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春节文作文(精选5篇)

栏目:优秀作文

春节文作文篇1

还未到大年三十,四处便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各家各户门上都贴上了火红的对联,就连小区门口也挂上了红红的灯笼,而此时的我,却坐在返回老家的客车舒适的车厢内,听着轻松的音乐,畅想我未知的新年。

回家的路上,爷爷打来电话,他神秘地告诉我:“这次过年,我会带你和赵檬一起去祭祖,以后等我老了,走不动了,就靠你们了。”我不明白“祭祖”到底是要干什么?为什么要我们来继承爷爷的“衣钵”?带着满腹疑问,我回到了老家。

终于到了过年这一天,全家老老少少都喜气洋洋地开始准备,而我也终于找到机会向爷爷询问祭祖的事,在我的追问下,爷爷终于开了金口。原来,祭祖是农村非常隆重的祭祀活动,专在过年时举行,分为两个部分,即“祭祖宗”和“拜神”。爷爷讲完后,我和弟弟就带上四挂鞭炮,一大迭纸和一些香上山了,来到太爷爷太奶奶的墓前,我们虔诚地烧香、烧纸并跪地叩头。离开时还放了一挂鞭炮,意思是告诉祖宗后人来祭拜了。天空飘着纷纷扬扬的大雪,我和弟弟完成仪式的时候,都冻得手脚冰凉,但是心中却充满神圣和虔诚的敬意:所谓“祭祖宗”,不过是一种仪式,重要的是告诉人们不要忘根啊!站在风中,我忽然觉得心里很温暖,很温暖。

回到家里,满屋飘着肉香,我好奇地将头伸到锅边一看,原来煮着猪头。一会儿,只见爷爷拿过一个洋瓷盆,把猪头装好,并给猪嘴里咬上猪尾巴,把一双筷子插在猪头上,我恍然大悟:“爷爷,这是不是表示“有头有尾”呢?”爷爷笑着点点头。

“拜神”仪式开始了。首先要拜家神,大堂上放着一尊庄严的家神像,爷爷将猪头放在供桌上,然后点燃三炷香,虔诚地拜三拜以后,便将香插在神像前,随后爷爷吩咐我和弟弟各点燃一支蜡烛,立在神像两旁。拜完家神,爷爷端起猪头,我和弟弟拿上香和纸,我们祖孙三人又分别到了大门、猪牛圈、灶、水井、路边和菜园等地燃香参拜。爷爷边告诉我们,拜大门是在拜门神,在灶、路边是拜灶神和路神,在猪牛圈、鸡圈求的是六畜兴旺,在水井边拜的'是一年四季有水喝。

每到一处,我和弟弟都认真地烧香参拜。就在拜完路神回身之际,我看到爷爷温和的目光,他站在雪地里,眉发上都落了不少雪——他在微笑!爷爷额上的皱纹显得更深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望着我和弟弟爷爷笑了,笑得那样欣慰。

年过完了,每每想起爷爷的笑容,我的心都会为之一颤。我想,除了那温暖的笑容,我更不会忘记的,是过年的祭祖,它不单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要我们记住自己的根。

春节文作文篇2

这个假期真是热闹的不得了,因为多了一个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到了大年三十,不管是在千里之外,人们都要赶回来吃团圆饭。随着春节的临近,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春联买年货??然而也忙着打扫屋子,准备过春节??

日子过得很快,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一大清早就有人在放鞭炮,非常热闹。大人们都在准备年夜饭。我和好朋友们开心地玩了一整天。傍晚,太阳向大地看了最后一眼,然后就闭上眼睛,慢慢地躲到山后。夜幕悄悄的降临,给天空蒙上了一层黑纱,然而一家人围坐在一块儿,一边吃饭,一边回忆有趣难忘的事儿。到了8点《春节联欢晚会》准时开播了,然而坐在电视机前看晚会,晚会节目十分精采有优美的舞蹈,不可思议的魔术??看得我眼花缭乱。

快到零点时,新年的钟声敲响了,烟花、爆竹顿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其中一颗烟花弹向夜空,那烟花宛如阿娜多姿的姑娘穿着水晶连衣裙在跳舞。这时,一颗颗烟花又跟着从烟花筒中喷出,我还以为是明亮璀璨的流星划破长空呢。还有许多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有的如一串串珍珠、有的.如一朵朵菊花、有的如一条条瀑布??让我目不暇接。此时,夜空被灿烂无比的烟花装扮的光彩夺目,人们伴随着五光十色的烟花送走了旧岁,迎来了美好的新年!

春节文作文篇3

春节是一年当中最盛大的节日,每个人的家乡也都有着不同的过年的习俗,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家乡的春节风俗吧!

