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在我们农村会有许多的乐趣,在腊月初八的这一天,家家都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关于在腊月初八这天熬腊八粥,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呢。相传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当时年轻时家境贫穷,家里经常揭不开锅,所以他只能上街乞讨了,于是他走到了一个破庙里遮蔽寒风,在破庙的墙角上他发现了一袋粮食,里面有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于是他走过去,又发现一个老鼠洞,这时他才恍然大捂,这是老鼠从老百姓那里叼过来的,他在这袋粮食里挑了一些可以吃的,又去外面捡了一些雪,等雪化成水后,生火熬了一碗粥,因为在腊月初八那一天熬的粥,他起名为“腊八粥”,后来经过他的不断努力,当上了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就把腊月初八这天定为“腊八节”,在这一天,他会通知御膳坊熬一碗腊八粥,他不仅自己品尝,还会让老百姓和宫里的大臣们与妃子也一起品尝。
农村的大年三十可热闹多了,早晨八点多的时候我们就会去地里“请”爷爷奶奶。这次是我跟爸爸还有一些院里的人一起去的,我们都拿着一些炮仗去的,大约走上四五米就放一个热闹极了。这一天,的水波集,是年前最后的一个集了,我也去水波赶集了,集上摆摊的特别多,有卖年画的,卖春联的,还有卖灯笼的,等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都有。我走了一会儿就走到了一个卖小孩子衣服的摊子前,这可以说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啊!我试了一个黑白相间的羽绒服,我认为挺好的,可就是太大了,卖衣服的阿姨说这是最小号的,我最终还是没能买下来。
除夕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吃年夜饭,今年的年夜饭也是无比的丰盛,有鸭腿、排骨、西红柿炒鸡蛋、清蒸大虾,还有我最喜欢吃的水饺……关于水饺可废了我不少功夫呢。
做饺子可以说是全家出动,我家这次包的是白菜肉馅的饺子,因为奶奶说晚上吃白菜馅儿的不烧心,爸爸和面,妹妹擀皮,奶奶和妈妈就负责包饺子,而我负责最艰巨的任务,那就是把饺子摆在一个圆形薄木板做成的盖件上。可真是吃饺子简单,做饺子难。
大年初一可有意思呢,凌晨六点多的时候,外面的街上都有许多前往拜年的人了,在我们村拜年的时候,一个院里的人一组,家里都会准备好花生、瓜子、奶糖等,还有几包烟来招待前来拜年的大孩子们和小孩子们。
这天奶奶还不让我花钱,这让我感觉到非常的奇怪与不解,我不停地问奶奶,而奶奶的回答也非常简单,奶奶说这是老一辈人传下来的规矩,如果新年的第一天花钱,在将来的一年里就会攒不住钱。
在一年里,元宵节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日子,虽然说在村儿里看不了花灯,但是我们依旧过得非常热闹,在晚上我们都会吃汤圆,我最喜欢吃黑芝麻馅的汤圆了,色味双美我一口气可以吃个两三碗呢,第二件事就是放鞭炮了,我们家里买了一些小孩玩的划炮和摔炮,我认为摔炮好玩一些,因为非常的解压。
我认为在村子里过年最热闹了,因为有我许多的小伙伴。
在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国度中,各种风俗节日独具特色,都是民族文化中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而其中最具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的便是春节。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过春节也是人们口中所说的过年,我们这里过年是从腊月初就开始准备的。一到腊月份,每个商贩、各家商店都摆出了上好的商品,等人们来购买。各种各样的糖果、饼干、瓜子、水果、蔬菜……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前来购买的人也络绎不绝。街道上,人来人往,叫喊声、吆喝声、人们讲价的声音充斥着我们的耳朵,一片繁荣和喧闹的景象。人们手提大包小包心满意足的往回走着,把过年要用的物品等提前全部买好,只等新年的到来了,真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终于在孩子们的盼望中,新年又一次的降临人间。
