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有个敌人,叫“别人家的孩子”。什么,你也有?
“你看老王家的女儿,从小到大成绩都很好,从不让爸妈操心……你看看隔壁x阿姨家的儿子,考上了重点高中,你不好好学,到时候连高中都没得读……”
噢,那我要向他们学习了。
“还不去看书,看看你自己那成绩,再看看别人家的孩子的成绩,没法比啊!”
又是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优秀,为什么你不像别人家孩子的父母。
“别总是脑子里想些吃啊、玩啊,多想想自己的学习,该如何去提高,该去学习。”
可是为什么每次我在学习的时候,你都好像没看见。
“说我们是老古董,你能不能听点话,懂事点,父母养你这么多年到现在,容易吗?”
不容易!只是我长这么大一直要跟那个叫“别人家的孩子”斗争,我也不容易啊!
“看看你的字,多么潦草,要多向那阿姨家的儿子学习,人家那才叫字,再看看你的,你那字,小学三年级都写的比你好!”
可是我努力改了,努力写得更工整,你们还是说比之前好不了多少!
有时也知道你们对我的好,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别人家的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不聊QQ,不喜欢逛街,天天就知道学习,总是那么优秀。但我就是我,独一无二的自己,我身上也有闪光点。我并不是不知你们对我的好,只是,你们要知道我们也有优点,不一定就要和别人家的孩子一个样。
“你怎么又考得那么差,你看看别人小L次次高分,你看你呢?几次而已。哎……”从小我学习上就有一个劲敌叫别人家的孩子,妈妈就喜欢把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比。
就拿这次考试来说吧。发试卷时,小X像递火炬一样,庄重的交到我手上。我闭着眼,“三、二、一。”我在心底默念。“零、零。”我缓缓地睁开眼睛,“87分”我心头猛地一震,那一个个“×”像是在嘲笑我似的,对我挤眉弄眼的,此时我恨不得世间有后悔药啊!看看这题顺序写反了,看那题数字写错了,还有一题居然是计算错误,哎!我要是细心一点,检查仔细一点就不会有那么多错了。
回到家里,妈妈更是对我冷嘲热讽的:“不错呀!最近越来越有能耐了,考试考得越来越好了哈。”最后一个“哈”好似一把尖锐的利剑深深地刺进了我的心中。
我还没来得及缓神来,她的话就如洪水决堤似的冒了出来:“你看看你们班的小L这次又考了100分,真好啊!你要是有她一半好就行了呵,我呀就欣慰了。”
“你有本事就生她好了。”我忍不住在心里偷偷回了一句。
“你看人家小L,不但语文考得好,数学也照样好,而你呢?唉,真不想说你了,越来越让我失望。还有,最近成绩直线下滑,到底有没有找找原因?不要再有下次了,好吗?”
……
别人家的孩子,你到底想跟我比到什么时候呀?
妈妈的“字典”里又多了一个词——“别人家的孩子”,她每天都要说好多次。我班的“某某”同学可是样样精通,什么都会,别人作业写一个小时,他就只要二十分钟,而且每一道都对,说起他,我羡慕都快变成了嫉妒。
他每一次的作业,练习,还有考试,通通全对,就连老师也对他赞不绝口。有一次,我和他同时考了100分,我高兴地回家给妈妈报喜,可是妈妈却说:“他也是是一百分,每一次都考这么好,而你只不过是运气好罢了!”“那还不是一样吗?”我小声地说。但妈妈却听见了,随口说道:“那你每次都考一百分呀!”我沉默了。我心想:真是的,凭什么天天要和好的比,就不能跟差的比一下呢?终于,又有一次我和“某某”同学平起平坐了,语文都是三等奖。可是妈妈却说:“这次很难,他只是发挥不好,不然一等奖一定有他!”我受伤的心,都快碎了……
“某某”同学,他是我的“仇人”,每次我考好了,妈妈会说他天天一百分,而我只是侥幸。我的心里阴影面积真是大的不行了啊,但他又好像是我的榜样,激励我我取得更好的成绩。
从我出生开始,在我周围,存在着一种神奇的生物:这种生物不玩游戏、不聊天,天天就知道学习,每次考试年级第一拿到手软;这种生物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她/他的学习了;这种生物考清华,望北大,还能考硕士、博士、圣斗士;这种生物长得好看,写字好看,成绩单也好看,就连他的手指甲也是双眼皮的。他不看星座,不看漫画,见到电脑就反感;他是队员、团员、党员、公务员,将来还可能知道地球为什么这么圆。他就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顾名思义,就是别人家里的孩子。时至今日,早已引申出另一含义。别人家的孩子过于强大:从不玩乐,标准三好学生。而广大学生又只是学渣一枚,以至于整日被父母以“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又好……再看看你呢?学着点啊……”
而我认为:家长不应该总是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父母们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便不顾孩子的感受,给孩子施加了太多的压力,天天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好,说自己的孩子怎么怎么差。每当孩子说让父母去当那个好孩子怎样怎样时,总少不了父母的打骂。也许那些好孩子并不完美,但他拥有你没有的优点,所以在父母的眼里,他是完美的。父母从来不会说自己的孩子好,每当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时,父母总是觉得,那个人只是在说客套话而已。因为父母总是说这样的话,所以孩子对于好孩子渐渐地产生了抵触,父母说一次这样的话,那自己的孩子对好孩子的抵触就会更深一层。
其二,大千世界,和而不同。世界上本就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自然也就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设想一下,如果全世界的父母都要求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无异,那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死气沉沉与千篇一律。这样,与扼杀这个世界的未来又有什么区别呢?
