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和挫折可以消磨一个人的意志,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可以动摇一个人的信心。但他们同样也能造就一个伟人。平凡与伟人有时只在一念之间,一个是永远的解脱,一个是无尽的痛苦,而无尽的痛苦换来的就是后人的尊敬。司马迁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他只是生在了一个昏庸的时代,他的正直这时却成了痛苦的根源,明知这句话可能惹怒君王,但他还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受尽了屈辱。在封建的腐刑下,他并没有被压垮。朋友们的劝告,只换来了一段话:“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他废寝忘食只为一篇《史记》,在《史记》中我看到了他的痛苦,也看到了他的欣慰,看到了深邃的双眸承载着王朝的黑暗,看到了脸庞消瘦,蓬头垢面的他在完成《史记》时的喜悦和担忧,更看到了他的生命。他在最伤心落魄的时候并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改变了命运。一碗粥,一根烛,一张桌。他以坚毅的目光看透百年历史,写出笔下最真实的写照破旧肮脏的衣服丝毫不影响他对历史的回忆,岁月的痕迹可以从脸上的皱纹清楚的读出。但这些丝毫动摇不了他的信念——完成史记。
相比之下,“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只因“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他放弃了天下,选择了解脱,天下也就放弃了他。
两人同为英雄,但却有不同的结局。挫折和苦难如期而至,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不同的命运,这就是人生。那些能够把握人生,挑战命运的人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司马迁实际上也不确定他能不能够完成这伟大的使命。但他敢于挑战命运,即使失败了他也问心无愧,因为他已经尽力了。
我们现在的学生,只要受一点委屈就不掀房盖不罢休,当然离目标也不胜遥远。现在有几个独生子女不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没有吃过苦,没有自立能力,只能任凭命运操控自己,已经丧失了选择命运的权力,更谈不上改变人生。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我尊敬司马迁,尊敬他的选择,更尊敬他的毅力。人人都可成材,只看付出与否,我们要向司马迁学习。
大家一定都读过《三国演义》,那你最佩服故事中的哪一位人物呢?我最佩服故事中的主角——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因为他实在是太聪明了,自己一个人舌战群儒。再来回顾一下书中精彩的篇章吧,真的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第一,“草船巧借箭”展示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在蜀吴联合攻打迎战曹军时,缺少大量的箭。周瑜又故意刁难诸葛亮,让他筹集一万支箭。诸葛亮可没有被难倒,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预测出三天后必有大雾,故意在小船是扎了很多稻草人,在大雾中向曹军驶来。由于雾太大,曹操大军不敢出水寨大战,只好让弓箭手一阵猛射。哈哈,诸葛亮轻而易举地超额完成了任务:周瑜下令筹集一万支箭,诸葛亮一下子就“借”来了三万支!
第二,“七星坛巧借东风”又一次展示了诸葛亮的过人才识。周瑜想攻打曹军,已经使用连环计让不善水战的曹军把战船连在了一起,准备使用火攻。可是,冬天一般不刮东风,而且一连几天一丝儿风也没有,这可愁坏了周瑜。
诸葛亮经过观察天象,预测出这几天会刮起东南风。但他故作神秘,为增加蜀国的功劳,故意说自己会呼风唤雨。他让周瑜修了一座七星坛,每天都去作模作样的作法。不出几天,真的刮起了东南风,东吴的人都对诸葛亮佩服至极,称他为“神人”。这诸葛亮用的“孬招”也够孬呀!
第三,“死诸葛吓跑活司马”是体现诸葛亮聪明才智的典范,也是让我最佩服诸葛亮的地方。刘备死后没多久,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在连年征战中也坚持不住了。由于他身患疾病,又要与司马懿决战,身体抗不住了,“出师未捷身先死”,无奈地死去了。
在临死前,他安排好蜀军撤退。为防止司马懿追击,他让人把自己的木像放在他平时坐的小车上,让人在司马懿追来时推了出来。司马懿一看,以为诸葛亮还没死,肯定又设下了计谋,吓得急忙退兵,不敢再追。诸葛亮又一次用智慧战胜了敌人,保住了蜀军,不由让人感叹:真乃神人!
