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潸然泪下,又一次思念着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家又在何方?远在异地求学的我就像离巢的鸟儿一般孤独。走在蜿蜒的羊肠小道上,不时可以触到家乡熟悉而又清晰的脉搏。家的呼唤一次次响起在耳畔,勾起了我的思念。
又是一片灰蒙蒙的天空。同一条小路熟悉而又陌生,纵然无数次地走过,却并不是家乡熟悉的那一条了。
忽然,一种回家的冲动萦绕心头,故乡的点点滴滴有一次浮现在脑海中。
故乡的那条清澈的小河应该仍在恣意地流淌着吧?河水缓缓地流动着,活泼的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好不自在。不时几个淘气的小顽皮扑通一声跳入河中,惊起了一层又一层波纹。你泼我一下,我泼你一下,飞溅的水珠点在脸颊,凉凉的。欢笑声连成一片,那笑容真灿烂。心中的那一泓清泉应和着荡漾开来的涟漪,流向了屋后的碧柳。
房前屋后青翠欲滴的柳叶簇拥着,那样的浓密。不时几只可爱的鸟雀挂在枝头,珍珠宝石般镶嵌在绿叶间,怕羞似的遮挡着自己。清脆悦耳的鸟鸣不断地刺激着自己的兴奋神经。他们的巢在哪里?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漂泊在外?
泪滴滴落心田,泪眼中模糊地身影那样的亲切。
是正在操劳的母亲。她还是那样的憔悴,那样的瘦弱。两鬓悄然又爬上了几根银丝,额头上又多了几道沟壑般的皱纹。看,母亲正在为顽皮的妹妹夹着菜,慈祥的微笑清晰可见。几滴油珠沾在了妹妹的衣服上,她忙拿着湿布轻轻地,一点一点的擦拭。几粒米粒儿掉落下来,母亲总是毫不犹豫地放入口中,这不是吝啬,而是节俭。喝水时她总是抿一小口,没有一丝声音溜出来。
梦醒了,泪流成河。又回来了,思绪恋恋不舍的飞了回来。
原来,家一直在我心中—————
我想做你的朋友,很想很想,可是您一定不这么想。所以,您永远只是我敬爱的父亲。可我依旧这么想。
我想在冷冬的黑夜里,和您坐在火炉边,谈谈自己的心里话;我想在初春的嫩青里,同您一道到郊外踏青;我想在酷夏的闷热里,和您一起去小溪边乘凉,或在清澄的湖水中划船;我更想在秋日的凉风中,同您一起登上高山,高歌一曲,借以拂去您心中的苦闷。可是您,总在我一次次发出邀请后,不厌其烦又直截了当地说:不,你更该去读书。我是多么多么的想成为您的知心良友,也是多么多么希望您成为我的前辈知音,可那堵推不倒的墙、那条越不过的沟,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让我退却了。而那砌墙挖沟的人,正是我敬爱的父亲——您啊!
每当听见您为工作而叹息,每当看见您为生活而添的白发,每当闻见您因苦闷、却又怕呛到我而躲到楼道里吸烟时,我总有一种要为您做点什么的冲动。那冲动愈演愈烈,久久未平。可您却在我提出课余打工的请求后,断然拒绝,呵责我用心不专,无心学习。或是在我请求您向我诉说内心愁苦时,总说:你还是小孩,不懂啊!你只要好好学习,将来别像爸这样每每一语以塞之。我是多么的想成为您的朋友啊!为您拂去心中的苦闷,可我能做的,能被您允许做的,只有好好读书不让您担心。
我是多么的希望您成为我的朋友!让您明白我成长的烦恼。可那只是徒增您的苦闷罢了!所以,我要坚强地走下去,并且越挫越勇!我要变得成熟,长成大人,拥有刚强的臂膀,成为如您般刚毅的男人!也唯有如此,才能得到您的认可,实现您心中的愿望。敬爱的父亲,我爱您,我也知道您爱我。我,想成为您的朋友,很想很想。
作家王蒙给鲁迅文学院的学生上课,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在你的人生中,最让你感动的一句话是什么?一位哈萨克族学生的回答,让王蒙感动不已。
他说:“父亲去世那年,我很难过。可有个人对我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要太悲伤。你的父亲虽然不在了,但和他吃过饭的人还在,和他说过话的人还在,和他一起长大的人还在爱他,就以他为圆心画圆。这是爱的圆规,一种温暖的诉求,一场幸福额丈量。
读完这则小文,着实让我感动,深深感动。面对亲人的生老病死,意外身亡,我们总会悲痛欲绝,伤心流泪。面对亲人的离去,我们总觉得难以承受,仿佛天旋地转,瞬间坍塌。我们难以从失去亲人的伤痛中走出。以至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都无法让自己快乐起来,无法去接受那个残酷的现实,面对生活。
爱的表达,是那么沉重,那么让人压抑。那个学生的回答无疑给我们了另外一种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方式。以爱为圆心,去画圆,进行一场温暖的诉求与幸福的丈量。
