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热闹的街市,现已空无一人。被疫情吓坏的人们,已经在家里度过了十多天。但是,有一些战士们,永远都在前线战斗着。
被感染和被隔离的'人,在病房中,是谁在与它们身上的病毒斗争?是医生,是白衣战士,他们不是英雄,也不是穿着铠甲,披着斗篷。他们只戴着口罩,穿着隔离衣,拿着自己的工具,去挽救一个个生命。
他们日夜奋战,疲惫不堪,但是他们没有说放弃。每救一个人,他们会无比开心、无比自豪。
钟南山院士的智慧,帮助我们走出困境,带着我们走进成功之门。而一些护士、大夫的殉职,也令我们无比地悲哀。
还有一些战士,他们不再拿着警棍,而是拿起了体温计,为了别人,宁愿放弃自己的幸福,坚守在岗位上,给回家的人们一份安全感,可陪伴他们的,只有孤独。
他们勇敢地“战斗”在第一线,毫不畏惧地与病魔做斗。我们只有“呆”在家中,才是对他们的帮助。
谢谢你们,就是因为有你们在,我们才能打败病毒。谢谢!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是党员我先行!”抗击疫情战役打响以来,某某市三医院内科党支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医院党委的号召,迅速行动,党群连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筑牢“生命防护网”,全力以赴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役而努力。
爱心援助支援,勇用于担当。“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内科党支部广大党员和职工冲在了战场的第一线,用专业技术投身到这场没有硝无声的战斗中去,舍小家为大家,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援前线疫情防控工作。在医院派送援鄂的两批11名医务人员中,内科党支部片区有8名医务人员,其中中共党员2名。援鄂中的普通群众职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激情满怀写下入党申请书向党表决心。在疫情面前,内科支部党员和普通职工,主动担当作为,让党旗在防控疫情一线高高飘扬。在院的内科支部党员和职工群众已经做好充分准备随时奔赴前线,扛起责任,担当作为。
加强培训,筑牢防线。内科党支部发出全力抗击疫情倡议,组织并号召支部各科党员学习、宣传新冠肺炎防控指南,充分发挥科学宣传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奋战在一线的临床医护人员,认真筛查可疑病患,做好科学健康知识宣传,引导广大患者及家属不信谣、不传谣,科学防控,理性应对。同时,筑牢自身安全卫生安全意识,加强个人防护,共同筑牢防控阵地,确保病区、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
党员在前,投身志愿。内科党支部多名党员及职工群众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党员和普通职工积极参加医院党员志愿者队、青年突击队,牺牲休息时间支援门诊疫情筛查及发热门诊的工作,发放宣传资料,认真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隔离、救治等工作。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内科党支部每一位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为群众作表率,带领职工群众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疫情战役中,不畏惧、不退缩、不计个人得失,筑牢防控坚固堤坝,为打赢防控战役贡献力量!
接下来,开始了正式居家隔离的日子,确诊和死亡人数在一天天的增多,我的心也一天天的紧绷,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关注疫情。从新闻上我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驰援武汉,这些逆行的白衣天使,他们是真正的民族英雄。连续多日的紧急集结再现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大爱,筑起了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生命防线。每每看到那些因为感染疫情去世的医护人员的新闻,我悲痛无比,几次看到这样的报道都眼眶湿润,为我们的国家有这样一群不畏生死,挺身而出的人而骄傲。
开学的日子到了,我们在新闻上和班级群里同时看到了推迟开学的通知。过去在开学时说那句的玩笑话:“假期余额不足,请充值”,这次居然“充值”成功了,我心中窃喜,甚至有一点小激动,不开学就意味着不用早起,没有那么多的课和作业,可以在家吃妈妈做的美味的饭菜,还可以抽空看看电视,玩玩游戏。整个二月份,我宅在家里,我过上了我梦寐以求的`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网课时间是在学校上课时间的三分之一,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午觉也可以睡一两个小时,作业量也是以前作业量的十分之一,晚上还可以看一部电影……我像冬眠的小动物一样过着足不出户的“宅”生活,自由快乐。
