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对联,很多人家里还挂上了大红灯笼。我们家更热闹,唯独就是爸爸在工地值班,没能回家过年,这是我们全家最遗憾的事情。祝爸爸在工地新年快乐!上午奶奶剁肉馅、包耦合、准备炸菜。爷爷就烧热水准备杀鸡,各忙各的。
下午我的任务来了,帮爷爷贴对联,先把上联递给爷爷,再拿剪刀剪下块胶布递给爷爷,忙得我跑来跑去,虽然有点累但是心里很快乐。
傍晚时分,我们全家围坐在桌子旁边开开心心的包饺子,我先把饺子皮放在手心里,再把肉馅放在皮的中央,接着把皮对折,从右往左捏过去再捏回来,好!一个漂亮的水饺就成型了。
晚上,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认真的看着春晚,我感觉是最幸福的.事情了。除夕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喜欢的节日,也是每个人都盼望的日子,让我们都开开心心的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吧!
今年,我去大姑家过年。大年三十,一大早起来,我和表哥就换上了新衣服,期待着晚上快快到来,我们好放礼花炮。
终于到了夜晚,大姑在厨房里进进出出,不停地忙碌着。我和表哥在院子里放礼花,同时也看着天上五颜六色的礼花,我们奔跑着,嬉闹着,耳边不时的响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
大姑叫我和表哥去吃饭,桌子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还有我最喜欢吃的饺子,大姑说里面包着两枚硬币,谁吃上硬币,谁就最有福气,我和表哥便疯抢着吃饺子,结果两枚硬币都被我吃到了,表哥说:“我下次一定吃到硬币”。
吃完饭后,我们开始跳旺火。旺火是用碳一块一块堆起来的,垒的'像一座小山一样,上面插满了松柏,最后在上面浇满了油,为了使火更旺。我们围着火堆转起来,欢呼着。
随着一声声的炮竹声,我们度过了一个美好的除夕夜。
今天是农历的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
晚上六点,我们一家去奶奶家吃年夜饭。奶奶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鸡鸭鱼肉一应俱全。饭桌上,大家互相举杯祝福,祝福在牛年大吉,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八点,令人期待已久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晚会的节目精彩极了,有优美动听的歌曲,有精美绝伦的舞蹈,有令人捧腹大笑的小品、相声,还有令人惊叹不已的魔术表演……
十点半,妈妈端来了热气腾腾的汤圆,她让我们每个人都吃一碗,意味着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快十二点了,外面响起了“劈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也迫不及待地拉爸爸妈妈跟我去放炮。小区门口聚集了许多放炮的人,五彩的礼花把天空装扮的绚丽多彩,窜天猴“嗖”的一声,犹如孙悟空,瞬间窜入云霄。在这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我不禁想起:灾区的人们是不是也像我们一样过着快乐的除夕呢?妈妈告诉我:“今年灾区人民正跟温爷爷一起过着一个难忘的除夕。”我相信在党跟国家的关怀下,灾区人民的生活一年会比一年更加美好。
爆竹声声辞旧岁,爆竹声声迎新春。在爆竹声中,除夕渐渐拉上了帷幕,新的一年轻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除夕是农历中一年的最后一个晚上,在这一天,人们合家团圆,辞旧迎新,还有很多风俗习惯。
首先就是年夜饭,这年夜饭是迎接新年的最后一顿饭,可大有讲究。在中国,特别是在北方,年夜饭的主角当之无愧就是饺子了。全家老小一起和面、擀皮、包馅、下锅……不一会儿,见证全家团圆的饺子就出锅喽!咬一口,里面的馅料五花八门,各种时令蔬菜、肉类、蛋、海鲜“尽在口中”,美味极了。而且饺子“饺”还与“交”谐音,象征着团圆的意思。另外,餐桌上还少不了形似金元宝的蛋饺、与“高”谐音的年糕、与“富裕”谐音的豆腐鱼汤和一大桌丰盛的大餐。不仅味道好,而且还非常吉利。
除夕还有大扫除的习俗。因为后一天就是新年第一天了,所以除夕一定要先把家里里外外都清理一遍,寓意摆脱贫穷。这其中还有一段传说:据说,古代神话中的.颛顼的儿子非常懒惰,身上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吃饭却要吃不少,在除夕夜,他又饿又冻,就死了。于是,后人就都在除夕这一天大扫除了。
当然,还有拜年、贴春联、放爆竹等习俗。除夕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节日,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我们一定不能让这些节日消失,要一代一代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