弹上了,可是我真是乱弹琴,这时,爸爸叫我静下心来,弹最简单的.练习曲:《欢乐颂》,可我总是静不下心来听、看,急急忙忙的往板凳上一坐,便开始乱弹,学习电子琴没有我想象的那样简单。我开始以为只要弹好哆、来、咪、发、唆、啦、西七个音,就万事大吉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光这七个音阶要弹好都很难,而且基本功也很重要,要认识简谱,掌握节奏。经过了几个月的学习我学会了这首曲子,还能自弹自唱。在爸爸的指导下我学会了更多的曲子:《童谣》《义勇军进行曲》等。现在在家,时常陶醉在电子琴美妙的乐曲中,每当我用手指在键盘上流畅地弹奏出校园歌曲《童谣》的时候,我的神思似乎也回到了学校与同学们在一起上课、游戏、玩耍。每当我沉醉在自己的琴声中,也摇头晃脑地哼上几句的时候,我的心情就显得无比舒畅,就好像吃了一个人参果,浑身三万六千个毛孔都开放了。
我爱音乐,我爱电子琴,我爱这能陶冶性情的琴声。我愿美妙的音乐充满我的未来,愉悦人们的心田。我要继续努力学习各科文化知识继续练习提高我的琴艺,让我的家人、朋友享受我优美的琴声
戏剧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可以说,我从小就与戏剧结下了缘。听妈妈说,她特别爱看戏,怀我的时候,凡是戏,妈妈每场都必看。那天,妈妈为了欢庆我的到来,便特地学了一首戏曲唱给我听,做为我来到人间的第一首摇篮曲。
我满两岁的时候刚会走路,就回模仿一些演员们走路,还不停的咿咿呀呀地乱唱。床是我的舞台,芭芘娃娃是我的话筒。
后来,我慢慢长大,妈妈见我那么热爱戏剧,便让我正式的去学习昆剧。
我的师傅是杨师傅,她的年龄50左右,她可是一个老手了。当我刚走进她的.练习室时,看到了许多的大人们在学一些基本功,个个都学得汗流得湿了背。这时的我心里不停的想:哇!我不是学得要了命!
我是学大小姐的这一行,每天都得学一些手势2至3小时,学步行1至2小时,至于练声那可不的了了,是练到你练不下去为止。
学戏里头数我最小。每次师傅的学生趁师傅不在,就会哄我开心,目的就是让我这个小师傅教他们一些基本功。
六七岁的时候,我就开始熟练了这些基本功,开始适应昆剧界的生活。杨师傅每天都会让我劈腿、压腿、立起来、连翻跟斗。每次,我一偷懒,所受的=得惩罚没能人体会到。
暑去寒来,几年后,我就可以很轻松的劈腿、下腿其它基本功的动作更是不在话下。
在以后的生活里,我要是回到家,妈妈都会让我跟她讲今天所学的并表演个她看,看看我的成果。有一次,我表演给妈妈看,因为说我演得很棒,便在我演到一半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身为在场的我,很严肃的告戒了观众看我表演的规则。一、不许说话。二、不许看到一半离场。三、不许站起来。四、不许晚入场其实这些规则都是师傅定的。
现在,我虽然不在师傅的教学下学戏,但我还是在家里自己学。这不,现在有了一首新曲《牡丹亭》,我为了学下它,这期间,要不是忘词就是跑调,有时侯甚至对自己很失望想放弃,但妈妈却坚持不让我放弃,还一直告诉有关梅兰芳同志的故事
我的艺术昆剧,它造就了我。
一篇美文,就如同甘冽的清泉抚摩着龟裂的大地,声声滋润着每个人的心扉。萦绕在脑后,回响在耳后。胜似没一段旋律,超越每一部曲乐;绕梁三日,余香不断。
旋转幽婉,诗意抒情。点点凝聚在字里行间;涓涓流水,群鸟随云;任其诗意徘徊,经久难散。品一篇美文,仿佛品一壶千载的醇酒;丝丝的辛辣蕴藏着言不尽的甜蜜。酒愈酿愈醇,文愈品愈香,可以是笔尖触水的柔情,含蓄又历历在目;可以是疏朗飘逸并清爽酒劲,雁过碧空,秋高天淡,吟一曲“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美文,抑是一门艺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
悲惨哀怨也又哀艳动人;血与心帆的鼓噪谱写的歌,只可会意,而又难以言传,静静的,云静风清之时,慢慢品味,细细把玩。用心去感受,感受或喜或忧,或低回或高昂。体验风卷残云,扫遍枫叶的惆怅,看似辉煌后既无法言喻最深层次的悲哀。催人泪下,肝肠欲断的怨声载道,苦不欲生。抑或如同那“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缠绵情怀,无人吐露的凄凉萧索。美文,抑是一篇艺术,一门承载着太多血泪的艺术。