一周、两周、三周……这样的日子我整整过了七周,还是等不到开学的通知。我开始有些焦急了,我们现在是六年级,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很多,为即将开始的初中学习做充实的准备,而且和老师同学们相处的日子也没有几天了。我心中不再窃喜,而是变得焦虑。我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看看今天的确诊病例有没有减少,减少了我就会高兴一天,增加了我就会失望一天……
为了响应国家阻击“新冠”的号召,我也开始了“居家隔离”,成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出门。不过,我到是没有像微博上的网友一样无聊得开始数自己一天呼吸了多少次,而是继续与数学题做着无休止的斗争。好像是为了故意勾引我出门似的,这几天的'天气出奇的好,暖阳像散碎的金子一般撒在楼下的街上,暖洋洋的气息弥散开来,让人格外期望的出门晒晒自己那快要发霉了的身子。
就在全国网友已经无聊到看直播建武汉火神山医院时,而我却还是像往常一样,坐在桌前做作业。可是我的内心却越发焦躁了起来。于是,我索性把笔一扔,走到阳台上去透透气。街上行人稀疏,两边的店铺也很少有开张营业。这时,晴好的天气似乎显得有些突兀。我回过神,想:保命要紧。说不定我一出门,还自以为很安全,没有事,就被传染上了“新冠”。于是我做回桌前,继续写作业。
在被隔离的日子里,我的生活似乎也没什么改变,该做作业还是做作业,该预习复习还是预习复习。相比于以前可以出门的日子里,同学好友邀我出门,却往往被我拒绝。而现在我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宅在家里,我却有些想出门了。
宅家里好几天不出门后,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件受了潮的衣服,被紧紧地捂在家里面,快要发霉了。不过,看了看新闻,我想道,不给国家添麻烦,才是正事。
突如其来的疫情,完全把我的生活打乱了。
当然,这次疫情对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现在天天都呆在家里,但早已到开学时间,总不能不上课吧?所以我们就开始上网课,上网课是个好办法,但也有很多缺点,就拿我们的一节数学课来举例吧。
开始上课之后,还有好几个人不上线。明明过了时间,但也只能等他们。之后到了回答问题的时间,老师开始叫人回答问题。结果,叫了好几个都没答应,不是说往掉线了,就是说麦克坏了,不过这都是下课之后的事了。上课上的好好的,老师共享的屏幕却突然黑屏了,难道说电脑卡了?退出重进一下吧。可是退出后,再进来还是黑屏,难道还没缓过来?那就再来一遍!结果过了将近五分钟才发现:是老师的电脑卡住了……老师总算是调好了电脑,可是已经下课了,于是结果可想而知。
而线下课堂就没有这个缺点。老师叫人都是随叫随答,如果运气背的话,投影仪可能正巧坏了。不过这倒不用担心,不是还有黑板可用吗?讲题的时候,老师就开始点名叫人回答问题了。被点到的`人照着练习册上读题并作答,虽然不管叫到谁都可能做错,但是这也算是给了我们一个教训,告诫我们:这道题这么做是错的。
至于课下,我们可以锻炼。跟同学们一起朝着大操场跑步,虽然累得要命,但是却很开心。而至于现在这种情况,体育课上也是网课,在家锻炼,可是家里能有多大地儿啊?我就做个运动,结果一会儿踢到凳子,一会儿打到柜子的。并且跟同学说话也只能在微信群里,没趣的很。
不过最近看着好像疫情已经有所缓和,指不定过几天我们就可以出去上学了呢?
在夜晚,天空中繁星点点,闪耀的星星闪烁着,我的心愿如同那星星一般闪烁于天空,虽然不明亮,但也包含了我想疫情早结束的赤子之心。
星期六上午,电视播报了一条新闻,说上海的疫情更加严重,确诊人数也许多,上海早已封城,人们在城中物资缺乏,吃也吃不饱。有些人的亲戚被封在上海,一个人十分孤单,看到这里我不禁站了起来,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大,嘴巴张得可以吞下10个鸡蛋。我先是震惊,怀疑,无奈,叹息。“唉什么时候疫情才可以结束呀?不只是上海,其他地区也都物资缺乏,生活艰难。”我皱着眉头,手捏着额,叹息着说。
接着我也跟妈妈说着此事,她说:“正是因为这疫情,导致多少家庭无法团聚,有些家庭都已支离破碎了,但是现在有些人不管不顾,随着确诊人群为所欲为,他们想干嘛就干嘛。”“啊!”听了妈妈的话我不禁大惊失色。
我在趴在桌前,发现爷爷的一条视频,他说他那儿虽然没有上海严重,却也封城,我看着爷爷,他的头发乱蓬蓬,头发中黑里透着许多白发,他的一笑,发现他脸上又粗糙又有许多皱纹,他的衣服皱巴巴,旁边也只有几棵大白菜,我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打转,终于眼泪如同断了线的珍珠落了下来。我又再想:现在的隔离,就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在一起,不就是和我们的国家一起在抗疫吗?为在前线的战士们,白衣天使们少一份负担,多一些自信吗?我的'心中涌起了一股自豪的情感,突如其来的疫情也催促着我们快快成长。
我虽然不是前线奋斗的医护人员,也不懂医术,但我们宅在家中,少出门,勤洗手,并且给医护人员加油,他们看见我们为他们加油一定会充满信心,我们现在虽然疫情没解除,但我坚信在不久的未来,新冠终会被打败!
