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试报名
面试采取网上报名的形式。笔试各科成绩合格者,方可报名参加面试。考生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按照栏目指引进行网上报名。报名后,考生需到指定地点进行现场审核,并于考前一周在网上打印面试准考证。
(二)面试内容及科目
1.内容
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备课(或活动设计)、试讲(或演示)、答辩(或陈述)等环节进行。有关面试内容和要求,遵循《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和《考试大纲(试行)》(面试部分)(考生可登录www.ntce.cn查询),面试主要考核申请人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学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
2.面试科目
幼儿园面试不分科目。
小学面试分8个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社会、科学、音乐、体育、美术。
初中面试科目与笔试报考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相一致,分15个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
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面试科目与笔试报考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相一致,分14个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和实习指导的“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主要结合面试进行考查。
(三)面试过程
(1)抽题。按考点安排,登录面试测评系统,计算机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幼儿园类别考生从抽取的2道试题中任选1道,其余类别只抽取1道试题),考生确认后,计算机打印试题清单。试题的.抽取由相关教师操作,考生只需提供相应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备课。考生持试题清单、备课纸进入备课室,撰写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准备时间20分钟。
(3)回答规定问题。考生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指定面试室。考官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2道试题,要求考生回答。时间5分钟。
(4)试讲(演示)。考生按准备的教案(或活动演示方案)进行试讲(或演示)。时间10分钟。
(5)答辩。考官围绕考生试讲(或演示)内容进行提问,考生答辩。时间5分钟。答辩结束后考生即可离场。
(6)评分。考官依据评分标准对考生面试表现进行综合评分。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及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由各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按省教育厅有关要求执行。
(四)成绩查询
面试总分为100分。考生成绩由各分项得分加权累加而得(各项目权重由《考试大纲》规定)。
面试结束以后,考生可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站(www.ntce.cn)查询面试成绩。面试成绩无具体分数,分合格与不合格。
(五)合格证明
笔试和面试都合格考生,由考生自行通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站“合格证查询”栏目,查询、下载、打印PDF格式“网页版”的考试合格证明,提供给认定部门使用,合格证明的有效期为三年。20xx年起不再寄送纸质版合格证明。
综合素质评分标准(中小学通用)
【材料分析题】14分
原则:答题方向、分条罗列、字迹、行文
(1)答题方向正确、分条罗列、字迹美观、行文逻辑清晰(12-14分)
(2)答题方向正确、分条罗列且行文逻辑清晰(10-12分)
(3)答题方向正确、分条罗列、字迹美观(8-10分)
(4)答题方向正确、分条罗列(6-8分)
(5)答题方向正确、没有分条罗列,但内容言之有理(2-6分)
(6)答题方向正确
【阅读理解】14分
原则:是否按照“原文”进行作答
(1)理解正确、采用原文作答、字迹美观(12-14分)
(2)理解正确、采用原文作答(8-12分)
(3)缺少“理解正确”、“采用原文作答”、“字迹美观”中的一点或几点则酌情扣分。
【写作】50分
原则:字数、立意、角色、字迹
一类作文(50-38分):字数符合要求,立意明确,以教师角色进行写作的,字迹美观
二类作文(38-25分):字数符合要求,立意明确,以教师角色进行写作的
三类作文(25-10分):字数符合要求,立意明确
四类作文(10-0分):字数不够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评分标准
【简答】10分
原则:踩点给分
(1)如果答案的点大于5点,只要答对5点,且每点内容饱满(相应的.扩充,对“知识点”进行解释等)给满分。如果所答点都对,内容不饱满,则酌情扣分;如果每少答一点或答错一点,则扣2分。
(2)如果答案的点小于5点,所答点都包含在正确答案内且内容饱满给满分;如果每少答一点或答错一点,则每点扣除2分。
【材料分析题】20分
原则:答题方向、分条罗列、字迹、行文
(1)答题方向正确、分条罗列、字迹美观、行文逻辑清晰(16-20分)
(2)答题方向正确、分条罗列且行文逻辑清晰(12-16分)
(3)答题方向正确、分条罗列、字迹美观(12-8分)
(4)答题方向正确、分条罗列(6-8分)
(5)答题方向正确、没有分条罗列,但内容言之有理(2-6分)
(6)答题方向正确(2分)
【教学设计】40分
原则:字迹、行文逻辑、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体现新课程理念
(1)字迹美观、行文逻辑清晰、教学目标正确、突出教学重难点、体现教学流程、体现新课程理念(36-40)
(2)行文逻辑清晰、教学目标正确、突出教学重难点、体现教学流程、体现新课程理念(30-35)
(3)教学目标正确、突出教学重难点、体现教学流程、体现新课程理念(25-35)
(4)教学目标正确、突出教学重难点、体现教学流程(10-25)
(5)不能体现“教学目标正确、突出教学重难点、体现教学流程”中的一点或几点则酌情扣分。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评分标准
【简答】10分
原则:踩点给分
