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位温柔的老师,讲的课非常精彩,她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她也非常幽默,从不生气,所以同学们十分喜欢她。
记得那天,已经到上课的时间了,可老师还没来。我心想,老师从来不迟到,总是早早地来到教室,今天怎么了?老师不会感冒生病了吧?同学们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也纷纷议论起来。也有些调皮的同学开始了自己的表演,高声讲话嬉戏的,做滑稽怪动作的等等。后来班上的干部也无法管好这局面。突然,老师从教室后门进来,教室一下静了。老师没说什么,只是慢慢地向前走,好像什么都没看见,也没听讲一样,若无其事。直到走上讲台,老师才用严肃的眼神扫视我们,慢声慢气地对我们说:“现在,我们写作文,题目是《老师不在的几分钟》。”她习惯地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显得有些得意。“你们不是常觉得作文无话可写吗?今天就把你刚才的表现,你的动作,你的神情,你的心理写出来。”她走下讲台,来到还在做鬼脸的方明面前,摸着他的头说:“开始写吧,我相信你们今天一定有写不完的话,期待你们的佳作……”
这就是我们非常喜欢的语文老师。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体育课。
课上,我们玩儿的很开心。老师先让我们跑了几圈,然后,老师又给我们做了做传篮球的示范动作,接着,就把我们分成了几个队,让我们自己进行传篮球。我和沈越她们一队,我们先是慢慢地按照老师教的动作去传球,玩儿了一会儿,我们便觉得,这没有意思了,看着其他队都在疯狂地传着球,而且传得很开心时,我们便一致同意:也开始疯狂传球,正当我们玩儿的开心时,一件突如其来的事让我们更为开心,王茜(也是我们一队的)竟然把球扔到了别人的队里了,作为接球人的沈越,只好撒开她的大长腿去追,追着追着,竟然把球追到别的班里了,球好像在跟沈越做对似的,滚到边上还不行,还滚到队伍里头去了,沈越只好尴尬地跑到别的班的队伍里去追,终于,球好像想歇会儿了,便停了下来,沈越一摸到球,就赶紧跑到我们这里来了。这时,我们再也忍不住,便笑出了声来。一节体育课就在我们那欢乐的笑声中结束了。
我望着那空荡荡的操场,又想起了那件事时,我咧开嘴,又笑了......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鲁老师告诉我们五(2)班的胡老师要给我们上一节课。
伴着铃声,胡老师进来了。老师拿着一个装着不明液体的东西,让我们猜一猜里面是什么?同学们有的说是果汁,有的说是茶,还有的说是尿,回答的各种各样。
老师想让我们尝时,同学们都摇头摆手,不敢尝试。老师就身先士卒,尝一口。当老师露出甜蜜的神情时,同学们都在想,老师的杯子里到底什么呀?
在我们怀着各种疑问时,老师要请同学来尝尝。刘翰聪被老师叫去尝水。
刘翰聪大胆的把手伸进杯子里,同学们有点儿担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所以目不转睛的盯着他。刘翰聪舔了舔手指,他那哭笑不得的样子,使同学们捧腹大笑,笑声在教室里回荡着。这还不够呢!他又吐着舌头,那申请分明在说:好难喝啊,我要吐出来!回给他的又是一阵笑声。
老师说要让我们尝时,同学们都欢呼起来,迫不及待的想尝尝。杯子放到我面前时,我想起了刘翰聪尝时的样子,我有点胆怯,但还是慢慢地蘸,慢慢地舔,“好苦啊!”我叫道。后面的同学看到前面的同学这样,也有点怕,但经不起诱惑,还是尝了尝。一时间,教室里出现了70张苦瓜脸,同学们都叫苦连天。
这真是一节有趣的课啊!
同学们,也许你们喜欢玩电脑游戏,或者喜欢玩斗地主,可我们喜欢玩的游戏是“蚂蚁搬球”,要是你也想玩,就进来吧!
