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等待是一种懦弱,临波涛汹涌的瀚海,不是扬起风帆搏击风浪,而是等待风平浪静,不是大丈夫之所为。
有人说,等待是一种逃避,敌人三擂战鼓,不是横刀向前,冲入敌阵,而是逡巡等待,不是大将之风范。
其实,处恶劣境地,临难降之敌,等待未必不是一种明智。等待——甘于寂寞,积蓄力量,以求日后的爆发——实为智者之所为。
喜爱临风霜而独绿的青松,同样也热爱叶落枝单的梧桐;敬佩风雪中独啼的麻雀,同样也钦佩举族南迁的大雁;震撼于冰天雪地中独觅食物的百兽之王,同样也撼动于静静冬眠的棕熊。那是因为——等待,让落叶的梧桐,南迁的大雁,冬眠的棕熊渡过了恶劣处境,在等待中它们积蓄了力量。最终在万物勃发的春天,它们重新迸发了生机。
自然万物等待春暖花开,不是一种懦弱。是等待让春日中的梧桐得以吐露新叶;是等待令大雁得以高飞北国;是等待,使棕熊得以咆哮森林。自然万物也学会了积蓄力量,等待春暖花开。作为万灵之长的人类,同样也该学会等待。
面对恶少的侮辱,他默默承受,甘受胯下之辱。集盲、聋、哑于一身,她默默接受。他们都是在等待,韩信受胯下之辱,是在等待力量的强大。最终,在楚汉争霸中,他留下了不可抹灭杀的功绩,成就了辉煌。海伦"凯勒承受身残,是在等待知识的丰富。最终,在世界舞台上,她留下了蔚为壮观的一笔,闪耀着荣光。
在等待中个人获得了力量的积聚、知识的充盈,个人确要等待春暖花开。作为个人集合体的民族同样需要等待。
面对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鲁迅先生曾经断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即在沉默中灭亡。”中华民族以自己日后的经历向世人证明:中国人在沉默与等待中得到了爆发。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我们的民族在等待,在默默地集聚力量。最终,沉默、等待后的爆发将豺狼赶出了国门,一个民族也在等待后站了起来!
是等待,成就了勇士,塑造了楷模,拯救了一个岌岌可危的民族。等待春暖花开,确为明智之举。
然而,许多人不懂等待,他们将等待视为懦弱、逃避。他们的一生拒绝等待,失败也就成为他们最终的归宿:刘备因关羽败走麦城而执意伐吴,他不顾丞相“等待时机”的劝说,草草伐吴,最终落得个白帝城托孤的下场。一个国家即在他拒绝等待中衰落下去。王明不顾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不愿等待力量壮大即展开“决战”,最终,反围剿失败,中国革命陷于困境。可见,一个国家的崛起同样也离不开等待。
太多太多的人,他们否定等待。但血的教训再次警示我们———要学会等待,在等待中,万物会重新迸发生机;在等待中,个人会重新积蓄力量;在等待中,民族国家会重新崛起。
我们要学会等待,等待春暖花开。
生活中,我们会经历许多等待,它们有的短暂,有的漫长,但无论什么等待,都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而那次在天安门广场的等待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那天,为了早点到天安门广场占据有利的位置,看到向往已久的升旗仪式,我们四点多就起床了。赶往广场一看,哇,好多人啊,简直是水泄不通。我和爸爸好不容易挤到前面,可惜,还是只能看到前面人的后脑勺。爸爸为了让我看清楚,让我骑在他背上。这时,离升旗时间还有好几分钟。
爸爸驾着我站在那儿开始等待。因为怕我掉下来,他用双手夹住我的腿,我坐得很不舒服,又因为怕给爸爸增加压力,不敢乱动,觉得短短的几分钟真是太漫长了。等了一会儿,国旗护卫队还没有出现,我感觉腿有些麻了,开始心烦意躁起来。爸爸可能也觉得吃力了,时不时地问我:“护卫队来了吗?”“看到吗?”我很不耐烦地回答了他。身边的人都说“就开始了”,可是始终不见护卫队员们矫健的身影。正在我们父子俩渐渐失去耐心的时候,天安门城楼的门洞里出现了国旗护卫队英姿勃发的队伍,升旗仪式真的开始了……
升旗仪式结束了,爸爸把我放下来。我发现,腿根本不听使唤了,把脚提起来也很酸痛,碰到地上都没知觉了。我尚且如此,可想而知,爸爸顶着我这么大的人该有多么的艰难,但爸爸却说“值得”。
是啊,等待的滋味是难熬的,但等待的结果却是美好的。人生,因为有了等待,才更丰富,更有意义。
以等待为话题的作文5
走出车站,我轻车熟路地往家走。到了楼下,按了门铃才一秒钟的时间,外婆就开门了。我顿时感到奇怪,按理说一般到家时,外婆基本在厨房。就算走路再快的成年人,从厨房到家门口少说也要几秒钟,而外婆因腿脚不便平时走路旁人看了都心急,更别说让她从厨房到门口只花一秒了。
想到这里,我心头微微一颤,难道外婆早已等在门口了?