这一天,人们个个喜气洋洋,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大早,家庭的主妇们就已经“开工”了,小孩子们也跟着忙前忙后,准备着一年中的盛宴——团圆饭。整个早上都被紧张忙碌的旋律包围着,走在大街小巷,家家户户的窗口不时飘出诱人的香味,有炸鱼块的味、有炖鸡汤的味……让人垂涎欲滴。
平日里,大人们忙于工作,孩子们整日上学,亲戚朋友们聚在一起的机会很少,于是大年三十那顿温馨的团圆饭就非常难得。
丰盛的菜肴张罗好了,人们围着桌子坐下,一家人欢聚一堂,共同品尝着美味的食物。
人们一起闲聊着家常,说说笑笑,我们这些小孩子便使劲的吃、喝、玩,最后也不忘举杯祝福长辈们万事如意、身体健康。当然也会与朋友们谈谈这一年来取得的好成绩,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和幸福。晚上,全家人一起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必须过了十二点人们才可以睡觉,这叫守岁,当十二点的钟声响起,家家户户不约而同的点燃了烟花,烟花载着人们对新年美好的祝愿飞向天空,在空中绽放,向人们露出最美的笑脸,然后又如同流星般飞快的划过天际,转瞬即逝。随后鞭炮噼里啪啦的炸了起来,鞭炮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大年初一,老老少少穿着新衣,戴新帽,走亲访友,共同道贺新年好,小孩子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此了,因为每给一个亲戚拜年,主人就会拿出丰盛的食物热情的招待我们,例如花生、瓜子、水果糖、芝麻糖、饼干、水果……,它们把我们的口袋胀的鼓鼓的,使我们走路也得小心翼翼的,生怕它们掉出来,更开心的是,长辈会给我们发红包,这下我们再也不愁没有零花钱花了,也不用整天挖空心思的哄妈妈开心,苦苦哀求她给我一点零花钱。
那火热的购物潮,那温馨的团圆饭,那五彩缤纷的烟花,那一声声“过年好”的美好祝愿,融成了最浓厚的过年的味道!
今年难得回老家过年,自然开心得不得了。2月13日我们乘空客319回到了久别的哈尔滨,屈指一算,有两年多没回去了。
久违亲人,再次见面都很高兴。和外公外婆聊天,和舅舅下棋,和二姨玩扑克。在这里待了两天,我们要前往佳木斯和爷爷奶奶团聚过年。
过年回家的人可真多,车站里人山人海,挪个位置都比登天还难,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春运的繁忙,现在亲身经历,真是不试不知道,一是吓一跳。我们费了好大劲才挤到了检票口。由于14号那天遇上了五十年一遇的暴雪,路上积雪很多,高速公路上限速50,几乎所有汽车都晚点,有的甚至晚了四个小时。等车是痛苦的,尤其是没事情做,让人神经崩溃。在四个多小时的痛苦等待后,传来喜讯:车来了。
又经过了5个小时抵达了佳木斯,来到奶奶家,我们大家都很高兴。第二天是腊月二十九,我们张灯结彩,购年货,买爆竹、春联、福字、年画,满城尽是红通通的景象,大家忙得不可开交。大年三十贴春联贴福字,吃团圆饭,一家人围在一起叙旧话新,丰盛的饭菜中有鱼,象征年年有余,日子越过越富裕。晚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包饺子,这是我们的习俗,在新年来到时要吃饺子,代表“交子”——交在子时。
冬天的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来到松花江畔,白茫茫的一片覆盖在江的两岸,江面盖上了厚厚的冰层都可以通车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我看到另一面,人们在上面滑冰、坐冰橇。已经很多年没见到这么大的雪了,我们照了几张全家福,在相机里留下佳木斯冬天的雪。
我们初七回到了哈尔滨,由于回杭州的票不好买居然是3月2日的票。这些天,我和二姨又是吃烧烤又是吃火锅,天天在外面。我还和舅舅、二姨去KTV唱歌,大家都点了很多歌,“各显其喉”。我们唱到很晚才回去。
一天晚上,我们在玩斗地主,规则是先叫分,叫分最多的人当地主(最高3分)。我和舅舅发现二姨叫分叫上瘾了,这次,二姨说:“这次不叫都不行了!”我们捧腹大笑。我们决定一起对付二姨这个“地主”。但是,二姨一下子抓了四个“二”,两个王,又把我们笑得差点断了气,舅舅还说:“这是我这个春节最开心的一天!”