亲人已去,这是无可逆转的。在天国里,想必他们也希望我们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幸福地过活着。那么,我们一定不要辜负了他们的心意,让自己开心起来,快乐起来。同样也是对亲人的一种尊重与祈福。
泰戈尔的诗句:“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这句话与那位哈萨克族学生的言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放弃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以一颗祝福的心去面对,面对这时间的善与恶,真与假。
用祝福,让自己的爱心得以传播,去温暖那些与人与物,温暖整个世界。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题记
一不小心看见了你,一不小心遇见了你,一不小心就走进了你。老师,我什么时候还能小心地看看你?当年你拿着那朵特别的花,给了我一段特别的回忆。
我还记得老师你拿着这朵花站在我对面的那天,那天的太阳是雨后的面庞,而我的脸上是下雨后的痕迹。那是一场失败的三模,我哭得不知所措去找你。那时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我很茫然,像一只受了伤的小兽,在青春的迷宫中跌跌撞撞。
你拿出那朵花。那是一朵金黄的雏菊,在美丽的季节中展开了最简单的美丽。那一朵一朵的花瓣上,还沾有早晨顽皮的露水,不肯离去。它是那么的柔软,像个刚出生的婴儿,乖乖的躺在怀抱中,轻然入睡。金黄的细纹印在你的脸上,好似授予你的光辉的勋章,在太阳下闪闪发光。
你轻轻地安抚着我,替我擦着眼泪。“孩子,不怕,我还在呢。你看这朵花,去年的冬天它也遍体鳞伤,但是你看,它现在多漂亮啊,不回想那时的它,我都忘了它当时的模样。”你轻轻地抚摸着它,笑着对我说。“你就像当时的它一样,身处在自己的冬天当中,
但是亲爱的孩子,你忘了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你把这朵花轻轻地放入我的手里,说:“姑娘,这朵花送你了。切记,要好好地待它。老师相信,你的春天不远了。”
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是如何哭着把这朵花捧回家的。我一直把它放在家中最美丽的花瓶里,放置在阳光底下。它脸上的细纹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最美丽的光芒。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不,不远了。现在坐在中考考场的我,想着老师你的眼神,和你送我的那朵最特别的花,浑身都充满了力量。我相信,属于我的春天终于就要来了。老师,我会小心地回忆你,在我奔向春天的路上。
人的一生中要经历很多件事,其中不乏失败的事。面对失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有些人一听说做什么事失败了,马上就一蹶不振,自暴自弃;而另一些人则不同,面对失败,他们总会积极的寻找其中的原因,重头再来。
有一句话说得好:失败是成功之母。罗曼罗兰也曾说过:要化悲痛为力量。的确,当我们面对失败时,一定不能一蹶不振,要学会微笑着面对失败。不要把失败当成什么了不起的大事而去恨它,因为这样会影响判断力,增强你的嫉妒心,失去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我们应该把失败看得轻一点,正确分析失败的原因,尽量从中找出导致成功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战胜它,才能不断地将失败转向成功。
历史告诉我们,面对失败,只有那些不灰心、不自弃、愈挫愈奋,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人,才能走出失败的阴影,走向成功的彼岸。
美国前总统林肯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在参政的道路上,前前后后失败了将近二十多次,但他始终没有灰心,坚持自己的理想与追求,锲而不舍,努力向前,最后终于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歌手周杰伦也是在经历了无数次挫折后才逐渐被人重视,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才在歌坛上崭露头角,成为一名著名的音乐人。