《三国演义》这本书里还有许多人物,像关羽、张飞、赵子龙、徐庶、黄盖等等,都是非常了不起的英雄,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最让人佩服。三国时期结束后,中国又一次从分裂走向了统一。
大概所有人看了《三国演义》之后,有都不禁为诸葛亮误派关羽据守华容道而放走曹操深感遗憾。认为如不是他一遭失算,会省去后来的许多麻烦,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但以我之见,华容道放曹却是诸葛亮有意为之,实属英明之举。
这并非“天方夜谈”,诸葛亮一生谨慎,别的不说,后来一伐中原时,怕遭埋伏而不采纳魏延兵出子午谷由小路取长安之计,宁愿兵出祁山,稳中求进就是最好的例子。要知道诸葛亮极会用人,深知亮极会用人,深知属下性格,当然更清楚云长义气深重知恩必报的脾性,经去华容道貌岸然是绝不会杀了曹操的。如果诸葛亮存必要杀曹操,只需另派赵云或张飞前去,曹操便插翅难飞。他学有那样做,可见别有用意。
有人会问,孙刘两家联合拒曹,赤壁交战之际,作为冤家对头,诸葛亮何以要放掉曹操呢?让我们冷静地分析一下当时的形势,刘备兵不满千,尽占有江夏弹丸之地,就算华容道上杀了曹操,也根本无力一统天下,倒反而给江东孙权以极好的机会,借赤壁之胜,乘胜追击,大占便宜。加之曹操一死,群龙无首,北方已被曹操平定了诸候以及益州刘璋、汉中张鲁、江南孙权等便可乘火打劫,天下必乱!诸候纷纷混战,互相兼并,战事不休,到时候,不仅导致生灵涂炭,诸葛亮也必将成为千古罪人。
而且,如此弱肉强食之争,对实力虚弱的刘备也丝毫无益。如果放其生还,他由于赤壁新败,元气大伤,定要好好修整,伺机报仇;孙权虽胜也因忌惮,必然加紧防范,不敢妄动。这样两大诸候互相牵制,诸葛亮便能大展其才,虎距荆襄,进兵西川,取益州,夺汉中,得三分天下,谋得魏、蜀、吴三足鼎力的局面。“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事实上,诸葛亮确实这样做了,可见他当时就高瞻远瞩,早有图谋,可谓成竹在胸了。
除了战略上的需求之外,诸葛亮之所以要借关羽之手放曹还另有用意。一则可让云长报曹操许昌的知遇之恩,成全其义;二则可使骄傲的关羽心悦诚服,从而提高自己的威望,此真是“一箭双雕,巧计连环”啊!由此可见,诸葛亮让关羽守华容道就是意在放曹,这不仅不失策,而恰恰是运筹帷幄的神机妙算。
早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就有如此远见卓识,作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可真是当之无愧啊!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历史人物:谋士张良、大将卫青、史学家司马迁……其中令我最感动的还是爱国楷模——岳飞。
岳飞是宋朝的爱国将领,他从小练武,拜周侗为师,善使一杆长枪,其他武器也是样样精通。他一心想打退当时进逼中原的金兵,迎回靖康之变被俘的钦徽二宗。岳飞英勇善战,金军一看到“岳家军”的旗号,无不闻风丧胆。
岳飞十分关心自己的部下,与部下同甘共苦,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每当报战功时,他总不把自己那杀敌无数的儿子岳云报上去,却让其他部下升官。许多人看不过去,都去想岳飞请求加封岳云。岳飞并没有因为岳云是自己的儿子而照顾他,而是把他与部下一视同仁。所以岳飞深受部下爱戴。
岳飞执法如山,岳家军纪律严明。每当行军驻扎在老百姓家附近时,岳家军内部就会传开岳飞的号令“冻死不拆百姓房,饿死不抢百姓食”。百姓得知此事后十分感动,纪律严明的岳家军自然深受百姓爱戴。然而朝廷中有人嫉妒岳飞的声望,以秦桧为首的几个奸臣“精心”为岳飞罗织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最后,岳飞被害于“风波亭”,享年39岁。
岳飞的事迹令我十分感动。他一心为国,奋勇杀敌,被评为中兴四将之一。岳飞从小就立志救国,苦练武艺。母亲怕岳飞贪图荣华富贵而忘了自己的祖国,于是便用针在岳飞的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字。这字不仅刺在岳飞的背上,更是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里。岳飞只要一有时间,就会练习武功。无论何时何地,他都能不受干扰的练武。他的心里只有一个目标——精忠报国。而现在的我们却没有岳飞那样的恒心和毅力,做一件事虎头蛇尾。虽然有了自己的目标,却又不想去努力。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辛勤的耕耘又怎会得到丰硕的成果呢?