我们先分成两个队,我方是“红色山谷队”,对方是“黑色森林队”。游戏规则是每队派出两人,背靠背,中间夹一个球,哪队最先到达终点,就算获胜。
第一轮,我们队派出了“双朱组合”,对方也派出了“二周组合”。两队都看起来轻轻松松。可是,快走到终点的时候,“二周”忽然加快了速度,搞得“双朱”没反应过来。哎,这轮输得真可惜呀!对方还得意洋洋地说:“你们真是弱爆了!要赢你们不费吹灰之力。”气得“双朱”两眼狠狠地瞪着黑队。
第二轮,我们更有经验了,就派出了“霸王组合”,对方派出了“排骨精”。“霸王组合”不急不慢的把球夹好,而“排骨精”快速的把球夹好,准备开战。开始时“霸王组合”明显超过了“排骨精”,可到后来,“霸王组合”又一急,球掉了,“排骨精”趁这个时候一口气跑到了终点。
第三轮,派出了我和张家豪。当时,我紧张到心脏都要蹦出来了,对方派出的可是无敌“花木兰”啊!比赛开始了,没想到刚迈出步子,就出师不利,球掉了。“花木兰”可真是神呀,一溜烟就跑到了终点。
这节作文课真有趣。
鸡蛋浮起来了!
今天下午,老师给我们看了一幅画,画上有两个人悠闲地躺在海面上看书。我们很惊讶,他们不游泳,躺在海里怎么不会往下沉呢?正在我们好奇地看那幅画时,老师说:“这里是死海,含盐量很大,所以海水的浮力很大,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里也不会被淹死。”
这时老师从袋子里拿出一个鸡蛋、一袋盐、一根筷子,又端来一个装了半杯水的杯子。老师把鸡蛋丢到水里,然后加上盐,可鸡蛋却纹丝不动,像沉睡的小宝宝。同学们喊:“加盐。”老师又加了盐,搅了几圈,鸡蛋还没浮上来,像睡不醒的睡美人,同学们很遗憾。再看看杯子底下,已经有了白白的一层盐了。
这时,老师把一袋盐都倒进了杯子里,又用筷子搅啊搅啊,不一会儿,奇迹就发生了,鸡蛋浮了起来,这个沉睡的小宝宝慢慢苏醒了,一点儿一点儿地上升,浮到了水面,老师用手一点,鸡蛋沉了下去,但又像调皮的小孩一样跳了上来。全班都欢呼雀跃起来。
这节课真有趣,让我明白了人不用游泳就可以浮在水面的原因,就是含盐量越大,水的浮力就越大。
要说起最有趣的一节课,还要从某一天的体育课说起。
那一天体育课的前段时间,就有几个人去保健室拿篮球,可是不知道让不让打篮球,只好等黄老师来了,问问他让不让打篮球。
上课了,黄老师来了,有几个人就问黄老师:“能不能打篮球?”黄老师说:“能,去吧!”就这样,篮球战争开始了。
开始篮球比赛了,有几个人都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我也不例外,也和自己一队的人招兵买马。很快,我们队伍里也有四五个人,看来实力都差不多,那就要看队员中间的默契了。
开战了,两方的实力都不相上下,可是,每个人都不希望打个平手,所以,都尽力打。队员看到某一个拿球的队员被困住,他会对拿球的队友大声说:“把球传过来,快点!”那个人一听,赶紧把球传给了他,最终,我们得了一分。
就这样,我们都不为个人利益而不把球传给别人,为了团队的利益,有时要牺牲个人利益,所以,我们总会得分,对方却总没有进球,这是因为他们只是为了个人利益,而不为了整个队伍的利益,所以他们会一直输。
这就是一节有趣的课!
上课铃声响了,老师悄悄地走在教室门口,静静的看了一会儿,看我们有没有乱说和打打闹闹,这才走进讲台上,转身,接着用好听的声音说:“同学们好!”同学们立刻站起来说:“老师好!”就这样一堂有趣的语文课开始了。
老师正在准备要讲的才料,我们看到老师拿着水杯和乒乓球,还有水壶。准备好了老师说话了,老师说:“这节课我们做魔术吧!”老师叫我们把讲解的过程记下来,再来做试验,笫一部是把一个乒乓球压坏后,再放入杯里,然后倒入沸水,等一分钟,一分钟乒乓球就会完好无缺的好了。老师叫了两个同学来做试验,同字把乒乓球压坏给老师。老师就把坏的乒乓球给同学们看,看了以后,老师在讲台上试验开始了,老师左手拿着一个杯子,右手拿着乒乓球,把坏的球放入杯子里,然后拿起水壶,倒入沸水。老师叫我们认真的看杯子里的发现,同学坐在教室1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解,看着同学们脖子伸得像被拎起的鹅,瞪大的眼睛,注视着那个实验的杯子,发现杯子里的乒乓球完善的好了。
铃铃铃,时间过的好快啊!又下课了,老师叫我们把这节课写一篇作文,我发现这一节语文课,是那么的有趣。
今天,余老师送给了我们一个可以自己做漂亮蜡烛的工具,当六一礼物。