有一座城叫众志成城,有一种心,叫万众一心;有一种精神叫迎难而让,让我们一起加油!
城市,终究还是淹没在了黑夜的寂静中,似乎找不到发光的理由,街边的路灯也都熄着。在空旷无人的路边伫立,唯有房中点点星火,撑起了城市中最后一片鲜活。其中有一幢高楼却是异常的繁忙,我在各个来往的身影中寻找起那个人——我的妈妈,尤其是她那双温柔的手,令我怀念不已……次日早晨,我仿佛感受到妈妈的手在温柔地抚摸着我,唤我起床。可当我睁开睡眼,却只是梦一场。下床时,我的目光无意间与那幢楼再次相碰,因为对妈妈甚是想念,我打开微信,按下拨通键,静待妈妈接起视频电话。“叮叮……”过了好一会,妈妈疲惫的.脸才出现在屏幕上,可是妈妈的那满脸的疲惫在看到我后,立刻就消失了。我们静静地看着对方,我马上就发现自己那不争气的眼泪正在眼眶里打转。几日不见,在沉重的防护面具的摧残下,妈妈的脸上赫然出现了几道青紫的勒痕。我一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哽咽了起来,心疼地伸出手摸摸手机屏幕上妈妈的脸,想要帮她拂去勒痕。
这时,妈妈的手也凑了上来,跟着我的手一起摇动,我停下了,她也停下了。我们就这样隔着手机屏幕,手拉着手,感受来自彼此的温度。我感受到了,那是一双坚定有力的手,与以往的纤细娇嫩的手不同,此时的我拉着的,是一双布满辛酸与劳苦、有些疲惫红肿的手,但是这双手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温暖,都有价值!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闭上眼睛,仿佛还能看见妈妈的手在眼前晃动,做饭、刷碗、洗衣服,还是那么的亲切温暖。妈妈,我等您归来,在花开之时,我要拉着您的手,慢慢地诉说我对您的思念……
2022年,一场战疫在泉州晋江悄然打响,上一秒还见车水马龙的街道,下一秒竟能悄怆幽邃,全城静谧着,徒留自觉宅家中的人们。
眼望泉州晋江,这时它少了平日里的热闹,却又多了些暖心的故事。
“记住要保持室内通风。一定要勤洗手。切出门一定一定要戴口罩……”在没有喧嚣的马路上,这高昂的声音显得十分的突兀。阳光刺眼的下午,一辆皮卡车上放着喇叭,喇叭里传来的是关于疫情防范施。闽南语和普通话一遍又一遍地轮流重复着。皮卡穿过一条条曲折的道路,声音也紧跟着传进了经过的每家每户。日复一日,声音总是在那个合宜的时间里传来。不经意间,温暖伴着那令人亲近的家乡话萦绕在心畔。面对病毒,人们似乎少了些恐慌。
“宁愿长点膘,也不往外飘。口罩还是呼吸机,你老看着二选一”……从自家窗口望出去,外面挂着的横幅标语赫然入目,据偶尔外出买菜的家人说,在小区门前、超市、村囗等等地方,你都能看到类似这样的宣传标语横幅。诙谐的话句和显眼的红色令人过目不忘。对比那些生硬无味的警示语,这些防范标语显然更幽默,更有人情味。看到这些深入人心的文字关切,我更坚定了防疫信念一一居家抗疫,做好防护,打好防疫战,真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国家做贡献啊!