回来的前一天晚上,我们买了很多炮,有一种叫“窜天猴”的炮一捆就有一百多个,我放得腿都酸了,二姨夸我有毅力,因为我舅舅早就到一边歇着去了。这些炮中,有1/3的炮是劣质品,有的窜不上去,有的没响,有的干脆动都没动。
现在我们回来了,回首想过去,寒假真的很快,短短十八天,一晃而过,不过,我们都很开心!
过年了,年前的大雪冻不住大街小巷里热闹的鞭炮声,人们的脸上都荡漾着愉快的笑容。说起过年,免不了提到吃。
对于吃,重庆人更是妙“手”生“花”。大年三十夜,重庆人家里一般都备有几只口彩吉利的菜蔬,比如猪大肠叫做常常顺利;鱼圆肉圆称为团团圆圆;鲞头煮肉就是有想头;春饼裹肉丝暗指银包金丝;黄豆牙叫如意菜;落花生叫长生果;黄菱肉、藕、荸荠、红枣四物并煮美其名曰有富,重庆话藕的谐音为有,黄菱肉形似元宝,音形相加等于有富。吃完年夜饭,来看看重庆人过年的活动吧:重庆过年的娱乐活动大致有锣鼓、纸鸢、龙灯和花爆4种。所谓锣鼓又称年锣鼓,在大锣大鼓之外,加上脆鼓、小锣和竹板。年锣鼓在正月初五之内,多为商家所用,另外,年锣鼓还有为其它娱乐活动喧染助兴的功能。重庆人对各式年锣鼓有自己的说法:只闻其声不闻其词的取名为元宵鼓、招财鼓、雨夹雪和七五三;既闻其声又听其词的叫做十番、风云会和丝弦锣鼓;既无节奏又无言词的重庆人统称为乱劈柴。所谓纸鸢就是“鹞儿”。
鹞儿用细竹为骨,制成飞禽形状,用纸或绢粘在上面,穿上线迎风放飞,重庆人向来心灵手巧,鹞儿的形状多彩多姿,有蜈蚣形、蝴蝶形、美人形、月亮形、星形等等;还有以竹为笛,把它绑在鹞儿的头上,使风声入笛,其声如筝,这种类型的鹞儿才是风筝。另外,过去重庆人还别出新裁地用很长的纸条,粘在小竹圈上,套在线中,等到鹞儿放到高处,将竹圈和纸条附线迎风而上,被重庆人称作灯鹞。龙灯的涵义比较宽泛,说小了它是用纸或绢蒙成各种形状,能够为燃烛避风的灯罩;说大了它就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灯会的统称,原先重庆的船灯,一般以细木为骨,扎成船的形状,再蒙上皮纸或嵌上玻璃;还有马儿灯,用细竹扎成马的形状。但没有四条腿,用纸糊上,分为前后两截,每截当中点燃一支蜡烛,分别系在儿童前后身上,象骑马的样子。再有走马灯,灯中竖以麦秸,秸下插在细钉当中,灯的上面是纸制的风车,四边挂着纸剪的人和马,用烛烟驱动风车,旋转灯上的人马。走马灯和船灯,只能悬挂不能行动,而其他形状的灯则可以随龙灯大队一起喧闹于大街小巷之间。
花爆就是烟花和爆竹的总称。最大的称烟火,要在空旷处搭架引放,以看烟花流荧为主;其次是花筒,小大由之,老少咸宜,点燃后既听其声又观其形;再次是炮杖,尤为少儿所喜,燃放后只为听其惊心动魄的一响。那时候重庆百姓燃放的花爆,多为花筒,比较著名的有在木盆中施放的金盆闹月、在池塘河溪中施放的水老鼠,以及不受地形限制,各到各处都可施放的九龙取水、二龙戏珠、白鹅生蛋、老鹳弹霞等等。一方水土酿就一方习俗。老重庆的过年习俗,反映了重庆人随缘、达观、仗义、机敏、幽默以及热爱生活、知书识礼、乐趣自取的一方民风,这实在是重庆人的福气。
千盼万盼,终于盼到过年了。这几天,我真正品尝到了年的味道。
大年三十晚上,大家一家人坐在凳子上,吃着团圆饭。吃完饭,大家站在楼上的阳台上看着楼下的烟花。第一个放的是花篮,花篮是由六个圆孔组成的,花篮先“兹”的喷起了火花,突然“砰”的一声飞上了天空,炸成了许多五颜六色的火花,就这样喷了六次,好像正在为人们祝福呢!