余老师先给我们一人发了一个杯子,有高杯子和低杯子,我拿的是低杯子。余老师然后又让组长去讲台领沙子,我们组领的是深蓝、浅蓝、粉色、绿色的沙子。余老师又发下了一些贴纸和一些贝壳、海星。接着余老师讲了该怎么做,首先把沙子铺上,你可以铺多层,但是要铺多层的话,第一层一定要均匀,第二层也要均匀的铺在第一层上,后面的也是同样的步骤。铺好沙子后把海星贝壳放在你想要的地方,然后让老师给你加蜡,等蜡干的差不多了,就把蜡烛芯插进蜡里,等蜡完全干时,作品就成功了。
轮到我们自己做了,我先把绿色的沙子铺了厚厚的一层,然后再拿粉色铺了一层,再拿了浅蓝色铺了一层,最后把深蓝铺上了。接着我又借了别组的紫色、橙色、黄色,各铺了一层。做完这些,我拿了一些贝壳、海星,把它们放进杯子里,最后,我让老师给我加了蜡,在凝固期间,把蜡芯放了进去,同时我放了一些沙子。沙子先开始还是浮着的,过了一会,沙子就沉了下去。
有一次,沙子沉下去时,蜡凝固了,然后就形成了很好看的“空中飞人”。还有一次更好玩,我把沙子洒在表面,有一部分沙子正准备下去,结果,刚好凝固,那些下去的沙子正好形成了一个圆洞,下面则突起了,从下面看,真像一个“天降肿瘤”。
我喜欢余老师送给我们的儿童节礼物,以前的礼物都是现成的,而这次的礼物是我们自己亲手做出来的。我既得到了礼物,也享受了DIY的乐趣。
今天自习课上,潘老师说要教我们玩24点,我有点好奇,想:“24点怎么玩?”
只见潘老师拿出一副扑克牌,让我们翻4张牌。10点、2点、4点、4点,我们看着这四张牌,都不知道要干什么。老师说:“接下来,利用你们数学里学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算出得数24来。”
24?这四个数加起来的话只有20呀,减又不行,乘……突然,潘老师说:“我已经会了!”几个同学大喊:“你不要说出来,不要说出来。”
我看看他们,又看看老师,有点想明白了:肯定是又要加,又要减,说不定还要乘和除……
突然,我的同学急急忙忙地说:“是这样的,这样的,10除2等于5,再乘4等于20,加4就是24了。”哇,真的!24就这样算出来了。
接下来翻出的牌是10点、10点、10点、6点,我一看,也大声喊:“这道让我来,我来,10减6等于4,加10等于14,再加10等于24。”
“老师,我是10加10加10再减6也是等于24。”另一位同学也抢着说出他的方法。
玩24点让我们又开心又激动,没想到扑克牌还能这样玩,今天回家我准备去考考我的爸爸妈妈。
作文课上,曹老师上的是创新思维课,老师让我们玩一个游戏,名字是“摇鼓传花”,我们欢呼雀跃,大家都很期待。
“摇鼓传花”的规则是:老师在前面摇鼓,我们拿着一枝花传,鼓停下来时,花留在谁手里,谁就表演节目,表演完之后接着摇鼓。
游戏开始了,我们随着鼓声玩起了游戏,李萌威已经三次上台了,第一次为大家朗诵了一本书中的好词好句,第二次表演了脑筋急转弯,到第三次了,她边上台边说:“我已经是第三次了!”看着他那“倒霉”的样子,大家都哈哈大笑,有的拍着桌子笑,有的跺着脚笑,有的捂着肚子笑,大家的声音都快要把房顶炸破了。最后还是别人替他表演了一次。
接下来晁上上上台了,他读了一段有趣的书,晁上上表演完,大家为他鼓起了掌。其他的小朋友也表演了节目,有的表演唱歌,有的跳舞,特别是两个同学表演的“骑马舞”,滑稽的样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这时下课了,我们不想下课,还想接着玩,我想我回家还要玩...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盒子,盒子白白的、方方的、没有花纹,很不起眼。老师笑着说:“大家可不要小瞧了它,它里面隐藏着一个独一无二的东西呢!”同学们一听,兴趣来了,里面到底是什么呢?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是闪光的手表,有的说是超酷的赛车,还有的说是古老的钱币。
老师请我第一个上去看,我兴奋极了,三步并两步就来到了讲台,站到了老师的旁边,老师慢慢地打开盒子,我瞪大双眼盯着,怕漏了精彩部分。当盒子完全代开后,我伸长脖子一看,里面是一面圆圆的、亮亮的镜子,镜子里是我帅气的脸!此时同学们都在小面小声地喊:“罗子盛,里面是什么呀?”老师在一旁说:“不要说,不能说……”可是,我还是开口了:“里面是一个球!”然后我一边走向自己的座位,一边偷偷地笑。
接着,老师让其他同学也上去看,他们争先恐后,看完之后,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原来这神秘的宝贝就是我们自己呀!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家反应过来后都哈哈大笑起来……都说今天的作文课真有趣呀!
