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面镜子,你对着镜子笑,镜子也对着我们笑;你对着镜子哭,镜子也是对着我们哭。我们心上对人有怨,那个怨一定会回来。当我们转怨为恕,人生就会开始转变起来。唯有我们自己,才是改变一切的根本。佛家说依报随着正报转,当我们用一颗爱心对人时,映射回来的就是他人的爱。所以儒家讲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生的道理往往相当微妙。比如说夫妻吵架,我们听先生说他太太不是,听完之后,我们会觉得这个太太太不像话。但是假如去听太太讲她先生,讲完以后,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个先生真不像样。当我们时时刻刻看到别人脾气大,事实上映射的就是自己脾气大;看别人傲慢,再回头一看,其实自己更加傲慢。并不是说每一样东西都是错的,而是我们会投射,会把隐藏在自己内在的东西投射到别人身上。我们与每个人的关系,都反映出我们与自己的关系。一个脾气很好的人绝不跟脾气不好的人生气。因为他知道那种心平气和的内在喜悦。当他看到别人脾气大的时候,他会舍不得舍弃自己的喜悦。人生,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先改变自己,自然就能改变所有外在的人与人的关系,所谓正己化人。所以面对人生的这些际遇,我们要时时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孔夫子曾经教诲,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这个射箭就好像君子之道。箭射出去,没有射到靶心,我们能不能说这支箭品质不好?这支弓做得不合规格?应该反求诸其身,马上先检讨自己的技术不够好。所以我们每天见那么多山川大地,却一点悟处都没有,或许关键就在我们没有一份谦恭好学的态度。予友人诚心,给己真心,生活便可安心;予仇人宽心,给己静心,做事便可放心;予爱人专心,给己恒心,感情生活便可甜蜜清心。真正的修行,是透过身边的人来觉察自己,从外在看内在,从别人看自己。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一面镜子,透过他们,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
古语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唐太宗和魏征是大家熟悉的人物吧。没有唐太宗的慧眼,就没有魏征这样的人才发现;相反,没有魏征的忠言逆耳也没有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生活中,如果有人来当你的向导,为你指出不足,他就像一面镜子,那你是最幸运的。可往往很多时候,没有人来当你的镜子。那么,我给自己当镜子,站在镜子前面,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当遇到困难时,我就会向镜子诉说,静下心来想办法解决问题。当考试取得好成绩时,我也会像镜子来告诫自己不要骄傲。曾经有位老师对喜欢做错事的小男孩说,如果今后,你每做错一件事情,都要去镜子前反省,并在镜子的后面钉一颗钉子。在镜子的木质背面钉钉子也并不简单,一开始,他订的钉子可多了。再后来,小男孩钉的次数逐渐减少,此时,他从以前一天犯错很多次,到现在可以随时改正自己的错误,给别人一个良好的印象。老师看了以后很欣慰,对小男孩说,现在,你每做一件善事或好事,就从后面取下一根钉子,小男孩很努力,能帮助别人就尽量帮助别人,又有一段时间过去了,小男孩已经把上面所有的钉子全部取下来了。老师这次告诉小男孩,说:你看,钉子钉过的痕迹在后面是抹去不了也无法改变的,有时,因为犯了错而伤了别人的心,就会像它一样,成为永远抹不去的创伤。我听了这个故事后,深受启发,开始喜欢照镜子,在镜子前,似乎能达到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境界。于是,默默时,我发现人生不正是一面明镜,它可以帮助自己,做自己的领路人,战胜自己,攀向成功的顶峰。人生如镜,你的喜怒哀乐都会一一表现在其上,常照镜子吧,你会发发现身边的美丽和生命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