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开始了,全家人围坐在沙发上,品尝着央视给大家带来的丰盛的“年夜饭”。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幽默的小品相声,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能和家里人一起过年,是多么幸福的事呀!
“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就在这时,周围的鞭炮声也随之响起来,照亮了外面漆黑的夜空。鞭炮声,笑声响成了一片简直就是一段有声有色的“交响乐”,把大自然所有的声音都交织在一起,连天上的星星都忘记了睡眠,停下来观看!我看着窗外,把划过的烟火当做流星,许下了新年里的新愿望。我相信,在新的一年里,我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会有更大的收获。<<我和新年>>
伴着纷纷扬扬的雪花,度过了一个极富情趣的圣诞节。侧耳倾听,新年的脚步声近了。翘首东望,时光隧道中正姗姗走来一个晶亮晶亮的日子,让大家轻轻向他招收:新年,你好!
在逝去的三百六十五个充满风霜雨雪的日子里,大家奋斗过。进取过。成功过。也失败过。大家的欢笑和失落。迷茫和困惑,都成了无比美好的记忆。正如普希金的诗中所说:“而那过去的,都会染上莫名的相思。”不是吗?
新年是时光的起点,元旦是时光的第一个里程碑。这一天,大家更多的是畅想未来,那些就要完成的事业,即将到来的机遇和美好的前景,正在前方隐约向大家招手,以神秘的梦幻和无尽的快乐“诱惑”着大家。于是,大家心里又燃起了信心和希望,顾不得疲惫和伤痛,又要义无反顾地风雨兼程了。新年总是在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到来,然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的,那无数的诗情画意等待着大家去感受,去描绘:洒满阳光的湖畔早晨,落满花瓣的小径黄昏,还有江南巷青石小路上的烟雨蒙蒙,北国和熙春风里一碧万顷的麦田……
是的,尽管前行的道路依然坎坷,凛冽的寒风依然肆虏呼啸,但为了心中那曾经对自己许下的诺言,为了那不灭的希冀和美丽的曈憬,大家还是向前,向前……
站在新年这一雪白的起跑线上,向着明天,向着东方那轮冉冉升起的红日,让大家放飞心中的白鸽,以怒放的百合花般的心情,真诚地道一声;新年,你好!!!
“过年喽!过年喽!”过年那天一大早,我就在屋里大喊大叫。是啊,过年了,这对于小孩子来说,这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啊!
在平日的时间里,学习和作业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如今,过年了,我们终于可以卸下身上的担子,痛痛快快的玩它一阵子。我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玩自己想玩的游戏。我们可以上网,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尽情地遨游,什么“梦幻西游”、“飞飞”等等,那可是我的最爱了。玩腻了,便在聊天室里和千里之外的好友聊聊天,说说心里话,或者利用这段时间“充充电”。
过年了,亲朋好友之间串串门,互相走一走,拜个年,那是一件何等快乐的事情呀!今年过年,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到了老家,与三年未曾谋面的爷爷奶奶阔别重逢,一种激动和快乐之情难于言表。我向在场的每一位至亲给予最热烈的祝福;向爷爷、奶奶、伯伯、大婶们送去最诚挚的问候,我的这个近乎疯狂的而荒唐的举动令大家感到吃惊。当他们向我投来赞赏的目光时,我只是憨憨一笑,内心是多么激荡,多么快乐的啊!吃饭的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欢聚一堂,你敬我,我敬你,那欢快的笑声,真是一件令人酣畅和惬意的事啊!
