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柳州,美丽富饶、城市繁荣,只要你来了,就会舍不得回去,但柳州最有名的就得数那鲜香麻辣的地地道道的螺蛳粉了。
螺蛳粉具酸、辣、咸、鲜、烫的独特风味。它由柳州特有的软滑爽口的米粉,配上酸笋、腐竹、木耳、花生、萝卜干等一些劲口的配料,再淋上一大勺滚烫滚烫的螺蛳汤,一碗色香味具全的螺蛳粉就做成了。不过,你别小看这螺蛳汤,它可有讲究了,它是以青螺作为主料,加上五香八角等几十种香料熬制成的,在柳州,要是你做的螺汤淡而无味是不会有人看一眼的,精心熬制的螺汤具有清而不淡、麻而不躁、辣而不火、油而不腻的特点,一般是用一个大铁锅来煮,骨头、螺蛳浸在锅里,汤面上浮着厚厚的一层鲜红的辣油,散发着浓郁的辣香。
当你看到一碗正宗的螺蛳粉时,你肯定会食欲大开,瞧,晶莹白滑的米粉和翠绿的鲜菜浸在殷红的辣油里,而被炸得金黄酥脆的腐竹也点缀在其间,花生、黄花菜、酸笋,披上油亮的红油外套,沾沾自喜。令人垂涎三尺。
可以毫不避讳的说,螺蛳粉是柳州第一小吃!走在柳州街头,总能闻到风味独特的螺蛳香,那游离在空气中若有若无的酸辣美味,以及"吸溜吸溜"的吸粉声,构成了柳州街头一道必不可少的靓丽风景线。
我吃过的萝卜很多,但最美味可口的肯定是我老家的帽山萝卜了。
这种萝卜外皮就有一般的萝卜不一样,呈深红色,年轻的萝卜外皮是光滑的,随便在上面抠一下,那块皮便会掉下来,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里面的果肉,上了年纪的萝卜外皮则是皱巴巴的。
帽山萝卜的做法很多:爆炒、生吃、炖汤……我个人觉得把它切成片生吃是最好的,咬一小口,里面的汁水便会流进你的嘴里,满口都是萝卜的清香,让你忍不住再咬上一大口,美味。当然,爆炒也不错,萝卜与青辣椒同炒,够味,刚吃会惊叹它的好吃,但毕竟还是少了原来的清甜。用它来做汤再好不过了,萝卜与汤水结合,萝卜的汁水就全融入汤中,简直是养生极品!
帽山萝卜还有一个不寻常的地方,它的肉果是青绿色的,让你误以为是水果呢。学习累了,拿一根帽山萝卜,咬开皮,露出满眼绿色,既解渴,又解乏。
要说起博白的特色美食,那可数不胜数:卷筒粉、豆腐花、牛腩粉、云吞……其中我最喜欢吃的就是家乡的落水包。
落水包,是博白冬至节必备的特色美食,这美味的落水包有三种不同的吃法:煮、蒸、煎。水煮的落水包,晶莹剔透,馅料若隐若现,让人垂涎欲滴。另外一种是蒸的落水包:用烫软的生菜叶子把这个落水包包裹起来,这样保存的时间会更久一些,而且用生菜叶子包裹起来的落水包可以蒸着吃也可以煎着吃,和这个水煮的落水包是完全不成的风味。
这个落水包的制作过程是:用本地的一种细糯米,然后打成粉末,用开水把糯米粉搅拌,然后用力搓,直到把糯米粉搓成不占手的糯米团,整个过程大约要十五分钟左右。馅料可以随自己的喜好来做,首先取一块面团,然后把它搓成圆圆地,然后用大拇指在面团上弄成一个窝,在窝里面装上馅,然后把这个面往中间凑,把多余的面团挤出来,一个圆圆的落水包就做好了。咬一口刚出锅的落水包,香气四溢,让人吃了回味无穷。
如果你也想尝尝落水包的滋味,就到我的家乡博白来吧!