岳飞一生,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收复宋朝被金占去的幽云十六州,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现在的我们虽然不需要上战场,但是我们却必须时刻怀揣一颗爱国心。对国家拥有百分之一百的信心,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的祖国会成为世界强国。那我们现在就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
行路,走到一个高爽之地,必然会驻足停步,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极目远望。这时候,只觉得天地特别开阔又特别亲近,自己也变得器宇轩昂。
前面还有一个高爽之地,远远看去云蒸霞蔚,很想快速抵达,但是,低头一看,中间隔着一片丛林。丛林间一定有大量丘壑、沼泽、烟瘴、虎啸、狼嚎吧?让人心生畏怯。然而,对于勇敢的行路者来说,这反而是最想深入的地方。不仅仅是为了穿越它而抵达另一个高爽之地,它本身就蕴藏着无限美丽。
我很想借着这种旅行感受,来说一说历史。
汉代和唐代显然都是历史的高爽之地。我们有时喜欢把中华文明说成是“汉唐文明”,实在是声势夺人。但是,不要忘了,在汉代和唐代这两个历史高爽地之间,也夹着一个历史的丛林地带,那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
在这个历史的丛林地带,没有天高地阔的一致,没有俯瞰一切的开朗,处处都是混乱和争逐,时时都是逃奔和死亡。每一个角落都是一重权谋,每一个身影都是一串故事。然而,即便把这一切乱象加在一起,也并不令人沮丧。因为,乱象的缝隙间还有一些闪闪烁烁的图景。你看——何处麻袍一闪,年长的华佗还在行医;夜间炉火点点,炼丹师葛洪分明已经成为一位杰出的原始化学家;中原飘来啸吟,这是“竹林七贤”在清谈和饮酒;南方也笑声隐隐,那是王羲之和朋友们在聚会,眼间《兰亭序》墨色淋漓;大画家顾恺之的《女使箴图》刚刚画完,数学家祖冲之已经造出了指南车、编出了《大明历》、算出了圆周率,而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则正好写了一半……
正是这一切,让我们喜欢上了那个乱世。
文化在乱世中会产生一种特殊的魅力。它不再纯净,而总是以黑暗为背景,以邪恶为邻居,以不安为表情。大多正邪相生、黑白相间,甚至像波德莱尔所说的,是“恶之花”。
再也没有比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丛林地带,更能体现这种文化魅力的了。
说到这里,我们的目光已经瞟向云霭底下那个被人褒贬不一的权势门庭。
一个父亲,两个儿子,丛林边的那一家。
曹家。
公园208年,一个小茅草屋里,一位英俊潇洒,精神旺盛的青年正在和刘皇叔谈话。此人不凡,头戴纶巾,手持羽扇,一生中做出许多惊天动地之事。须臾,乘马随主公出山,改变了此生……
他,是诸葛亮,一位三国时期奇才,但是,眼前刘备军力薄弱,兵不足万,他该如何帮助刘备匡扶汉室呢?
机会来了!公元209年,孙权派鲁肃前去请诸葛亮,合力抗曹。一叶小舟渡过三江口,本以为马上就要见到仲谋了,却被一群小辈挡住去路。于是,大堂中,孔明舌战群儒。张昭起头,说刘备本来很安全,但先生一来,反而让刘备弃新野,奔樊城,走当阳,投夏口,随后是一大堆侮辱诸葛亮的话……可他不惧,只是说了一句话:“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是啊,无名小卒,知道什么!
随后,诸葛亮和周瑜商议计策,也并不顺利!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学,其又不能被东吴所用,三次设法杀他。但诸葛亮智谋生路,还策划出火攻之计,在赤壁之战大败曹军。曹操败走华容道,诸葛亮派关羽镇守,一念差……但大大消弱曹军兵力!
赤壁之战后,三气周瑜,公瑾逝去……没办法!虽然诸葛亮很赏识周瑜,但留此人必为后患!噩耗传来,旁边的关张、赵云大喜,孔明却沉在悲痛中,去东吴悼念他。
光阴似箭,刘备称帝,诸葛亮为相。但好景不长,刘备兵败白帝城,就是因为没听从诸葛亮的劝告!白帝城托孤,刘禅登基,蜀由盛转衰……
但北伐之志未减!已近半百的诸葛亮,呈上《出师表》,六出祁山,与司马懿大战。第四次时,那场火已够活活烧死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但天有不测风云,大雨倾盆而下!孔明长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诸葛亮知天意,他便如西斜的落阳般,慢慢沉下去了。
落日的余辉照在大地上,火烧云红遍天空,须臾愈发青黑,诸葛亮,于公元234年,病逝五丈原,享年54岁。
一代名相,化作了天上的一颗明星,这颗星旁边,有刘关张,曹操,默默看着晋的到来……
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忠心耿耿,让我敬佩不已,思絮千回百转,又有谁,一生像他那样精彩呢?
京剧舞台上,白脸曹操冠带辉煌,高唱:“世人害我奸,我笑世人偏。为人少机变,富贵怎双全?”