(1)如果答案的点大于5点,只要答对5点,且每点内容饱满(相应的扩充,对“知识点”进行解释等)给满分。如果所答点都对,内容不饱满,则酌情扣分;如果每少答一点或答错一点,则扣2分。
(2)如果答案的点小于5点,所答点都包含在正确答案内且内容饱满给满分;如果每少答一点或答错一点,则每点扣除2分。
【辨析】8分
原则:判断正确与否、是否言之有理、是否字迹美观
(1)判断正确、内容言之有理、字迹美观(8分)
(2)判断正确、内容言之有理(4-7分)
(3)判断正确(4分)
(4)判断错误,根据所答内容酌情给分(0-4分)
【材料分析题】18分
原则:答题方向、分条罗列、字迹、行文
(1)答题方向正确、分条罗列、字迹美观、行文逻辑清晰(16-18分)
(2)答题方向正确、分条罗列且行文逻辑清晰(12-16分)
(3)答题方向正确、分条罗列、字迹美观(12-8分)
(4)答题方向正确、分条罗列(6-8分)
(5)答题方向正确、没有分条罗列,但内容言之有理(2-6分)
(6)答题方向正确(2分)
教师资格证笔试报考所需材料:
(一)社会考生笔试报名需递交的材料
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户籍材料原件和复印件。
户籍不在当地,人事档案在当地的考生须补充递交保管考生人事档案的'单位证明、工作单位在职证明、企业劳动合同三种材料中的任何一种材料。
(二)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笔试报名需递交的材料
当地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学生,需递交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就读学校出具的证明材料。
户籍在当地,在省外全日制普通高校就读的在校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学生,须递交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户籍材料原件和复印件、考生就读学校出具的证明材料。
(三)考生报名材料原件现场审核后退还给考生,复印件存档备查。
报考条件
1、报考条件:大三及以上(其中山东、浙江只有毕业班可以参加)
2、报考对象:师范生、非师范生、已毕业社会人员
3、具有所报教师资格种类的相应学历:
幼儿教师: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或大专以上学历
小学教师: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初中教师: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高中教师: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中职教师: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4、通过国家语委的普通话测试(二级乙等以上);
5、通过课堂教学技能测试;
6、体检合格。
一、作文立意详解
作文最大的问题就是立意,因为怕偏题从而出现作文分数很低的现象。这也是广大考生所共有的问题,即立意符不符合题意是决定考生有没有基本分12分的关键所在。
根据历年作文评分标准会发现,四等文分值是0-11分,因此要作文分数高,必须从三等文起步,即12分起步,也因此立意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关键与要害之处。
而关于作文的立意方法,根据作文材料的不同分为主题分析法和关键词分析法,其中关键词分析法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好用的方法,主要用在观点哲理类材料作文中。下面将以真题形式进行示例讲解
二、真题示例讲解
20xx下半年综合素质(中学)
33.根据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许多植物自身都有对自然界灵敏的反映,并且不断调整自身的`生存状态,如干旱可让植物的根深于泥土中,风力大的地区的植物长得更牢固,肥沃的土地上生长的植物往往材质松软,贫瘠的土地上生长的慢的植物常常材质坚硬,植物如此,人也一样。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
解题分析:本材料是观点哲理类,因此很适合用关键词分析法,具体分析如下:
(一)确定立意
1.找关键词:
调整自身生存状态,干旱-根深,风大-牢固,肥沃-松软,贫瘠-坚硬,植物-人
2.找逻辑关系:
人和植物一样面对不同的生存环境,不断调整状态
3.解析关键词涵义:
生存环境——挫折、困难;调整状态——正视、战胜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与压力和痛苦中挣扎的历程。
4.立意:
战胜困难收获绚丽人生
注意:关于20xx下半年综合素质(中学)作文真题的立意的分析,会发现部分学生立意成因材施教以及毫无头绪,主要是没有认真审题,应在关键词上下功夫,关键词里需要在对比中发现人的逆境是常有的,肥沃的土地不常有,并且肥沃的土地使得植物根松软,说明人更需要在逆境中成长。
(二)谋篇布局
总论点:战胜困难收获绚丽人生
主体部分
分析问题:挫折是人生的财富;一个人的成功关键看他能否战胜命运中的挫折
解决问题:教师如何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让学生在挫折中不断成长
分论点:让学生认识挫折的必然性和经常性。
让学生认识挫折的破坏性和困难性。
让学生学会转移挫折的痛苦和压力。
总结:总结论点+升华+展望未来
(三)搜集素材
事实论证:
1.贝多芬、爱迪生、诺贝尔发明火药、司马迁等
2.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道理论证: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反复强调过一个观点:一个人的成功,关键就看他能否战胜命运中的挫折。
注意:素材的搜集也是广大考生比较困难的事情,需要考生平时多积累,多观看热点教育新闻,或者积累名人故事以及感动中国人物故事来备考。
(一)社会考生笔试报名需递交的材料
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户籍材料原件和复印件。
户籍不在当地,人事档案在当地的考生须补充递交保管考生人事档案的单位证明、工作单位在职证明、企业劳动合同三种材料中的任何一种材料。
(二)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笔试报名需递交的材料
当地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学生,需递交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就读学校出具的证明材料。
户籍在当地,在省外全日制普通高校就读的'在校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学生,须递交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户籍材料原件和复印件、考生就读学校出具的证明材料。
(三)考生报名材料原件现场审核后退还给考生,复印件存档备查。