过年了,我们没有作业的烦扰,没有父母的唠叨,出门游山玩水那当然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今年过年,我趁着新年即景,拉着爸爸妈妈出外走走、玩玩,“踏遍青山意未尽”,一路风景尽收眼底。你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大门两旁张贴着大红对联,门上贴着大红“福”字,节日的大街到处充满着喜庆的气氛,每个人的脸上写满了喜悦与笑容。在这个时候,无论遇到熟悉的还是陌生的,认识还是不认识的,大家都相互打个招呼,送上几句祝福的话。“新年好!”、“新年快乐!”这看起来是一句最简单、最朴实的话,但它却饱含了人与人之间的内心深处的一种最友好、最珍贵的感情,体现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和谐友好关系,在这一种情况下,人们心中自然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
过年了,我们小孩子不仅能大吃大喝,还能得到父母长辈、亲朋好友的馈赠,大大的礼包,厚重的压岁钱啊,那可是我们企盼已久的守望,一向“穷困潦倒”“囊中羞涩”的我们,想不到一夜之间成了“暴发户”。个个手里紧握着大把大把的钞票,看着这,谁不乐得心里就像一条绽放的花朵?
过年了,得意者清静,失意者振奋,高兴者快乐,胜利者喜悦。所有的失败和沮丧、懊恼和不悦都会随着这辞旧迎新的礼炮灰飞烟灭,代之而起的是一轮新的太阳从人们心中升起!
今天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我家也不例外,父亲在准备毛笔和红纸要写对联,poop在准备各种精美的食品,妈妈在整理房间,我呢,也跑前跑后没闲着。
吃过早饭,父亲要写对联,我在一边给他做帮手,只见父亲先把写对联的纸裁好,然后拿起毛笔,蘸了一点墨汁,就在红纸上写下了[春回大地风光好,福满人间多喜事。]我笑着说:“好喜庆的话呀。”只见父亲又挥起毛笔,写了条横幅:春满大地。父亲写的毛笔字可真好呀,我不住地赞叹。随后又写了几副对联,还大大地写了两个“福”字。经过一上午的努力终于把对联写完了,累得我们是腰腰酸背痛,但我们还是非常开心。
到了中午11点,父亲忙着贴对联去了。我又跑到厨房想看看poop和妈妈给我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哎呦喂,厨房里可真热闹!大碗小碟,摆得桌子上案板上到处都是,里面盛的全是好吃的菜,我非常高兴!我问妈妈:“为什么要做饺子呢?”妈妈说:“因为这象征着人们团团圆圆在一起过年。”poop叫我把手洗干净,过去帮忙。此时,父亲也把对联贴好啦,又和我们一起做午饭,整整忙了一个上午,一顿丰盛的午餐摆在了桌子上,正在这时,我的伯伯一家人也来了,于是我们拿出了酒,每人倒一杯,每人都说了一句祝愿的话,然后喝了起来,吃起了团圆饭。我想:过年真好!
下午我和姐姐在准备游戏,名字叫《猜猜我是谁》,游戏规则如下:一人是一组,姐姐来表演,长辈来猜,我当裁判。要抢答,答对挣一分,答错不加分,谁最后的得分最多,谁就可以获得奖励哦。最后我宣布:游戏正式开始。”姐姐在表演着,只见她抓抓耳朵,搔搔腮帮子,一副很焦急的姿势。此时,父亲抢到:“是抓耳挠腮。”“回答正确,加一分。”“请看下一题”我激动的说着。姐姐拿了一盘枣,把整个枣吞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此时,伯伯赶快抢答道:“是囫囵吞枣吧”“对着呢,没想到伯伯也很聪明嘛”我高兴的说道。“请看下面一题”,姐姐便又做了一个动作,他一手拿着棍,一手拿着刀,“咔嚓”一下木头分成了两半。poop又抢到:“一刀两断”随着比赛越来越紧张,比赛者们也都很紧张……这一次笑到最后的是我的父亲,我们把冠亚军分别排了顺序,然后给了冠军父亲1杯冰镇可乐外加40元钱(我的压岁钱)。给了亚军poop一桶黑芝麻。又给了季军妈妈10个烤串。希望他们更好的学习知识,绽放未来。
到了晚上我,我们坐在沙发上等待着,不一会,春节联欢晚会便开始了,我们聚精会神的看着,一个节目比一个节目好看,特别是小品,都充满着正能量,使人感动……直到快12点“5,4,3,2,1”新年钟声敲响了,这个令全国人民都激动的时刻,我欢呼着,自豪的说:“我又长了一岁,我又更加懂事了。”
过年真好哇!