世人口中的“奸雄”,京剧当中的白脸,《三国演义》里的无数典故,把曹操堆砌成奸诈的化身。然而,即便是“亲刘贬曹”的罗贯中,也不得不为曹的才情与智勇所折服,也不得不承认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出身官宦,十六岁举孝廉任城门典校卫。设十二色杖,不分贵贱一旦违犯出入城规,皆与杖责。这体现他的“忠信”。黄巾作乱,曹操任骠骑都尉奋力破敌也是“忠勇”表现。
董卓当权,败坏纲纪。操夜带七星宝刀只身前往行刺,其勇不下荆轲,行刺失败,董卓怀疑他时他又随机应变说是来献宝刀,骗过董卓后星夜飞离京城。这一些不都说明他有勇有谋吗?
我相信倘若曹操生在治世必定是个不可多得的能臣。然而当时的乱世注定他必须背负起“汉贼”的骂名来收拾分崩离析的汉家天下。汉朝的气数已尽,朋党、外戚、宦官争权夺势使它走向衰败。这时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出来撑住局面。孙权不行,他坐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历得四世已属侥幸;刘备也不行,靠得前朝“皇叔”之名,,以“仁义”面具收罗诸葛、关张赵云,占据荆州蜀中富饶之地,却终是“生儿不像贤”,刘禅宠信宦官,难脱前朝桎梏。事实证明只有曹操建立的魏国具有统一天下的能力。“汉贼”“乱臣”的骂名只是用来套住对前朝愚忠的愚民的缰索。识得时务的人,谁说曹操不是英雄?
“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切无不表现出曹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腕。“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高唱“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是表现出他广阔的胸襟和浪漫的情怀。
以当今全面发展的观点看,纵观整部《三国演义》,哪个人及得上曹操这样军事、政治、勇气、谋略、才气集于一身呢?诸葛也比不上,他没有狠辣的手段,所以会有宦官黄皓坏计;没有豪迈的诗情,所以要借吟前人《梁甫吟》抒志;没有严格的惩罚制度,让李严延误的军粮阻断了伐魏的征途。
曹操是一个强人,有巧取豪夺的能力,横冲直闯的勇气,抑强扶弱的智慧。他的产生既是个人际遇,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曹公,生而不能与之交游,真人生一大憾也!
星期天的早上,我和妈妈去北海公园玩,站在水边看见水面上雾气蒙蒙,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看见这景象,我的脑海里想起了老师给我们讲的《草船借箭》的故事。我想着想着,眼前驶来一艘大船,船头站有一人,我定睛一看,此人正是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的诸葛亮啊!于是,我大喊:“诸葛亮,让我上船吧!”诸葛亮叫人把我拉上船。我问:“你们这是要去哪里啊?”诸葛亮笑容中透着一股神秘,悄悄地对我说:“我们要去找曹操借箭。”诸葛亮让我穿上了铠甲,准备带我一起去借箭,我兴奋不已,连连拍掌叫好。不一会儿的功夫,我们的船很快就开到了曹营那边。这时只见诸葛亮吩咐我们敲鼓,呐喊,就像打仗一样。同时曹营的士兵们也把军情汇报给了曹操。于是曹操下令让神箭手们向我们射箭。一会儿有士兵报告说:“我们准备的稻草人已经插满了敌军的箭!”诸葛亮听后立即让船夫调转船头,不一会儿船的两边也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就命令士兵高喊:“谢曹丞相借箭!”又赶忙命令士兵赶快撤离。船一会儿就到了岸边。我上了岸看见稻草人身上全都是箭,就问诸葛亮:“您是怎么知道曹操会借给我们箭的?”诸葛亮一边扇着羽毛扇一边捋着胡子对我说:“我夜观天象,掐指一算,预测到今天江中有雾,曹操看不清我们,必然不敢冒然出军,只能放箭,这样我们的稻草人就能收到箭了!”我点了点头同时向诸葛亮竖起了大拇指,无比崇拜的.对他说:“您可真乃神人也!”诸葛亮若有所思的捋着胡子,摸了摸我的头和蔼的对我说:“我并不是神人,不是天生就这么聪明的。我也只是靠后天的努力,勤奋学习、博览群书,灵活运用书中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知,纠正自己的认知。结合实际,根据客观规律,掌握事物的发展趋向,才会有预见。如果你能够刻苦努力的学习,能够多读书,多从书中学一点知识,你会比我做的更好,你的未来会无可限量!”我听完诸葛亮说的话,心中暗下决心决定以后要好好学习,做个爱读书的好孩子!等我再抬起头的时候,诸葛亮摇着羽毛扇对我慈祥的笑了笑,他的身影离我越来越远,不一会儿就飘然远去了。
