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位哲人将人生定为三个词:“立志、生活、受难”。由此可见,立志在人生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啊!
人的志向会随着年龄的增大和思想的成熟而有所改变。我就曾换过很多志向。起初,我立志要开一家超市,那样就会有吃不完的糖果,后来,随着时间推移,我又立了很多志向:律师、医生、考古学家。现在,我又有一个远大志向,并且我正在矢志不移地向这个目标前进,那就是:收复失地,重振中华。
小时候,我就常听爸爸讲:中国本来是很大的,可由于封建腐朽统治,领土大量丧失。他用手指着地图上库列岛那一带,说:“这里有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划进俄罗斯,否则俄罗斯哪有这么大?”现在,我作为祖国的热血青年,就应该为祖国领土的完整而奋斗。我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魂。头可断,血可流,我的志向不能移。
在向这个目标奋斗的过程中可能有许多的东西会影响我。可能由于七情六欲会阻滞我对这个远大目标的奋斗,也可能为生活上的琐碎事情而烦恼。但这一切都只能成为我懈怠的借口,而不能成为我奋斗的绊脚石。在我奋斗过程中的绊脚石,我会将他们全部踢开。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心里常默念“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将这一切苦难看作是上天对我的磨练。大事不是常人所能做的,只有非常人才可做非常之事,我会一直坚持,直至我倒下的那一刻。
因为我的生命,已经献给了祖国。
就像《诫外甥书》所言:“志当存高远”。是的,我们不仅要有梦,还要有一个高远的梦。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物理学家。许多人认为,物理是一门复杂枯燥的学科,可并不是这样的,物理可以让我们以一个客观的角度审视我们生活中的一切。虽然学习过程中可能会让你感到寸步难行,但当我们发现自己可以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发生的事时,我们会感到无限自豪和愉悦。
其实我的梦想来源不止于此,更是因为,中国目前真正懂得并从事物理这个学科工作的人员还是太少了。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贡献,让全世界认识到,中国人—更棒!
梦想不应该只是一个梦,我们不但要敢于造梦,还要努力圆梦。而努力,则需要正确的方法和方向。
方向是尤为重要的。如果只有高远的梦想却没有准确的方向,那就犹如一条在迷雾中航行的船,不知前方何在。为此,我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榜样,他就是钱学森。我敬佩他渊博的学识,敬仰他为祖国做出的巨大贡献。
既然方向已经明确,那么梦想这条船要想到达光明的彼岸,还需要掌握划船的技巧,也就是好的方法。我要专注认真的对待学习,改掉粗心的坏毛病,因为物理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我要用审视的目光,以客观的角度看待每一件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我坚信,只要这样一直努力下去,我一定距光明的彼岸越来越近。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高远的梦想,并敢于为之奋斗!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道出了有志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志向呢?是燕雀小志,还是鸿鹄大志?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意志,献身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抱负?很值得深思。
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在毕业试卷上毫不犹豫地写下了:我的志向将属于千千万万个人。于是他摒弃个人利益,历尽险阻,探求真理,终于创造了人类伟大的科学理论——科学共产主义,并赢得了人们的赞扬与崇敬。
马克思走过的道路是艰险的,那又是什么支持他顽强地走下去的呢?那就是为人类谋利益的志向。也正是这个志向使马克思“不怕神威,不怕惊雷,也不怕天空闪电。”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人当志存高远。唯有如此,方能经历风吹雨打而屹立不倒,才能有惊人之举。
一百多年过去了。今天,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位身残志坚的年轻姑娘,她,就是张海迪。她的事迹感染了多少年轻人的心。是什么力量使她克服了身体三分之二的瘫痪,从而取得一般人所做不到的惊人成就?那就是“奉献于社会,奉献于他人”的崇高共产主义理想。这个理想,是她人生奋斗的原动力。
这也说明:人当志存高远。
无须再多举例论证了。自古至今,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无不具有远大志向。
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操,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杜甫,都说明:登高才能望远,志远才能达到千里之外,才能创造非凡成就。
相反,那些空谈志向,对天许诺“不达志,不为人”的人,话音未落,倒头便睡,依旧吃喝玩乐;也有的人也能为理想奋斗一番,但取得一定成绩后,恣情纵欲,洋洋得意,自夸其能。最终只能虚度人生湮没于茫茫人海之中。
可见,具有了远大志向,并辅以扎扎实实地工作,才是真正的理想,才不流于空谈,才不浪费光阴。只有树立了真正的远志,在生活、学习中才有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才能有不折不挠的勇气,去开辟新航路,到达成功的彼岸。
让我们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时期,让自己的小目标对准大目标,努力学习,贡献于祖国,以伸手为耻,以给予为荣,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不息吧!
