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和妈妈去游览天坛公园。
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来到天坛。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的场所,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天坛园地广大,古柏参天,建筑精美。
一进公园,我们就好像投入了绿色的怀抱:苍松翠柏,绿草如茵,树干上还挂着木牌,记载着古树的年龄。我们没者宽阔的石板路来到祈年殿。祈年殿是古代著名建筑,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外围南园北方,象征“天圆地方“。祈年殿高38米,坐北朝南,气势宏伟。整个大殿都是木质结构,造型奇特,结构精巧,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店内金碧辉煌,殿顶上面画着龙飞凤舞,形态逼真。仰头望去,金龙玉凤好像真的腾空跃起。中央4个红柱,外围有12根盘龙蓝柱,它们共支撑着穹形的殿顶。4个红柱象征着四季,12根蓝柱象征着12个时辰和12个月。殿内正中央有块圆形龙凤石蕴藏着天然形成的龙凤图案。
随着人流,我们又来到了龙柏和回音壁等景点,让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天坛是我国著名的世界遗产,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地方。
今天我来到天坛,天坛很大,有3平方千米呢。我先去了祈年殿。到了祈年殿,我的第一感受是:祈年殿好大好高好壮观呀!祈年殿有四根柱子,代表一年四季;有12根柱子,代表12个月;还有12根柱子,代表12个时辰,这三个暑假起来是28,这28代表28个星座。祈年殿很高,有38米高。我在那里还画了一幅画,虽然我画的不好看,但是祈年殿这壮观景象印在了我的心中。
接着,我们来到回音壁、三音石。关于回音壁有个传说:
清朝的乾隆皇帝是个喜欢活动的人。有一天,他在皇宫里呆的无聊,便带上了提督、卫士二人人微服出去宫游玩了。他们一起来到天坛,那时回音壁还没有一个名字,乾隆到这里时很累,于是靠着西墙休息。他刚刚坐下,便听到一声悲惨的青蛙的叫声,乾隆朝北面,蛙声更加的清晰了,面向南面的时候,因为受门洞的影响而无此声。
乾隆气愤的起身说道:“蛙叫声音使我心烦,难以休息,你们去把它赶走。”于是提督、卫士二人寻声找去,发现在回音壁内东墙下有一条长蛇,正咬住青蛙进行吞食。他们见到蛇后,胆战心惊,说:“长蛇如此吓人,若是惊了圣驾可不得了!”于是二人商议打蛇办法。此时,乾隆闻声走了过来,言道:“我在西墙下就听见你们的议论。长蛇并不可怕,你们将它斩死就是了,我回避到西墙去。”二人挥刀斩蛇,蛇的惨叫声音,乾隆在西壁旁边听得很清楚。为了进一步验证围墙是否有回音,他要求二人在东墙下面面向北面对墙与之讲话,果然有回音。此时,乾隆惊喜,连声喊到:“妙哉!奇哉!”盛赞该墙建筑讲究,有回音。说:“我来起个名吧,就叫它回音壁吧!”回音壁就是这样得名的。
三音石又称三才石,比喻"天、地、人"三才。三音石位于皇穹宇殿门外的轴线甬路上。从殿基须弥座开始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块铺路的条型石板就是三音石。站在第一块石板上面向殿内说话,可以听到一次回声。站在第二块石板上面向殿内说话,可以听到两次回声。站在第三块石板上面向殿内说话,可以听到三次回声。十分有趣。
然后,我们来到圜丘。圜丘位于天坛的最南端,外面有二层圆形围墙,中间是三层圆形石坛,上层台面四周环砌台面石,中心一块圆形石板称“天心石”。其外环砌石板九块,再外一圈为18块,依次往外每圈递增九块,直至“九九”八十一块,寓意“九重天”。人站在天心石上说话,声音特别浑厚、洪亮。天坛的每一个建筑都有深刻的含义,总而言之,天坛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天坛是我们光顾的第一个景点,它坐落于北京南城区。分为两个坛,一个是祈谷坛,一个是圜丘坛,其中我们常说的是祈谷坛,但祭拜更多的是圜丘坛。
我们先到祈谷坛,它的底座分三层,主体祈年殿也三层。里面的柱子有很多含义,据导游说这些大柱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中央四柱叫通天柱,代表四季;中层十二根金柱,代表十二个月;外层十二根檐柱,代表十二时辰;中外层相加二十四根代表二十四节气;三层相加二十八根,代表二十八星宿;加柱顶八根童柱,代表三十六天罡;宝顶下雷公柱,代表皇帝一统天下。
圜丘坛不像祈谷坛那样显得十分华丽。它就是三层基座,上面一个大平台供祭拜,正中一块圆石叫天星石,是用来连天接地的。在它外面一圈铺九块方石,每向外一圈就增加九块,直至九九八十一,意指九九归一。说起来我也在天星石上站了一站,也算是皇帝了。
据说清朝皇帝祭拜时,前三日要开始斋戒,前二日书写好祝版,前一日宰好牲畜,制作好祭品,整理神库祭器;皇帝阅祝版,至皇穹宇上香,到圜丘坛看神位,去神库视边豆、神厨视牲,然后回到斋宫斋戒。祀日前夜,由太常寺卿率部下安排好神牌位、供器、祭品;乐部就绪乐队陈设;最后还要由礼部侍郎进行全面检查。
一次祭拜都要这么隆重,衣食住行就更不用说了,古代皇帝还真是奢侈
今天我们来到了首都北京,第一站要参观的地方就是北京天坛。
天坛于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故宫还大,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穹
宇、圜丘。
圜丘坛又称天台,是一座露天的三层圆形石坛,为皇帝冬至祭天
的地方。坛高5.2米,分上、中、下三层,每层都有汉白玉栏板望柱,均为9的倍数。上层72块,中层108块,下层180块,合360周天度
数。古人认为9表示至高至大,皇帝是天子,也至高至大。
皇穹宇位于圜丘坛的北面,是存放祭祀神牌的处所。回音壁就是黄穹宇的围墙,人们在墙的不同位置面墙说话,站在远处墙边的人,能十
分清晰的听到。皇穹宇的台阶下面还与三块石板,是回音石。在第一块石板上击一掌,可以听到一声回音;在第二块石板上击一掌,可以听到
两声回音;在第三块石板上击一掌,就可以听到三声回音。
天坛的主体建筑是祈年殿,建于明永乐。每年皇帝都要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年殿高38米,是一座有鎏金
宝顶的圆形大殿。这座大殿坐落在面积达59000平方米的圆形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分三层,高六米。当游人跨出祈年殿的大门,往南望去,只
见笔直的甬道往南伸去,一路上门廊重重,越远越小,极目望去,有一种从天上下来的感觉。
天坛无论从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
下面我们开始自由参观,大家可以在祈年殿祈祷来年万事如意,也可以趴在回音壁上大声说出心中美好的愿望,让祝福之音回荡在天坛的
上空。
北京天坛作文六年级锦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