忽然一阵笑声把我惊醒,原来是妈妈看我望着湖水发愣,正向我笑呢!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战乱四起,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不少有名的能人名声名扬四海,诸葛亮也是其中一位千古罕见的人才,一位从山冈里走出来,逐渐成为一代名相的惊天动地的奇才。非常喜欢读三国,其中诸葛亮的传奇色彩也让我佩服不已,由衷地喜欢,也有不少受益之处。最令人叹服的就是诸葛亮的忠心。从刘备的三顾茅庐,到后来死于军营中,这一路走来,诸葛亮又何尝不是忠心耿耿,尽忠报国,肝脑涂地,可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的著作《出师表》引得无数后人的赞叹,多少忠肝义胆包含在其中,引人泪流,陆游曾称赞到:“出师一表真名世,千年难堪伯仲间?”,一颗多么赤诚的心啊!虽然今日是个和平的年代,但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永垂千古。
为人处事,应有诸葛亮的宽容,宽容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润滑剂,赤壁之战时,虽然孙刘联手击败曹军,也让诸葛亮与周瑜有了一次碰撞。若不是周瑜气量小,又怎么被气死呢?周瑜的那句“诸葛村夫”,包含了怎样的怨恨?诸葛亮对于周瑜的冷嘲热讽,并没有一点怨恨,也许,周瑜的死,也令诸葛亮黯然神伤,两个都有着超世的才华,也怎么不令诸葛亮惋惜呢?危难与困难面前,该有诸葛亮的那番从容淡定以及“勇”,孙刘联盟时,周瑜故意为难诸葛亮,让他三日之内制好大量的箭,并立下军令状,这项任务在当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诸葛亮并没有慌张,前两天依然过着悠闲的生活,第三天早邀了鲁肃一同喝酒去借箭。他用他的“勇”让周瑜无话可说。他的“勇”决不是战场上的勇,是一种谋士的勇。正如空城计,面临大敌,一般人早慌了,诸葛亮却从容不迫,悠然在城头弹琴,让机敏的司马懿也被骗了一回。这番拿生命为本钱的勇,天下又有谁能敌呢?做事,须有诸葛亮的耐心,诸葛亮的为安定南方,七擒孟获,这般耐心与大度,让孟获等人诚心的投降。如若是别人,恐怕抓到了要么流放要么杀了,又哪会又这种心情?七擒,这是史上除此未有的了,也许,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成功离我们不远,多做几次成功就会降临吧!诸葛亮这位惊世奇才,不仅是他的忠心义胆令我们钦佩,还有更多地方让我们学习。
山清水秀的卧龙岗雾气环绕,音韵和谐。在这块风水宝地上,你搭建了几间茅屋,背倚青山,面临绿水。你有时头戴青巾,身着布衣,躬耕垄亩;你有时抚琴吟诗;你更多的时间把注意力扎进诸子百家中,研习着天地风云,创制着手工技艺……我们看到,在你诸多才艺的结构中,一种擅长解剖自然科学密码的聪明才智渐渐凸显出来!
如果有人要将这时的你称之为自然科学家的苗子,也不无根据。
但你生不逢时。东汉末年,汉室的一统天下,在黄巾大起义的呐喊声中,在诸侯相互兼并,争夺的烽烟之中摇摇欲坠,分崩离析;动荡的气流协带着建工立业、光宗耀祖、青史留名的世风横流中原,蔓延神州。接着我们看到,你在向纵深破译自然科学的密码之时,这种能量巨大的世风向你袭来,吹进了你的脑门,吹进了你的心脏,进入了你的每一根神经。经过一阵战栗之后,你的感官发生了错觉,灵魂出现了变异。于是,你把志趣从自然科学的领域中连根拔出,开始一边研究兵家战术、治国权谋,一边全面收集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纷争变化的信息。当你觉得自己已经善于用兵,通晓政道,而且对时局了如指掌之时,你就自比前朝的政治家、军事家管仲、乐毅,甚至姜尚、张良。身上放射出了一种“可安天下”的“王佐”之气。为了产生更大的影响,你还为自己设计了一幅名叫“卧龙”的形象广告。
