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炒饭是我最喜爱持的一道菜。
扬州炒饭味儿好,看相也好。当一盘彩色斑斓,鲜香扑鼻订单扬州炒饭呈现在面前,真会令人倍感欣喜,两眼发亮。看看米饭,粒粒分明,雪白透亮。粉色的虾仁宝宝熟睡在米饭妈妈的怀里,红色的萝卜,黄色的鸡蛋,绿色的青豆撒落其间。萝卜似玛瑙,鸡蛋似宝石,青豆像翡翠,简直就是珠宝的大烩炒。
美味的扬州炒饭始创与隋朝,它是我国四大名菜系列中的一道名菜,制作上很讲究。米要优质大米,以保证品质。待米淘洗干净,便用开水烫透,使其易于松软,然后上蒸笼蒸熟。蒸出的米饭,不起黏,不起团,颗粒光洁,软硬适度。其次鸡蛋一定要柔炒成桂花状,干这活得神态沉静、手脚利落才行。另外所有配料除炒青豆、虾仁外,均要加工成豆粒大小,与米饭般配,讲究丁配丁,丝配丝。
炒时,先放入鸡蛋,炒成雪花状,倒入米饭,炒均匀,使粒粒米饭都要裹上蛋液,俗称“金裹银”。再把其他配料一一放入炒均匀。炒好后如碎金闪烁,光滑润亮。鲜美爽口。
吃时,我喜欢把所有的配料都弄一点和米饭并成一勺吃,然后慢慢咀嚼,细细品尝它的味道。真是美味呀!
每次我告诉别人我是扬州人的时候,人家总是说:“扬州自古出美女,男孩也是帅哥”。我好奇的问妈妈为什么扬州人美呢?妈妈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扬州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文化名城。随着扬州经济的发展,扬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五岁前一直生活在江都,20xx妈妈在扬州买了房,那年我刚出生,妈妈说当时这里很荒凉,只有大润发,街道也很窄。09年我们来到扬州,我简直不敢相信妈妈口中的荒凉之地这么漂亮。这几年我目睹了扬州的城的快速发展:街道宽阔,广场优美,绕城高速四通八达,一幢幢豪华、漂亮的住宅楼拔地而起……润扬大桥、火车站,飞机场的建成,更是锦上添花
如今的扬州白天风景如画而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古城扬州褪去了白日的喧嚣,换上了迷人的晚装,星星点点,璀璨夺目,让人沉醉。
我的老家在江苏扬州,那里是鱼米之乡。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个西湖,我们扬州有个瘦西湖,瘦西湖的美景和西湖的美景都不相上下,瘦西湖比较小,人比较少而已!瘦西湖也有一个小苏提。
瘦西湖有几个重要的景点,它们分别是:白塔、五亭桥、小苏提和二十四桥风景区中的九曲十八弯!最值得一提的是:五亭桥,它的外表像一朵美丽盛开的荷花,五亭桥的五个桥洞是相连的,据老人说:“在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晚上在任何一个桥洞中看,都有五个月亮。”说到这里你一定会问我:“哪个月亮才是真的呢?”我告诉你,你看到哪个月亮都是真的哦!说完了五亭桥,那让我们说说在二十四桥风景区最有名的九曲十八弯。唐代大诗人杜牧的一首诗中写道:“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九曲十八弯的确有十八个弯道和九个曲折,真是名副其实的九曲十八弯呀!我说了那么多,你也想去我们扬州的瘦西湖玩玩吧,我随时欢迎你哦!
雨后的天空,如澄澈的湖水,太阳没有撒下金色的光芒,雨洗尽天空的乌云,云淡风轻。满眼已尽是翠色绾绕的古典民居。在青青的石板路上是小水洼中映画下宁静的天空。七月,我在扬州。
妈妈说扬州是古代的名城,自古出美女,美玉。我想我眼前的扬州又何尝不是一名美女,一块美玉呢?如今我跟随着爸爸妈妈行走在扬州,我在这感知这座城市的美丽。扬州的美,美在她婉约和精致,那些历经岁月的亭台楼阁,散发出的是古典的气韵,宛如一位气质高雅而秀美的女子;那些美丽的阁楼木雕,那些青葱的盆景,那些已经斑驳的青砖都向我诉说着扬州的美。扬州的美,美在她的清新和淡雅,不加繁琐辉煌的金装,是那古桥边缓缓流逝的水,每一环荡漾的清波都是她如玉般温婉的抚摸。我爱扬州,即使离开,也尽是我的无限难舍。
扬州,你是美丽的,你的美打动着许多人,你用无言的话语向我诉说着你别样的美丽!