其三,都说世界的发展需要创新,而父母所期待的不过是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可若是孩子根本就不善学习,而是擅长体育或是艺术或是创造新事物却被父母轻视甚至无视,导致孩子学习又不行,课余活动也不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跑龙套”。若是家长对孩子能够因材施教,让其发展自己的天赋,说不定下一个莫言或孙杨就会是您的子女啊。
其实,我想说的是:家长在教育立场上是否能先进一些,因材施教,努力把孩子教好,争取为国家做些应有的贡献。我们(父母)绝不看别人家的孩子,我们只是自己家的孩子的良师!最后送一句话给广大学生:成就自身,他人亦胜。皆大欢喜,岂不美哉?
对于我而言,我家的“习惯”就是很有趣的。在我的记忆里,老爸老妈的思想是截然不同的。老爸是一个老实人,不喜欢与外面的人交谈,更不喜欢拿我们家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而老妈就不同了,她的性格十分豁朗,喜欢与人交朋友,更喜欢与别人聊自己家的孩子。从而就这样,她便开始作比较了。老弟的性格十分顽皮,经常犯错,这时的老妈难免会啰嗦,而这一啰嗦,就是把老弟跟邻居家的男孩比较。
“你看看,人家的孩子,这么乖,人家的爸爸妈妈也没有怎么管,咱家的孩子天天骂,天天打,怎么就是不行呢!”说着说着,老妈便伤心起来。
“谁说的,您没有看到她儿子天天在家打游戏,我这还算是好的呢!”老弟略微自豪的说。提到这些,自己的额头漏出三条黑线。这是什么回答啊!自己顿时无语了。而老爸也是站在旁边,一言不发。
“照你这么说,我让你在家里玩游戏,你就不会出去玩了哦!”老妈好奇地问老弟。
“让我想一想。”老弟假装靠着床边认真的思考。“好啊,如果你让我玩电脑,玩游戏,那么我听你的,不出去玩了。”老弟认真地回答老妈。
“好啊,那你以后都不能出去了哦!”说我,她便出去了。看着她(他)们这个样子,自己觉得好幼☆www、xiezuowen、net☆稚啊!只有这样才能看出她(他)们是母子。
就这样过了几天,直到有一天,老弟的班主任让老妈去学校。在以前,每次老妈去学校都是好事的。而这一次让老妈大吃一惊,就是老弟的回家作业没有写。刚到学校,老弟的班主任就把老妈骂了一顿。原来是,老弟天天玩电脑,作业没有写,直到早上才写。在早上的时候竟然是在学校中,就这样被老师抓个正着。随后,就是把老妈“请”到学校中。
“你竟然让孩子天天玩电脑,你不知道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不仅仅如此,还会影响孩子的视力。玩电脑游戏只有弊没有利,所以,少量的让孩子玩游戏。”说完,老师便离开了。
回到家,老弟知道自己犯错了,自己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出来。老妈来到老弟房间外面面,敲了敲门,没有人回答。老妈知道老弟害怕她打他,所以她便说“你出来,我不打你。”老妈说。老弟知道老妈是一言九鼎的人,所以,他才从房间里出来。“老妈我知道错了!”老弟说完这句话后,闷闷的低下头。
老妈看看老弟,说“对不起!”听到这一句话,我吓了一跳,老弟也不例外。“没事”老弟小心翼翼的说。
这时,我们便哈哈大笑,老爸也在其中。
其实,生活中,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是世界上唯一更是宝贵的。每个孩子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因为,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自然自己的思维也是不同的。所以,孩子是最无邪,最天真的人。
“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多优秀,再看看你!”这是我妈每天都会数落我的一句话,好像有一天不说,她就浑身不舒。
在妈妈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永远是最好的。即使我做到了极致,还会有另外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妈妈口中最常听到的“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妈妈一个同事的孩子,也是我的好朋友——菲菲。菲菲学习一般,速度还行,其他方面都很不错,和我相比的话,虽然我速度慢了点。但是我的成绩就和她差一两分。可妈妈确总要这样骂我,“你看看人家菲菲,速度这么快,每次她妈妈出去都会带着她,再看看你,只会惹我生气!”没办法,我只能忍着,否则会“雪上加霜”。
一次考试,第二天发放了试卷,分数令我震惊,就是97。5分,全班第二,而菲菲只考了95分。我开心地和妈妈说:“妈妈,这次我考了97。5分,菲菲只考了95分,你看我棒不棒?”但妈妈却批评我,“倪璐,一次考得好,不能证明什么,只是一次偶然,菲菲可能这次失误了。下一次她一定考得比你好。”我竟无言以对。
考得好也会被妈妈数落,考得不好就更不用说了,真是羡慕、嫉妒、恨呀!别人家的孩子永远比自家的孩子好。
在父母眼中,自己家的孩子永远没有别人家的孩子好,别人家的孩子永远都是那么地优秀,自己家的孩子永远是那么地不争气。我想如果我是别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会怎么样呢!