早晨,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去快乐作文上作文课。
陈老师早早地来到了教室,见我们都已到齐,便在黑板上写下了“陈老师笑了”五个大字,让同学们把它们扩充成20字的句子,同学们接到了指令,立刻纷纷提起笔在本子上奋笔疾书,一眨眼功夫,一个个优美的句子便诞生了。
陈老师仔细翻阅着大家的作品,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嘴里不住的说到:“不错,不错……”陈老师又提升了难度——将其改成50字的小段落。这点小“case”对同学们来说还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只思考了一会儿,同学们纷纷信手拈来。陈老师又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把这几个字写成一篇500字的作文。这下可愁坏了同学们,你看!大家都愁眉苦脸,抓耳挠腮。陈老师心里非常着急,她鼓励我们说:“不要放弃,失败是成功之母,加油!”陈老师这一番话犹如一束阳光照亮我们的心田。我们纷纷找到了灵感,完成了一篇篇“大作”。
陈老师见我们重拾信心,骄傲地对我们竖起了大拇指,欣慰地笑了好一阵。你瞧,陈老师的嘴角微微上扬,眼睛眯成了两条细缝,脸颊上露出了两个深深的酒窝,好看极了。
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王老师一进教室就说:“今天我要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我们都开心极了。
不一会儿,老师从袋子里拿出了两个气球,她请小明、小冬吹气球。吹好以后,老师用一条线把两个气球拴了起来。老师请一个女生上去,她拿着气球在女生头发上摩擦。这时,有的同学闭上了眼睛,有的躲在了桌子下面,生怕气球炸了。摩擦完以后,老师用手摸了摸气球,气球就跟着老师的手转来转去,我们张大嘴巴呆呆地看着。然后,老师放手后,两个气球就像小朋友闹矛盾一样打起架来。老师又用一张纸放在气球中间,拿开纸后,它们两个就粘在一起了,就像两个友好的小朋友,看到这一幕我惊讶极了,一连串的小问号像队伍一样排在脑后。
后来,老师告诉了我们其中的奥秘,原来每个气球上都有相同的电,当它们相碰时,一个气球上的电有排斥的作用力,我们就看到它们打架了。而在它们之间放的这张纸上带有和气球不同的电,就把两个气球吸引在一起了,我们就看到它们高高兴兴地和好了。
这节课真有趣。
“叮铃铃·······”,伴随着一阵清脆的响声,老师笑容满面的走进教室,她宣布:“我们今天学有趣的一笔画”。同学们听完后,个个眉开眼笑,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只见老师拿起粉笔。像变魔术一样,几分钟后,一幅幅小动物的画就画完了。看,它们就像活了一样,是那么逼真!接下来,老师让我们画,同学们有的画小狗,有的画小熊,有的画小鱼,我要画的是小乌龟。我先画一个半圆,然后再画一个头·······不一会,一个小乌龟就画好了,它望着,我好像在说:“小主人,谢谢你把我创造出来!”
等同学们都画完了,大家都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你画的小猫真可爱!”有的说:“你画的小熊怎么像小猪?”有的说:“你画的小鱼没眼睛?”突然,我听见班里传来了一阵欢笑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小明画的小狗没有尾巴,他急忙解释说:“它是一只小小小狗,尾巴还没有长出来呢!”顿时,全班哄堂大笑。
不知过了多久,这堂课在同学们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这堂课真是太有趣啦!
