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如一颗果树,待到金秋收获时,收获的果实沉甸甸地散落在树梢。轻轻摘下一个,捧在手中,那便是给予。1.给予其温暖现已入冬了,天气转凉了许多,每晚入睡时,总要在刺骨的被子里挣扎一会儿。又是一夜,窗外一片萧条。瑟瑟的寒风拍打着看上去弱不禁风的玻璃窗,寒气便从玻璃窗之间的缝隙处渗透了进屋。
母亲却又是个节俭的人,偏偏不肯开热气。“怎么这样冰!”手刚触到被窝,便条件反射性的缩了回来,“不开空调热气总也要有电热毯吧!”我实在是忍不住了,对母亲抱怨着。母亲却抱着妹妹进了被窝,“还没到时间,再冷一些再说吧。”心不在焉地答了我一句,又与妹妹聊起了天。我知道再说下去也无用,便坐在椅子上赌气似的嘟着嘴,望着母亲与妹妹。她们聊得正开心呢,时不时就笑出声来。
忽然妹妹也应该是发觉到了被子凉吧,也或者是心疼我吧,对一旁的母亲说:“被子好冰,我想垫电热毯!”母亲听了,也不说话,抚摸了一下妹妹的额头,安慰道:“被子很冷,就睡进去,给予其温暖吧。”这句话虽是对着妹妹说,却又像是教导我似的,朝我望了一眼。我一听,沉默了一会儿,便又像是略懂了点什么似的,钻入了被窝。那一瞬间,我感受到了刺骨的寒冷,却依然给予着被子温暖。几分钟的光景,被子暖和了起来,我的身子也感受到了温暖,被子也正给予我以温暖!原来,给予被子温暖,自己也终会被被子以温暖给予。2.给予其关爱金秋季节,正适合赏花。父亲从广场举办的赏菊会上买来了一株金灿灿的菊花,赠与我,放在书桌前。每晚从繁忙的压力中解脱回家,便有扑鼻而来的馨香。芬芳夹杂着窗外的风带来的树叶的自然气息迎面地吹来,再坐在桌前小憩一会儿,好不惬意!
可是好景不长。我本就是个懒懒的人,没有怎么去护理花,几天后它便萎了下来。父亲见状,失望地摇了摇头,教我去问问对养花颇有研究的邻居罗阿姨。踏入罗阿姨的花园中,各式各样的花香拂过脸颊,令我目不暇接,不能一一细细辨识。“罗阿姨,您养的花怎么这样好,有什么诀窍吗?”我问道。阿姨一笑,语重心长地说:“养花其实并无什么诀窍,只要你给予其关爱,你也能收获芬芳。”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回到家中,便开始细心对花照料起来。终于,花渐渐地精神了,我也体会到了给予的欢乐。一日清晨起床时,又闻到了那久违的花香。
自此,芬芳常驻我的桌边,氤氲着。金菊沐着朝阳,微笑着,我似乎听见了她的声音:“你终于学会了给予。”
古人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我就有一次这样的经历,让我感受到给予不仅是一种高贵的品德,更是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快乐。
三年前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决定参加“一帮一”活动——去帮助四川地震中受灾的儿童。其实我一开始并不想参加,可后来在老师的号召下,想到一个个受灾儿童哭着嗓子喊妈妈的场景,想到一栋栋的教学楼轰然倒塌,孩子们是的露天学习的场景,我心动了,我买了一个崭新的书包,找到了平时我最喜爱看的几本书,通过活动方寄到了青海玉树受灾儿童的手中。
就在那年寒假,一封沉甸甸的来信到了我的手中。
他来自青海玉树一个小镇,一个名叫王义芳的小朋友,信上歪曲的、模糊的字迹,看起来却写得十分认真——“洪尧哥哥一家你们好,我终于有了新的书包了,你们寄来的书真好看,我看了很多遍,谢谢你们,请你们放心,我现在生活的很好,将来我一定报答你们,报答社会。”
读着这封充满感激之情的来信,我不由得感慨万分,同样是小孩,我得到的爱就像空气般,漫步四周,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依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感到眼眶一阵湿润。
又是开学之际,我便寄去了一些文具,没想到几个月后又一封信寄到我的手中,当我得知他将书与文具分给受灾的弟弟妹妹时,我仿佛看到他与弟弟妹妹那开心的笑容。这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啊,这时我头顶的天仿佛更蓝了,窗外的花儿仿佛更艳了,阳光更灿烂了。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相信吧,给予是一种智慧,能使我们结交朋友,得到永不褪色的友谊;给予是一种情操,能使我们的心灵纯洁无瑕;给予是一种情感的陶冶,能让精神得到升华;给予是一抹阳光,能让你虽身处寒冬却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给予是一种快乐!