我们看到,你的“卧龙”形象通过朋友的口碑,不胫而走,四处传扬其手法就像一个商人,将自己的珠宝摊放在闹市中炫耀一样。但你与那些急功近利的商人的售货方式不同:你从不向权贵们伸手去讨价还价。你的意图非常明显——你不效仿毛遂自荐,而是要在原地待价而诂,既保护“卧龙”的形象的尊严,又保住“王佐”之气的价值。不知是你的方式恰到好处,还是你的运气太好,不久,你的“王佐”之气就被志在复兴汉室而又兵微将寡的皇叔刘备嗅到。当他三次捧着“先生”的帽子进入你的茅屋之时,你便敞开了自己虚掩的心扉——你对刘备表示:“感激知恩之遇,誓为复兴汉室的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这样,你告别了躬耕垄亩、破译自然科学密码的岁月,踏上了烽火连年、哀鸿遍野的征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始终有着这么一个人,他手持羽扇,身穿白衣,超然脱俗,仙气飘飘,他用自己的一生完美的诠释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就是卧龙先生,诸葛孔明也。
城外,古道边上,一座茅屋矗立在漆黑的夜中,凛冽的寒风吹刮着草屋,发出“簌簌”的响声,微弱的烛光从茅草屋中透了出来,你身穿一身白色长袍在微弱的烛光下读着书,你早已习惯了这份孤独和寂静,但其实你的心中也在不断的期盼着知己的来临,终于,刘备来了,他凭着三顾茅庐的赤诚和统领天下的雄心壮志打动了你,你终于出了这方小小的茅屋,开始书写你那不朽的传奇。
博望城中,你面对着曹操几十万的人马,你丝毫没有逃避,也没有退缩,而是果断而又刚毅的挥动你的羽扇,挥出一把熊熊大火,让曹操的十万精兵刹那间土崩瓦解,这时,你期待天下能够早日安定,百姓不再颠沛流离。
西城中,你大智大勇,面对兵临城下的十五万司马大军,你沉着冷静,一改往日谨慎的作风,曲如行云流水,人若闲庭信步。一出空城计生生吓退司马懿,这时,你期待的是夺回战略要地。
白帝城中,你独处高高的城楼,凝望冰冷的月光深深感叹,没有了解你的主公,今后的路你依旧要走,这时,你期待的是汉室的兴隆。
你的才智令敌人丧胆,你的胆量让勇士敬佩。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你也犯过一些错误。马稷纸上谈兵,你却委以重任,落得个街亭失,挥泪斩;魏延是难得的人才,你却认定此人头长反骨。然而这些过错,也使你更加沉稳与坚韧。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你一生淡泊明志,追随刘备二十余载,尽职尽责,只为当年的承诺。
为完成大业,南定孟获后,你写下《出师表》以明心志。你带着蜀军,也带着你的忠贞和不悔的决心出发了,却左冲右突也未到达洛阳,但《出师表》却铭记了你一生的期待。
你走了,带着未完成的心愿走了,你耗尽了大半生的精力和心血去匡扶汉室,去终止征战杀伐的乱世。
但你虽然是失败了,但你也被我们永远记在了心中,记在了滚滚的历史长河里。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就是我眼中的诸葛亮。
假如我是诸葛亮,那么三国一定是汉室的大好江山。
假如我是诸葛亮,当曹军将领夏候焓虼缶垂セ髁醣冈谛乱暗木樱沂紫然崛霉赜鹆毂辉诓芫サ谋鼐仿穹谜欧闪炀迩Т蛳确妫栽拼2千大军将所有山谷团团围住,最后让关平、刘封带上3千大军在曹军败走的小路上“静候佳音”。当曹军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杀来时,却被张飞挡住,只见张飞的丈八钢矛左一个右一个,杀敌之数少则一百,多则八百,由于张飞寡不敌众,被曹军杀退,将曹军引入埋伏区。这时,关羽断其曹军后路,赵云又带领兵3千将山谷团团包围,赵云、关羽与张飞前后夹击,将曹军打得连连败退,当曹军要从小路撤退,却被关平、刘封挡住。就在这时,曹操见夏候俪俨还椋秩孟暮蛟ā⒉苋蚀鲜蚓聪嗑龋胰唇写蠹颐鹗毡酝蚣敕糯虻貌芫蟀堋
假如我是诸葛亮,当司马懿亲自带兵五百万前来攻打长安城时,我一定不会让马谡去守街亭,而是在那里修筑防御工事,由王平、高翔、邓芝为首级,以赵云、魏延、姜维各为先锋、中坚、后部支援,齐守五路,不让司马懿攻打长安城街亭时有了空子可钻。
如我是诸葛亮,我会用智慧来抵抗敌人的任何阴谋,还会用智慧来给百姓解决水和饥饿的问题。还有一些居民的住房问题也会由我的智慧来解决。也会让蜀国人民过上好日子。
假如我是诸葛亮,我会休养生息,保重好自己的身体。不让自己只活五十一岁。
假如我是诸葛亮,我建议刘备带领人马挥师南下,准备吞并魏国。如果东吴也广纳人才,那么我会劝告刘备,派遣人才假意投靠魏国,最后釜底抽薪,渗透魏国,占领魏国。