这一切都说明,在人生的征途中,困难、挫折与磨难常常与我们相伴,只有乐观地面对它们,不断走出失败的阴影,才能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漫漫人生路,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关键是我们要有良好的心态,正确地对待失败,把它作为人生路上的垫脚石,一步步走向成功。
宜居城市里的故事,存在于传说中:
我家小区的后面是一条小河,爷爷说他当年曾经从里面钓出过八斤重的鲤鱼。全家人吃了两顿才吃完。可如今的河水乌黑发臭,连岸边的草都枯萎了,河里面怕早已没有鱼的影子了。爷爷说那时的河水是清澈的,早晨人们在河边晨练,放学后孩子们也经常在河边的树丛里嬉戏玩耍,如今这些都没有了,他很怀念当年在河边垂钓的日子。
我家小区的西南边是一个化肥厂,爸爸说那是在我出生那年建的。所以跟我同岁。自从有了这个和我同龄的邻居,夏天,只要是刮南风的日子,天气再热,空调也不敢开,窗户也只能紧紧地关着。即使这样,屋里还是会有刺鼻的氨气味儿。爸爸说,以前的夏天,可以随心所欲地敞开前后窗户,一家人在凉爽的夜风中吃饭、聊天、看电视,他很怀念当年吹自然风的日子。
菜市场里的商品变得琳琅满目了,但妈妈采购起来却是谨小慎微:买大米要看是不是涂了石蜡的,买甜橙要看是不是染色的,买鸡蛋要看有没有苏丹红的,买馒头要看是不是熏白的……咳!妈妈说在以前这都是没有的事,她很怀念当年可以放心采购的日子。
早晨,沉睡的小区经常被吵醒。因为谁家的车被划了,因为谁家的狗把粪便拉到别人家车库门口了,因为谁家搬到外面晾晒的花盆失踪了……原因五花八门,骂声大同小异。奶奶说,以前同楼的邻居都彼此熟悉,大家见面都会主动问好,很少听到吵骂的声音,她很怀念以前邻里和睦相处的日子。
干净的水源空气、健康安全的食品、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些是人们对宜居城市生活最起码的要求,它曾经那么平常,如今却成了奢侈品。
我相信,宜居城市里的故事是当今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它不会只是梦想!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制的健全以及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它总有一天会真正实现。
我们期盼着那一天早日到来!
虎尾:最好是“二节鞭”的尾,倒数第二节就所记之事作主题的升华,议论色彩宜浓些,而最后一节最好是一句,尽可能注意句式的变化,做到有力、有神,令人回味无穷。
集装箱的“肚子”:所谓集装箱就是指中间所记的事、写的内容,只要与主题有关,围绕中心线索,都可以写,这部分对一些写作较弱者讲,是最可发挥的地方。
文章中一定要有描写,特别是人物描写。因为我们的记叙,就是写人的,事因人生、情随事出。因此,在叙述事情过程中,不失时机展现两三处关于人的描写,特别是人物的眼睛和手,这样就会使文中人“真”起来,“神”起来。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可入文。只要注意,事不在大小,有“我”就行,情不在多少,有爱就灵。这“三件事”要有层次,多角度。“人往高处走”,写事也如此,这事中的情,也应有个由表及里的顺序。而这里的“爱”就是爱学习,爱生活,求上进;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讲责任。
在选材时要注意,自己经历的、熟悉的事是最好、最有个性、利于发挥的素材。生活中有这样的事,家长让他去买苹果,他就想也买别人也曾买到的一斤重一只的大苹果,结果满街去找,空手而回。其实一斤称二、三个苹果也是很讨人喜欢的,而生活中的最常见、易买的是这样的苹果。写文章选材也是如此,生活中好多事只要你仔细去感受、去品味,就会像席慕荣手中的贝壳一样闪闪发光。
这“三件事”就是一串糖葫芦,把它装进“集装箱”,这样可以收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如果你确实拥有“一只斤把重的苹果”的素材,那就要提醒你,不能写成流水帐。
字要正,大小适中。一是要写端正,至少告诉别人“我认真”。字的“大小”:占字格的2/3左右,过大则丑,过小则弱。