如果我是别人家的孩子,我想:一定是这样子的吧。在我与妈妈去邻居家串门的时候,一进门,阿姨就会拉着我妈聊这聊那,然后聊到孩子的成绩,阿姨会说,“我家那孩子也不知道给我争口气,天天就知道出去浪。”老妈就会说:我家孩子考得还算不错”阿姨说:比我家孩子好多了!”于是我妈表面谦虚,实则自豪地回家了。”
回到家以后,老妈特别高兴,也是左夸又夸,顺便夸了自己。妈妈会说:“晚上想吃什么?都给你做。”我回答:“什么都要吃。”不一会儿,一大桌的吃的都摆在了桌上,可以吃了,也可以买很多的东西。当别人家的孩子可以使父母做很多事情。
即使吃了很多零食,父母会说吃饱了才能好好学习,即使出去玩,父母也会说出去放松,即使作业没有写完,也可以说是懂了。总之,无论做什么,父母都会找好借口。可以做自己最想而又不能做的事,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会努力成为别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自我上一年级时,别人家的孩子这句话就缠绕在我的耳边,久久流连,从那时起,我便下决心,超过他,让自己成为别人口的别人家的孩子。
可是每当我下定决心之时,总会马上把这一份决心抛到九霄云外,每晚的反思总是在睡醒后惊散。反反复复,未能成功。
五年之后,有一天,我在网上漫游,突然看到一篇文章《别人家的孩子是怎样炼成的》里面让我影响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如果放弃了自己的决心,那便永远是个失败者。
这让我记起了五年前的那份决心,也让我记起那一次又一次的目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都没有付出行动,那么多的光阴都已白费。
这一次我再次反思:每次考完试回到家:总会听见,你看看,被人的的孩子考了满分,你呢,你考了多少,别人有满墙的荣誉,而你却没有一星半点。
为什么会这样,这一次我重启决心,为自己订了很多计划,我只知道,我不要做回,也不能做回以前的废材,失败者。我要成为他人口中的好孩子,要做成功者。
从那天起,我放弃了娱乐的时光,收心去学习。但是有时候还是被吸引,但后来慢慢不会了。我专心,一丝不苟的学习。
后来慢慢的:“别人家的孩子这个恶魔终于远离了我,我的荣誉之墙终于可以添砖加瓦。
我有几个好朋友,他们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他们几个知识渊博,很招老师喜欢。
“别人家孩子”就在我座位前面。他是一个男孩,很瘦,头发很短,他四年级就已经学到初中二年级数学的内容,有时候数学老师忘记怎么做一道题时,都会请他来解答。而且他编程技术很好,有次他用鼠标打开菜单,点进个性化,然后点击屏幕保护措施就把老师黑屏了(防止秘密泄露,我只写了一些比较简单的步骤)。而且他性格比较孤僻,不喜欢和别人一起玩。
我和另一个“孩子”也是好朋友,我十分佩服他,他几乎是全能人,他每门功课都非常优秀。而且他体育很好,跑50米只需要8、7秒!
还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她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也是全班的死对头,因为她很爱打小报告,而且很爱“挑刺”。尽管她不是班长,但她很爱管别人,被我们叫闲事婆。但我妈很喜欢这个闲事婆,因为她懂得变通,很聪明。
我妈老喜欢拿我和他们做对比,每次她都摇着头,叹着气说:“你看别人多好!这么有礼貌,而且成绩好,工作能力强,你这些没法跟她比!”每当老妈说这些话时,我就会对闲事婆在心里乱骂一通,骂她为什么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总拿她来和我比呢?偶尔我比他们好,妈妈就说我运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