我的家乡——濮阳,是一个杂技之乡,龙的故土,它也是个“美食天堂”。有白吉馒、壮馒、清丰猪蹄、羊肉汤……而我最喜欢的小吃是羊肉汤。羊肉汤也分好多种,我最爱的是白堽羊肉汤。
在我家的街口有一家百年的白堽羊肉汤馆,赫赫有名,因为离的近,所以我一周基本上都去那里喝一次。
一进店门,一股浓浓的羊肉香味儿扑鼻而来,看见位置剩得也不多了。坐在椅子上,等待着我的羊肉汤。一碗碗羊肉汤从我身边“走”过,那冒着热气的汤,散发着香气。
来了!一大碗羊肉汤摆在我的面前,汤上飘着一些羊油,汤呈奶白色。用勺子搅一下,羊肉“一蹦一蹦”的,忽隐忽现。
喝上一口汤,慢慢咽下,碰到我的味蕾,回味无穷,让你喝完一口还想再喝,吃上一块羊肉,没有一丝膻味,味道浓郁,入口即化,再在汤里放上勺着油辣椒,辣辣的。在冬天,喝上这样一碗汤,胃里暖暖的,实在是太享受了。再要一块烧饼,掰下来一小块儿烧饼,泡在碗里,一会儿,烧饼变软了,尝上一口,又辣又香,让你忍不住吃个精光。
看完我的作文篇(*)
面皮是我们这儿的“山的味道”,每隔几天我就要缠着妈妈给我做一顿。
热面皮的看相很诱人。一根根白里透亮的面皮伴着红艳艳的辣椒、翠绿的香菜(老妈自创的),整个颜色搭配和谐,光看着就很诱人,香味弥漫到我的各个器官,真让人垂涎三尺呀!
对于我这个吃货,一定要看看这个美食是怎样做成的呢?先用面粉加上点水,用勺子往一个方向搅,把面粉均匀地搅成面糊,在锅里接好水放在电磁灶上烧开,涂上备用的油放在蒸面皮的干锅里,再把搅拌好的面糊取适量倒进干锅里,均匀地摊开,盖上锅盖蒸煮五分钟后,待锅里上汽后,把它取出来,稍凉一会进行刀切,把切好的面皮放进碗里,再将备用的豆芽、黄瓜丝、香菜放进去,调上酱油、醋、红油辣子,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面皮就可以开吃了。
昨天,我又缠着妈妈给我做,嘿嘿!我这次可要好好的品尝一番。第一口吃进去,面皮细嫩,劲道,汤汁麻辣十足,啊,真香!我迫不及待地吃下第二口,好香、好软、好烫、好辣……紧接着第三口,第四口……很快,这碗香喷喷的面皮被我一扫而光。
如果你也想吃一碗香味迷人的面皮,就到我们这儿来吧,我保证让你流连忘返、赞不绝口!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你看:北京的烤鸭、西安的羊肉泡馍、内蒙古的小肥羊、云南的过桥米线、山西的刀削面……从宴会上的正餐大菜到街头村边的风味美食,可以说举不胜举。
鱼香肉丝是我们这儿著名的风味美食。
鱼香肉丝的味道好,看相也不错。一个盘子中有绿油油的青椒,红艳艳的萝卜,黄澄澄的肉丝格外显眼,再浇上火红的辣汤,真令人垂涎三尺。
鱼香肉丝的做法很简单,把肉,胡萝卜。青椒都切成丝备用。在锅内倒入少许油,放入肉丝炒熟,让后倒在盘子里,再往锅里放入生姜,葱,辣椒,番茄酱,料酒等调料爆炒片刻,然后放入萝卜,青椒,翻炒,几分钟后一盆色香味俱全的鱼香肉丝便做成了。
吃鱼香肉丝也挺有趣的,吃胡萝卜时,我总爱先用舌头舔一舔上面的辣汤味。然后再放进嘴里,慢慢品味它内在的味道。有一次,爸爸回来晚了,但还是烧了我百吃不厌的鱼香肉丝,一端上桌,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筷子,便香喷喷的吃起来,真香啊,辣中带着微甜,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就这样,不一会儿,满满一盆鱼香肉丝就到了我肚子里,弄得满嘴都是辣汤,家人看我这副“狼狈”样,都哈哈大笑起来。
碧波荡漾的海面上,一艘艘渔船陆续出海打渔,带回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一只只晶莹剔透的虾,这便是象山人最爱的海鲜的味道。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鲜,也就成了象山人最离不开的味道。虾、鱼、螃蟹更成了餐上的必不可少。爱吃、能吃、会吃的象山人就三餐之间研究出了许许多多的美食。
虾,煎、炒、烹、炸,样样美味。椒盐,我吃了一次便忘不了,咬一口外酥里嫩的虾,吮一口咸香的汁水,多么满足!