我假如我是诸葛亮,我会率八十万大军南下,准备伐吴,,并派出五虎上将助战,不久,又有黄盖等吴将前来投降,我料定此必有诈降,于是告知主公将计就计,令十多名心腹暗中随去,潜伏在船上,等到黄盖驾船来时,他们立刻点燃火种,掉转船头,我军趁势杀去,混乱之中,张飞、黄忠被斩,周瑜、马超、黄盖被抓,我军乘胜追机,东吴大败,孙权战死,自此,东吴灭亡。
假如我是诸葛亮,我会带上各级官兵攻上曹、吴军筑守的大城市徐州,招兵买马,再打下虔州、福州、南京、以那里的城墙阻挡曹军,最后再打曹、吴军的大中城市,吞吴灭魏,统一三国,为后主刘禅成就霸业。
笑看桑田,何等的惊才绝艳。
想那诸葛孔明,一声戎马,天降奇才。他面对千军万马。淡然而胸有成竹,仙风道骨。空城之计退司马,锦囊其中藏玄机,火烧赤壁借东风,临终木雕或千军···········满腹经纶,飘飘然有天神之概。
只可惜天妒英才。
孔明留给后人的,比起敬赞,更多的是遗憾、刘备病故,其子刘禅继位。幼帝无知懵懂,汉之重任降于孔明之肩。年过半百而鞠躬尽瘁,孔明自然任重道远。吞尽千般苦楚,孔明吃力地扶持着这个刘备打下来的江山,扶持着摇摇欲坠的蜀汉。终于是不得不离开幼帝,孔明挥军南下,只剩下一首著名的《出师表》。此后,孔明在与司马懿一役积劳成疾,驾鹤西去·······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孔明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他一生只追随过刘备,可谓死而后已,致力于助刘备夺得天下。刘备敬贤,孔明因此得其青睐。而刘备一去世,刘禅,不过是留给后人一个“乐不思蜀”的笑话。孔明临死前想的都是如何保住汉朝主力军队回朝,其忠诚可见一斑。英雄无用武之地,我恨刘禅的无知愚昧。自孔明之后,蜀汉渐渐衰败,终于灭亡。
悲哀,一代军师就此陨落的悲哀。
战场上,再不见那运筹帷幄的身影;朝堂上,再不见那淡然智慧的白衣;草庐中,再不见那侧卧品茶的纶巾········
凄凄惨惨戚戚。
刘备三顾茅庐请得孔明出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着实惊讶于孔明的智慧,妙计频出使人防不胜防。即便是以《三国演义》纵观天下的角度来看,哪怕是三足鼎立,孔明依旧是世之巅峰人物,列于金字塔塔尖。可以说,蜀汉的江山,三分之一归刘备,三分之一归众臣,三分之一归孔明。
诸葛孔明,天之所骄,亦为天之所妒。
刘禅究竟是何想法?孔明已是暮年,强弩之末,如何在硬扛下大风大浪?可换一角度,刘禅空白纯洁的思维应该只知道玩耍。与你我一般的年纪,本应玩乐悠悠,无牵无挂,却意外地政务缠身,难以放飞自由。困惑不解混沌不愿中,蓦然冒出来个能替自己摆平一切的诸葛孔明,自然是将所有政权都交到其手中。只是苦了孔明。
孔明悲,孔明悲!
夜幕降临,坐在桌前的我闲来无事,打开电脑,随意地敲了几下键盘,随后,只见电脑突然黑屏。正值我纳闷之时,发现自己置身于营帐外,帐旁迎风飘扬的旗帜上赫然写着一个大字汉。
汉?西汉,东汉,蜀汉?难道我穿越了?这么神奇的吗?我一边疑惑的自言自语,一边抬眼打量着这个军营。显然,我面前的这个营帐远比其它的大得多,营帐四周,满岗哨,防备之周密,几乎水泄不通。又是一眨眼的功夫,自己已来到了营帐的内部。这才发觉,这帐看着大,里面却只放了张书案,上面堆满了竹简,一旁的火烛仍在闪烁着微弱的烛光。只见一人正一手持扇,一手持简,借着烛光聚精会神地思忖着什么。我有些欣喜,这身打扮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简直和《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一模一样!
他大概也察觉到了我,放下竹简,缓缓起身,看着我问道:是蜀国的舍人(门客)吧!一听此话,我急忙道:正是,鄙人仰慕先生已久,特此来访。噢?何等大事,要劳烦您深夜亲访?鄙人不才,有些许疑惑,望先生解惑。我见状,连忙道出了我一直想问孔明的话。
先生想必已年过半百,自受玄德之请初出茅庐,为一平天下之事鞠躬尽瘁。但先生您围场不知平定天下之艰,为何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玄德,明主也。吾一生为其效劳,誓定天下,现回首,自知有功,胜平生碌碌而无为。玄德,乃天下尽仁尽义,为明主,吾无怨无悔。
先帝终前,曾白帝托孤,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一话正出自他口,现其子不理朝政,只知纵酒享乐,先生为何不取而代之?