豪情壮怀,桀骜不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延续着千百年来的`直白豪迈,欲与天公试比高;舍我有取谁?文字,天生就容不得羁绊,耐不得束缚。经历了太多太多,冲出那禁锢回到黑幕笼罩的自由天空;逾越九天,展开一场雷电风云的殊死较量,你死我亡!哪怕艰险阻障,还不是一样地风采神韵,始如当初!且后对人生的思量,对社会人情的批判,对恶势力残无人道地憎恶便如同山洪般滔滔不绝,势不可挡!由得读者自己心生感慨。美文抑是一篇艺术,一门锐不可挡的艺术。
或含蓄隽美,或直白抒情;那刻骨铭心的沉思与不堪负重的怀念便一点一滴地渗透在那浓郁的笔墨之中了。美文,生活艺术。
在艺术的长河中,绘画是我的最爱。在我无聊的时,就会画一幅;在我失落的时,就会画一幅;在我开心的时,就会画一幅。至今,我小时候画的画虽然大都找不到了,但回想起来还是颇有些留恋。如今我六年级了,随着作业的增多,我休息的时间越来越少,更别提绘画了。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在电视上看那些工作人员在一些面版,用细小的沙子作画,这对小时候我来说是多么不可思议呀!于是我
便在楼顶上找了甚多细小的沙子装进盒子,带到楼下就开始了作画……也许是那个时候我喜欢上绘画的`吧!
当我还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母就给我报了绘画补习班。回想当时在补习班的快乐情景,不由的拿出以前画观赏,不由得发现原来我小时候画的画是多么幼稚。而那时父母却一直赞不绝口,也许是因为他们不想破坏我的自尊心吧!他们为我学习绘画这条路铺好了平坦的水泥路。可在这条路上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坎坷是在所难免的:那是在我刚上三年级时,老师说不教儿童绘画了,改教素描了。因为父母认为那是高年级学的,担心我会承受不住、受累,所以就不学了。因此,我的绘画生涯就终止了。
但我们又因此就放弃绘画,而是在家中仍然在画,可在家中画的就没有老师教得好。有一次,我闲着无聊便在本子上画小姑娘,可我画完后觉得我画的怎么看都超难看,便拿起笔开始修改……最后我怎么改都不好看,就把本子撕了。爸爸妈妈看见了,连忙跑来安慰我:“你画的蛮好的,不必伤心。”我心里知道他们是在安慰我,有感觉他们的安慰似乎就是对我的嘲笑,便更加气愤……从那以后我更加努力画画了。
我坚信总有一天我能在绘画这方面展现出自己的风采,像爸爸妈妈证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谈起我和艺术的故事,也许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既然说不完,那我就挑几件说说吧!
记得刚开始学习油画时,我用色总不够大胆,所以画出来的油画魅力不足。后来老师告诉我:“画画时要让自己放松,要大胆地用色,如果你还觉得把不住,你就乱用吧。”所在后来再画油画时,我是不管三七二十一随心所欲地画,等作业交上去以后,老师却说我画得非常好,而且说我的画用色非常美,其中的一幅还被老师选去参加了一个全国性的少儿书画展,获得了优秀奖。所以直到现在画画仍是我的最爱。
而我学习毛笔字的经历就和学画画不同了。我一开始学习书法时,字就写得不错,但我练得并不多,为此没
少挨爸妈的批评。有一次书法班里一个高年级大哥哥将他的部分练习作品带到班里展览,我发现他每星期都要练习写一百张毛边纸。难怪他的'字写得最好,这真应了“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古训了。所以我平时也开始主动地多练习写字了。经过不懈地努力,我的毛笔字写得更好了。今年参加省书法家协会组织的比赛,我的一幅四十字的作品获得了优秀奖,还参展两个月呢。
不过我和舞蹈的相遇还真可以用“奇迹”两个字来形容。妈妈说要让我的个性中多一些洒脱的成分,所以经过实地考察,我们共同选择了“拉丁舞”,刚开始学习时,我跳得不够奔放,大家给我的评价是:“动作都对,但都没有到位。”为了修正我的动作,爸爸妈妈甚至买了两套杨艺等人的拉丁舞光盘让我观摩,经过长时间地努力,我的舞姿终于潇洒起来了。今年的“五·一”,我和其他几个小伙伴的团体拉丁舞还在省第十一届体育舞蹈锦标赛上获得了L组的冠军呢!