几只小虾,几条小鱼,几瓣青菜,就成了一道“绝世美味”的象山海鲜面。这时,我会先闭上眼睛,俯下头,深吸一口气,恨不得把香里带鲜的味儿通通吸入肺腑,然后情不自禁地叫一声“真香!”然后,使劲吸一口面,发出“嘶——”的声音,再喝一口极鲜的汤水,一股又香又鲜的味道涌遍全身,感觉整个人生都变得幸福快乐了。而我,最喜欢在这里面加一种东西,那就是醋。加了醋,酸酸的咸咸的,汤汁更饱满醇厚了,不把酸汤喝完,是不会把目光转移的。吃得一点残渣都不剩,却还想再来一碗。
鱼也毫不逊色,清蒸,再放些姜片,原汁原味,鲜咸可口;红烧,满足味蕾,做汤,美味至极。
象山人最崇尚美食,海鲜已成了象山美食的一块金字招牌。鲜、香、美,这就是象山的味道。来到象山,你若不吃一顿海鲜大餐,那可是今生今世莫大的一个遗憾!
我的家乡——广东云浮,虽然家乡不是什么繁华的大城市,也没有那些风景特别,又很值得人们留恋的名胜古迹。但是,家乡的那些五花八门的美食为云浮这个小城市添足了色彩。
在云浮里,特产是用黄豆、黑豆等一些豆制品拉制而成的腐竹。在腐竹的制作过程里,拉制完后要把一条条软绵绵的腐竹晒成干巴巴的,一捏就碎腐竹在家乡里成为了每家每户的日常食品。用它做的一些名吃当然挂着个响当当的招牌:"腐竹春卷"这是一种夹馅的小点心,在已经煮透的薄薄的腐竹皮上,裹着一层美味可口的馅料,吃起来饱润多汁。听爸爸说这春卷的馅料很容易做,是用马蹄,黄瓜,落卜丝和虾仁拌在一起用生粉和生抽掩制,再用蒜苗和花生油一齐倒入锅里炒熟,如再放点酱料,那春卷里就会吃香甜的汁。家乡的河口肠粉也是名不虚传的,在深圳那些卖肠粉的档口只为了做生意,在肠粉里加了许多味精。但家乡的肠粉与深圳的截然不同,家乡的肠粉不加味精,是用独特的`酱油来拌着来吃,河口肠粉还带着一点芝麻的香味,那是人们自己烤制的,而且肉粒多,吃上一碟会让你齿唇留香家乡的特色美食虽然做法简易,但是那一些在小县城的小秘方,繁华的大都市是不会知道的……
我爱云浮,更喜欢云浮的美食。
说起我家乡的美食,那可是数不胜数,但是要说最美味的食物,我可要推荐家乡的麻糍。
我们老家有句俗话说:“清明麻糍立夏团”。一到清明节,家家户户都要做麻糍。麻糍是清明扫墓的主祭品。麻糍是绿色的,厚厚的,软软的,由糯米粉、水、艾草和白糖做成。
我们先把糯米粉蒸熟,然后再把艾草在水里煮一下,拿出来,把水拧干,再把艾草和蒸熟的糯米粉放到机器里,搅拌一下。在搅拌的过程中,喜欢吃甜的可以加点糖,不喜欢吃甜的就不用加。搅拌好后,就在先前准备好的板上撒一层松花粉,把搅拌好的熟糯米粉在桌板上用手把它搓开,搓成一块大大的饼状,再把它放到另一块板上凉一凉,之后就可以用剪刀或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这样麻糍便做好了。
麻糍吃起来可美味了,软软的滑滑的,还有一股松花味,可好吃了,不信的话你可以自己做着尝一尝。