今年的雪很大,很大,为了回家看我的弟弟和奶奶,我和爸爸妈妈不得不踏上了艰辛的路,噼里啪啦的鞭炮响了,我从中嗅出了浓浓的年味,过年前夕,火车站人山人海,我们杀出了一条缝,火车缓缓而至,爸爸最先冲进去,找到我们那来之不易的位置,坐了下来,爸爸的脸上挂着胜利的微笑,妈妈得意洋洋,我兴致勃勃的说——在我们三年前走的那一天,弟弟挥舞着稚嫩的小手,假装挥手道别,他以为在玩游戏,只有奶奶转过身去,抹了一把泪……接着我又说,出于种种原因,我们三年没有回家,不知道弟弟现在长多大了,也不知道奶奶……话刚说出口,我就后悔莫及,爸爸,坚强的爸爸啊!在这儿,留下了一串长长的泪,妈妈更是泪如雨下……
爸爸和妈妈在沉默着,眼眶红红的,低着头,抿着嘴,我无计可施,把头紧贴着车窗,明明只有11小时的路,但好像一分一刻都是一点点的煎熬,透着我的心,回家的路是那么漫长,虽然我在火车上,但我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我的心像长了翅膀,一度跨越千山万水,我仿佛看到了老家的桥,还是那么的摇摇晃晃,令人感到忐忑不安,桥的另一头的竹林,还是那么直插云霄,四季常青,走过蜿蜒曲折的小路,见到了质朴无华的乡亲们,稀稀松松的草屋,还是那么的摇摇欲坠吗?看到了奶奶慈祥的笑容和弟弟的泪水,我能吃到奶奶的红烧鱼吗?看到童年的伙伴,我还能跟他们一起仰望星空吗?看到小时候做了一些标本,我还能再次拿出去和他们们决高下吗?看到……
我的眼皮,像铁一样的沉重,我心中闪现出了过年两字,我决定竭尽全力,不让自己犯困,可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我突然感到脸像热浪一样滚烫,随之而来的——发烧,呕吐……让我生不如死,我耳边起嗡了,全车人大呼小叫,惊慌失措的妈妈吓晕了,爸爸挥着汗,去找医生,我的意识有了一些,伸出手软弱无力的喊,别让弟弟和奶奶等急了,我们今年一定要回家过年……车上此起彼伏的嘈杂声把我声音压下去……
我在当地的医院治疗了几天,我的脸色苍白,我看到妈妈布满血丝的眼睛,爸爸低着头,默默吸着烟,我指了一下水,妈妈的脸上绽放出了微笑,给我拿了水,我喝了一口,脑海里立即浮现出两个字——过年,回家,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从病床上一跃而起,爸爸妈妈惊讶的站起来,随后点了点头,爸爸背上我,妈妈挎着沉甸甸的大包,我们迈着沉重的步伐,向回家之路挺进,我们到了汽车站,买了票,这次,我们都相信,我们一定能回家!
回家的路是那么的蜿蜒曲折漫长,当我们走上老家的桥时,内心的那一把锁被解开了,远处的竹林还是那么的高,弟弟哭着喊着投入爸爸妈妈的怀抱,童年的小伙伴们一字不差全部到齐,手里拿着礼物,奶奶仿佛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脸上的皱纹一减一大半,我与童年的伙伴们一个个握手,那么冷的冬天,却感到周围阳光四溢,我热泪盈眶,不知所措,爸爸拍了拍我的肩膀,我也把礼物送给童年的小伙伴们……远处的大喇叭就响起了那让人感到心旷神怡的音乐——欢迎你回家,别让家人等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