吾终生为汉室竭忠,后主虽弱,但视吾如父,更况朝中老臣不乏智忠之士,我若代替后主,便是对汉室不忠啊。
先生体况日下,为何仍六出祁山?此行必精血大耗啊!鄙人愚见,先生此时颐养天年再好不过,汉室又与先生何干?
非也,先帝视吾如兄,尝三顾老臣于茅庐之中,后托臣以大任,若吾无法成大事,何以告先帝之灵?又怎能安然逝去?
听了诸葛亮一席话,我不禁暗暗钦佩,只得道:先生一生为光复汉室,一平天下而鞠躬尽瘁,着实不负千古美名,鄙人告退。说完,便化为一道金光,回到桌前。想起刚才的经历,对孔明先生多了一份敬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众多,但唯有三国时的英雄曹操最令我敬佩。
《三国演义》把曹操描绘成一代奸雄,于是很多人就用一个“奸”字去评价他,认为曹操是一个奸诈虚伪的人物。这种评价受了“尊刘贬曹”思想的影响,我认为这样评价是有失偏颇的。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他可说是历史上一个不折不扣的“风流人物”。曹操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他经历过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没有种困难能够使他消沉,没有一个困境能够把他打倒。是的,曹操能够笑对困境,这就是很多英雄人物都比不过他的地方。
曹操一生中败绩很多,可有谁见他气馁过?濮阳攻吕布,宛城战张绣,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这些战役中,曹操一次比一次败得惨、败得透,但曹操都能在这些困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乐观的态度,并且能够迅速振作起来,甚至还能够马上组织起反攻。我们看不到曹操的眼泪,相反我们能够听到他失败之后的长笑,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
曹操败得最凄凉的时候,莫过于“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孙刘联军使用火攻,使曹操八十三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可他在逃亡中仍是镇定自若,大笑敌军缺智少谋。
《三国演义》中这一段写得特别有戏剧性,每逢曹操大笑都会再遇到敌军的攻击,给他以雪上加霜的打击,可他并不气馁,就像遇到关羽,他依然镇定地用“情义”二字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在我们熟悉的历史中,可与曹操此种败绩相比的还有项羽败走乌江和刘备被火烧联营。可项羽战败自杀,刘备一蹶不振,两人双双抛下了大好前程。而唯有曹操,用笑声镇住了一切困难,用失败后的“星星之火”,重整三军,卷土重来,燃起“燎原之势”,终于为后代奠定了统一中国的基业。
曹操是一个在失败中成长、在笑声中坚强起来的伟人。所以,在繁忙而残酷的战事之间,他还能乐观地写诗抒怀,其诗“苍凉雄健,才华纵横”。诗中展现的宽阔胸怀,无人可比。如此文韬武略、胸怀宽阔,历史上又有几人?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曹操或许也有一些缺点,但是他能够笑对困境,能在困境中用积极的心态战胜困难,我个人认为这是最难能可贵的。笑对困境最风流,曹操不应该只是戏曲里的反派角色,还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榜。大家以为呢?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慢慢历史长河中,数风流人物如春笋一般节节而出,而我却只欣赏其中一人——诸葛亮。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毫无疑问,这是对诸葛亮才华的侧面概括。集超人智慧与谋略于一身的诸葛亮,被善于招揽人才的刘备重用,蜀国在诸葛亮的全力以赴下,终成就了大业。
我喜欢诸葛亮遇事镇定自若,深谋远虑。在“空城计”中,智慧的他毫不畏惧司马懿的逼迫,从容布置,从而使对方退兵,西城得以转危为安。我喜欢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在“草船借箭”中,妒贤嫉能的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从而借来十万支箭,为赤壁之战准备了足够的箭支,也保全了自己。我还喜欢诸葛亮的智勇超群与忠贞不渝。诸葛亮为了求得南方的长治久安,听从马谡的建议,采用“攻心为上”的计谋,在与孟获的战斗中七擒七纵,最后使孟获心悦诚服地归顺了刘备,成为蜀汉南方的屏障……这一幕幕,道出了他的智慧,演绎着他的神话般的人生。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风春月。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诸笑谈中。”“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这些神话般的故事连同他的名字一起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闪光。他“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却偏偏遇上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出师未捷身先死”,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慨叹和唏嘘,无限的崇敬和思考。纵观他传奇的一生,既有“隆中对”对天下局势的远见卓识;又有“舌战群儒”对东吴谋士的磅礴气势;有“草船借箭”对天气及曹操洞若观火的预测和揣摩;更有“火烧赤壁”对战事的胸有成竹……
在历史的风霜里,他羽扇纶巾,缓缓从历史中走来,手中的扇子微微一抖,嘴角的表情微微一扬,金戈铁马止步于千里之外,浩浩敌军殒命于埋伏之中。他,就是我眼中的诸葛亮——一个有超人胆略和杰出军事才能的三国英雄,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历史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