这种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出自谁之手,已经被人们所淡忘,唯一不变的,只是那味蕾上熟悉的味道。
我的家乡在慈溪,这里有许多特色小吃,但论我最喜欢的,非“年糕饺”莫属了。
年糕饺的皮,白得晶莹如珍珠,封口处似花边状卷曲,给原本平凡普通的年糕饺多了些许美感,让人看了念念不忘。年糕饺可分咸、甜两种口味。要论“经典”,那可还得算咸年糕饺,它深受大人们喜爱。而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也许更喜欢甜年糕饺的另一种特色馅料——三北豆酥糖。它吃起来可又是另一番风味了,片片豆酥糖和年糕饺一同吃进嘴里,顿时唇齿留香,那豆酥糖含进嘴里,更是入口即化,这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而咸年糕饺入口更觉鲜美,一口咬下去,皮软糯,馅美味,我们不停地细细分辨着口中的咸菜和肉丝,仿佛体会到了一种家乡独有的质朴味道,虽然算不得珍品,却颇让人垂涎欲滴。如若让咸甜两种口味的年糕饺一决高下,恐怕也难以分出个胜负来。
年糕饺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小时候在鸣鹤古镇就亲眼目睹过它的制作过程。先是用擀面杖将蒸熟的年糕做成略厚一点的皮,你可别小看了这一步,那可是很有讲究的,必须要有合适的力度和足够的耐心才行。还得事先在碗里准备好足够的馅料,再在捏好的皮里,放上已经调好的咸菜肉丝,荠菜肉丝或豆酥糖等馅料,最后将它们捏成花边状。这样,一只只可爱诱人的年糕饺便就此诞生了。
新鲜出炉的年糕饺晶莹剔透,汇聚了大大小小的眼球,吸引着老老少少的食欲。咸甜恰当的口感,更是叫人过口难忘,这不仅仅是属于年糕饺的味道,更是属于家乡的味道和人情的味道。
宣城的锅巴极好,在各类锅巴中,云岭锅巴更是出类拔萃。
“锅巴”这个词应该是从抗日战争那会才出现的,所以还不能跟其他吃食相比。云岭锅巴或许名字取得不佳,也未能出名。但都说“南有黄桥烧饼,北有云岭锅巴”,足以证明它的美味。
不出名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原味锅巴过于硬,太难咀嚼,很难让人放开肚皮吃。不过宣城人有办法,用豆腐乳和辣椒酱涂满锅巴的两面,听上去有点可怕,但味道好极了。不过,肠胃不好的人可得小心了,吃太多了可能就得去医院治疗了。
我的吃法也能显出云岭锅巴的实力。如果想尽快填饱肚子,我建议用水加白糖泡着吃,将一整片锅巴裂成大大小小的碎片放入糖水中,不光能吃到甜滋滋的糖水,泡发过的锅巴也不再坚硬,变得软绵绵,吃起来完全不输干锅巴。吸溜吸溜,糖水一不小心就从嘴角流下来了。
不过,再好吃,锅巴也不能天天吃,不怎么有营养。但作为小吃,它是一位杰出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