试卷不是草稿纸,整洁是起码要求。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心中对幸福的定义各不相同,追求幸福的方式也不同。儿时的我认为幸福就是有糖吃,小学又觉得幸福就是有个好成绩,而那一天,我重新认识了幸福。原来,幸福很简单,它就伴随我们左右。
步入初中,成为一名中学生,学习难度加大,学习压力自然也重了不少,使得我常常奋战到很晚。妈妈总是很心疼我,在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关怀我。
那天的夜里,母亲端着一盘苹果在房间的门前徘徊着,犹豫着,或许是害怕打扰到我吧,妈妈轻轻走进我的房间后又悄悄地出去了。倏忽,又走进了我的房间,这次径直来到我的身边,将苹果放在了左手边。“休息一下再学习吧,吃点苹果放松放松”母亲轻声说。我伸手去抓苹果,映入眼帘的是妈妈手上的一条刀痕,血色将我的心深深触动,我忙问妈妈怎么弄伤的,妈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没事,刚才削苹果不小心划到手了。”我慢慢捧起妈妈的手小心翼翼的查看,拇指上多了一条长长的划痕,在妈妈的手上显得无比狰狞。那道印记犹如一条小虫子,不停撕咬着我的心。妈妈的手不再光滑了,那是她辛勤做家务的痕迹,妈妈的手不再娇嫩了,那是岁月留给她的吻痕。而今天,妈妈又为了我,她的手上又添了伤痕,泪不听话了,像断了线的珍珠不停顺着脸颊滑落,一滴……两滴……
妈妈笑了,将我搂入怀中,擦了擦我眼角的泪水,安慰道:“傻孩子,这点小伤,不算什么,过几天就好了。”依偎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我心中有一股暖流在悄悄蔓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是幸福,是甜蜜,我知道这就是幸福的味道,有亲爱的妈妈陪着我呵护我,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陶渊明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就是幸福,李白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酒入豪肠、吟诗抒情就是幸福,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忠报国就是幸福。而我说,幸福其实很简单,有妈妈的陪伴呵护,就是幸福,原来幸福离我不远,幸福就藏在我的身边,幸福一直伴随我左右。
让时间的沙漏回转到现在,母亲的爱犹如一颗小小的种子,埋藏在了我的心田,在心中悄悄地生根、发芽,绽放出最耀眼的花,散发着迷人的芳香,教会我做一个幸福的人,做一个赠与别人幸福的人……
时常挣扎于梦与现实的边缘,凭思绪的天平向左向右;时常徘徊于阳光与雨露的地域,任头顶烈日,手托暴雨;时常流连于康庄大道和独木桥的交界,随双眸如影般到处飘飞。
爱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却无奈置于“三更灯火五更鸡”的残酷世界;爱那“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豪迈,却无奈常于“花谢花飞花满天”的伤感岁月独自徜徉;爱那“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高洁,却无奈现实无法躲避的“摧眉折腰事权贵”。我想,现实就是这样,不能改变了吧!一阵清风拂面,伴着缕缕阳光从窗口泻入,我仿佛听到了阵阵鸟儿的欢唱。
此刻的我多想长出一双翅膀随它们一起翱翔,却被这白纸束缚住了我的双脚,还有,我的心……又一阵清脆的鸟鸣,我的思绪戛然而止,似乎又随着那飘然而归的南风,清晰了起来……你怎么那么自私,那么萎靡啊!难道那次登顶后的壮志凌云你不记得了吗?难道你忘了三年以来老师的付出,父母的期望吗?难道您甘心做那游离的水草,随波逐流吗?不!不!不!我狠狠的摇头,尽力把烦人的思绪拨开。望望天,蓝得清澈单纯。我想,是的,我只是那只脱缰的野马,迷途的羔羊,在习惯的束缚下迷失了自我,在短暂的外出中迷了路。我仍然记得我的追求,我的理想,并且坚信:没有了他们的束缚,我依然可以不埋葬向往……岁月如烟,往事如歌。此刻的我仿佛看见那位翩若飞鸿的女子从八百年前来与我相会。
她的柔弱的肩膀依稀可见那“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清容,但她眼神里的那股坚定却流露出“九万里风鹏正举,蓬舟吹取三山去”的豪情与坚强!向左向右的思绪,头顶烈日,手托暴雨的傻气,游离飘飞的眼神,这都是漫漫成长路上的一个站点。而如今的我,正乘坐在执着的飞驰列车,驶向那战胜自我的心灵家园!
