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学习《习近平的七知青岁月》有感(精选4篇)

栏目:优秀作文

篇1

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我深受触动,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充满了崇敬与敬佩之情。全书生动地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红色基因传承中、艰难困境磨砺中、丰富革命实践中、复杂国际斗争历练中成长的过程,给人启迪,激人奋进。

这是一本生动的榜样教材。《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向我们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知青岁月中有三个最,即习近平总书记在知青中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接受了最艰苦的磨练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人生,才能铸就伟大的品格和坚强的毅力。我们学习这本书,通过了解习近平总书记追寻真理、脚踏大地、植根人民的成长历程,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新时期党的领袖、人民领袖发自内心的崇敬与爱戴,进一步把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融入血脉、植入灵魂,化为坚定的信仰信念和自觉行动。

这是一本信念成长的重要教材。《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时期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锤炼意志品质、如何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从初到梁家河时尚带迷茫的15岁少年到离开梁家河时满载收获、从容坚定的青年,这一段七年成长向我们展示了有中国特色的党性修炼之道。我们学习这本书,从这一个个真实故事、一件件历史细节中,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怎样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进而寻找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从强大走向强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答案。

这是一本做好群众工作的指导教材。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紧密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就在于脱离群众。《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为我们全景式地展现了总书记当年与群众坐在一条凳子上与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的经历,是一本总书记手把手教我们做群众工作的教材。我们学习这本书,学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融入群众、植根群众、造福群众的群众工作方法。

对理想的追寻,对信仰的笃定,对理论的精研,是总书记成长过程中的鲜明特质。在长期艰苦磨难、曲折奋斗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锻炼形成了坚强的意志品格、踏实的奋斗精神。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学总书记讲话,就是学真理,是早学早受益、深学深受益、长学长受益。我们要善于从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历程中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历程,从源头上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我们要把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之路》与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以此进一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第一,要自觉行动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岁月和成长历程告诉我们,我们所绝对服从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要具备高度的政治自觉。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坚决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绝对一致,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绝对权威,把总书记嘱咐的每一件事情都办好、落实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第二,要提升思想认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经历,我们要注重从总书记的成长经历中汲取理想信念、为民情怀、担当意识、奋斗精神等精神养分,努力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树立正确价值观、成长观、政绩观,努力践行好干部标准,成长为祖国需要、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第三,要做到学思践悟。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我们要深刻领会其中的精神内涵实质和工作方法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思想指导实践,推进工作,不断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承者、弘扬者、践行者。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篇2

2月24日,XX地税局一分局全体干部职工在区局四楼会议室集中学习《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选载陕北七年是近平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学习过程中,一分局干部职工了解到:1969年1月13日,习总书记背负行囊,与北京市其他学校的知青同乘一趟知青专列奔赴陕北延安农村,开始了上山下乡的艰苦历程。

习近平同志在陕北插队的过程中,让人影响深刻的是首先要过四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吃不好、住不好、睡不好、劳动强度大,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知青来说,这是一种磨练。青年习近平将青春燃烧在了广袤的黄土地上,他的从容淡定,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话在习总书记身上得到完美的诠释。也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习近平同志的思想有了变化、与老乡接触多了,劳动也习惯了,像农村人一样干活,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的升华,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劳动的效率也越来越高。

通过本次学习,XX分局干部职工切实地感受到青年习近平成长过程中保持的那种合格党员吃苦在前、任劳任怨的优秀品质。字里行间中,遥不可及的大国领袖形象一下子变得亲切具体、可触可感,书中当年生活的场景以及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让干部职工深受教育和感染,习总书记是我们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为纳税人服务能力的活教材、活榜样。

作为税务干部,我们深刻认识到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要更深入、更细致,从故事里找差距、找方法、找力量,自觉用领袖的思想、精神、干劲武装自己,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不断地锤炼自己,提升自己。见贤思齐,以习近平总书记为学习榜样,抓住学习这个牛鼻子,发扬挤和专的精神,把为纳税人服好务、办好事作为不变的精神追求,认真破解纳税人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要像习近平总书记一样给自己定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在有限的时间里立足自身岗位,踏实工作,挥洒汗水,为推进税收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篇3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篇4

在单位的统一安排组织下,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通过学习接受了一次全面的党性修养和心灵的洗礼。全书包括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三个部分,用真实的采访实录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讲述了他如何适应农村、务实工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过程。读书的过程中使我深切的感受到了青年习近平成长过程中的不易和历练,字里行间中,遥不可及的大国领袖一下子变得亲切具体、可触可感。这部书,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是所有团员青年不可或缺的枕边书。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有以下几点感想: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三观。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从15岁到22岁,正是从少年到青年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重要的时期。从书中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经受青年时代曲折经历和艰苦磨砺的考验,正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和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情怀发挥着总开关的重要作用,采访实录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是怎样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

在当今社会,有很多青年团员、党员没有理想信念,对人生道路很迷茫,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习习总书记,做共产主义理想的忠实信仰者,坚定实践者,更应该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要养成爱读书、善读书的生活方式。酷爱读书,是《岁月》中几乎每一位受访者都谈到的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印象。青年习近平到陕北插队,只带了两个行李箱,里面装的全是书;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总书记知青岁月的生活常态,而且一直坚持,广泛涉猎了历史、政治、哲学、文学、外交、传统文化等领域的大量书籍,留下了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生动故事,用梁家河老乡的话说,近平读书有‘书瘾,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在当时那么差的学习条件下、不怕考试得零分的社会氛围中,青年习近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这是难能可贵的。他不仅爱读书,而且善读书,经常是几本书同时看,有所对比,有所分析,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注重从实践中求真知,指出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

在习总书记青年时代,书很少,很多时候是有什么书就读什么书;而我们现在书多了,想读什么书就有什么书,但参加工作以来我总是以工作忙、应酬忙的借口,很少能静下心来读书,读书学习越来越快餐式、碎片化、浅层次。针对这一问题,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青年抓学习要克服浮躁之气,静下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今后我要结合青年习近平读书学习的事例,养成爱读书、善读书的生活方式,真正在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中打牢自身成长的根基。

三、要爱岗敬业敢于担当。书中提到近平敢说,敢做,敢担当近平做事情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他一旦担起了责任,就有自己的想法,敢干事,敢干大事。习近平担任梁家河支部书记后办成的第一件事,就是搞起了沼气,给乡亲们解决了生火做饭的问题。给梁家河的乡亲们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带领全村老少一起修淤泥坝,增加了耕地,增加了粮食。因此,我们要学习习总书记,做共产主义理想的忠实信仰者,坚定实践者。

现在我们单位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刻,作为一个基层管理人员,更应该立足本职岗位,敢于做事,勇于拼搏,更好的贴近基层、服务群众,为联社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上一篇:有关全面从严治党 坚守纪律底线心得体会(精选3篇)
  • 下一篇:<反思优秀作文六年级400字(六年级期末反思作文400)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