于是,在第二天回家时,我决定留意一下。快要进楼时,我抬头望向自家的窗口,我竟然真的看到了外婆站在窗口张望着。虽然隔着五层楼高有点距离,有些模糊,但我依旧可以从外婆的脸上感到一份期盼,一点担心,一丝焦虑。而当她看到我时,表情瞬间变得欣慰起来,甚至充满了笑意。在我再次抬起头时,我只看到了一个急匆匆、微驼的背影。
夕阳的余辉悄悄地爬过窗沿散落在玻璃上,折射出的光彩,暖了整个天地,也静了整个天地。此刻,我只听得到自己的心跳声,只感受得到自己的心房被一点点地照亮。仿佛大片烟花绽放,绚丽了整个夜空,开放出一朵朵感动与惊喜。以等待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平静下自己的心情,按下了门铃。果然,才一秒钟,大铁门开了。这一刻,我内心的感动就好象打开的大铁门一样,喷涌而出,眼泪悄无声息地自眼角滑落。
外婆辛苦了大半辈子,操劳了大半辈子,剩下时间应该是享受,而她却选择了等待。对于她而言,等着晚辈时的期盼,等到晚辈时的满足,就是享受。我想,一个老人在经历过人生百态后,最大的心愿便是希望自己的晚辈能够幸福、平安。只要自己能在一旁等着、待着、看着,就好,也不奢求什么。
我放慢上楼梯的脚步,慌乱地擦着眼睛,深呼吸,害怕外婆一会儿看出我的异样。然后,微笑地打开门,迎上外婆温暖的笑脸。
外婆,以后请让我来为你等待。
等待,也是一种享受
“喂,戈多,你快回来!”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旁。这是美国三四十年代一部电影《等待戈多》中的一句台词。你也许会问“戈多”是谁,只能遗憾地告诉你——“不知道”。也许就连影片剧作家也不能回答。因为戈多从片头到片尾都没有出现,影片中的两个人只是一直地等待,等待……
也许就是因为等待,才能让影片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没有任何人可以揭起,也许任何人都能揭开,这就是影片所创造出的魅力——等待。
等待是一种享受,等待是一种寄托,等待是一丝眷恋。因为等待,才会有思夫之妇的“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濒洲”;因为等待,才会有牛郎织女的七夕相逢;因为等待,才会有悟空在五行山下获得的重生。
等待是船长期盼的灯塔,等待是久旱后的甘霖,等待是获得新生的种子。等待的滋味是美的,是甜的,是酸的,也是苦的。
我曾经了解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母亲的儿子去参军了,成为了一名战士,奔赴那硝烟弥漫、马革裹尸的沙场。儿子在前线冲锋陷阵,而年迈的母亲站在儿子离去的村口,希望能看到阔别的儿子。等待是苦的,母亲的鬓角露出了银丝,母亲的眼角长出了皱纹。母亲老了,但她仍在等待,因为只有等待……苦尽甘来,多年之后,一位年轻的军人来到了村口。“儿啊!娘可想死你了!”阔别重逢的喜悦,母子相聚的眼泪,诠释了“等待”的魅力。
等待是懵懂少女对爱的憧憬,等待是无数热血男儿对功业的呼唤,等待是十年寒窗金榜题名前的煎熬。
啊!等待……
朋友,让我们荡起心中的双桨,推出青春的波浪!等待着未来,等待着希望,浇灌着这上帝赋予的幸福之花。等待,是你让人类享受到世间的复杂,辛酸而又美好的情感!
“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