心中对友善的理解,并不透彻,也许只停留在为过路的人做些什么,或是为即将碰面的人准备些什么,亦或是爱与关怀,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我心中所有呈现的、隐藏的友善只有在面对朋友时,才会毫无根据地,毫无理由的扩散开来,低低地盘旋,浅浅地散开,留下的只是朋友间的一段记忆,几丝微笑。
那么朋友代表着什么?友善的彼此相待是什么?我说不清。也就自然不了解什么是友善了。只知道,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许许多多隐藏的朋友,他们有的很安和,也有的很奇怪,但他们都住在每个人的心里,还经常出来逛逛,用身上的刺让你心痛,又友善地拥抱让你温暖。
很多人说人类最纯净的友情只存在于孩提时代,最慷慨、最单纯的友善也只存在于孩提时代。孩提时代,指的是还不懂事的稚童吗?是吧,所谓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不都是存在童年的那段清澈的记忆中吗?所以,每个人说起这句话时,无不带着无奈与惋惜。
我一直这样认为,友善的存在是因为朋友的存在,而朋友的存在是因为生活的寂寞,于是我们不断寻找,不断询问,不断尝试,找寻着那个可以给我们安慰的那个人。他们在我们欢笑时与我们一起快乐了,他们在我们失意时陪我们一起流泪了,他们在我们委屈时与我们一起愤愤不平了,他们在我们盲目时指引方向了,于是,很自然我们就成了朋友了。然而,没有人能知道,这样的朋友之间,是什么在努力维持的,也许是为了一段记忆,也许是为了当初的一个承诺,也许是为了一个自己也说不清的理由,自然的,这样的友谊是短暂的,无可留恋的。
所以,一个朋友的存在,需要我们用心来爱护。友善的意义也在于此。
无论是相识的人,还是陌生的人,都需要拥有我们的爱与关怀来继续走下去,这样,相识的人不会分离,这样,陌生的人就会相识,这样,朋友才有了存在的价值,这样,朋友就真的只是朋友了,这样,友善就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了。
青春,人生最美好的旅程。青春,人生最富诗意的季节。青春,人生最灿烂的阳光。这充满朝气的青春年华沉醉在时而浓烈,时而淡雅的书香中。
青春,沉醉在极富浓厚的书香中。不知你是否有这种感觉:每当翻开史书,就像是在品尝一杯浓浓的咖啡。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引领你成长;一个个经典的历史故事让你深感古代中国的独特魅力;一个个智慧的'古代哲学充实你的文学素养……史书的特有的气息散发出中国浓厚的民族文化。
青春,沉醉在极烈的书香中。阳光照在你青春的小路上,当你仰望天空,轻吟古诗词时,你会想到什么?或许你能想起杜甫“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苏轼“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的英雄气概;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声后名”的昂扬锐气;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漫步古诗词,不像是在品味一杯烈酒吗?
青春,沉醉在淡似水的书香中。阅读小说体味小说的精华。你会体味到保尔柯察金刚强的毅力;体味鲁滨孙顽强的生命力;体味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无私无畏;体味贝多芬改变命运的决心;体味高尔基追求光明的信心……小说平淡,但似水是人精神的源泉。
青春,沉醉在文雅的书香中。品读现代诗文,不禁被它的文雅所感动。冰心的《繁心春水》歌颂自然、赞美母爱、回味童真。不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艺术上,都诠释着“雅”的真谛;徐志摩的一首《再别康桥》再现了书的“雅”,一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倒出了他真挚的情感;泰戈尔的著作《飞鸟集》透出世界的真善美充满了诗情画意重温书“雅”的气味……
青春的脚步,将跟随书愈浓愈烈,愈淡愈雅的气息走到人生的顶峰。
可谓,青春年华醉书香!