请你捧出一片善心,与我一起快乐吧!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女孩和一位老奶奶同在商场,奶奶老了,行动不便,拄着拐杖,缓缓向商场那道门走去。女孩见了,跑向那道门,拉开门,等待老奶奶经过。可能在生活中我们并不在意,认为这是一件小事,没什么可关注的,可女孩的一句话让我心中万番感想,老奶奶以微笑,夸奖赠与她,她却说:”我的奶奶也老了,我只是希望在她遇到这种情况时,也有人主动帮她,为她拉开那道门。”我相信,会有人像她帮助别人那样帮助她奶奶。
永州教师,她是一位博爱的老师,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听了她的事迹,她是一名小学教师,这些年收很多孩子,也帮助了很多孩子。为了让孩子到学校读书,她走山路去家访,向家人承诺她资助小孩学习,只要孩子愿意学,我就愿意教。为了让孩子有好的学习环境,她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与她们一起生活,给她们做饭,教她们认知。她收养的一位孩子现在就读于我所在的学校。她付出了,她光荣。她付出了,她幸福,她有很多孩子,她们都管她叫妈妈,一声妈妈融入多少情。她是孩子的伟大妈妈。
一位大学毕业生,从事教育行业一年,她帮助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她在微博上筹善款,农村孩子,父母离异,爷爷奶奶没有收入,她为他们捐衣服,彩笔,在小孩眼里这些多么贵重,小孩一个微笑温暖了我们的心灵。我还是一名学生,我没有经济来源,我还是会尽自己一份小小的力。
好人一生平安!
“一路走来,你将给予别人什么?”面对今年中考语文作文题目里的询问,我也和考场里的学生一起陷入思考。回顾走过的日子,我渐渐清晰了我的答案。
太阳的位置可变,但温暖人的心却始终没有变过。大地是宽厚的,只要你愿意付出,就会有沉甸甸的收获。诗人有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些早就告诉了我:人生不已,给予不已,奉献不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含辛茹苦,把我抚养成人,培养成才。如今两鬓斑白,年老多病,是该我挑起家庭重担的时候了。主动为他们延医问药,嘘寒问暖。尽量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力所能及地让他们乐享天年。给予父母的东西,就是一颗孝顺之心,给他们送去保障、安慰与快乐。
“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自从踏上讲台,陶行知的这句话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面对单纯稚气的孩子,面对一双双孜孜以求的眼神,你能不付出百倍的努力吗?不然,我拿什么来回报他们对我的信任呢?与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那是我的满足。给予学生的东西,就是一颗责任之心,尽自己所能,给他们送去知识、力量和成功的喜悦。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是鲁迅教育我如何对待人民、对待自己的国家的正确态度。是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迎来新中国的春天,是亿万人民战天斗地、辛苦付出,才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局面,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给予中华民族腾飞的希望,走上了今天繁荣富强的道路,在世界舞台上骄傲地挺起来我们的胸膛。国家给了我们安宁、富强和幸福,我能给予国家什么呢?唯有一颗报效之心,一颗奋斗之心,尽我所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路走来,又将一路走去,不问收获,但求耕耘。在这条路上,让我们记住“我能给予什么”这个问题,因为这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是催促我们不断奋进的号角!
我给予,我奉献,我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