9月20日,这于我而言,它是与众不同的,是我们在心中雀跃已久并翘首以盼的神圣时刻。这一天,我们在二中新校区大礼堂参加了“”班揭牌仪式,受邀参加的领导嘉宾有:周总理卫士高振普将军、思想生平研究分会名誉会长廖心文奶奶等,大家共聚一堂见证这非同寻常的荣誉。
仪式在庄严激昂的国歌中拉开了序幕,当美珍老师双手捧着“班”这面金黄色的班牌时,全场掌声雷动。老师激动地说:今天,我光荣地成为了班的班主任,我知道这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使命……说起周总理,孩子们的眼睛会发光……孩子们,早立志,立伟志,因为我们是‘班’的孩子,因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定会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底气与勇气……”在老师深情的发言中,我的眼角有温热的泪,心中翻涌着冲天豪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震撼灵魂。
在廖心文奶奶的专题报告《以伟人精神激扬青春梦想——学习青年时代》中,周总理那一句“面壁十年图破壁”使我荡气回肠。正是这场演讲,让我看见了十几岁时的周总理志存高远的样子,他的宏伟志向和家国情怀,他破釜沉舟立志用知识武装头脑拯救全国人民于水火的毅力,令我肃然起敬。南开大学对总理在学校学习时的评价非常之高:“君性温和诚实,最富感情,挚于友谊,凡朋友及公益事,无不尽力。”
周总理这种大公无私、克己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刻苦求知的学习精神正是我身上所没有的。了解了周总理更多的生平事迹后,我发现伟人的卓越精神越发的可钦可佩,他炽热的光辉把我的心灵照耀得温暖敞亮。今天,我们光荣地成为了“班”的一分子,我立志严格传承“聪明正直”的校训,追随周总理的脚步,为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而不懈努力。
老师说,大志向产生大力量。是啊,志当存高远,让我们沿着伟人的足迹,担起时代的使命,迎难而上,一起奋斗,给这个世界我们最好的!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人一直都在讲论着“要立志”、“立志的重要性”足以见得立志何其重要。
可光立志不行,还须“志存高远”。
立下一个理想,如“长大要赚好多钱”、“考试要排名第一”等等,这些都太过于凡庸,我们应树立远大的理想,像“要努力奋斗,长大为国家做贡献”等,这样,我们“志存高远”,才会“追慕先贤”,有努力的目标,朝着“高远之志”迈进。
就像我们所爱戴的周恩来总理,少年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一个多么远大的理想,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后来,他不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吗?努力读书,振兴了中华——这才是“志存高远”!