下午,我们上个园去玩了,个园是扬州一个盐商的家,这个盐商叫“黄至筠”他是1778-1838年的两准盐商也是盐总督。
一进大门就看见后花园,一片密密的竹林,在往前走有很多假山和亭子,假山旁边有一个大的水池,假山就是围绕着水池转,假山有好多路口,就像迷宫一样,我随便找了一个路口我们就进去了,进去以后有很多路口,我慢慢的走着,跟表弟俩闹着玩,妈妈从后面一把抓住我,我吓了一跳,原来我再往前走一步就掉下去了,我吓了一身冷汗,在里面转了很长时间,我们才出来了。
再往前走就到了黄至筠的卧室,从卧室出来就看见有一口深深地井,地井旁边有一个小门,出了小门就是一条长长的巷子,巷子两边种的梧桐树,高高的梧桐树长的很茂密,因为巷子不宽,两边的梧桐树上的叶子都连在一起了,虽然天很热,但是在那里我感觉不到热。
在主卧的旁边有好多厢房,和客房,客厅,厨房,还有餐厅,这是房子都是连连相环的,每个看上去都是独立的,但是你要是走进去,它们都是相通的。真佩服那是的工瓦匠。手艺真是一个高啊!
从个园出来,我真是感慨万分啊!我有点依依不舍的,但是我还是结束了这次的旅途,要是下次有机会,我还会再来参观个园!
我的家乡是多么的美丽啊!它就是苏北平原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扬州。
扬州的风景非常美丽,特别是公园,有个园、何园,还有瘦西湖……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瘦西湖了。瘦西湖里有无数棵的柳树,嫩绿的柳枝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看上去就像一个少女正在湖边梳着长长的头发。每当春天到来时,湖边都会开满桃花,桃花的颜色最特别了,有红色、粉色、白色……当风儿吹来时,远远望去,就像五颜六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快听,船娘一边摇着船,一边唱着动听的扬州民歌《茉莉花》……连小鸟都听得如痴如醉,叽叽喳喳跟着一起唱着美妙的歌曲。
扬州还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文昌阁、四望亭、石塔寺、平山堂、五亭桥、白塔……特别是我们汶河小学门前的两棵千年古树——银杏树,每天都傲然挺立在路边,好像在告诉我们扬州悠久的历史,还好像在告诉我们:新的一天又要开始了,孩子们努力吧!
我突然想起一首诗:“古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啊,在滚滚的长江边上,我的家乡扬州真美啊!
嗨!大家还好吗?今天我们又要说说小吃的问题了,今天我们就要说一说扬州炒饭的由来。
扬州炒饭又名扬州蛋炒饭,在谢讽的《食经》就有“越国食碎金饭”,即是扬州蛋炒饭的前身。相传隋炀帝巡游扬州时将“碎金饭”传入扬州,也就成了有关扬州炒饭最早的记载。
扬州炒饭是如何从扬州向外传播,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他就是扬州知府伊秉绶。
伊秉绶,福建汀洲人,乾隆54年任扬州知府。此人政声很好,不仅精通诗赋书法,还是美食家。盛传如今流传于粤港一带的“伊府面”及“扬州炒饭”,便是由他发明的;如今我们吃的方便面,便是在伊府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伊秉绶亦被人称为方便食品的开创者之一。
香港著名书法家凌云超先生在其所着的《中国书法三千年》中说:“江苏式的炒饭即葱油炒饭是也,所不同的伊府厨师又锦上添花,再加上一些虾仁和叉烧同炒,所以能味美逾恒,此味华南人士即称为“扬州炒饭”。伊秉绶罢官回原籍后,也将此法带回老家福建,并特意在他所着的《留春草堂集》中介绍了扬州炒饭的制作方法。这时的“扬州炒饭”已不仅仅是扬式了,还是粤式菜谱中的一道美食。正是伊秉绶的创新与传播,才有了今天“扬州炒饭”五彩缤纷的面孔。
国庆黄金周,天天有惊喜!这不10月4日一大早我和爸爸妈妈组成的旅游小组就来到了扬州大明寺。
对着寺门,我们像其他游客一样,虔诚地鞠躬作揖,跨过高大的门槛,进入寺内参观。
别看大明寺外表很普通,似乎与一般的寺院无异,可里面却别有洞天。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高达4米的巨型玄铁香炉,上面依次铸刻着多位菩萨。香炉身后便是寺内主体建筑——大雄宝殿。降魔万世功德天神手持降魔杵盘腿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四大天王脚踩小鬼,手持武器,气宇轩昂地侧立在两旁。如此气势使人不寒而粟。
依次走过各个小殿,我们去了钟楼,撞钟祈福。紧接着我们又迫不及待地攀登栖灵塔。该塔呈方形,共九层,高耸入云,巍峨壮观。第四层“塔中塔”供奉着释加牟尼的骰骨——舍利子。今日终于有幸目睹了这至尊圣物。登上塔顶,极目远眺整个扬州城尽收眼底,其景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忽然我们好像看到大日如来在远方的天际向我领首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