小小的木偶个个戴上口罩,表演者们也戴着口罩,讲述着木偶们的故事一一《亲母拜年》。那一个个喜人的木偶在电视机前,唱着、跳着、打闹着。让人看了好不快活。在面对足不出户的`情况下,晋江市掌巾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用最接地气的方法给闽南人们科普防疫知识,寓教于乐,给宅在家的我们带来笑声,对于晋江来讲,这份礼物太过于有意思了。看到这些喜闻乐见的科普方式,不觉间在长了不少防疫知识的同时竟也驱散了心中多日的那服烦燥,在特殊时期里,宅在家里的厌倦感似乎没那么浓烈了。
春光正好。战疫胜景如春风般吹遍神州,樱花已绽,刺桐蕊盛放,花红似火。未来如此可期,我们终将迎来那阳兴普照、红红火火的美好日子。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题记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句话出自于爱的奉献。
今年是2022年,我本以为这会是平安幸福的一年,可是发生灾难,打破了平静的生活。对,这个灾难就是新型冠状病毒。可是病毒再强大也不能战胜我们祖国,尽管街道寂静,封闭的城却凝聚了全国人民的爱。这个春天,人们的视线聚焦新冠状病毒,上海疫情的爆发。
因为这段时间是病毒感染的高峰期,所以隔离在家里也是最安全的选择。所以我们不得不停课呆在家里上网课,隔离在家的几天,我感受到了病毒的可怕,大街小巷原本热闹,大街小巷现在变得冷冷清清,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挡住了出走的脚步,让我们不得不一个个变成了宅家群众。
这个春天,人们的视线聚焦在上海。令人感动的是全国人民都在尽力奉献自己的力量。一批自愿者主动请缨,愿赴上海,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汇出了一笔笔资金。物资队伍一刻也不停歇,一批批医疗物资送往上海。那些远在海外的华人同样从各地给上海送来了口罩。无论海内外,还是各个国家,都将援手伸向了上海。所有的人都安安静静宅在家里与外界隔离,抵抗病毒等待病毒的消失。
值得庆幸的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并非是一人在那里孤军奋战,而是无数像钟南山院士一样的逆行者们再一次携手同行,并肩作战。从风光旖旎的荆楚之地,到万里河山的大中华,从2019年的武汉到2022年的上海,无数的医者用大爱无疆的心灵温暖了命悬一线的患者。
我们不能与奋战在一线的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并肩,没有办法去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救援人员并肩,同样不能与奋战在一线的支援上海的志愿者们并肩,但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做好自己能做的每一份事:不聚餐不串门,勤洗手,多通风,出门带口罩,加强防护。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幸福的未来快到来!
窗外,阳光明媚,雏鸟在我家屋檐下啼叫着。本是一番春意盎然的景象,但空荡荡的大街淡淡的消毒水的气味给这生机勃勃的世界抹上了肃杀的气息。
2023年的新年,不同于往年的新年。整个中国都静悄悄的,全然没有过年的氛围。只有挂在树上的大红灯笼在寒风中微微颤动,红的是那么刺眼。2023年,一场无声的战役在华夏大地上打响。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出现在武汉,随着节前的'人口快速流动,这场疫情也在全国各地蔓延,为了控制疫情进一步发展,国家号召普通公民待在家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防止自己及家人感染上病毒。因为这次的新冠病毒潜伏期具有传染性,并且长达14天,控制疫情必须所有人团结一心,默默从自我做起,为战胜疫情贡献绵薄之力。
面对疫情,我们能做什么?我们需要做到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保证身体健康,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还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要“病毒未来,心态先崩”。而且在如此众大的疫情中,产生应激反应是正常的,放平心态,不信谣,不传谣。做到科学应对。这些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记得刚开始那几天,我总是觉得无聊,在家中转来转去,总是想出去,但总会被家长一把揪回来,然后免不了一顿说教。不过现在的我已经明白居家隔离的重要性,每天给自己找一些事情做,内心最初的无聊就会被击败。就像在笼中的鸟儿,习惯后,也仅是如此。不过鸟儿是被逼无奈,而我们是为了战胜疫情而努力!
