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师充分钻研了教材,把握住了这课的重、难点。课文里的“家”既是课题,又是文眼,还是一个笔画较繁、含义深远的生字。这样的识字教学将音、形、意、象结合起来,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朗读全文,使学生对全文有整体感知,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然后“图文并茂,精读感悟,品读入情,熟读迁移”,用孩子熟悉的自然画面沟通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课文相应诗句的联系,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调动起学生积极强烈的情感。教师再通过富有激励性、启发性的评点语言,将学生对词句的感悟与朗读有机融为一体,“为什么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就在这鲜明的形象意会中,在这琅琅上口的语感潜咏中,孩子心领神会了“家”的深刻又最朴素的内涵,要不然孩子心里怎会流淌出这样的诗句:“夜晚是星星的.家,太空是星球的家”……甚至“地球是人类的家”?就在这样的朗读、吟诵中,学生鲜明地感知形象、体验情感和内化语言,孩子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有效提高。
《家》这节课设计新颖、独特,层次分明,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锤炼了学生的语言,是一节很有特色的语言课。在本节课中有许多亮点值得我学习:
1.学生能借助拼音课文读和认读生字,这是符合低年级的阶段目标和要求的,可见,教者对低年段的.目标和要求掌握得很到位。
2.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教者应用了谈话导入,通过谈话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轻松地走进了文本。
3.阅读有梯度、有层次。通过多次不同目的的朗读课文,不仅扫清了阅读障碍,而且对课文还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为以后的感悟打下了基础,达到了以读促讲的目的。
4.教者能强调学生说完整话,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的流畅性、连贯性及完整性。
5.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评,不仅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6.拓展训练又是本节课的又一大亮点。学完整首诗歌后,让学生创编儿童诗,是学生超越生活经验的创造思维,是发自内心的自由抒发,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这样不仅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