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吴承恩写的。讲的是唐僧一行人向西天取经,途中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到真经的故事。不过,《西游记》是以前写的。引用的语言和现在的语言有所不同,比如说:却说那唐僧一行人经过了黄风岭,来到、好大圣,金箍铁棒打过去、毕竟不知唐僧是否救得,且听下回分解。、九尺靶,金箍棒,两个大将显神通。一个凶猛要吃人。一个受佛祖点化去取经人说话变成了道。你看,有意思吧?孙悟空在这变成了孙行者;猪八戒原叫猪悟能,因为佛家有八戒,所以故称猪八戒;沙和尚原叫沙悟净,只因唐僧觉得他长得像和尚,便取名为沙和尚。最重要的是,唐僧原来不姓唐,姓陈,因为那时是唐朝,唐太宗赐姓与陈玄奘,于是便称为唐三藏。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很多道理,又了解了以前的言语知识,我喜欢这本书!
我最爱看的书是《西游记》,它也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这个故事讲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这四个传奇的人物发生的故事。书中重点讲述了唐僧四师徒历经千辛,最终取得真经,个个修得正果。其中孙悟空这个人物描写得最突出也最成功,从石猴出世到大闹天空再到修得正果,无论是三打白骨精还是收八戒,降沙僧都是整本书的精华。唐僧的善良是有爱心,猪八戒虽懒却为取经做出贡献,沙僧的勤劳肯干也十分的有特色。我最喜欢《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白骨精虽然狡猾无比,唐僧也曾一度的冤枉甚致赶走过孙悟空,但是孙悟空深深记得师傅把他从五指山救出来。最后,他打败了为非作歹的白骨精,帮人民除了害。无论是白骨精、老狐妖,还是狐狸精和蜘蛛精,这些邪恶的东西都会被打败,坏蛋是没有好下场的。这也证明了邪恶永远都不可能战胜正义。看完《西游记》,感到不愧是一本名著。它那栩栩如生的人物和精彩的故事,那真是无人能比的。而且《西游记》这本名著也告诉了我做人的道理: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在世界上立足,只有不畏艰辛的人才会取得成功。
《西游记》第四十一回的艺术特色,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幻和趣。这一回讲述了红孩儿捉了唐僧,想邀请牛魔王与自己共享唐僧肉,恰巧被潜入洞中的悟空听到,他便灵机一动,变成了牛魔王的模样,但牛魔王百般阻挠,使红孩儿心生疑惑。问了随从才得知是半路偶遇,于是他编了个借口问了悟空自己的生辰八字借此试探,不料悟空真被识破。只好去南山请求菩萨帮忙。得知事情的经过后,菩萨跟着悟空到洞前,设计使红孩儿坐上菩萨的莲花宝座,刀刃竖起令其动弹不得。红孩儿只好归顺,但他嘴上说着,却妖心不改,妄想用枪刺菩萨,没有得逞,被菩萨收伏,套上金箍儿,封为善财童子,师徒四人才继续西行。读了这一回,我想:我们做事不能太心软、太好心。唐僧明明知道那是妖怪,却太心软,把他救下来,最后致以被抓,这就是自作自受。我们也不能像唐僧那样,一点风吹草动,就要去看个究竟。要像孙行者那样多动脑思考,知道这荒山野岭不可能有人家居住,而能听见救命、救命的声音,那你到那儿一定有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我们一定要勤于观察、善于观察、明察秋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