这就是我,一个能歌善舞、和艺术接下不解之缘的小姑娘。
生活中同学们一定学过艺术,在艺术之路中,同学们可能会发生许多困难或受到别人的嘲笑。我学过的艺术是卡通画。今日,我就让大家听听我的故事吧!
刚入学到红黄蓝培训班学卡通画时,老师教我们画的是一个叫“爱学习的蚂蚁”这幅画。画中是昏暗的蚂蚁洞,蚂蚁们正手中捧着书,戴着眼镜,对着接近洞口的光亮处津津有味地看着书。蚂蚁身后还有小书架,里面放着很多书。从这幅画我就看得出蚂蚁们爱学习的精神。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图纸,并且给我们细细的讲解了该怎么画,告诉大家图中蚂蚁的颜色可以涂深一点,书的.颜色涂轻一点,画完图时要勾线……那天放学一回家,我就开始画这幅画了。
第二天,我兴致勃勃地和把画交给了老师。上课时,老师给我们每个人的画评价了一番。老师把我画的那幅画举了起来,开始批评我:“同学们请看朱明慧的画!她这幅画的颜色太深,还把颜色涂在了外面,画得歪歪扭扭,真不像话!”我很失落地看着老师,也时而听见其他同学在窃窃私语:“哈哈!还没我画得好看!”“丑死了!真是‘人间极品’啊!”“这么难看还交!”……我失落地将头深深地埋在手臂间,恨不得马上找个地缝钻进去!老师走了过来,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低声地说:“不要气磊,继续努力,你一定会成功的!”
老师的一句话让我振作起来。从此,上课的时候,我积极举手发言,不懂的就问老师,画完一幅画之后还细心的检查,发现一点点错误就从新画过……就是这样,我每次完成的画都会得到老师的评价,听到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就改过来。
时间飞逝,在一次章贡区卡通绘画比赛中,我画的一幅:“动物音乐会”竟获得了全班同学中唯一的优胜奖。
艺术的大门,为你我敞开。它使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努力,遇到挫折,不要气磊,只要继续努力,总会有好的收获!
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与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小的时候,看见自己的父母看戏曲时,我总认为他们实在太老土,赶不上潮流,打死我我都不会去看那老掉牙的玩意。
俗话说:“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亲口尝尝。”不尝不知道,一尝吓一跳呀!今天的语文课上,当我珍惜仔细欣赏了中国别具一格的'戏曲时,我真是为之震撼,原来我们中华民族的戏曲是那么的有艺术魅力呀!我真是井底之蛙呀!这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外国人又怎么能比得上?难怪呀,老一辈的人都是那么的热衷于这些戏曲,那么喜爱戏曲。
我现在才感受到什么是“不看戏曲的人,枉做中国人”。不是吗?这些戏曲,就像我国的一部部历史,只有懂得欣赏它的人,只有懂得关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们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剧呀!我们怎能忘记它们?如今的社会,我们这些青少年们的视野,已经转移到流行音乐、影视与网络,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其实,当我们细心的欣赏我们的戏曲时,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犹如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将历史的画卷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将我们带入了历史的隧道,让我们身临其境,让我们感慨不已。
戏曲的艺术魅力,我们怎可忘记?我们要多去欣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让它永远永远放光芒,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盼呀盼,终于盼到了这一天——12月2日,我们学校第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终于隆重开幕了。
一大早,我就来到了校园。哇!今天的校园焕然一新,教学楼上彩旗飘飘,一楼和二楼的走廊墙壁上挂满了一幅幅童趣十足的画作,走廊的桌上还摆放着同学们的手工作品,升旗台上摆满了一盆盆金黄的菊花,旗杆上鲜艳的国旗迎风飘扬,同学们穿着整洁的校服,系着鲜艳的红领巾,脸上绽放出灿烂的微笑。
8点30分,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操场,操场上早已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9点零8分,学校领导宣布艺术节开幕。顿时,欢声雷动,礼炮齐鸣,操场上成了欢乐的海洋。