基层防疫是全国防疫阻击战的重要一环,更是守护广大乡村群众平安健康的主阵地。
事实上,当多数人还在家中过春节的时候,街道、社区、村镇的“芝麻官”们,早早就放弃了假期,奋战在抗疫一线。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挨家挨户走访群众、给群众发放物资、为社区消毒杀菌、安排疑似病例隔离、疏解群众心理负担……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迅速响应,加班加点,不顾安危,成为抗疫战之中,一股密切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坚强力量。
毋庸讳言,一线工作,有很多可以想见的.现实困难。其一,工作更多。抗疫工作方方面面要做的事情很多、工作很细,基层干部相对显得人手不足。从组织隔离,到住院对接;从送药送菜,到消毒杀菌;从宣传知识,到心理疏解等等,千头万绪,都需要基层干部忙碌奔走。其二,防护更少。基层干部对医疗防护知识不熟悉,基层单位又相对缺乏防护物资的储备,他们奔走在各个卡点、挨家挨户走访居民的时候,往往无法做到足够的防护。其三,压力更大。社区、村镇,要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具体人员,个别群众文化水平不高,沟通比较困难,压力也比较大。
在防疫阻击战中基层乡村、社区干部作为“最后一米”的坚守人与砥砺者,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对打赢防疫阻击战是至关重要的。从社会普遍反响来看,“这一届的基层干部很给力”是共鸣认知。当然,认识源自于事实的认可。从精准排查、入户宣传、代购物品、测量体温、守住关卡等,时刻同一线疫情保持跟进,奋力跑在群众前头,奔走的身影镶嵌进防疫叙事里。基层要不折不扣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社会和各级部门都要成为基层干部的坚强后盾,才能让他们放开手脚,将时间和精力完全投入到抗击疫情中去。
今天是6月22日,返校收拾行李的一天,充满了期待,在进入学校的一系列手续中我才体会到母校为了迎接我们回家做了充分的准备,而我也感觉到了足够的安心。到了学院门口,首先见到的是许久未见的同学们,大家看起来都不一样了,但亲切的感觉却一点也没变。在见到辅导员曹老师时,说不出的情感涌了出来,是见面的`喜悦,也是即将分别的难过,老师还是一如既往地和蔼可亲,和我们既是朋友也是家人。
办完毕业手续,走在回宿舍的路上,看到校园里都是对我们毕业生祝福的横幅,即将毕业离开的感情涌上心头,一个人默默地流泪走到宿舍。在宿舍门口有志愿服务的老师们,问我是园艺的吗,让我有需要随时叫他们,还让我拿上水,那一刻,我体会到了我度过四年的家的`温馨。打开宿舍门,第一眼看见的宿舍无比怀念,四年的生活光影仿佛在重叠,也在流逝,坐下看一看即将离开的宿舍再收拾东西,等行李打包邮寄好了,锁上门也就不属于我了,就像学校横幅上的.那句话“下一个秋天一定还有人住进来,但那个人再不会是我”。
重新走回园艺学院,离开学校的步伐一次比一次沉重。就这样匆匆忙忙的毕业了,就这样离开我心有不甘,我会以更好的姿态再次回到河北农业大学。久违了,我的母校,再见了,我的母校!
在国家卫健委2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吴浩就有关提问回应: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疾病。隔离的是疫情,而不是真情。这番情真意切的话,引发不少人的强烈共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抗击疫情,举国都是一家人。当此非常时期,每一个你我不是孤军奋战的个体,而是同舟共济的“我们”。面对疫情,我们更应守望相助。
疫情发生以来,很多温暖故事不断诠释着这种共识。医护人员冲在防控疫情第一线,一封封心怀大爱的“请战书”让人泪目;许多企业职工放弃休假,加班加点生产口罩、防护服等急需物资;不少企业、个人等纷纷捐款捐物、助力防疫;互联网上,广大网民表达了“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的心声……这些如同寒冬里的一股股暖流,汇成防控疫情的.澎湃力量。
疫情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国民心态在风雨中的成长。如今,敞开怀抱、帮助同胞成为越来越普遍的自觉和行动。对一些暂时无法回家的武汉人、湖北人,各地纷纷出台措施,妥善进行安置。一位入住贵阳定点酒店的湖北老人动情地说:“身在异乡的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份温暖,是隔不断的血脉亲情,是血浓于水的同胞深情。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越是疫情严峻,越应心手相牵、相互关爱;越是危难关头,越应安危与共、携手并进。众志成城,真情互助,这就是危难关头的中国本色,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
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这个学期都在家里学习,老师每天通过QQ,将当天的学习内容发送到妈妈的手机上,我就开始学习了。打开老师发的视频,我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学习视频丰富多彩,有湖北教育云视频,有学乐云,有语文微课堂,还有数学大冰老师54讲。