腊月二十三,春节就拉开了帷幕。小年是“祭灶王”的日子,我们会供上香甜美味的`芝麻糖和灶饼给灶爷。传说小年那一天灶爷会上天给玉皇大帝禀报各家各户的功德与罪行,由此缩短或减少一些人的寿命。相传只要灶爷吃了芝麻糖,就能在玉皇大帝面前多美言几句,这样,过小年、祭灶王、吃芝麻糖的习俗就流传开来。

腊月二十四,我们开始大扫除,干干净净的迎接新年,也有这辞旧迎新的寓意。

腊月二十五,也是大街上最热闹的时候,因为大家都出来购买年货,大街上人山人海,大家都开开心心的购买年货,为新年做准备。

腊月二十六,我们有着蒸花糕、炸丸子的风俗,花糕的样子像一朵花,寓意着新的一年像花一样红红火火,丸子寓意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

腊月二十八,我和妈妈一起贴对联、贴窗花,看着那一个个美丽的窗花,感觉春节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大年三十,我和爸爸去坟地请先人们回家过年,然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一顿年夜饭,然后在一起看春晚,等待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早上那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把我从甜美的睡梦中吵醒了。终于过年了!我穿好新衣服,去给长辈们拜年,最高兴的就是可以收压岁钱了!大家有说有笑,高兴极了!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春节。

春节文作文篇4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大街上挂满了红灯笼,显得喜气洋洋!

孩子们穿上新衣服,跟着爸爸妈妈去亲戚家拜年,为的是能得到一个红包,在亲戚朋友面前说一句好话就能得到压岁钱,可在爷爷奶奶面前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你得磕个响头才行。

到了傍晚就要回家吃年夜饭了,年夜饭又叫团圆饭,因为在这一天所有的亲戚朋友都要聚在一起吃饭,所以叫团圆饭。还有一句喜庆话叫:“团团圆圆过大年!”

吃饱了喝足了,我们小孩就会要爸爸带我们去放鞭炮。有好多好玩鞭炮,有往地上一扔就爆的小砸炮,有冲上天在落下来的降落伞,还有会“喷”出火花的火焰山,还有……这些都是我们孩子爱玩小花炮。

在十二点以前,可以出去玩或看电视……但是到了十二点,大家就会互相打电话,给对方送上最忠诚的祝福,来辞旧迎新,这就是守岁。

春节代表新的.一年的到来,我们要迎接未来。

春节文作文篇5

春节民俗,在全国各地大同小异。陕西民风古朴,春节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岁首。古代的“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才把腊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的“年”叫作春节,因为春节—般都在“立春”后,因而称其为春节。

陕西人如今仍把春节叫作“过年”,并流传下来一个关于过年故事。在远古时,有一种叫“年”的猛兽,每当寒冬将至新春来临的'夜晚。出来食人,使得人们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发现这种凶残的猛兽最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个办法,一旦“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年”一见熊熊大火,听见叭叭炸响的爆竹,就逃遁得无影无踪。后来,便逐渐形成了过年团聚。守岁、挂红灯、帖对联、放爆竹、吃年饭的风俗习惯。

陕西乡村腊月二十三即入年关,把过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农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温饱。过罢小年,人们便为春节做准备了。一般农家,杀猪宰羊,碾米磨面,做点豆腐,购买蔬菜,吊挂粉条,准备好过年所需的一切食物。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为关中人蒸馍时间。家家户均短几笼子馍馍,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面”的习俗。妇女上街为老人和孩子添置衣裳鞋袜、老年人则购买红纸、年画、冥币、白麻纸等大年礼仪用品。

大年前两天,陕西不论关中、陕南、陕北,还是城市农村,要“扫舍”,城里人叫打扫卫生。家家房前屋后,窑里赛外,连拐角都要打扫得于于净净。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纸,贴上大红窗花。年三十早,家家房户贴对联和门神,屋里挂上年画。年终于来临了。

进入腊月,人们便开始忙碌,一直忙到腊月三十日,过年便正式开始。大年三十晚饭前,家家户户必须把房子、院落、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收拾清整,贴好大红对联(有丧服的人家贴黄色或绿色对联)及门神、窗花等,大门及堂屋、卧室、灶房、牲畜圈等处都要贴相应的对联。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始点腊烛、烧香、燃放爆竹、祭祀先祖。之后,全家大小便共聚一桌吃“团圆饭”,俗谓“团年”。晚上,各家灯火通明,炉火熊熊,老少彻夜不眠,围炉“守岁”,俗称“坐年根”。在守岁同时,合家大小依次要洗澡,换新衣,包饺子,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待到子时(相当于今23时—1时),万家鞭炮齐鸣,意为“接天星”,“迎财神”,有的还摆上香案,行跪拜之礼。据说谁家鞭炮响得最先,财神就先光临谁家。然后,便是晚辈为长辈们磕头拜年,长辈们也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孩子。同家分居的人,便开始相互奔走拜年,通宵达旦,直到初一早上。

安康人从初一到初十,还有以观看天气的好坏预测五谷六畜是否兴旺习俗。相传每天的天气都有预示。即:初一观鸡,初二观狗,初三观羊,初四观猪,初五观牛,初六观马,初七观人,初八观谷(庄稼),初九观果(果树),初十观菜。俗称“新春十日晴,丰年乐太平,新春十日阴,谷米贵如金”。

  • 上一篇:最懂我的那个人作文字(精选3篇)
  • 下一篇:<春节文作文(精选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