星期三早上第一节是语文课,老师带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这位客人就是蜘蛛。
老师告诉我们:“我下楼时在花坛旁边,把一片叶子捡起来,就看到了这只虫子,把它请来和大家见面。”老师把虫子从瓶子里面取出来放到展示板上,把虫子投到大屏幕上让同学们看。开始屏幕有点不清,大家都在说:“这是什么呀?”老师说:“看不见的把凳子搬上,来前面。”老师又开始调清晰度了,我刚准备往前面去,前面就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了,只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不过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仔细看,也能看清。是一只黑色的蜘蛛,不大不小,圆圆的肚子。正在这时,老师让我们看看这只蜘蛛有几条腿,我仔细数了数,有八条腿,有的同学却说有九条腿,还有的说是十条腿,可能是蜘蛛的腿乱动,大家数不准确。老师给出了答案,有八条腿。
趁我们不注意时,蜘蛛悄悄地逃走了,同学们都在叫。老师连忙拿着一把尺子,把蜘蛛堵回来了。刚从这边堵回来,它又从那边跑了,老师又把它推回来了。同学们都哈哈大笑,有的肚子都笑疼了。同学们说:“这只蜘蛛真调皮呀!”有的同学却说:“这只蜘蛛真是坚持不懈呀!”
这节课在我们的欢笑声结束了,希望下次还能再上这样有趣的课。
“加油!”“加油!张厚铭加油!”教室里的加油声此起彼伏,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同学们在玩拉不开的书。
今天,在作文课上,牛老师和我们一起玩“拉不开的书“。首先,牛老师把两本书放在桌子上。然后,牛老师把书一页一页地叠在一起。接着,牛老师请我们班最壮的张厚铭同学第一个来玩这个游戏。只见张厚铭咬紧牙关,皱着眉头,眼睛瞪着那两本书。抓住两本书的两侧,他左拽拽不动,右拉拉不开。最后,张厚铭无可奈何地说:”我还是放弃吧!“,张厚铭垂头丧气认输了。
下一个轮到我了!我自信满满地走上台,心想:我一定能拉开的,加油!我抓住书的两端,低头目视着,思考着:张厚铭往两侧拉,没拉开,看来我得换换方向。我抓住一本书的一侧,使劲地上下抖了抖,让两本书不要抱得那么紧,然后顺势一拽,书被拉开了!我顺利地拉开了书!我开心极了,我眼睛眯成一条线,嘴角上扬露出了洁白的牙齿。然后,我一跳三尺高!我自言自语:“太棒了,我做到了!“
游戏结束了,牛老师告诉了我们其中的奥秘,我才知道纸是凹凸不平的,会产生摩擦力,越往外拉越有更大的摩擦力,摩擦力越大越拉不开,摩擦力越小越容易拉开。
啊!这一节课,不仅好玩有趣,还知道摩擦力的奥秘啦!一举两得!
可能是清明节的缘故吧,兴趣班的同学多数都没有来,“谁带了乒乓球拍?”张老师问道。“就这么一点啊,汤超,你去隔壁班借几个去。”同学们一阵欢呼!
我们排着队伍,飞也似的奔向乒乓球台边。
咱们女生一组,男生一组。
“老师,能不能跳皮筋啊?”
“行,谁带了皮筋?”
“徐青云带了!”于是咱们女生参加了跳皮筋的小组。
我两头都不会啊,乱玩吧,我一头钻进了乒乓球小组。
第一局是何芳对战余藩,何芳还说打得不好,太谦虚了吧(我个人认为),只见她站在右方,很标准地拿着球拍,一副任你东南西北风,迎战群雄的气势,很有精神,她曲着背,眼睛凝视着前方,好象生怕有一点不应该的失误,不一会就“斩杀”了好几个对手,就是下不了台!张老师看着也跑上前去和这个“高手”讨教,结果输得很惨!谁知道何芳自己主动退出,恩,真有大侠风度,我们心里都暗暗佩服。
妈呀,黄思远的发球,真可以用两个词形容:“酷毙了”,“帅呆了”,她斜着身子,手拿着球拍,眼睛瞪着象两个大铜铃,可惜球艺不佳,要不然真是个好料子!
唉,一节课在眨眼间就过去了,可惜,意忧未尽呢!
今天晚上,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问:“这个圆像什么?”
老师的话犹如一根火柴点燃了同学们好奇心的火花,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一样,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的说像甜甜的西瓜,有的说像足球,有的说像星球……(好!)
老师笑着说:“都对,都对。”然后,老师又在圆里面画了一对大大的眼睛,一张笑眯眯的嘴,问道:“谁来画个鼻子?”老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说:“这太简单了,我来,我来!”老师不高兴地说:“先把要求听清楚,上来画鼻子的同学不但要把眼睛蒙起来,还要在原地左转三圈,右转三圈。”
听完这些,举手的同学立刻少了一半。老师先请了朱鹏来画,他居然把鼻子画到了嘴巴下面。同学们有的笑得前仰后合,有的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有的笑得直拍桌子,有的一边捂着肚子,一边说:“不行啦!不行啦!不能再笑了……”(精彩!)老师接着请张久燃画,他还好,画得靠近了些,但同学们还是被逗得哈哈大笑。老师又请来崔欣然画,她却把鼻子画到外面去了,同学们哄堂大笑。最后,许涵萱在我们的帮助下,终于把鼻子画对了位置!
