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街上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几位带着红色的帽子,穿着马甲和长裤的老人,他们每次都拿着一个扫把和一个铲子。对,他们就是城市美容师——清洁工。
当喧闹的街道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当拥挤的车流也渐渐稀少;当孩子们早已入睡;当繁华的街道也进入了梦乡;他们依旧在那里不停的工作,他们就是最美的劳动者。
记得有一次,我和家人们出去旅游的时候,因为路途遥远,所以我们就边走边吃,车上可是有不少垃圾,爸爸在景区一停车,我就到处找垃圾桶,可是找了半天都找不到,可把我急坏了。正当我为扔垃圾感到焦躁不安的时候,最后传来了一个声音:“小朋友,你把手上的垃圾扔到我这吧!”我转过头,看到了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奶奶,一看他身上穿着,哦,原来他是位清洁工人。这位老奶奶虽然脸上皱纹很多,但是却能清楚的看见他那慈祥的笑脸,和睦的目光。那粗糙的双手,不知经历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劳作。我说:好……”便把垃圾扔到了那位奶奶的场子里,看着他走远的背影,我看到了一种美,一种默默奉献的美。
清洁工人们如一颗颗星星照亮了我们的城市,却黯淡了自己?冬天被汗水打湿的棉衣变成了冰甲;夏日被雨水淋湿的衣服贴在全身。即使这样,他们还是坚守在自己岗位上,他们就是最美最可敬的人。
每天清晨,不管我多早起床,都能看见辛勤的环卫工人在低头不语地为大家清扫大街小巷,不管我多晚睡觉,都能望见勤劳的环卫工人在不辞辛劳地清扫着大地。所以,我很钦佩环卫工人。
有一次,我亲自体验了环卫工人的辛劳,尝得了不少苦头!
那一次,我在家里,爸爸妈妈都出去办事,,妈妈叮嘱我要把卫生搞干净,我答应了。爸爸妈妈一走,我就拿起扫帚,认认真真地扫了一下地。还是挺顺利滴!
后来,我又抹了抹桌子,把桌子抹得一尘不染。不过我有一点儿累了,特别想休息一下。
休息过后,我又特别饿,于是找来许多圆饼干来充饥,拿来水蜜桃味的脉动饮料痛喝个够!等吃饱喝足以后,我又想睡觉了。我心里一直提醒自己:“千万别睡呀!你才干多少活儿啊,就想睡觉?想想那些环卫工人吧!好好向他们学习啊!别睡觉啊!千万别睡!”于是,我拖着疲惫的身躯,拿起拖把,迷迷糊糊地拖着地。等拖到一半,我竟身不由己地到床上睡觉了!不过,以我那强大的意志力,我终于又起身来,拿起拖把,一边揉着惺忪的睡眼,一边磨磨蹭蹭地拖地。那会儿可把我给累惨啦!
等爸爸妈妈回来后,我就飞速扑在柔软的床上,睡着了。
等醒来后,我才深深体会到环卫工人的艰辛,于是,我更加钦佩环卫工人们的劳动精神了!
放假的时候真没意思,尤其是作业都写完了,没事干了。我呆呆地躺在床上,又无聊的找一本书看。看着看着,听见窗外有声音,莫名的看了看。
一个年迈的奶奶在拣塑料袋。说实话,这个城市里靠这生存的人也不是很少见,所以就没太当回事。
突然想吃薯片,就拿着钱,去超市。刚走出楼栋门,又见那个老奶奶在垃圾箱里翻东西,无意间看见她的手乌黑,布满皱纹的脸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她的腿已有些站立不稳,可还是在拣着。买完吃的回来时,看见老奶奶在她的"车"旁费力地点着了一根烟,吸了起来。然后推着她的"车"走远了,渐渐的在我的视线中消失了……
在那一刻,我不知为什么想了很多:她的儿女呢,那到要她这样直到死?她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她每天都要这样"拣"吗?她只靠这点"拣来的钱"生活吗?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没有钱,但他们有尊严,他们不气馁,有活下去的决心,至少他们可以在众人面前那样做。他们可以以他们特有的"方法"养活自己,至少她可以买烟吸。
有时,我在想,能不能把富人的钱分给他们一点呢,之后又想想,实在可笑,那是不可能的事,即使可能,那也是个大工程,不是我一个小小的想就可以的。但是我们可以把一样东西给他们,那就是--尊重!
有人瞧不起他们,可我觉得他们至少可以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生存,人不都是这样吗?所以给他们尊重,就是最好的做法,当然,你可以去救济他们,甚至让他们过上你那样的生活。
还有,当你失败时,当你对生活没有信心时,想想他们吧,你生活在一个比他们好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环境里,他们可以好好生活,自信的生活,你为什么不能呢?
把他们当成你的榜样,也许你可以更好的生活下去!
王世真先生,我把他称为智慧老人,也许不够崇敬,太平常了,他是一位最有名望的资深科学家。今天中午我给他打电话,感谢他在收到我给他寄的《人民教育》杂志3-4合刊,以我为封面的“生本教育实践专辑”后,给我的回信:“思乐:我非常高兴收到《生本教育》两套极为珍贵的读本。祝贺你为孩子们及中华民族实现卓著的贡献!”署“世真(97岁)”。(见附图),同时也向他恭祝劳动节,因为他肯定是最老的一位现在还在工作着的劳动者-----97岁了,还在工作着,王老先生十分高兴我的电话。他风趣地说,他给我的复信应当是最个性化的邮件(剪贴而成)。他告诉我,昨天他回清华去了,清华的新书记宴请他,他是最老的清华校友。他说,过两天,他还会给我寄他给清华写的短文。
我很感动,为了他的永不老去的热情和睿智,和对我,一个后辈的关爱。记得前年,我去丹阳六中,期间荆志强老师伴我参观白蛇传说的那个镇江金山寺,在寺门口,我想到王老先生的祖父王仁堪是晚清第二位状元,镇江知府,就给王老先生打了个电话,他告诉我,去看看王仁堪老大人写的字“天下第一泉”,我们循着他的指引找去,看到了作为旷代书法家的王仁堪写的刻在寺外井口中的字。
央视播出两集《大家。王世真》,现在又好多年了。那时王老先生92岁,骑着飞鸽牌自行车上班,现在不骑了,但依旧劳动着,还在国际学术杂志发论文。劳动着是美的,对所有的人都如此。也许正因为此,我写着写着就成为一篇短文,用以表达我对我的长辈,一位用岁月和对我国核医学的贡献来证明劳动的永恒与伟大的人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