志当存高远,当我在读过这么多篇古时先贤留下来的有关“立志”的文章后,我是真的认识到了“立志”的重要性、“志存高远”的重要性!所以,我暗暗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长大要为祖国的振兴出一份力量!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
理想是我们心中的一颗闪闪发亮的星星或是一盏明灯,它可以为我们指出进步的方向,然而,理想也是被需要的一个奋斗的目标,但他需要让我的努力来当做代价实现,世界万物都有自己的目标……
“理想”顾名思义,就是幻想自己长大以后的职业或是工作,但有时也有另外的意思,理想是人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付出代价,付出自己的辛勤,人们说百衣天使是安琪儿,但安琪儿如果没有理想,有怎么会无所畏惧地与病魔做斗争呢?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也不是因为她的理想而奋斗吗?如果不是那她有为什么会献身于科学呢?那她有怎么会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因为理想吗?理想它可以让人从疲惫不堪是立刻充满活力。理想可以让人坚持不懈得奋斗的目标;它可以帮助你冲破许多的障碍物。人生的道路是十分的漫长,因此也会有障碍,但如果你有了理想,那么你就会为了它而“不怕困难而一直走下去”你的人生该是多么的多姿多彩啊!但,与此相反,如果你没有理想,那你的人生是多么的没有意义啊……
理想是人精神世界里的支柱,当你失败了,感到灰心丧气时,只要你一想到你的理想,你便会打起精神来,当你成功时,你就会向另外一个目标前进,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理想作为你的奋斗目标,但你可不可以实现这个理想,那就得看你能不能坚持到底了,俗话说的好“没有目标,哪儿来的劲头”朋友,看了这篇文章,你会不会也立下一个理想为它而奋斗呢?你能不能实现它呢?
记住,你只要坚持不懈,你的理想终有一天会实现的。
学了诸葛亮的《诫子书》后,我明白了做人要志存高远。这使我联想到许多。
人当志存高远。小时候我第一次见古筝,就被它优美的音乐迷住了。我就一直学了下去,但学着学着,似乎迷茫了,找不到动力,因此练琴也不像之前那么专注。老师察觉到我的变化,给我看了一段视频。在国外,一个音乐剧场的舞台上,放着一台古筝,一个人缓缓走到舞台中央,坐到古筝前弹奏出惊鸿一曲,台下坐的人无不被古筝的音韵所折服,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老师什么也没有对我说,但我已领悟到老师要传达给我的,我也我也把中华乐器发扬到世界各地。
志存高远,也需脚踏实地,。从我立志要学好古筝的那一刻起,我就必须付诸行动。在暑假时,为了迎接考级,我每天练琴四个小时以上。但对我来说,最难的是背谱。于是,我在暑假的清晨,每天早起30分钟,单独背一下谱,终于倒背如流。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的考级证书上批上了“优秀”。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志存高远,逆风前行。
两千年前,一支一百多人的队伍迎着大漠吹来的风,朝行暮宿,行走在河西走廊的广袤土地上。有一个人走在队伍的最前头,他坚毅的目光射向远方,他胸中激荡着远征的豪情。那手中高悬的旌节在银色的月光下愈发显得肃穆则庄严。而他未曾想到这一次离去竟是整整十三年。十三年后他历尽艰险,凭着对家国的满腔赤诚坎坷归来,而他带血的脚印早已遍及天山南北,乃至中亚、西亚各地,他打通了古老中国连接西方的第一条道路——丝绸之路。他就是张骞。
宋代文豪苏轼曾说过:“古有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历史上那些熠熠生辉的智者、勇者、探索者无一不是拥有了坚定而高远的志向。高远的志向是一种内在的刚毅与动力,它使人们克服了艰苦、挫败、困难和痛楚从而不断向前,而人类亦正是因为拥有了高远之志而创造了奇迹。司马迁在身受腐刑之后穷毕生心血完成了“史家绝唱”,贝多芬在耳聋之后依凭着他对音乐和生命的执著写下了激昂澎湃的《命运》交响曲,“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坐在轮椅上的史蒂芬霍金没有放弃他对宇宙起源探索的无穷渴望,身患癌症的兰斯阿姆斯特朗在战胜病魔之后重新站在了世界最艰难的自行车比赛的巅峰。
今天,我们穿过历史的风尘,瞻仰着英雄的足迹。而历史是不会停下的,它如江河滔滔不息。在今天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我们站在了历史的前端,我们肩负起了社会发展的责任,我们的行为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崇拜金钱非我志,追名逐利非我志,贪图享受非我志,不劳而获非我志。我渴望的是登临顶峰看天地旷远,我渴望的是远涉江河看山川壮丽。我崇拜躬行实践、探索真知的人,我更崇拜心怀天下、施爱于民的人。高洁的志向才是我追逐的方向。