团体操表演开始了。伴随着《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声,首先上场的是我们年级的女同学。场上,我们手拿绿色的花伞,时而撑开,时而收拢,时而上举,时而下蹲,一把把绿伞就像一片片舞动的荷叶,美极了。观众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紧接着上场的同学表演的是扇子舞。一把把扇子上系着长长的丝绸,有的红,有的黄。扇子在小演员们的手中灵巧地舞动着。飘动的丝带漂亮极了,红的像跳动的火苗,红红火火;黄的像金黄的麦浪,随风翻滚。
最好看的是五年级同学表演的'啦啦球舞,她们手拿金黄的啦啦球,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起舞。场上的队型在不断地变换,一会儿变成两个正方形,一会儿围成一个圆圈,一会儿又变成了竖排...。每个人按顺序伸出手抖动着手中的啦啦球,像千手观音一样,同学们看的津津有味。
舞蹈表演后是四到六年级的合唱、朗诵比赛。每个班的同学都表演得非常精彩,只想为班争光。
时间过得真快,表演结束了。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回到教室,但是欢声笑语仍然在校园里回荡。
“泥人张”的作品是民间彩塑的工艺品,它用色简雅明快,用料讲究,造型生动,形态逼真,是我们民族艺术的一朵奇葩。
暑假的时候,妈妈去了天津,回来时给我带了四“不”小泥人——不闻、不问、不看、不听,四个泥人个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它们红彤彤的脸上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还有红红的樱桃小口,显得精致可爱,漂亮极了,我爱不释手。
其中一个泥人穿着绿色的长衫,蓝色的裤子,一只手捂着鼻子,另一只手向旁边推,好像
拒绝什么,不知道是什么吸引住他了,他却要谢绝。
另一个那小泥人上身穿着橙色的衣服,外面套着件蓝色的`背心,下身穿了一条绿色的裤子,长得浓眉大眼。最有特色的是他的头发,就是古代顽童的那种光脑袋,左边的辫子卷成一团,右边的辫子却直直地往上翘,前面留着一撮流海。他捂着耳朵,撅起嘴巴,好像和谁闹了别扭,满脸的愤怒。
一个穿粉色上衣的小男孩。他在用双手捂着嘴巴,眼睛睁得大大的,直勾勾地望着前方,好像有什么东西让他大吃一惊,不知所措。
还有一个身穿蓝上衣黄背心的小泥人,双手捂着眼睛,但一只手的手指张开了,眼睛从那缝隙中看东西,嘴巴微挑,好像正和小伙伴玩捉迷藏,耍赖找到了小伙伴,开心地哈哈大笑呢!
“泥人张”的作品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都栩栩如生、神形兼备,独具匠心,让人觉得光彩夺目,它给人们带来欢乐,带来享受。如果把象征快乐和幸福的泥人放在家里,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吉祥和喜庆。它们是非常值得珍藏的,也成为了中外交往的友好桥梁。我爱我家的小泥人。
生活中,艺术无处不在。我,也学艺术———二年级的时候,妈妈给我在艺校报了个大提琴班。如今,我已经考到七级了,这应该是让我感到骄傲的,但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我知道,在这漫长的四年时间里,所经历的酸甜苦辣数不胜数。
(一)酸
你经历过酸吗?那是一种不好受的味道。我清楚地记得那件发生在两年前的事。当时,一直管我拉琴的妈妈为完成公司领导人的任务而出差了,只有不懂音乐的爸爸在家。到上课那一天,妈妈还没有回来,于是爸爸带我去了老师家,那次我的自我感觉非常好,老师也夸我指法正确,只有一点小误差。回家的路上,我不断地向爸爸吹牛,害得他头晕脑胀,差点撞到路人,就滔滔不绝地开始批评我,向我泼冷水。那滋味真不好受!爸爸,你又不懂艺术,干吗要泼我冷水!害得我心里酸溜溜的,直想哭!
(二)甜
我似乎和“甜”这个字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小时候,我特别喜爱糖果那甜美的味道,所以大伙管我叫“甜甜”,而我真正的`小名是“湉湉”,因为我五行缺水,便取了一个有水字旁的“湉”。还有一个原因:小时候我在幼儿园十分淘气,是个不折不扣的淘气包,给我取名为“湉湉”,就是为了让我有大海一样的平静。拉琴时,我又和它相遇了。在心情懊恼的时候听一听自己的琴声,是多么惬意啊!这时候,一颗满载着甜蜜的心,也就在我身上找到了宁静的港湾。
(三)苦、辣
你可知道,我宁可酸,也不愿要苦和辣。在我看来,它们就像恶魔一样可怕。永远忘不了的是一件令我想来就打颤的事——从来不打我的妈妈在年初因为拉琴而抽过我一下。多疼啊!我的伤口火辣辣的。而“苦”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个穿着隐身衣的恶魔。它缠在妈妈身上,那时的我正在拉一首不熟练的曲子,让她捂着耳朵跑出书房并扔下了一句狠心的话:“你太让我失望了!”这句话不断回荡在我的心头……
…………
生活中,艺术无处不在。里边的故事是说之不尽的。当然,也有更多的酸甜苦辣品味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