这节课真有趣!
今天,小郭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课。
“哇!”“贝壳!”随着我们一声声的赞叹,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带来的三个贝壳。
有一个贝壳非常轻,老师说它的年龄比较小,它叫琵琶贝,它的壳上有一些橙黄色的突起,看上去酷似波浪。那些线条非常细,好似一根根琵琶弦一样。另一个贝壳名叫乌龟贝,它的壳上有一些漆黑的点点,好似一只只闪光的眼睛,壳的正中间有一条淡黄色纹路,似是一缕头发。把它反过来敲一敲,发出的声音好清脆呀!如果把它扣在桌子上敲一敲,发出的声音似是在罐子里一样闷闷地。还有一个粉红色的贝壳,它的壳是一层一层的,因为是粉红色的,所以它叫玫瑰贝。
老师说这三个贝壳是从高山上捡来的。听了这话,我们都感到非常惊奇:高山上怎么会有贝壳呢?一定是老师搞错了!
看到我们疑惑的样子,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一位旅行者在高山上捡到了一枚贝壳,很纳闷,想:贝壳怎么会在高山上呢?是谁把贝壳带到这里?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呢?于是,带着这个疑问,他开始研究调查。他努力地查电脑、找资料。在这期间他曾经设想:这座高山在很久很久以前会不会是海洋呢?终于,他找到了答案。正似他猜想的那样,在三亿年前,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
我感到很惊奇,大海竟然可以变迁成高山,贝壳竟然能够“爬”到山上去,这个世界真奇妙。
铃铃铃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们先离弦的箭,向教室跑去。这节课是上语文,老师带着微笑走进了教室,宣布了一个好消息:这节课我们来玩错位的游戏。同学们们听了,全部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哦,原来错位的游戏规则是这样:先把全班同学们分为16组,每组有4人,分别写上人名、地方名、神态或动作、事情。
游戏开始了,全班同学们都写起来了。过了两分钟,老师首先念的是:罗雨桐在屋顶上兴奋地跳舞。刚念完,同学们们个个都捂着肚子大笑起来,老师看到同学们都笑成这个样子,也笑了起来。
郑佳玲在、饭店里活蹦乱跳地弹琴。教室里又变地热闹起来,像菜市场一样喧闹起来。你瞧!
有的同学们笑得直擦眼泪呢!
有的同学们笑痛了肚皮,还有的同学们露出打牙。各种笑样都有。
冯屹在厕所里精神抖擞的撑伞。同学们们听了都哄堂大笑。这时,有许多同学们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有些同学们甚至坐在地上大笑起来,真是千姿百态。
铃铃铃伴随着同学们们的笑声,下课的铃声响了,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我觉得这一节课真有趣!
上个星期天上午,作文班的老师教我们包粽子。
刚开始,我看老师和几位家长不到一分钟便包好了一个,便以为包粽子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可谁能想到,看似十分简单的一件事却让我束手无策,因为我根本一个也包不好。又过了二三十分钟,我看同学们几乎都包了三四个,我决定向老师请教。老师看别人都学会了,便决定教我。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包好了第一个粽子。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就这样,我包了一个又一个粽子,一直包到了下课。下课后,老师还把我们包的粽子煮给我们吃,还给我们几个生粽子,回家煮了吃。
此外,老师还给我们说了端午节的由来。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因为上书楚怀王联齐抗秦,被当朝权贵子兰等陷害,革职流放。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著名诗歌《离骚》《九歌》等,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后来,跳入汩罗江自杀。当地老百姓怕屈原的尸体被鱼吃掉,便朝江中扔米饭团、鸡蛋、鸭蛋等喂鱼。
后来,每年五月初五他们都用糯米包粽子纪念屈原,其他地区的百姓也纷纷效仿。于是,就形成了我国汉族历史上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
另外,还有一些史料传说五月初五是“恶日”。这一天出生的孩子不能养大。如果养大,男孩害父亲,女孩害母亲。这一天也不能盖房子,要不然一家子全是秃头……
虽然老师说都是传说,但这节课我真开心!因为我不但学会了包粽子,还知道了关于端午节的那么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