残鳍之鱼,因怀有遨游大海的梦想,而能与群鱼并肩;断翼鹰隼,因持有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志向,而能翱翔天际;断臂舞者,因抱有绽放舞台的憧憬,而能舞动奇迹。
人生的高度并不取决于你现在置身何处,即使位于金字塔顶,只要能以塔顶为目标并为之奋斗,便能在塔顶绽放生命之花。
若上帝不公地将你放在了极为困难的位置上,坚持自己的目标,你便有机会让上帝对你俯首称臣。
亲戚反对,经济困难与接连落榜,无不将俞敏洪置于了人生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种地还是再考一次,对他来说选择似乎很困难但实际上却很简单。一心要去北大,不曾动摇,而也正是他对目标的坚持让他成功考上了北大。每个人都赞叹他的那一份坚定,而我想说,若他没有那一个目标,他的坚定也只会换来一辈子的田间劳作,是他的目标,指引他前进,铸就他的传奇。
上帝在绝多数是公平的,但人生难免会遇到坎坷,而你目标的高度将会决定你所能跨过的坎的高度。
以推翻白人统治为目标的黑人或许会在发动动乱而进入监狱后便放弃自己的想法,他们或许会认为他们的行动已经撼动了白人的统治。但以让白人黑人平等相处为目标的曼德拉来说,监狱只是他事业的有一个起点,他在监狱中对自己的事业进行了更深刻的思考,而那进行思考的动力就来自于他那伟大的目标。
自古,立志高远者,不畏艰难,成大业。玄奘跨越艰难险阻,成功达成西天取经的目标;爱迪生不畏失败挫折,达成创造电灯的目标;王石克服身体疾病,达成挑战自我享受人生的目标。
但反观现在,有一些年轻人全然曲解了目标的含义,他们不明白:目标应该是一个切实的方向而非虚无的幻想,应该是不懈奋斗的动力而非拈轻怕重的借口。一个不对目标付诸努力的人,他所谓的“目标”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而非真正的目标。
面对竞争日益残酷的现代,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走得更高更远,而拥有一个目标会让你在前进的道路上更加勇敢,更加果断。持远大之志,成伟大之事,心怀理想,奋勇向前,每个人都可以名垂千古!文/孙焕宇
悉由我执生,留彼何所为。世间诸灾难,怖畏及众生。志当存高远,随波慎逐流。君子志高远,尽展凌云志。
人生苦短,故需惜时如金,及早立志,有道是“有志不在年高”,却也不如少年志容易实现。人生在世,当有一番作为,方对得起辛苦来世一遭,百学需先立志,立志当存高远。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古之圣人之所成,其皆出于立志矣!文王立志,拘而演《周易》;仲尼立志,厄尔作《春秋》;屈原立志,流放赋《离骚》;左丘立志,失明厥《国语》;孙子立志,膑脚修《兵法》;不韦立志,迁蜀传《吕览》;韩非立志,囚秦著《孤愤》;大抵圣贤之所成,高远志向指迷津。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志向如清泉养人于肢体,志向如舞姿动人于心魄,志向如乐曲感人于肺腑,人之苍苍,惟有志之士演绎精彩人生。
庄子的心是空灵与澄净的,心如澄澈秋水,行若不系之舟,他甘愿做一颗守护月亮的树,甘愿曳尾于涂中,因为他的志向是守护那纯净的心灵之树。
李白的心是潇洒与不羁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铸就了他的豪迈与飘逸;“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激荡着他的自信与博大;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亮,剩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因为他的志向是快意泯恩仇。
司马迁的心是刚直与坚韧的,面对众人的嘲笑,他没有屈服,依然屹立在历史的峰巅上,“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刚正不阿,留作正气满乾坤,忧愁忧愤,著成信史照尘寰,他站在高峰上呼啸“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因为他的志向是编写不朽之作。
有志之士并非没有烦恼,只不过其善于把烦恼当作一阵清风一刮而过。有志之士并非没有忧伤,只不过其善于把忧伤化为希望的力量。有志之士并非没有痛苦,只不过其善于把痛苦的痕迹演变成前进的轨道。