报考条件
(一)思想品德条件:
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并经申请人员单位或户籍所在地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思想品德鉴定合格;,由所在学校进行思想品德鉴定。
(二)学历条件:
申请教师资格与应当具备的学历条件:
1.幼儿园教师: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2.小学教师资格: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3.初中教师资格: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4.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高等师范本科学校或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5.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实习指导教师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6.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7.成人教育教师资格:高等、中等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在校生(大二、大三、)凭学生证或相关证明均可报名参加考试。
(三)教育教学能力
1.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人员需参加教育学、心理学补修、测试和教育教学能力测评,成绩合格。
2.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并取得相应等次《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3.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经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在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人们常说:“学贵有法”。考也应有法,掌握科学方法,事半功倍;复习不得法,事倍功半。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的复习,既要有扎实的复习,进行充分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提升,又要掌握必要的应试技巧,提高考试得分。考生一方面要掌握各类题型特点及解题技巧,另一方面要在复习应考中总结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下面向各位考生介绍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的特点及解题技巧,希望能给考生以切实的引领和帮助。
填空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一)填空题题型特点
在试卷中,填空题是另一类重要题型.一般来说每小题留有一个填空,这是填空题形式的主要特点。从内容上看,填空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覆盖面最广。重视的是细节,答案比较固定,填的多是关键词和重要概念,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这是填空题题型的特点。
(二)填空题解题技巧
1.填空题本身有文字描述,实际上给你提供了思考的材料,要会利用这一点进行答题。
【例】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计划、课题计划和计划。
在这道题中,课题计划对你是一个提示,明确了范围,举一反三,比授课课题范围大的是学期授课,比授课课题小的是课时授课,因此可很快填出答案来,这就是“学期计划”和“课时计划”。
2.原理和规律是我们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一般要进行多次复述和记忆。命题的一个策略,就是将原理和规律中的关键词,抽出来后作为填空题出。遇到这类问题,当你突然一下想不起时,可把原规律通过记忆复述一遍,也就是通过整体想到个别,填出关键词。
一、《综合素质》本身
对于《综合素质》这个考试的科目,在整个教师资格考试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教师资格证分为幼儿教师资格证、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等类型,根据报考教师资格证的不同考试的科目也有一定的改变,但都考察的科目都有《综合素质》,所以对于《综合素质》我们需要重视起来。考官主要是想要通过对对部分知识点的考试来了解考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情况,以及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认识,所以考生首先对于这部分知识内容要有正确的认识把握住大的方向,然后有一个明确的`知识体系确立和知识积累,做到有针对的学习。
二、从考试题型抓复习重点
《综合素质》试卷主要分为单项选择题29x2`、辨析题14x3`写作1x50`三个类型共150分,而知识点主要有职业理念、道德行为规范、法律法规、文化素养、逻辑分析、信息处理、阅读理解和写作八个部分,知识内容多而且杂乱。但从20xx年全国统考开始到现在发现没部分知识点所占分数、出题的类型大体相同,而根据这个规律对于考生的备考复习能够给予一个更加明确的重点。单项选择部分职业理念4题、道德行为规范4题、法律法规8题、文化素养9题、逻辑分析2题、信息处理2题一共29道,辨析题职业理念1道、道德行为规范1道、阅读理解1道一共三道题,和一道写作这就构成整张试卷,从中很容易的看出知识点的分布和每部分知识点所占的分数,从而给我们的复习提供一个重点。根据所占的分数和题型将重点分为三等,第一等写作占50分,写作类型以议论文为主,题目范围多是人生和教育相关的内容;第二等职业理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阅读理解这三个部分都考察辨析题,让我们明确观点的同时要说明与之相关的理论依据,这就让考生将概念牢牢记住,如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职业行为规范等;第三等剩下的4部分内容,都考察的是单项选择,只需要从4个选项中挑出正确的1个对于考生的要求相对较低,更多的是需要理解和平时积累,更加容易拿分。根据重点复习考生一定能够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对于考试也能够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