湖北教育云里除了语文、数学课之外,还有很多特色课。有国家相册、艺术欣赏、还有绘本故事和手工课。我最喜欢听绘本故事和做手工,每次都被绘本里的故事情节逗得哈哈大笑,而且我还照着手工课做了很多手工呢!不信你来瞧,我的课桌上就放着我做的七彩小毛虫、小青蛙、小猴子动物剧场,还有房子翻翻车和折纸书。
语文课也很有趣。除了老师对每篇课文的字词句讲解,我们还可以通过动画片来了解每篇课文的知识。我最喜欢看动画片了。原来看动画片也可以学习知识,这可真是新奇极了。
数学,我最喜欢大冰老师54讲。因为大冰老师讲的课程很有趣,我也学到了很多数学知识。数学的世界也很奇妙。
学习完每天的'功课之后,其他时间我就看课外书、画画、玩。我最喜欢看的书是《淘气包马小跳》,里面讲的是马小跳和他的好朋友张达、唐飞、毛超的故事。里面讲了发生在他们身上许许多多的有趣又好玩的故事。他们虽然调皮捣蛋,可是他们却诚实、善良、热心。他们帮助金毛犬金子治伤。他们还很聪明、机智、勇敢,他们抓住了来办公室偷校服费的小偷和来植物园偷兰草的强盗。所以,我很喜欢马小跳他们,也很喜欢看他们的故事。
虽然在家里学习很有趣,但是我还是想早点能到学校上课。
即使因为疫情的原因,不能使我们在课堂中学习,但我依然每天合理的安排好了我的作息时间,在一个个计划中度过我充实的每一天。我每天伴有清晨窗外少许的光芒做伴,在朗朗的单词声中眺望太阳徐徐升起;夜晚每天伴有月光的`光辉照应着我的书房里每一本习题,每一本讲义。
孤独了,我可以以书籍为伴;寂寞了,我可以以习题为乐。即使一个人常坐在书桌前,却是感觉不到孤单与寂寞;即使一个人面对重重学习上的挑战,也感觉不到痛苦与悲凉。在这个假期中,我不仅预习了下一学期的各个学科,同时为了丰富我的知识面,拓宽我的视野,我自己通过线上的网课还预习了初中的一些学科内容。从唐宋至明清,自三元一次含参方程至平行象限不等式,起五氧化二磷至Ca(OH)2,从物态变化至机械运动,从前缀前缀字根后缀到原版阅读悲惨世界。那些点滴间的知识日日环绕在我的身边。
但通过这次疫情更让我懂得了,所有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背后为我们负重前行,我们也许看不清他们的脸,而一旦危机来临,宁静不再,但却有许许多多普通的人们为我们负重前行。所以,我们要珍惜幸福,怀揣感恩,感谢那些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们,就是祖国的英雄,就是我们的榜样。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到。最后愿祖国能早日战胜疫情,我们再摘下口罩,拉近彼此的距离,慰问出一句句亲切的问候,这才是祖国应有的蓝天!
疫情防控是做好当前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始终绷紧疫情防控之弦,深刻认识到低风险不等于零风险,外部输入的风险仍然存在,绝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坚决筑牢“外防输入”坚固防线。要不断完善应急处置、快速反应、“大数据+网格化”等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完善重点人群排查机制,排查上要见底彻底,综合运用大数据推送、社区和单位排查等手段,全面准确掌握中高风险地区来邵人员信息,坚决杜绝漏管、失管情况发生;不断强化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压紧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深化“机关联乡村、联社区、联企业”机制,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精准防控;同时,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应接尽接,构筑免疫屏障。
要能快则快做好中高风险地区来邵人员的摸排监测,做好核酸筛查、密接排查、隔离管控、环境消杀等重点环节工作,确保人员管得住、措施跟得上,把疫情防护网织得更密、扎得更牢。
这几个月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我们学生不得不在家里上网课,就让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种生活吧!
每天早上起来得背书,背诵语文教师布置的两首古诗和品德的一些内容,所以爸爸每天就早早地喊我起床。有时因为太困了,所以爸爸怎样叫我,我也不想起,这时爸爸就会把他冰凉的手伸进我的被窝里,我就被冷醒了。
当背完成诗之后,我就跑去吃饭了。吃完饭后,有时候还有一些时间,我就会把语文课上该完成的任务完成,然后拿齐笔、本子、书,准备上课了。
语文课结束后就该上体育课了。体育老师为了让我们班干部起到带头作用,每节课让班长、体育委员发体育视频,当发完视频之后,我们这些班干部就爽歪歪了。因为我们发完视频,就可以随便挑另一个人发视频,这时就会想:今天哪一位会被我当成“幸运儿”呢?
接下来就是英语课了。以前教师会在群里发这节课的任务,紧接着发上课要用的一些小程序。但现在有了钉钉,所以每节课老师都会在那里进行直播。
吃过午饭,睡过午觉之后,就是数学课了,有时老师会先布置一些题让我们做,然后她也会在钉钉里直播讲解。
虽然有些人会觉得这样的'课程比学校里好多了,但是我还是想念我的同学和老师。真希望疫情快点结束,让我们回到亲切的校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