百学先立志,志当存高远,人之苍茫,惟有志之士演绎精彩人生。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对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当自己完成并达到目标时,就容易自我满足。这似乎并不是什么坏事,为自己先定几个小目标,然后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攀上成功的梯子。但若在一个人只完成梦想的1%,甚至1‰时,就开始对所完成所获得的事物满足,而对后面还需接着努力的路程失去信心与兴趣。刚开始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时间长了,你就可以清楚的看见你与别人的差距,更能望见你与成功的距离。
诸葛亮的《诫外甥书中》有句名言:志当存高远。我们应该抱有远大的志向,这不是一种夸夸其谈,不是纸上谈兵,更不是痴人说梦,没有一个远大的志向,又怎么朝着它去努力。我们可以把这种远大的志向比作远在天空中的星星,虽然遥不可及,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汗水与奋斗,创造一条通往那里的路。“燕鹊安知鸿鹄之志?”志向是一种可贵的财富与精神力量,有了志向,就有了奋斗目标,才不会昏昏噩噩的混日子,导致自己一生碌碌无为,还浪费美好时光。远大的志向是成功的起点,也是最明亮的灯塔,让我们在明亮的路途中冲向成功,而不至于在黑暗中跌倒。“古人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高志。”我们也是一样任重而道远,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从小拥有报效祖国,为祖国的科学发展做贡献为目标,如儿时的周总理一般“以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目的,以“有志者事竟成”为座右铭去努力,在学习之路上勇往直前,披荆斩棘,不被那小小的目标而束缚在原地,为更远大的志向努力。
人生不可无志,励志则当高远。人生如此短暂,如此宝贵,怎么能没有志向而去整天混日子呢?同样,我们要有一个远大的志向,并且朝着它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而不是对别人炫耀自己怎么努力、多么辛苦,若真如此一般,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退回起点。远大的志向如蓝天,实际的努力如翅膀,当你真正努力后飞上蓝天达到自己的志向之后,你就会发现,蓝天多么美丽,你也会明白,自己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
常常记起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中的一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而我却要说“目标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
作家周国平也曾说:“在为自己的人生确定目标时,第一目标应该是优秀;成功最多只是第二目标,不防把它当做优秀的副产品。”
鸡和雄鹰都认为自己拥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目标。可人们最终赞美的总是在蓝天中展翅高飞的雄鹰,都不屑于墙角咯咯直叫的鸡。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它们的志向不同:鸡只希望能给主人多下几个蛋,得到主人的赞赏,闲暇之余最多能够飞到矮矮的短墙上,看看外面的世界;可雄鹰不同,它的目标是飞向天空,飞向遥远的世界,尽情地展翅高飞,探索世界的奥秘。两者每天都是同样的努力,可结果却不同,鸡还是普通的鸡,整天在围墙中觅食,雄鹰却在天空中展翅飞翔,接受着人们仰视的礼赞!
可见,确立一个“优秀”的目标是何等的重要啊!
贝多芬,矮小、臃肿、丑陋,但是他却坚强,执着。他,面对疾病的一次次折磨,命运的一次次捉弄,矢志不渝。他,丑陋的外表下面却有一颗金子般地心,因为他有征服苦难世界的宏伟目标。
在遭遇病痛折磨的情况下,贝多芬仍然不放弃对音乐的执着追求,一直坚持创造。正如贝多芬自己所说“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地扼住命运的咽喉。”正是因为他心中有远大的目标,他在生命的末日还写出了不朽的佳作《欢乐颂》。他赢了,赢得了整个世界,完成了自己优秀的人生。
同样身处逆境,而这对于目标卑微的乞丐来说,他们的目标却足以让他们庸碌甚至是沉沦。因为他们每天想的只是如何博得别人的同情,如何维持自己一天的生活,”活下去”就成了他们的唯一追求。
“优秀”的目标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好男儿志在远方。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新修订自己的人生目标,向着蓝天奔跑,自会收获雄鹰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